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热学简答题.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11682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热学简答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中物理热学简答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中物理热学简答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初中物理热学简答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初中物理热学简答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热学简答题.doc

《初中物理热学简答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热学简答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物理热学简答题.doc

初中物理热现象简答题

1.向小纸锅里倒入三分之一凉水,在小碟子里倒入一些酒精,用打火机点着易燃的餐巾纸,放入小碟子内,引燃了酒精。

只见蓝色的火苗升起,用书夹子夹住纸锅,放在蓝色的火苗上。

奇怪,纸锅并没有燃烧起来。

大约过了两三分钟,纸锅发出吱吱响声,不时有小水泡从锅底冒出,不断滚动,水果真开了。

纸锅为什么能用来烧开水呢?

答:

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且需要不断吸收热量。

虽然火焰的温度高达500℃-600℃。

在给纸锅加热时,只要纸锅中有水,热会不断地被水吸收,从而导致纸锅的温度不会过高,达不到纸的着火点183℃。

所以可以用纸锅烧开水.

2第16题

.住在非洲沙漠的居民,由于没有电,夏天无法用电冰箱保鲜食物,当地人发明了一种简易“沙漠冰箱”,如图所示。

它由内罐和外罐组成,两罐之间填满潮湿的沙子。

使用时将食物放在内罐,罐口盖上湿布,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经常向内罐和外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这样对内罐中的食物可以起到一定的保鲜作用。

说说这是为什么?

答:

经常向内罐和外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保持沙子的湿润,使蒸发持续进行;把它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可以加快水的蒸发。

水的蒸发能够吸收大量的热,使内罐温度降低,从而达到保鲜的目的。

3.小明和小红都想帮妈妈煮鸡蛋。

当煮鸡蛋的水烧开后,小明认为要继续将火烧得很旺,他粥内水剧烈沸腾,这样会很快将鸡蛋煮熟。

小红则认为,水沸腾后应改用小火,盖上锅盖,让锅内水微微沸腾,同样能很快将鸡蛋煮熟。

你认为谁的想法更合理?

请写出理由.

答:

小红的想法更好。

在常压下水沸腾时需要不断地吸热,但水的温度保持不变。

只要能维持水沸腾,不论用大火还是小火,水的温度都不再改变,煮熟鸡蛋所需要的时间是差不多少的。

火太大,既浪费能源,又会使水因剧烈汽化而容易干锅。

4.冬天,牙医为了能方便看清患者口腔内部,便将小金属镜放入口腔,但金属镜放入口腔内,往往镜面上有一层水珠而妨碍看清口腔,请你说明镜面上小水珠形成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镜面上这些小水珠是口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小镜片放热液化形成的。

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把小平面镜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烤一烤,然后再放入病人的口腔中这样使小平面镜的温度高于口腔内的温度,防止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在镜子表面上,影响医生诊疗。

5.火箭点火发射时,若高温火焰向下喷射到发射台上,发射台就会被烧毁。

为了保护发射台,在它的底部建造了一个大水池,从而巧妙地解决了这个技术问题。

(1)火箭发射时,底部喷出的庞大的白色气团(图6)是由什么组成的?

它是怎样形成的?

(2)分析“大水池”对发射台起到保护作用的道理。

答:

(1)(2分)庞大的白色气团是由小水珠组成的,它是由水池里的水汽化后又降温液化成小水珠飘浮在空中形成的。

(2)(2分)高温的火焰喷到水中,水吸收热量并汽化成水蒸气,从而起到保护发射台的作用。

(水还起减震的效果,这也是一项保护作用。

此项不答不扣分)

6.夏天使用电风扇时,空气的温度并没有降低,但人会感到凉爽,这是为什么?

答:

7.用高压锅煮饭比用普通锅煮饭熟得快,为什么?

8.对着你的手背吹气,呵气,说出你的感觉,并解释其中的道理。

答:

吹气时感觉凉爽。

因为吹气加快了手背表面空气流动,使手背上水分蒸发加快,蒸发吸热,所以感到凉爽。

呵气时感觉湿热,因为呵出的热气高于手背的温度,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液化放热,所以感到湿热。

9.我国南方某些地区有用“番薯、酒曲、水”做原料酿造“地瓜酒”的习俗。

首先将番薯煮熟,晾到一定的温度后,把“番薯、酒曲、水”按。

定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经艘酵40天左右,其间每天搅拌一、二次;最后在“酒料”中分离山“地瓜酒”。

图11是从“酒料”中提取“地瓜酒”的装置示意图。

小驯同学利用放假期间,在家协助爷爷完成了酿造“地瓜酒”的最后一道工序

①在小锅中加入冷水;

②取适量消料放入大锅里加热;

③在大杯中得到“地瓜酒”:

④适时用冷水替换小锅中变热的水;

⑤把“渣”取出.重复以上步骤。

请你说叫酿造“地瓜酒”的这最后一道工序中用到了哪些物理知识。

答:

对酒料加热,酒料吸热温度升高,汽化加快。

酒气上升至小锅底部遇冷液化.形成液体“地瓜酒”附在小锅底部。

在重力作用下积聚到小锅底部,滴入导管并沿导管流到大杯中。

10.寒冬时节的早晨,汽车司机上车后常发现在前风挡车窗上出现白色的“哈气”,于是他打开暖风,很快就能除掉“哈气”;夏天,在下大雨后,风挡车窗上也出现“哈气”影响安全驾驶,于是司机打开空调制冷,很快“哈气”也被除掉。

为什么同样的现象,司机采取不同的方法却收到了相同的效果?

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加以解释。

答:

水蒸气遇冷才能凝结成小水珠形成“哈气”,司机采取的措施都是从抑制气体液化的条件入手的。

在冬季,司机用暖风提高风挡玻璃的温度,使水蒸汽不能在风挡玻璃上液化而形成“哈气”。

在夏季下大雨时,车外温度较低,关闭车窗后,车内温度较高,车内水蒸汽在风挡玻璃上遇冷可以凝结形成“哈气”;此时打开空调制冷,使车内温度低于风挡玻璃的温度,车内水蒸汽不能在风挡玻璃上液化,从而起到预防“哈气”产生的作用。

11.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在烧开水时,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不出现“白气”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12.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利用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的例子?

什么情况下熔化吸热、凝固放热会给我们带来不利的影响?

怎样避免?

答:

利用熔化吸热:

夏天饮料中放冰块、吃雪糕,超市中水产品用冰保鲜,发烧病人头顶放冰袋。

利用凝固放热:

北方冬天菜窖放几桶水,防止菜被冻坏。

北方初春雪熔化天气寒冷,易感冒,要多穿衣服;钢厂里浇铸钢锭,钢铁凝固放热,容易烫人或使机械受损,解决办法是:

用水来冷却。

13.如图19,从温度与室温(24℃)相同的酒精里取出温度计。

请你分析为什么温度计取出后,它的示数会先减少,过了一段时间又升回24℃?

答:

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上会粘一些酒精,酒精在空气中迅速蒸发,蒸发吸收大量的热,致使温度计的示数下降。

待温度计玻璃泡上会粘的酒精全部蒸发,温度计玻璃泡的物质会从周围吸热,所以温度计的示数又会升高。

14.用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及蒸发吸热的知识作答:

1)解释下面三幅图所描述的现象

2)晒粮食的时候,为什么要把粮食放在向阳的地方,并且要把粮食摊开?

3)夏天扇扇子并不能降低气温,但是觉得凉快。

这是为什么?

4)生病发高烧时,将酒精擦在额头上,病人会感到舒服些。

这是为什么?

15.在我国西部干旱地区,水的年蒸发量远大于年降水量,有些湖泊正在迅速干涸和缩小.从影响蒸发快慢的有关因素考虑,解释一下当地水的年蒸发量大的原因.

答:

(水的表面)空气流动快或西部风大,加快蒸发;(天气炎热)温度高,加快蒸发;水域面积大,加快蒸发。

16.喝开水时,如果感到热开水烫口,一般都向水面吹气,这是什么缘故?

答:

这是因为液体蒸发时温度会降低,也就是说液体蒸发有致冷作用。

向水面吹气,可以加快水面上的空气流动,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得越快,蒸发也就越快,这将会加快水温下降,使热开水不会烫口。

17.小明暑假在家休息时觉得十分炎热,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想出二种消暑降温的好办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

吃冰棒,理由是冰棒熔化吸热;洗冷水澡,理由是水蒸发吸热。

上述方法都可以直到消暑降温的效果

18.“夏天吃冰棒觉得凉快”和“夏天游泳后上岸被风一吹感到凉快”回答这两种“凉

快”的原因?

19.为了研究影响蔬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小明同学在室内把新鲜蔬菜分成两份,一份用保鲜袋装好,一份放在转动的电风扇下,小明同学是想研究蔬菜水份散发与什么因素的关系?

这两份蔬菜哪一份水份散失的更快?

20.小鹭善于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

一天,她从冰箱的冷冻室中拿出一支冰棍,发现冰棍上附着白花花的“粉”;剥去包装纸,看见冰棍在冒“白气”;她把这支冰棍放进茶杯里,过一会,茶杯壁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水珠,像是茶杯在“冒汗”。

请你帮小鹭解释“粉”、“白气”和“冒汗”是怎么形成的。

21.目前,水果蔬菜店的品种越来越多.但水果蔬菜的保鲜让店主费尽了心思.你有办法帮帮店主吗?

请说说你的办法和理由.

首先要将水果蔬菜用保鲜膜罩好,防止水果蔬菜中的水分蒸发,影响水果蔬菜的质量;其次在放置水果蔬菜的箱中放入适量的冰块,用以给水果蔬菜降温,使之保鲜。

22.如果所测的温度过高或过低,超出了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会出现什么后果?

答:

所测的温度过高,超出了温度计量程,测不出温度,液体可能将温度计胀破;如果所测的温度过低也测不出温度。

23.民间有这样一句谚语“霜前冷,雪后寒”你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

答:

霜前冷:

只有外界气温足够低,空气中水蒸气才能放热凝华成霜所以“霜前冷”。

雪后寒:

化雪是熔化过程,吸热所以“雪后寒”。

24.冬天放在室外装满水的水缸很容易被冻裂,这是为什么?

答:

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水缸中的水在结成凝固成冰时,体积要变大,所以会把水缸胀破。

25.往玻璃杯中倒入半杯开水时,你会发现杯子的上半部分模糊不清,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个现象。

答:

当往玻璃杯中倒入半杯开水时,开水蒸发产生水蒸气;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杯内壁,在玻璃杯内壁液化成小水珠,所以杯子的上半部分模糊不清。

26.一块金属在冰箱中被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可以发现变湿了。

如果马上用干毛巾擦,能擦干吗?

答:

不能,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金属块放出热量也化成小水滴附着在它上面。

27.在钢厂里,为了抓紧时间,工人钻进温度高达80℃以上的高温炉内膛维修,这么高的温度很难让人忍受,但对检修工人来说这是常事,为什么能在这么高的温度下工作呢?

答:

检修工人在进入高炉前大量喝水,在高温下工人们要出好多汗,汗液迅速蒸发带走人体很多热量,所以人体不会温度过高。

28.为了确定风向,可以把手臂浸入水中,然后向上举起,手臂的哪一面感到凉,风就是从哪一面吹来的。

试说明理由。

答:

浸水的手臂感到凉的一面一定是水分蒸发很快带走热量而感到凉,因此风吹向手臂凉的一面,因为空气流速快,水蒸发快,蒸发吸热。

29.坎井是如何减少水分蒸发的?

答:

地下温度低,空气流速慢。

30.冻肉出冷库后比进冷库时重,这是为什么?

答:

有水蒸气放出热量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猪肉上。

31.雨、雪、云、雾、露、霜、形成原因?

答:

云是由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或者是凝华成的小冰晶组成;雨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或者是凝华成的小冰晶下落时熔化形成;雪、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雾、露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32.冰箱冷冻室中霜是怎样形成的?

为什么要及时除去?

冰箱的冷冻室内温度很低,开冰箱门时进入冷冻室的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冷冻室低温条件下凝华成霜,室内空气越潮湿,开冰箱门的次数越多,冰箱冷冻室结成的霜越多。

霜是冰晶,不善于传热,霜结得太厚,会影响冰箱内物体与冰箱的热交换,要达到相同的效果,就必须延长冰箱压缩机的工作时间,这既很费电,又影响机器寿命,因此应及时除去过厚的霜。

33.茶叶要求在避光、干燥的条件下贮存。

小王的爷爷为了延长茶叶的保质期,把茶叶放入了冰箱里。

有一天,天气很热,爷爷从冰箱里拿出茶叶准备打开包装,但小王却对爷爷说,不要马上打开,否则茶叶很容易变坏。

你认为小王说的有道理吗?

请写出理由。

答:

茶叶从冰箱中取出马上打开包装,由于茶叶是冷的,空气中的水蒸气会液化在茶叶上,使茶叶受潮,从而影响茶叶质量

34.小军想利用电冰箱降低室温:

他先将电冰箱的门打开,然后接通电源。

他这样做,可以达到降低室温的目的吗?

为什么?

35.一个烧杯中装有大半杯水,用酒精灯不断加热烧杯,使杯内的水不断沸腾,再将装有水的试管插入烧杯中。

回答:

⑴试管中的水能否达到沸点?

⑵试管中的水能否沸腾?

为什么?

⑶试管中的水不断减少是由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