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高考二模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四市届高三模拟考试二地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12481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719.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高考二模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四市届高三模拟考试二地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苏州高考二模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四市届高三模拟考试二地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苏州高考二模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四市届高三模拟考试二地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苏州高考二模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四市届高三模拟考试二地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苏州高考二模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四市届高三模拟考试二地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州高考二模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四市届高三模拟考试二地理.docx

《苏州高考二模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四市届高三模拟考试二地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高考二模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四市届高三模拟考试二地理.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州高考二模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四市届高三模拟考试二地理.docx

苏州高考二模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四市届高三模拟考试二地理

2017~2018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

(二)

地理2018.05

【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中虚线示意同一天位于甲、乙两地物体影子顶端端点的变化轨迹,读图回答1~2题。

 

图1

1.关于两地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均位于北半球B.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大于乙地

C.两地均为昼短夜长D.甲地自转线速度比乙地更快

2.若乙地影子朝向正南时北京时间为16:

00,且甲、乙两地最近距离约为7770千米,则乙地

A.为亚热带季风气候B.位于亚欧板块

C.此时附近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D.此时盛行西南风

图2为某地某一时刻气压场分布与天气系统剖面图(仅考虑大气状况),读图回答3~4题。

 

3.关于图示地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暖气团在此天气系统形成过程中占主导B.①处的气压高于②处

C.此时③处多阴雨天气D.④处此时吹偏北风

4.控制以下天气现象的天气系统与图2可能相似的是

A.春季华北的沙尘暴天气B.夏季浙江的台风

C.我国北方地区秋高气爽的天气D.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天气

图3和图4分别为某区域等高线和地层分布示意图及甲山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李家庄位于

A.背斜山B.背斜谷C.向斜山D.向斜谷

6.该山最可能为

A.泰山B.天山C.武夷山D.长白山

在柴达木盆地边缘,隐藏着中国最大的一片水上雅丹地貌群,其主体是7500万年前的湖泊沉积物,受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了今天看到的奇异地貌,图5为水上雅丹景观图,图6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7.组成图5景观的岩石,对应图6中的

A.甲B.乙  C.丙  D.丁

8.图5景观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A.地壳抬升——岩浆侵入——搬运、沉积

B.风化、侵蚀——地壳抬升——搬运、沉积

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D.搬运、沉积——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图7是“同一半球亚热带大陆东、西两岸沿海某地年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回答9~10题。

 

9.下列说法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均位于南半球B.①为冬雨型②为夏雨型

C.①降水变率比②大D.②年降水总量比①大

10.曲线①②所在地区典型农产品是

A.油橄榄  B.甜菜  C.甘蔗D.柑橘

改革开放后,由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大。

图8是近年来3个城市外来人口分省统计情况。

读图回答11~12题。

 

图8

11.关于3个城市外来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多来自邻近省份

B.西部省份所占比例最高

C.外来人口数北京>上海>广州

D.人口流出区为经济落后地区

12.大量外来人口给这些超大城市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增加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等的负担

B.进一步加剧城市人口老龄化现象

C.加重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

D.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玉米,生长周期较短,是喜温、喜光、怕冻、耗水性作物。

近年来,河西走廊渐渐从我国商品粮基地名录中淡出。

图9为我国玉米制种基地分布图。

读图回答13~14题。

 

13.关于我国玉米各制种基地的优势,正确的是

A.东北地区——热量稳定,水源充足     

B.成都平原——土壤肥沃

C.海南地区——水热充足 

D.新疆地区——适合机械化耕作

14.河西走廊淡出我国商品粮基地最可能的原因是

A.年太阳辐射量少    B.水资源短缺

C.耕地面积减少    D.土壤污染加剧

福耀集团是我国最大的汽车玻璃生产企业,2013年在俄罗斯投资的工厂第一期项目顺利投产,2016年在美国俄亥俄州投资全球最大汽车玻璃单体工厂正式投产,2017年在德国又新建一座玻璃制造工厂,以满足欧洲汽车巨头客户的需求。

据此回答15~16题。

15.福耀集团在外国建厂的直接目的是

A.利用当地的技术工人

B.当地工业基础雄厚

C.利用美方的资金投入

D.降低关税,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16.福耀集团在欧美设厂首先需要考虑因素有

A.该国的劳动力丰富 

B.市场需求状况

C.交通运输便捷度

D.能源和原料是否充足

图10

遥感考古是现代考古学研究领域中一种新的考古方法,该技术能用于地表或地下遗迹的勘察,水下考古、环境考古和城市遥感考古等几个方面。

图10为我国新疆部分地区古长城遗迹分布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以下能被遥感影像记录下来的信息是

A.人口密度数据

B.具体植物种类

C.土地利用状况

D.经济发展水平

18.影响新疆古长城分布的因素除地形外,还有

A.植被B.土壤C.气候D.水源

二、双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

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每小题全对者得3分,错选、多选和少选均不得分。

图11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自然现象发生的主要能量来源之一。

图11为我国乌鲁木齐——广州一线年太阳辐射总量剖面图,读图回答19~20题。

19.图中a、b、c三地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地水循环最活跃

B.c地太阳辐射强于b地

C.b地昼夜温差大于a地

D.c地的河流补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20.关于图中甲、乙两地形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区处于吐鲁番盆地,年太阳辐射变化显著

B.乙区地形起伏大,年太阳辐射变化显著

C.甲区太阳高度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

D.甲区地处四川盆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小

图12

2016年5月6日,加拿大艾伯塔省(图中A地附近)的针叶林遭遇史上最严重森林大火。

图12为北半球针叶林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1~22题。

21.关于图中四地的描述,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B.②地地热资源丰富

C.③国中央大平原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乳畜业

D.④处洋流使得其沿岸针叶林分布纬度偏高

22.导致此次加拿大大火的自然原因可能是

A.气候极端干旱,多大风

B.森林防火的设施老化,缺乏控制大火的能力

C.枯枝落叶积累多,遇火极易燃烧

D.此时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

野生稻是栽培稻的近缘祖先,经过长年的进化,成为了现代栽培稻。

图13为我国与澳大利亚野生稻主要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3~24题。

 

20°

城市

山脉

河流

野生水稻主要分布区

图例

图13

23.达尔文野生稻生长月份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大约在6月至9月

B.大约在12月至次年3月

C.盛行来自海洋的西北风,带来充足的水汽

D.地处东南信风带,降水丰富

24.甲乙两区同为野生稻主要分布区,关于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条件是灌溉水源缺乏

B.乙区水田集中连片,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C.甲区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商品谷物农业

D.乙区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水稻种植业

河流左、右两岸的侵蚀和淤积面积的变化可以反映出河道宽度的变化。

图14为1988~2014年黄河上游河套平原某河段左、右岸侧向侵蚀与淤积面积的变化图(正数为侵蚀,负数为淤积)。

读图回答25~26题。

 

图14

25.以下时段中河段河道变宽的是

A.1991年B.2000年C.2007年D.2013年

26.关于图中所示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该河段右岸常年淤积,左岸常年侵蚀

B.河道宽窄的变化与河流含沙量和流量有关

C.河道宽度变化幅度变小可能是上游水库投入运行

D.河道宽度变化幅度变大可能是上游水土保持较好

三、综合题:

本大题分必做题第27~29题,选做题第30题,满分60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3分)

材料一“以森林资源培育为基础,以精深加工为带动,以科技为支撑”是林产工业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林都”伊春因森林停伐后原有的林产工业生产要素(加工技术、产业工人等)出现大量闲置。

为此,伊春市政府与黑龙江省绥芬河口岸进行产业合作,将闲置资源转移到绥芬河市并共同建设了“伊春—绥芬河木材储备加工物流园区”。

材料二黑龙江省示意图(图15)。

 

图15

(1)简要说明MN河段的水文特征。

(4分)

(2)图示区域春季降水较少,但旱情并不严重,还常出现耕地过湿的现象,请简述这一现象形成的自然原因。

(4分)

                  ▲  

(3)简述伊春与绥芬河合建“木材储备加工物流园区”对两地林产业的有利影响。

(5分)

对伊春:

              ▲ 

对绥芬河:

              ▲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3分)

材料一据悉,中吉乌铁路将在2018年4月确定具体走向。

中吉乌铁路起自中国南疆铁路喀什站,途经吉尔吉斯斯坦,终点为乌兹别克斯坦的安集延站。

该铁路一旦建成,中国的货物运往东欧和中东国家将成为现实,并且该铁路将成为中国货物运往欧洲的最短路线之一。

图16为中亚略图,图17为M、N两地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中亚矿产资源丰富,盛产棉花等农产品,但制造业相对落后。

新疆喀什与珠江三角洲和中亚诸国合作,实施“东联西进”战略,提升经济合作层次。

(1)据材料说明M、N两地气候差异及成因。

(4分)

(2)简述新建中吉乌铁路对我国与中亚诸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4分)

(3)根据材料二,简述喀什“东联西进”采取的主要措施分别有   ▲  。

(5分)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4分)

材料一海南地处热带,富集海、岛、山、河等资源,2018年是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4月10日,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在海南拉开帷幕。

目前,海南岛内建起了世界首条环岛高速铁路,田字高速公路网络即将成型,全岛实现了3小时经济生活圈。

材料二表一为改革开放以来,海南省产业结构变化情况。

产业结构

1987年

1990年

2003年

2012年

2016年

第一产业

50.1%

45%

36.8%

24.90%

23.00%

第二产业

19.0%

20%

24.6%

28.20%

23.30%

第三产业

30.9%

35%

38.6%

46.90%

53.70%

 

材料三海南岛位于东亚和东南亚的中心位置,地缘优势明显(地缘优势是指由地理位置上的联系而形成的关系。

)目前海南正把握面向东盟最前沿的区位优势,积极打造“泛南海经济合作圈”,全面深化重点产业国际合作和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

图18

材料四图18为海南岛水系及资源概况图,图19为海南交通分布示意图。

图19

(1)海南岛的地势特征是▲,判断依据▲。

(2分)

(2)分析陆路交通条件改善对海南岛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4分)

(3)海南岛打造“泛南海经济合作圈”,请从区位、产业、资源、政策方面分析其有利条件。

(8分)

30.【选做题】本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题评分。

A.【海洋地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材料一2018年1月6日20时,巴拿马籍“桑吉”号油轮与香港籍散货船在长江口以东约160海里处发生碰撞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