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局局长在环保工作暨环境保护模范大会上讲话推荐word版 14页.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14655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保局局长在环保工作暨环境保护模范大会上讲话推荐word版 14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环保局局长在环保工作暨环境保护模范大会上讲话推荐word版 14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环保局局长在环保工作暨环境保护模范大会上讲话推荐word版 14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环保局局长在环保工作暨环境保护模范大会上讲话推荐word版 14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环保局局长在环保工作暨环境保护模范大会上讲话推荐word版 14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保局局长在环保工作暨环境保护模范大会上讲话推荐word版 14页.docx

《环保局局长在环保工作暨环境保护模范大会上讲话推荐word版 14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保局局长在环保工作暨环境保护模范大会上讲话推荐word版 14页.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保局局长在环保工作暨环境保护模范大会上讲话推荐word版 14页.docx

环保局局长在环保工作暨环境保护模范大会上讲话推荐word版1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

环保局局长在环保工作暨环境保护模范大会上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在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市委二届六次全会以及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实施转型跨越发展战略的新形势下召开的。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回顾总结“十一五”及全市环保工作,谋划布局“十二五”工作,安排部署201X年工作,表彰“创模”和环保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动员全市上下统一思想,再鼓干劲,切实改善提升环境质量,推进全市环保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跨越。

下面,我受市政府的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一、“十一五”及环保工作回顾

  “十一五”是我市环保工作实现赶超跨越的关键时期。

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在省环保厅的帮助指导下,以创建山西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为目标,以“水、气、河、山、路”五大治理工程为重点,强力实施环保攻坚,推进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在“十一五”收官之年,提前超额完成了“十一五”污染减排、蓝天碧水工程和各项环保目标任务,为“十一五”环保工作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主要成绩体现在:

  ——成功创建山西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各地市创模的激烈竞争中抢得先机,率先完成了各项考核指标,顺利通过省创模领导组验收,并获得省政府命名,我市成为继长治、晋城之后第三个获得山西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殊荣的地级市,为忻州开放发展打造了一张新名片。

  ——污染减排任务超额完成。

,全市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11.72万吨和3.794万吨,分别比下降9.846%和13.77%,两项约束性指标全部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下降8.46%和13.64%的“十一五”减排任务。

  ——环境空气质量显著改善。

,14个县(市、区)城区二级以上天数全部达到300天以上,建成区环境空气质量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其中:

忻州城区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61天,比增加157天,增幅76.96%;一级天数140天,是的23倍多;综合污染指数1.42,比的7.21下降80.3%,创造了三个全省第一。

  ——水环境质量明显好转。

14个县(市、区)及五台山风景区共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19个,水质达标率全部达到100%。

全市重点流域水质明显好转,劣五类断面较减少了60%。

汾河静乐桥和滹沱河南庄出境断面20年来首次达到地表水一类水质标准,并获得省政府1600万元生态补偿奖励.

  ——生态创建与保护取得进展。

编制完成了《生态(市、县)建设规划》、《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与环境评估报告》、《生态功能区划》、《生态经济区划》、《煤炭开采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规划》、《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农村环境保护综合整治规划》,建成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县1个,环境优美乡镇7个,生态文明村70个,生态示范矿井3个,畜禽养殖示范工程4个。

  ——排污收费实现历史性突破。

按照市政府《关于加强排污费收缴使用管理的实施意见》,以重点排污企业为突破,加大力度,严格核定,足额征收。

“十一五”期间,共征收4.8428亿元,其中:

市级3.2173亿元,县级1.6255亿元,是“十五”期间的50倍。

  ——环境监管能力不断提升。

市级环境监察支队和环境监测站硬件设施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配置,80%的县环境监测站达到三级标准配置。

投资1000万元,建成了市级污染源监控中心。

在53个重点企业安装了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

完成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并受到国家环保部和省环保厅表彰。

加强了信访工作,五年来共受理环境污染投诉1561件,处理率100%,结案率达98%以上。

完成了黄河、汾河、滹沱河、集中式饮用水源、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的例行监测以及国控重点源、污染减排、限期治理、竣工验收、全面达标、土壤调查、污染源普查等监测任务,分析各类数据106万个,出具监测报告1075个。

编制完成环评报告书236个,报告表718个。

审批环评437个,竣工验收175个。

加强了放射源的管理,核与辐射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环保体制机制逐步完善。

“十一五”期间,市县两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监察、监测机构全部独立建制,市环境监察支队参照公务员管理,组建了环境信息中心、环境辐射监督站,事业单位增加人员编制44个;完成了市局机关的机构改革,新增科室4个、公务员编制11名。

  ——环境执法机制不断创新。

紧紧依靠政府的支持,建立了由环保牵头,纪检、公安、住建、规划、工商、电力等多部门配合的联合执法机制,形成了环境执法统一战线;开展了污染减排、饮用水源地保护、环境污染末位淘汰等行政效能监察;全面启动了重点污染源24小时全天候监控;开展汾河、海河流域集中整治、大运高速公路清理整顿、饮用水水源地集中整治以及“整治违法排

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等一系列环保专项行动,海河流域专项整治受到省专项行动领导组表彰,“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受国家八部委表彰。

市环保局成为市直行政执法单位中唯一受到省政府表彰的“行政执法示范单位”。

其他执法工作受到省市政府和部门表彰39个。

  ——环保宣传教育更加深入。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休宣传环保知识,开辟专栏公布大气环境质量,报道重要新闻,曝光环境违法行为。

特别是“创模”攻坚战中,展开了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营造了全民“创模”的良好氛围。

  ——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

重视和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

市环保局机关党委先后被市直工委和市委评为“红旗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基层党组织”,在市环保局召开了由99个单位参加的“创先争优”现场会,工作经验被市直工委在全市推广。

  ——环保队伍素质明显提高。

按照环保部“五大建设”的要求,大力加强环保系统思想、作风、纪律、业务、制度建设,注重实战锻炼,打造团队精神,全方位提高环保队伍素质,用实际行动向全市人民展示了环保系统良好的精神风貌,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的认可。

  盘点“十一五”环保工作,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为我市环境保护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跨越奠定了基础、蓄积了势能。

  “十一五”最根本的成效是:

在保持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主要污染物排放稳步下降,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环境保护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更加坚定了我们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跨越的信心和决心。

  “十一五”最生动的实践是:

始终把打好环境保护攻坚战作为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改善重要载体,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环保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良好机制,为新时期全面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十一五”最突出的亮点是:

牢牢把握“建设富裕文明、开放和谐、充满活力的新型工业旅游城市”的区域功能定位,突出“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特色,立足市情,成功“创模”,为实现市委二届六次全会提出的大范围“创模”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十一五”最鲜明的特征是:

始终坚持环境优先,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参与宏观调控的先导功能和倒逼作用,有力促进了经济转型升级,为推进环境与经济共赢发展创新了思路举措。

  “十一五”最重要的收获是:

各级党委政府更加重视环境保护,环保能力建设得到加强,环保队伍在“创模”和环保攻坚战中得到了锻炼,为“十二五”环保工作夯实了能力基础。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高度重视,得益于各级各部门的齐抓共管和大力支持,得益于全社会的广泛共识和积极参与,也得益于全市环保系统广大职工的积极探索和勤奋努力。

  我们的主要做法概括起来就是:

实施“三个攻坚”,打好“五个战役”,推进“五个全覆盖”。

  1、实施“三个攻坚”。

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连续三年开展了“环境综合整治百日攻坚行动”。

  的第一个“百日攻坚”,开展了以集中整治河保偏污染“黑三角”为重点的大气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摘掉了污染“黑三角”黑帽子。

大气环境综合整治从忻州城区辐射到各县(市、区),全市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279天,其中忻州城区达到318天,超额完成了年度任务,兑现了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承诺。

  的第二个“百日攻坚”,开展了以滹沱河流域环境污染专项整治为重点的水环境综合整治行动。

滹沱河流域7个省控监测断面水质明显好转,污染问题逐步退出了新闻媒体关注视线。

汾河3个省控断面全部达标。

  的第三个“百日攻坚”,开展了以推进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环保专项行动。

全市集中供热、污水处理厂、垃圾无害化处理厂三大重点工程全面启动,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的功能,为“创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打好“五个战役”。

贯彻落实市委“三五”工作总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打好环境保护攻坚战的意见》,全面打好环境保护攻坚战,重点打好“五大战役”:

  一是蓝天争夺战。

从1月开始,市区两级环保部门组成60人的执法队伍,由局党组成员带队,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四年如一日,严防死守,耐心工作,严格执法,拆锅炉,捣大灶,推旺火,节假日也不休息,仅忻州城区就拆除燃煤锅炉1268台,捣毁燃煤大灶3000多个,集中供热面积达到1000万平方米,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忻州城区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18天,达到349天,达到358天,环境空气质量在全省11个地级市中率先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由全省污染最严重城市一跃成为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最好的地市。

  二是“黑三角”歼灭战。

河保偏是国家重点监控多年的污染“黑三角”,也是我市环保史上的一个污点。

7月,在省环保厅的亲自督战指挥下,以歼灭“黑三角”为重点的环保攻坚战正式打响,市长、分管副市长亲自动员、一线指挥,市县两级政府联合行动,纪检、公安、工商、环保联动执法,掀起了忻州环保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行动最快、效果最彻底的一场“环保风暴”,先后出动执法车辆多辆,断电122家,停产治理56家,铲除土小企业152家,炸毁烟囟38根,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在晋陕蒙宁四省区率先通过了国家环保总局验收,摘掉了扣在我们头上多年的污染“黑帽子”。

  三是河流保卫战。

以前,我市11个国控、省控监测断面只有2个达标(乔儿沟、雷鸣寺),超标断面达到81.8%,约70%的断面水质为五类或劣五类,基本丧失水体功能。

从开始,我们加强了重点流域的治理,水环境逐年改善。

特别是,为确保奥运会、煤博会环境质量,我们加大了重点流域整治力度,滹沱河流域先后淘汰了定襄、代县、繁峙等3个化肥厂,铲除了沿线的小造纸、小淀粉厂、粉丝厂,关闭了排放量大的宏达淀粉和原平化肥厂;完成了纪元玉米、云马焦化、禹王焦化、原平化二等工业废水处理工程,实现了达标排放;流域沿线的6个县(市、区)先后投运了7座污水处理厂;实施了滹沱河、南云中河、峨河、阳武河、清水河等治理工程。

滹沱河水质在径流逐年减小的情况下,仍确保了南庄出境断面的稳定达标,特别是,连续达到地表水一类水质标准。

汾河上游的宁武、静乐两县关闭煤矿60多座,牺牲产值50亿元,铲除了汾河干流3公里之内的所有排污黑洞,启动了3座污水处理厂,以来汾河上游3个考核断面全部达标,静乐桥断面近20年来首次达到地表水一类水质标准。

  四是生态保护战。

我市矿产资源丰富,“十五”期间,铁矿、金矿、钼矿、铝矾土、石料、花岗岩等矿产资源开采及加工业的兴起,使生态植被一度遭到严重破坏;“十一五”期间,我们加大了非煤矿山整治力度,集中清理违法建设项目,严厉打击土小企业,全面实施生态植被恢复工程,私采滥挖现象逐步得到遏制,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特别是随着五台山申遗、生态市县创建和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的全面实施,生态保护逐步得到各级政府和企业、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目前,全市有林地面积由80年代初的174万亩增加到358.6万亩;活立木总蓄积由80年代初的434.5万立方米增加到111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建国初期的2%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