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山东省临沂市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14783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63.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山东省临沂市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历史山东省临沂市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历史山东省临沂市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历史山东省临沂市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历史山东省临沂市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山东省临沂市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历史山东省临沂市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山东省临沂市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山东省临沂市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历史山东省临沂市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考试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临沂市2018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题卷共8页,31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鲁迅说,“许多史书对人物的评价是靠不住的。

历代王朝,统治时间长的,评论者都是本朝的人,对他们本朝的皇帝多半是歌功颂德;统治时间短的,那朝代的皇帝就很容易被贬为‘暴君’,因为评论者是另一个朝代的人了。

”根据材料,可知

A.史书和小说戏曲不足征信

B.评价人物要运用辩证法

C.权威研究材料是二十四史

D.运用史料需要辨伪考证

【答案】D

【解析】许多“史书”对人物的评价是靠不住的意即强调选择史书、运用史料时需要辨伪考证,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史书和小说戏曲也不一定不足征信,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在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的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权威研究材料也不一定是二十四史,选项C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2.春秋初期发生过“周郑交质”,郑庄公姬寤生先把世子(继承人)送到周都城,周平王接着把太子送到了郑国居住,以证明双方互信。

这反映出

A.周王对诸侯的控制力不足

B.嫡长子继承制度遭到破坏

C.同姓诸侯国恪守分封义务

D.周礼规范了贵族阶层道德

【答案】A

【解析】春秋时期,分封制度逐渐走向崩溃,“周平王接着把太子送到了郑国居住,以证明双方互信”凸显诸侯与天子地位的逐渐平等,说明周王对于诸侯控制力的不足,故A正确;宗法制并没遭到破坏,故B错误;分封制遭到破坏,故C错误;D不符合材料主旨。

3.《唐律疏议》载,依选举令,“官人身及同居大功以上亲,自执工商,家专其业者,不得仕。

其旧经职任,因此解黜,后能修改,必有事业者,三年以后听仕。

其三年外仍不修改者,追毁告身,即依庶人例。

”这反映了唐代

A.抑商政策崩解

B.商人社会地位低下

C.科举制度完善

D.封建等级制度森严

【答案】B

【解析】“自执工商,家专其业者,不得仕”等字眼反映的是抑商,反映了唐代商人社会地位的低下,所以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唐代抑商政策并未崩解,选项A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根本就未涉及科举制度完善的问题,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抑商而非封建等级制度森严,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4.明朝官员海瑞曾说,执法之时“凡讼之可疑者,与其屈兄,宁屈其弟;与其屈叔伯,宁屈其侄;与其屈贫民,宁屈其富民;与其屈愚,宁屈其刁顽。

事在争产上,与其屈小民,宁屈乡宦,以救弊也。

事在争言貌,与其屈乡宦,宁屈小民,以存体也。

”海瑞的思想

A.重视对人权的重视与保障

B.符合孔子“正名”的精神

C.与传统伦理观念密切相关

D.符合传统法家的概念

【答案】C

【解析】海瑞的“与其屈兄,宁屈其弟”等字眼体现的是儒家孔子贵贱有序的思想观念,所以海瑞的思想与传统伦理观念密切相关,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海瑞是封建官吏,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不可能重视对人权的重视与保障,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根本就未涉及到孔子“正名”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是符合传统儒家而非法家的概念,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5.明清时期兴起的实学思潮。

把儒学经世传统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为救亡图存而进行务实革新。

这说明了

A.儒家思想蕴含着实用主义精神B.实学逐渐成为当时思想主流

C.崇实致用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D.实学对儒家思想的彻底否定

【答案】A

【解析】把儒学“经世”传统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说明了儒家思想其实也蕴含着实用主义精神,所以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实学并未成为当时思想主流,也不能说是人们的共识,所以选项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实学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发展而非彻底否定,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6.下图是1620年和1850年江南某地城乡人口统计图(单位:

万人)。

据此可知当地

A.农村自然经济解体

B.人口增速全国领先

C.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D.基本实现了城镇化

【答案】C

【解析】统计图显示了城镇人口、农村人口均在持续的增加,也从侧面体现了社会经济是持续发展的,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根本就未涉及农村自然经济解体的信息,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人口是在增长但不能显示出增速全国领先,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城镇人口是在增长但不能说是基本实现了城镇化,即是今天的中国也不能说基本实现了城镇化,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7.1861—1895年期间,译著范围扩展到外交、军事、自然科学和技术方面;1850—1899年之间的567种译著中,应用科学占40%,自然科学占30%,历史、地理占10%、社会科学占8%,宗教、哲学、文学和艺术占3.5%。

这说明

A.中体西用思想得以传承

B.自强运动激发民族意识的觉醒

C.近代中国思潮此起彼伏

D.向西方学习的维度日渐多样化

【答案】A

【解析】中体西用思想主张学习西方的应用科学,而应用科学占40%足以证明中体西用思想是得以传承的,所以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B在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的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近代中国思潮的确是此起彼伏但材料是强调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承,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并未强调向西方学习的多样化,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8.1916年,胡适说:

“今日欲为祖国造新文学,宜从输入欧西名著入手,使国中人士有所取法,有所观摩,然后乃有自己创造之新文学可言也。

”据此,胡适认为“造就新文学”的关键在于

A.遵循西方经典著作的创作模式

B.打破中国传统文学的基本框架

C.传承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的优势

D.借鉴西方经典著作的创作思维

【答案】D

【解析】“有所取法,有所观摩”等字眼意在强调新文学在创作思维上要借鉴西方经典著作,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既然是新文学那就不能遵循西方经典著作的创作“模式”,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中国传统文学的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强调的是西方文学而非中西方文学,所以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9.《申报》曾称红军“共匪”,对长征多用“逃窜”“西窜”字眼;后来称红军“共军”,使用“长征”等词。

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B.国民党政策的转变

C.日本侵华步伐的加剧

D.抗日救亡运动推动

【答案】C

【解析】随着日本侵华步伐的加剧中日民民族矛盾逐渐成为了主要矛盾,所以才出现了材料所述的表现,即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这种转变和日本侵华有关而和国民革命无关,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国民党政策尚未转变,选项B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日本侵华的推动而非抗日救亡运动推动,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10.刘国良在《中国工业史·近代卷》中指出:

1937年,重工业资本在工业中只占9.2%,工厂数占18.5%。

到了1942年,重工业资本在国统区工业中则占78.86%,工人占48.69%,动力设备占81.85%。

导致重工业比重大幅度提升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政府借鉴苏联的模式

B.抗战发展军工企业的需要

C.国统区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D.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的时间来看当时中国正在经历抗日战争,是抗战发展军工企业的需要导致了重工业比重大幅度提升,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国民政府并未借鉴苏联的模式,选项A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抗战期间国统区民族工业并未迅速发展,重工业也不是国民经济的支柱,选项C、D也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11.计量史学是运用自然科学中数学统计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定量分析的史学研究方法。

下列史学研究的主题较适宜采用这一方法的是

A.三民主义指导革命实践的效果

B.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思想解放的作用

C.启蒙运动对亚洲近代化的作用

D.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答案】D

12.“俄罗斯革命常被用来和中国相比,但它们的差异至今还显而易见:

布尔什维克首先夺取了城市,然后在农村实行集体化;中国共产党则相反,先农村而后攻占城市。

”这里的“差异”

A.由两国革命的性质不同导致B.都是共产国际指导的结果

C.都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D.导致了两国革命结局不同

【答案】C

【解析】两国革命都是成功的无产阶级革命,也都丰富和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所以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两国革命都是无产阶级革命,两国革命性质是相同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不适合中国革命,中国的先农村而后攻占城市是中国共产党的创新而非共产国际指导,不符合题意,排除;两国革命都是成功的,结局是相同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俄国的十月革命和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均是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发展。

13.在1950年的扫盲运动中,《凉山彝族汉语文扫盲课本》第1册中,最初级的笔画练习都是以“中国”“共产党”“毛泽东”“人民政府”等词汇来进行的。

在《广州农民速成识字课本》第1课的注音词表中,主要有“中央”“解放”“南昌”“东方”“光明”等。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在于

A.确立共产党在全国的执政地位

B.探索引导宣传舆论的全新形式

C.提高农民的自然科学和文化素养

D.构建与国家政权对应的意识形态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在扫盲的过程中努力构建与国家政权对应的意识形态,这也是巩固新生政权的现实需要,所以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执政地位方面的信息,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扫盲而不是探索引导宣传舆论的全新形式,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扫盲课本、速成识字课本起不到提高农民的自然科学和文化素养的作用,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14.1958年4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对物价的管理做出了规定:

在农产品价格方面,第一类(国家计划收购的商品)和第二类(国家统一收购的商品)农产品价格,由中央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同议定;第三类农产品的价格,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

一切农产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内部的地区差价,本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权加以调整。

这一规定有利于

A.实现市场资源优化配置

B.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C.把管理权限下放到地方

D.减少国内工业产品价格的波动

【答案】C

【解析】本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权”加以调整等字眼意在强调管理“权”限下放到地方,所以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1958年是计划经济,不存在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问题,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是1978年后的经济体制改革,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强调的农产品而非工业产品,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15.1977年1月,国务院转发《关于1980年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报告》。

同时,提出发展国民经济的十年(1976—1985年)规划纲要,规定1985年粮食产量要达到8000亿斤,钢产量达到6000万吨。

要建立120个大项目,其中有十大钢铁基地、九大有色金属基地、十大油气田等,按照这个规划,1978—1985年间,基建投资总额相当于过去28年的总和。

若照此下去

A.国民经济比例进一步失调

B.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大大提前

C.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

D.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提高

【答案】A

【解析】基建投资过多必然会造成经济比例进一步失调,若照此下去工业化进程也不会大大提前,生产力水平也不会大大提高,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会被破坏而非提高,所以综上所述只有选A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