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论史讲义1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119511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X 页数:164 大小:178.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文论史讲义1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4页
西方文论史讲义1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4页
西方文论史讲义1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4页
西方文论史讲义1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4页
西方文论史讲义1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文论史讲义1Word下载.docx

《西方文论史讲义1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文论史讲义1Word下载.docx(1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方文论史讲义1Word下载.docx

毕达哥拉斯学派根据研究得出结论:

l美是和谐统一。

l提出“两个宇宙”的概念,“大宇宙”(天体)“小宇宙”(人)

2、赫拉克利特的“对立和谐”理论

赫拉克利特;

西方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哲学的奠基者。

l把“火”看作宇宙万物的本源,宇宙自然是由地、水、风、火四大元素组成,其中最主要的元素是在在“火”。

“我们不能同时踏进同一条河流”.

l受毕达哥拉斯“和谐统一”的影响

区别;

毕达哥拉斯侧重于静止,平衡。

赫拉克利特侧重于运动和斗争。

3、得谟克利特的模仿说

基本思想:

(1)古代原子论的创立者,宇宙万物是由不可分割的原子构成。

(2)文艺摹仿自然,不是重复的再现自然,而是在自然的启发下根据人的需要,进行创造。

①文艺和美的对象的研究:

文艺真实、对象是社会的人,是外形和内心统一的人。

②作家艺术家主观条件的研究:

重视作家艺术家的天才、灵感和语言。

③文艺作品社会效果的研究:

“快乐”说。

(对读者“有利”就会使他“快乐”,“有害”就会使他“不适”。

4、苏格拉底

主要思想:

(1)神学目的论

(2)“艺术摹仿自然”,强调通过描写眼睛、姿态等外在的东西,表现人物“精神方面的特质”,即描绘出人物的“心境”、“品格”和“感情”。

(3)“功用”说。

一个事物的善恶美丑不在于事物本身固有的性质,而在于它和人的关系,即是否符合人的功利目的,如果某一事物能实现使用者的“目的”,就既是善的又是美的。

第二节柏拉图的文艺对话录

1、理式论摹仿说

(1)“理式”的基本含义

“理式”是一种超时空、非物质、永恒不灭的“本体”。

这种本体是由低向高的体系,最低的理式是具体事物事物理式,最高最完美的理式是善,是最高的神的化身。

(2)文学艺术是理式的摹仿的摹仿

“文艺是自然的摹仿”,这个“自然”是以“理式”为蓝本的“自然”,“理式”是第一性的,“自然”是第二性的,“自然”只是理式的“摹本”。

文艺摹仿自然,只能摹仿事物的“外形”和“影像”,而不能表现事物的本质。

(床的例子)

(3)理式论摹仿说的唯心主义本质与理论价值

从本体论来说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从认识论来说却是反映论,客观上它揭示了文艺是社会存在的反应这一事实,也隐约见出了对文学艺术的共性方面的要求。

2、文艺的社会功用说

(1)理想国的建设和文学艺术

把人分为三个等级并把人的灵魂分为三个部分:

哲学家——理智的化身

武士——意志的化身

农工商——情欲的化身

公民服从于哲学家的指挥,文学艺术要培养出忠实勇敢的城邦保卫者。

(2)摹仿的艺术的三条罪状

第一条罪状:

摹仿的艺术与真理隔着三层,诗人没有真知识,不能把握真理。

第二条罪状:

摹仿的艺术以虚构的谎言亵渎神明、贬低英雄,为青年做坏事提供辩解的理由。

第三条罪状:

诗人为了讨好观众,摹仿“人性中低劣的部分”(无理性部分),助长人的“感伤癖”,摧残人的理性,使“城邦保卫者”失去勇敢、镇静的精神品质。

(3)对审美教育的重视与政治第一的文艺标准

否定摹仿而得来的诗,十分重视来自神的灵感、培养人的理性的诗。

诗再美,如果不符合对青年和成年人的教育要求,也要被删掉。

他保留了有利于表现聪慧的多里斯式乐调和有利于表现勇敢的佛律癸亚式。

他要求文艺服务于政治。

3、灵感说

(1)灵感的基本含义:

“神助”、“灵启”、“陶醉”、“迷狂”等

(2)柏拉图对灵感的解释(“神灵附体”、“迷狂”、“灵魂回忆”)

灵感说包括三方面:

a.灵感的源泉,主要是“神灵附体”或“神灵凭附”;

b.灵感的表现是迷狂;

有四种迷狂:

预言的迷狂、教仪的迷狂、诗兴的迷狂、爱情的迷狂,在诗兴的迷狂中他提出了文艺创作和欣赏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即作家创作和读者欣赏中确实会有高度兴奋、气象万千的情境,甚至会有失去常态陷入迷狂的情形。

c.灵感的获得过程是灵魂对真善美的理式世界的回忆,灵感的获得是在尘世现实美的引发后,又将其“置之度外”,使灵魂直接对上界真善美世界进行回忆,直接把握住事物的真是体,把握真善美,才能写出伟大的诗篇。

(3)灵感说显示出柏拉图理论的矛盾及其价值

a.柏拉图确认灵感是文艺活动中存在的特有现象,优美的文艺作品就是灵感的产物;

b.他看出了文艺创作与技艺创作的区别,他指出艺术创作不只是凭技艺,而是凭灵感;

c.在论述获得灵感的过程中,强调灵感是人的不朽灵魂“见到尘世的美”而回忆起“上界里真正的美”。

第三节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1、文艺本质论

(1)文艺是人的行动的摹仿

只有具体存在的事物才是“第一实体”,艺术摹仿的对象是“行动中的人”是人的性格、人的行为、人的遭遇、人的感情,即人的生活。

(2)诗比历史更富有哲学意味

历史所写的是个别的事已发生的事,而诗写的是可能发生的事,即合乎可然律或必然律、带有普遍性的事,所以诗比历史更有必然性或普遍性,更能显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此有更高的真实性。

(3)文艺求其相似而又比原物更美

三种创作方法:

a.偏于再现,如实的描写已经发生过的事情的形式和过程;

b.偏于表现,按照神话、传说进行描写的方式,其中所描写的人和事在社会生活中未必一定存在或根本不会存在,但人们信以为真;

c.再现与表现的统一,照事物应有的样子去摹仿,按照情理,事物必然达到如此结局的方式,这种事在社会生活中不一定真实存在,但按情理是“可能发生的事”。

“一种合情合理的不可能”,指诗人、艺术家所描写的不是生活中实有的人和事,但它符合事物的规律,合情合理有必然性。

他认为“写不可能的事”是“诗的要求”。

2、悲剧理论

(1)悲剧的含义

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的、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

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

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

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熏陶。

(2)悲剧情节和人物性格

悲剧六成分:

情节、性格、思想、言词、形象和歌曲

情节是悲剧的基础,是悲剧的灵魂,情节重与性格,理由有二:

a.由悲剧摹仿的对象决定的,悲剧摹仿的不是人,而是人的行为。

b.又悲剧的目的决定,悲剧的目的在于引起怜悯与恐惧之情,达到“惊心动魄”的效果,要达到这种效果,关键是组织情节。

悲剧人物性格特点:

性格必须善良、必须合适、必须与一般人相似、必须一致。

(3)悲剧的布局

a.“情节的整一性”为了使悲剧达到“结构完美”,使悲剧的事件紧密相连,有条不紊,天衣无缝,浑然一体;

b.“突转”,指安排一些行动,使主人公突然由顺境转为逆境;

c.“发现”指让行动揭示主人公由顺境转为逆境的潜在的秘密的原因,这样才能使观众惊奇,达到悲剧的效果。

(4)悲剧冲突的本质——“过失说”

悲剧冲突的本质是好人犯了错误。

悲剧人物的错误有两种:

a.明知故犯,如《美狄亚》中的美狄亚;

b.不知误犯,如俄狄浦斯王弑父娶母,他推崇不知误犯,后者才是好人犯错,才能引起观众的怜悯和同情。

(5)悲剧的社会作用——“卡塔西斯说”

卡塔西斯——陶冶,让观众在心理上和生理上保持一种平衡的感情,使观众太强太弱的感情得到锻炼,达到一种健康的状态。

结语

完成了对艺术美的研究从自然想社会的转变,毕达哥拉斯从数量的比例关系探寻了艺术的和谐美,赫拉克利特提出“艺术摹仿自然”的观点,德谟克利特第一个从自然到社会的转变,主张在人物描写上把理性和感性结合起来,苏格拉底将“功用”作为判断美的标准,使文艺的社会作用得到了重视。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两座高峰,柏拉图的“理式论”构建了系统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他的“灵感说”触到了文艺活动的本质特征。

亚里士多德是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奠基者,他肯定了文艺的真实性,建立了最初的艺术典型说,进而又建立了艺术形式的有机整体说。

这些都是西方文艺理论发展的源头和宝库。

第二章罗马古典主义

古希腊奴隶制的全盛时期,是公元前5世纪中期伯利克里当政时代。

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三大悲剧诗人和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都出现在这前后。

亚力山大的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古希腊的文化在地中海沿岸诸国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罗马就是其中之一,历史上把这一文化现象称为“希腊化”。

罗马共和时代晚期,激烈的政治斗争促进了雄辩术和散文的发展,西塞罗吧希腊雄辩术推向高峰,他的演说词成为散文的典范。

第一节贺拉斯的《诗艺》

贺拉斯,罗马杰出诗人、批评家。

贺拉斯属于中小奴隶主阶层,经历人生的动荡和起伏之后更加信奉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人生哲学。

宣扬内心宁静。

适度享受人生的伊壁鸠鲁和斯多葛派的伦理观念。

他对早期希腊抒情诗进行改造,使之更适应拉丁语,这种诗每诗节两行或四行,后来人们把仿照贺拉斯这种形式写的抒情短诗称为“贺拉斯体诗”。

《诗艺》接受了亚里士多德的文艺观念的影响。

1.古典主义原则

贺拉斯是古典主义的奠基者。

后来17世纪法国的布瓦洛等提倡法国的文艺要想古希腊古罗马看齐的主张,西方文学史称为新古典主义。

在《诗艺》中,贺拉斯说,学习写诗“应当日日夜夜把玩希腊的范例”。

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文艺模仿古典的原则。

贺拉斯主张以古希腊的文艺为师,但不是重复古希腊的文艺,而是要创造表现罗马奴隶主上流社会人物的军功伟业和高贵性,创造无愧于罗马大帝国的光辉艺术。

主张“敢于不落希腊人的窠臼”、“不在摹仿的时候作茧自缚”。

贺拉斯在强调模仿古典主义的同时又主张某些方面的创新,但是是把学习古典作为前提的。

2.理性主义倾向

贺拉斯对艺术活动本质的看法基本继承了亚里士多德,他承认诗人的天才有天资的因素,但他更强调苦学和训练。

贺拉斯认为要写作成功,判断力是开端和源泉。

这种判断力来自思想、道德感和知识。

这一见解的价值在于进一步地阐述了文艺创作活动是一种理性活动,他和作家主体的思想深度、道德倾向、知识和经验有十分重要的关系。

这种判断力是一种综合的包括认识判断、道德判断、审美判断,是一种对具体事物的感受、想象、比较、鉴别的能力。

3.艺术创作的“合式”原则

所谓“合式”,就是要求在艺术上做到协调一致、妥帖得体,恰到好处,叫人感到合情合理,无懈可击。

“合式”的要求:

人物的性格要与年龄相符;

再现古代作品中的人物,要描写人们熟知的性格特征;

人物语言要符合各人的身份和遭遇;

结构要虚实参差、毫无破绽,并要着眼于整体效果;

高贵的内容与优雅的形式。

4.诗的社会作用

关于诗的社会作用,贺拉斯提出了“寓教于乐”的观点,主张诗的教育作用和快感娱乐作用不可偏废。

诗歌是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教师。

神的旨意是通过诗歌传达的;

诗歌也指示了生活的道路;

诗人也通过诗歌求得帝王的恩宠;

在整天的劳动结束后,诗歌给人们带来欢乐。

“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

第二节朗加纳斯的《论崇高》

《论崇高》是作者给一个叫特伦天的人写的长信,借讨论凯奇留斯的论崇高的文章的观点,提出自己对崇高的看法。

《论崇高》的主要观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崇高作品的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