《聋哑时代》之二.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3179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8.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聋哑时代》之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聋哑时代》之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聋哑时代》之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聋哑时代》之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聋哑时代》之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聋哑时代》之二.docx

《《聋哑时代》之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聋哑时代》之二.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聋哑时代》之二.docx

《聋哑时代》之二

  主编推介

  本刊主编王多圣

  就这个栏目或双雪涛或《聋哑时代》而言,并非我顽固地独揽和霸道地滥用话语权,每期都要站出来说三道四,这当然不行。

但是有话要说和没话找话有谁能分不清呢?

我真的有话要说。

我曾经说过双雪涛是天才小说家,此番重提这个观点,其实并没有什么可改变的。

况且,我找到了和我基本持同样或相近观点的盟友徐勇,值得欣喜。

我相信批评家徐勇的判断力绝对在我之上,此前徐勇写过关于双雪涛小说的一篇评论文章:

《奇人双雪涛――读双雪涛小说札记》。

不说近七千言的文章内容,单说文章的标题,直书胸臆毫无顾忌。

对批评家徐勇的率性应该称道。

为了更好地解读双雪涛小说《聋哑时代》,我拐弯找到了这位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在站、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徐勇,并将《聋哑时代》寄去约他写这部小说的批评文章,我认为就目前情势来看,批评家徐勇是解读双雪涛小说的权威人士。

很快,一篇叫《成长写作与"小说家"的诞生》的近万言批评文章就出现在我的邮箱里。

我们将在2015年第5期《鸭绿江》上看到《成长写作与"小说家"的诞生》的全文稿。

现在我摘录整理一些文字让大家先睹为快。

对于超级中篇小说《聋哑时代》,批评家徐勇这样说道:

  《聋哑时代》是80后作家双雪涛继《翅鬼》《融城记》之后的第三部长篇新作。

在这里,所谓"第三部""长篇"和"新作"等说法都不太确切。

因为《融城记》尚未正式出版,虽然作者已经写就并以此获得过某个奖项,所以这只能算是"抽屉文学",而"长篇"云云也似有不妥,小说只有不到13万字,说其是小长篇似乎更为恰当。

至于"新作"之说"可疑",则是因为其中有两节已于去年和去年之前公开发表过(《我的朋友安德烈》发表于《文学界》,2013年第6期,是小说中的第七节《霍家麟》部分,如果把霍家麟改为安德烈的话;《安娜》发表于《创作与评论》2014年第17期,对应于小说的第六节)。

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80后作家双雪涛又有作品问世,而且与其此前的小说相比,《聋哑时代》总给人一种似曾相识而又别开生面的感觉,令人耳目一新。

  对于《聋哑时代》而言,其最明显的不同,既不在第一人称的使用,也不在成长主题的表现上,虽然这两个方面都是这部作品所着重表现的地方。

这部小说最大的不同是它的结构。

小说看似长篇,实则中篇小说的集锦。

《序曲》之后,每一节皆以人名作为标题,一共有八节。

分别讲述八个人(不包括主人公"我")的故事,但因为每个人的故事里都有第一人称主人公"我"参与其中,因而被连缀成一个整体,它们彼此之间是一种互文性的关系,这颇有点类似于《史记》中的"互现法"。

这是一种似断实连的串珠式的小说结构,其贯穿始终的线索(珠线)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时间和空间的转换,而是第一人称主人公"我"。

这一结构特点,决定了小说虽然讲述的是与"我"有关的八个人的故事,但其实着重点在核心主人公"我"身上。

换言之,这是以八个人的故事作为背景或铺垫来讲述"我"的故事。

因此,对于"我"这一形象必须放在与"我"有关的八个人的故事中才能得到有效理解。

  这仍是一部以第一人称"我"讲述的主人公们成长的故事。

第一人称而兼成长主题,是双雪涛小说所一直热衷的角度。

说是其一贯的特色,是因为这一倾向与大多数80后作家都不太一样。

对于很多80后作家们(如笛安、七堇年等)而言,第一人称常常是作为一种叙述视角在使用,其既能增加叙述上的真实感,又能更方便于内心世界的挖掘与表达。

这是一种利于倾述、表达和幻想的"主观视角",其弊端常常是使得80后作家们的小说叙述显得散漫而无节制。

但对双雪涛而言,第一人称不仅仅是一种观察和叙述上的视角,似乎更是一种审慎和思考的角度,以此表现主人公"我"的精神上的成长,这也使他的小说相比大多数80后作家的小说要格外显得节制而内敛。

  双雪涛,1983年生于辽宁沈阳。

2003年考入吉林大学法学院,2007年毕业,进入国家开发银行辽宁省分行任职。

2012年辞职,成为自由作者。

2015年起供职于《芒种》杂志社。

2009年起发表影评。

2011年小说处女作《翅鬼》获首届华文世界电影小说奖首奖。

获奖作品在台湾《中国时报?

人间副刊》连载,并在台出版单行本,单行本获台北市立图书馆好书推荐奖。

2012年凭借小说《融城记》获第十四届台北文学奖年金奖入围。

同年《翅鬼》在大陆出版,入选国家出版署"国际出版工程"。

2013年起,创作中短篇小说及评论,作品见于《收获》《上海文学》《江南》《山花》《西湖》等刊,并入选选刊、选本。

2014年获第二届"紫金?

人民文学之星"短篇小说佳作奖。

  吴迪

  在初三上学期,我们班发生一件惊天动地的轶闻,之所以称之为轶闻,是因为在之后的若干年里,它成为了老师们放在嘴边传诵的故事,每个亲眼目睹这件事的人,都像是给朋友们拍过艳照的陈摄影师一样,被闻讯赶来的同事和同学追问当时到底是怎样的情景,那个发了疯的妈妈到底在教师里奔跑了多少圈,那个残忍的学生到底是怎样在锋利的兵器下逃脱,向窗外纵身一跳的。

也许人在危急的表现和扮作女警纵情做爱时一样,都是难得的本我的展示,所以才会惹起许多人的好奇。

有些老师声称自己看到了全部场景,每一句对白都记在心间,讲起来的时候自己可以扮演两个角色,先是追出去,然后又逃起来,有些学生也可以模仿那惊心动魄的一跳,双手抓住窗棂,抛回来一个哀怨而决绝的眼神,然后作势而下,以至于孙老师让隋飞飞把那扇窗户用胶条糊住,谁要是再敢跑到窗边情景重现,她放出话来说可以助之一臂之力,帮他完成全部的情节。

这又惹来了别的麻烦,就是经常会有其他班的学生在下课的时候窜到我们教室里,然后指着有胶条的窗户,互相小声说:

看,就是这扇窗户。

可见真正精彩的往事很难因为一种强权而磨灭,总会有人因为对于血和泪以及曲折离奇本身的好奇而把它牢记,就像是一颗种子种在心里。

但之后长成什么就很难预计,有的时候明明落入土中的是一颗黄瓜籽,多年后长出的竟是一棵大树,上面挂满了西瓜。

我就亲耳听到一个比我小七八岁的初中校友,说起这个故事时,竟又加上了喜欢那个女孩儿的男生为她挡了一刀的细节,这让我着实惊喜,可见人心是多么善于铭记而又同样擅长篡改啊。

  初三上学期,是最可怕的时光,按照老师的说法,所有事情都在这半年决定,若你在这半年里还是没有起色,那他们也就免去了救治你的责任,可以在你脸上刺上官字,发配你去一个不知名的高中。

若你有些进步,他们也许会燃起对你的兴趣,使出浑身解数把你逼得更紧,若你不疯,也许会符合他们的期望,以一切都是为了你好的名义,为他们几乎丧失了微笑能力的脸上增光。

可是否有起色这一点,需要更强劲的刺激,才能发现是不是有人的潜力在两年来还没有消耗殆尽。

于是在我们这些人不到十五岁的时候,每天待在学校的时间超过了十七个小时,也第一次见识了一种叫作晚自习的东西,每天晚上6点到9点,漫长的自习课上,没有一分钟自习的时间,各种各样的老师粉墨登场,在你一天里最困倦的时候把已经陈述了几十遍的知识点再多陈述几遍,用无比单调的声音,因为他们其实也筋疲力尽了,可他们不会允许大家在教室里一起睡着。

那一定是一个特别美好的场面,老师带进教室的不是书和练习册而是一个闹钟,然后站在讲台上一声令下:

同学们,睡吧。

率先垂范当然是她,趴在讲台上迅速进入梦乡,我们马上纷纷效尤,教室里鼾声四起,直到闹钟响起,老师擦擦嘴巴上和讲台上的口水,说:

下课。

我们便四下散去,骑着自行车赶回家睡回笼觉,不外乎有几个还没完全清醒的同仁像流川枫一样在自行车上睡着,冒着气球一样的鼻涕泡。

当然,这是我的幻想,每天晚自习铃声响起的时候,我都要幻想一遍,然后默念:

不是书,不是书,是闹钟,是闹钟。

没有一次灵验,而且老师带进教室的书越来越厚,有一次教化学的汤老师竟然抱着一大摞新练习册走进来,像表演杂技一样摇摇晃晃把练习册摆在讲台上,原来她要把这些练习册卖给我们。

在她的大力促销之下,那时候对于任何商业模式和营销手段及其利润分配方式一无所知的我们,还残存着对于老师的一点点信任,纷纷解囊。

汤老师是一个年逾七十的老人,除了握着粉笔的右手,其余部分完全松垮下来。

马立业有一次因为把水的分子式写成了UFO而被汤老师骂得狗血淋头,说她的化学课配不上他,他应该去学天文学。

他下课之后说:

你看这逼松的,裤腰带能勒着扎儿。

有人提醒他应该尊老,他说:

也是,算了,不和她计较了,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嘛。

也许当汤老师把那一摞后来证明毫无用处的练习册强行卖给我们的时候,我们也觉得她的话至少有些善意在其中,即使发到手里之后,发现她的名字赫然印在编委一栏里,我们除了感到自豪,竟没有体察到一丝别的意味。

  那天自习课当班的,不是汤老师,而是教语文的孔老师。

我从未见过任何一个老师像她那样喜欢把仁义道德、三纲五常挂在嘴边,不知道是不是和她姓孔有点关系,她的面相看起来十分宽厚仁义,像是一只慵懒的水牛,而且她十分朴素,一件蓝底碎花的衬衫在盛夏里可以穿上两个星期,令每一个想向她请教问题的学生望而却步。

初二的春天学校突然流感蔓延,老师和学生纷纷倒下,可能是老天看我们要撑不住了,用一个特别的方式让我们得以喘息,唯有孔老师带着口罩给尚未倒下的学生坚持上课。

这一招果然有奇效。

第一,在之后不久的升旗仪式上,柳校长点名表扬了孔老师的敬业精神,说她是灵魂工程师里的楷模,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典范,然后大家奋力鼓掌,孔老师穿着蓝底碎花汗衫站在升旗台上向我们微笑致意,柳校长边鼓掌边渐渐地退后,离她越来越远。

第二,原来她是老师里感冒最重的一个,没用几天,尚未倒下的学生几乎全军覆没。

我是最后倒下的几个之一,烧得我在打点滴的时候唱起儿歌:

小小子,坐门墩,哭着喊着要媳妇。

  事情发生的时候,晚自习已经开始了好久,孔老师一边强调《孔乙己》这一篇中考是定会考的,"他是用手走来的",对不对,注意细节描写,鲁迅的细节描写是世界八大文豪里最好的,一边把手中粉笔头随意地丢向各个角落里溜号或者酣睡的学生。

丢粉笔是她从业几十年来练成的独门绝技,虽然她的粉笔字写得七扭八歪,每日在黑板上笔耕不辍,到老竟然还得用尺子才能把一排中国字写齐,否则就要写出一条对角线,可丢粉笔这一招真是准得惊人,像我这般每日踢球之人自以为反射弧极短,可每次但见她一扬手,粉笔头已到面门,若你正在左顾右盼地说闲话,她便要断喝一声,引你向她看去,正恍惚间,粉笔头不偏不倚地正中门牙。

孔老师在讲台上行走这么久,下手总归有些分寸,要是径直扔进你嗓子眼,万一你嗓子眼小,不小心噎死,她就要偿命,她可舍不得拿自己这半条命和你的青春年华同归于尽;要是掷在你脸上,打出一个什么印记,家长来了便有了现成的证据,再怎么搬出三纲五常之说也不好解释,于是她便练成了门牙粉笔的绝活,让你不疼不痒,不留痕,无危险,不但吓你一跳,还恶心你一整天。

她正掷得起劲,一时间教室里呼啸而过各色粉笔,弛废的纪律焕然一新。

教室的门突然被一种大力轰开,一个中年妇女手拿一生锈的铁锹倚门而立,披头散发,上半身穿的什么一时不好分辨,因为实在太脏,下半身却穿了一条红裙子,艳丽夺目。

突然之间的巨响已经让把我们吓得够呛,我的同桌王黎雪一哆嗦,钢笔把《孔乙己》那句"他是用手走来的"画了个稀烂。

再看这女人的打扮,恐惧更是绵延而来。

夜幕沉沉,窗外早已漆黑一片,只有远处楼群点点灯火摇曳,教室的灯偏又应景地摇晃了一下,再加上门口这穿着混搭手握铁锹的女人,我这条胆子瞬间飘到爪哇国,腰间酸软,直想往桌底下滑。

这时候孔老师已经全没了威风,忘了她手上还有半根粉笔可以向女鬼的门牙掷去,瘫在讲台上的椅子里,嘴里说:

同志啊,同志啊,我心脏不好,心脏不好。

女鬼说:

去你妈的,谁是吴迪,给我站起来!

我胆子一下子就飘了回来,倒不是因为这女人骂了我们话在嘴边但是三年间谁也不敢说出过的几个字,而是她一口纯正的东北口音,实在亲切。

女鬼大多温文尔雅,幽幽怨怨,绝不可能泼辣,这人顶多是个阳间的疯子而已了。

吴迪就坐在我的侧后方,平时有些假小子性格,梳着短发,爱穿格子衬衫,还能打几手篮球,很受大家欢迎。

毕竟是女子,我以为她应该在桌子底下避一避才对,可她"霍"地站起,说:

我是吴迪,你找我什么事?

我看见孔老师看见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