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推断题全攻略.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10871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0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推断题全攻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初中化学推断题全攻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初中化学推断题全攻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初中化学推断题全攻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初中化学推断题全攻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推断题全攻略.doc

《初中化学推断题全攻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推断题全攻略.doc(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化学推断题全攻略.doc

初中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

推断题是初中化学试题中常见,但却十分重要的一类题型。

该类题目考查知识面广、变化多端、思维量大、综合性强,是考查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抽象思维及逻辑推理能力的一类好题。

但学生普遍感觉难度较大,解题时没有把握,倍感头痛。

其实推断题就好比是公安人员侦破案情,要紧抓蛛丝马迹,并以此为突破口,顺腾摸瓜,最终推出答案。

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现象特征、反应特征及结构特征),导出结论,最后别忘了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若“路”走得通则已经成功。

在平时,必须具备一些“有用”有知识,如(仅列一部分):

1、碳酸盐能溶于盐酸或硝酸,并放出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2。

2、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含Fe3+的溶液呈黄色。

3、CuSO4粉未为白色,但它的晶体――CuSO4•5H2O(胆矾)却显蓝色,但胆矾受热后又会变成白色(CuSO4)。

4、蓝色絮状沉淀为Cu(OH)2,红褐色絮状沉淀为Fe(OH)3。

5、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有两样:

AgCl和BaSO4。

下面把初中化学中常见的题型及解法分述如下:

一、文字叙述型推断题:

例1、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碳酸钙、硫酸钾、硝酸钠、氯化铁、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做实验得到以下结论:

(1)将此固体粉末加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上层溶液为无色。

(2)该白色沉淀部分溶于稀硝酸,且有气体放出。

从实验可判断出,该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一定不含有____。

分析:

该类题中往往会有明显的现象特征,解题时就以此为突破口中。

(1)中“上层溶液为无色”可推得无“氯化铁”;“白色沉淀”有两种可能:

碳酸钙或硫酸钾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的硫酸钡。

(2)中“白色沉淀部分溶于稀硝酸”中的“部分溶于”可知既有“碳酸钙”,又有“硫酸钡”;而有硫酸钡时,则一定含有硫酸钾与氯化钡。

但整个推断过程中,始终无法确定硝酸钠的存在与否。

所以,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钙、硫酸钾和氯化钡,一定不含有氯化铁,可能含有硝酸钠。

[练习]某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氯化钙、碳酸钠、硫酸铜、硫酸钾和硝酸钡。

现进行以下实验:

(1)将该混合物放入足量水中,产生白色沉淀,得无色透明溶液;

(2)再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逸出无色气体,所得溶液澄清透明;(3)

最后加入稀硫酸,又立刻出现白色沉淀。

据上可推断原混合物中肯定有,肯定没有,可能有。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实验中肯定发生的反应。

二、方程式叙述型推断题:

例2、已知A、B、C、D、E、F6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

(1) A+B→C+H2O   

(2)C+KOH→D↓(蓝色)+E

(3) B+D→C+H2O(4)E+BaCl2→F↓(白色,不溶于稀硝酸)+KCl

根据上述变化关系,推断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A;B;C;D;E;F。

分析:

其实该类题与前一类型一样,往往会出现明显的现象特征。

本题的突破口在反应式(4),由复分解反应的知识可知:

F中含Ba,又F为“白色且不溶于稀硝酸的物质”,故F为BaSO4,之后又可推得E为KCl。

另一个突破口在反应式

(2),因为D为“蓝色沉淀”,故可推得D为Cu(OH)2;再结合E为KCl,可推得C为CuCl2。

然后在(3)中可推得B为HCl,在

(1)中可推得A为CuO。

[练习]有属于酸、碱、盐的5种常见物质A、B、C、D、E,它们之间可以发生如下反应:

(1)A+B→C+H2O

(2)C+H2SO4→D↓+A(3)E+AgNO3→AgCl↓+C

根据上述反应,推断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

A;B;C;D;E。

三、流程线式推断题:

例3、现有全透明液体物质A和固体物质B,用其进行实验的步骤和产生的现象如下图所示:

(1)根据上述变化可推断A、B、C、D、E、F 6种物质的名称依次是:

、、

、、、。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

C+KOH:

.

分析:

本题的突破口有两处:

(1)初中化学中红褐色沉淀仅有Fe(OH)3,据此可断定E为Fe(OH)3,E受热后生成的固体物质B是Fe2O3;

(2)由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F的生成特征可知F是BaSO4,经逆推知D溶液中必含SO42-,其阳离子是KOH溶液中的K+。

从C+KOH→D(K2SO4)+E[Fe(OH)3]↓的变化中可知C为Fe2(SO4)3溶液,再从A+B→C[Fe2(SO4)3溶液]+H2O的变化中可推出A为H2SO4。

[练习]有NaCl、NaOH、BaCl2、HNO3四种无色溶液,某同学仅用一种试剂X溶液(X是一种镁盐)即可将它们一一确定。

其实验过程及有关现象如下:

由此确定X、A、D的化学式分别是:

X;A;D。

四、表格型推断题:

A

B

C

D

E

A

-

-

B

-

C

-

-

D

E

-

-

-

例4、有A、B、C、D、E5种无色溶液,它们是待鉴别的硝酸钙、稀盐酸、硝酸银、碳酸钠和氯化钡溶液。

各取少许进行两两混合试验,结果记于右表。

表中“↓”表示有沉淀出现,“↑”表示有气体产生,“-”表示观察不到明显的变化现象。

据表可以判断(写化学式)A为,B为,C为,D为,E为。

分析:

对于本题,不宜用常规的方法来解,我们可用下面的办法来解决:

先横向写好各物质,然后在其下方标上与其它物质反应的情况。

如下:

然后,看表中A,它与另四个反应中,有两个“↓”,两个“-”,再看图中只有BaCl2有两个“↓”,两个“-”,故A为BaCl2。

依此可推得BCDE分别为AgNO3,HCl,Na2CO3,Ca(NO3)2。

[练习]a、b、c、d可能是Na2CO3、AgNO3、BaCl2、HCl4种溶液中各一种,反它们两两混合后产生如右现象:

则a、b、c、d依次是()

a

b

c

D

a

-

白↓

-

b

白↓

-

白↓

白↓

c

-

白↓

-

白↓

A、Na2CO3、AgNO3、HCl、BaCl2

B、AgNO3、Na2CO3、BaCl2、HCl

C、HCl、AgNO3、BaCl2、Na2CO3

D、BaCl2、HCl、Na2CO3、AgNO3

五、框图型推断题:

例5、右图里有A、B、C、D、E、F6种物质,它们是硝酸铜、碳酸钠、氯化钡、稀硫酸、氢氧化钙5种溶液和单质铁,凡用直线相连的两种物质间均可发生化学反应。

试推断:

B是,C是,F是。

(填化学式)。

分析:

这类框图题难度较大,不象我们平时所做的推断题那样有明显的现象特征作为突破口,故这类题常常以与其它物质反应最多或最少的物质为突破口。

解题办法如下:

先按题中物质顺序写好,然后把能反应两种物质用线相连,找到最多或最少的连线物质,然后用假设法往下做。

以本题为例,做法如下:

由右图可以看出,Na2CO3和H2SO4都能与另4种物质发生反应,因此我们用假设法确定:

(1)假设A为Na2CO3时,由图1可知只有D不与A反应,由图2可知只有Fe,故D为Fe,进而可推知B、E应为H2SO4和Cu(NO3)2中的一种,而C、F应为Ca(OH)2和BaCl2中的一种,由图1可知C与F应该会反应,但Ca(OH)2和BaCl2却不会反应,故本假设不成立。

(2)假设A为H2SO4时,结合两图可知D为Cu(NO3)2,故B、E应为Ca(OH)2、Na2CO3和Fe中的一种,由它们身上的连线可知E只能是Fe。

再由B、C、F身上的连线可知,F为BaCl2。

因为F为BaCl2,所以C只能为Na2CO3,B为Ca(OH)2。

[练习]右图中的A、B、C、D、E、F分别表示石灰不、硫酸铜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盐酸和金属铁,它们之间的连线表示相邻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试根据图中关系确定A、B、C、D、E、F各物质的化学式。

六、计算型推断题:

例6、由钙、硅、氧3种元素组成的某化合物,其元素的质量比为Ca∶Si∶O=10∶7∶12,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分析:

设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axSiyOz,则40x∶28y=10∶7,x∶y=1∶1,40x∶16z=10∶12,x∶z=1∶3,x∶y∶z=1∶1∶3,即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aSiO3。

[练习]足量的金属钠与18.4g甘油(化学式为C3H8O3)发生类似于金属跟酸的置换反应,逸出了0.6gH2。

反应后,除H2外,另一种生成物的化学式为      (该化学式中的元素应按碳、氢、氧、钠的顺序书写)。

中考化学推断题汇编

1.(2008年汕头)右图是常见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1)写出图中相应物质的化学式:

酸、碱。

(2)写出图中反应②和④的化学方程式:

(3)总结化学反应的规律是我们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

请根据上图总结出酸、碱、盐相互反应的规律(写2点)、

2.(2008年河北省)A~H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14所示。

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E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干燥剂。

请回答:

(1)A的化学式为;

(2)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HCl

Zn

B

A

C

3.(2008年宜昌市)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下图是关于盐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A、C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

完善这个知识网络:

(1)写出A、B、C的化学式:

A;B;C。

(2)根据自己得出的知识网络写出一个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

4.(2008年临沂市)已知,A、B、C、D四种物质之间存在以下转化关系。

其中C是单质,D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试回答

(1)写出A、C、D三种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浅绿色溶液B中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