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_21_42_01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104202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418_21_42_0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0418_21_42_0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0418_21_42_0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0418_21_42_0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0418_21_42_0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418_21_42_01Word文件下载.docx

《0418_21_42_01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418_21_42_01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418_21_42_01Word文件下载.docx

5、传统政治管理和现代政治管理的典型特征。

三、论述

1、在中国当前推行现代化进程中,关于效率与公正优先性的问题。

(大意)2、在宪法和民主框架下,怎么解决政治冲突和政治合作。

(大意)一、名词

1、洛克与卢梭:

洛克和卢梭是启蒙时期主要的思想家。

他们主要观点的区别为:

(1)洛克认为生命、自由和财产同是天赋的神圣不可侵犯的自然权利,政府产生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这些天赋权利,尤其是为了保护财产权,认为所有权不过是一种协议和人为的制度。

卢梭否认所有权同生命和自由一样是天然的禀赋。

(2)洛克认为不平等是人们默许和自愿的同意,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因此政府的功能和目的只是对这种已有的状况加以确认和保护;

卢梭虽然认为不平等最终起源于人类的一种自我完善化能力,随着人类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平等的三种状态:

富人和穷人的状态、强者和弱者的状态、主人和奴隶的状态。

2、三权分立与议行合一:

三权分立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组织原则,指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种权力,它们分别由三个不同的国家机关掌握,各自独立行使,而又互相制约的平衡。

议行合一议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组织原则,其基本内容包括;

第一,人民对于国家事务拥有最高权力,人民通过自己的代表实施这种权力;

第二,人民对于各种国家职能机构具有统辖权。

一方面,人民可以委任各种机构和官员执行政治职能,他们应该向人民负责;

另一方面,人民对这些机构和官员有监督权和撤换权。

前者强调管家权力的分立,而后者则强调国家权力的统一。

3、二元君主制和议会君主制:

二元君主制下君主仍然拥有较大的实际权力的立宪君主政体,尤其是君主通过掌握内阁的任命权而控制着国家的行政权,因此内阁向君主负责,与掌握立法权的议会构成两个权力中心,对议会通过的法律,君主一般有否决权。

在有的情况下,君

主还可以任命和指派部分议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议会。

而在议会君主制下政府不再向君主负责而是向议会负责,奉行“议会至上”原则。

议会不仅是最高立法机关,而且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由议会选举产生的政府首脑组织政府,因此议会是真正的国家权力中心。

议会拥有倒阁权,政府如果失去议会信任,要么集体辞职,要么请求君主解散议会。

这种政体虽然保留了世袭的君主,但君主的职能仅限于象征国家的统一和代表国家主权而没有实际权力。

4、政治选举与政治投票:

政治选举是指国家或其他政治组织依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由全部或部分成员抉择一个或少数人充任该组织某种权威职务的一种政治过程。

政治投票是公民个人在竞争性的政策或候选人之间或在其他有争议的政治问题面前表示其政治偏好或政治态度的一种政治行为方式。

政治选票是政治选举的一个方式与途径。

它们同属政治参与的方式。

5、国家与社会:

国家是经济上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阶级利益,按照区域划分原则而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管理组织。

社会是人类产生之后人与人意见基于地理位置而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国家产生于社会之中,国家有对社会的发展有巨大的反作用,促进或阻碍国家的发展。

社会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外部条件。

答:

利益在社会政治生活具有根本性的意义,这种意义主要体现在:

(1)利益是社会成员政治行为的动因。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之所以从事政治活动,其根本动因在于人们实现自己利益的要求。

人们进行政治斗争,本质上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斗争。

政治统治阶级和统治集团进行政治统治,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进行政治管理,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

而不同社会阶级、集团、政党、个人从事政治参与活动,也同样是为了通过影响社会政治来获得或实现自己的政治权利,并使之落实为政治利益的有利分配。

利益是人们政治活动的主旋律。

(2)利益是一切社会政治组织及其制度的基础。

社会一切政治组织及其制度都是围绕着特定的利益而建立起来的,同时也是为其所由以建立的社会成员的利益服务的。

在这其中,国家是以特定的阶级利益为基础和归宿,采取了公共权力形式的政治组织和制度;

政党是阶级利益的最高代表者;

政治社团的基础则是各个方面、各个层次不同的具体利益和要求。

在其运行过程中,无论国家的政策、方针、法规、条令、政党的政纲、政纪和政治活动以及政治社团的政治要求、政策措施,都是为了各自代表的特定利益服务的。

(3)利益是社会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源泉。

恩格斯指出:

“政治辞句和法律辞句正像政治行动及其结果一样,倒是从物质动因产生的。

”作为观念而存在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来自于人们的政治利益,反映着人们的利益内容和利益要求,并服务于特定的政治利益。

因此,利益是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本源,离开了这一本源,任何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都无从解释。

 

(1)区别。

政府活动与市场活动的区别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从交易对象来看,政府活动适应于交易与配置“公共品”资源而产生,而市场活动适应于交易和配置“私人品”资源而形成。

一般来说,对于公共品的交易和配置适合于用政府组织形式来进行,而对于私人品的交易和配置则适合市场组织方式来实现。

但是,现实中大量的资源往往不是纯公共品或纯私人品,而是兼有公共品性质和私人品性质,对这些资源究竟由政府还是由市场来组织交易和供给配置,就不宜绝对地下结论。

②从交易方式上来看,所谓政府活动就是通过政府与其他经济当事人以强制性的命令——服从关系来进行交易、实现资源配置,而市场活动则是通过平等当事人之间进行的自愿交易来实现资源配置。

③从交易目标来看,政府活动是一种基于社会福利目标的“公共选择”,而市场活动是一种基于私人利益目标进行的“自主选择”。

(2)联系。

政府活动和市场活动由于都具有自身的特点,所以它们有联系起来的结合点。

只要国家存在,就存在着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政治、经济和文化诸领域由合一走向了分离。

尤其在经济领域中,市场机制发挥着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

然而,无论是市场主体的培育和发展,还是市场体系的完善和生产要素的市场化,都离不开政府的干预和协调。

政府干预、协调目的是使经济运行符合客观规律的要求,政府不能随意干预经济运行,而只能因势利导。

在不同的国家以及同一国家在不同时期,政府对经济运行进行干预和协调的广度和深度、内容和方式都要有所不同。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般要通过经济立法来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以效率为优先;

否则,只能导致低水平的公平,甚至不会达到公平,最后造成社会缺乏活力,养成偷懒、依赖风气,从而损害社会的整体利益。

当市场经济的自由发展,造成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威胁到合理的经济秩序时,这时就须加大政府干预和协调经济的立法力度,保护弱势群体,反对不正当竞争和过度垄断,让效率带来的好处为全社会所共享,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富裕,社会更加繁荣和进步,从而达到新的公平、公正。

两者在何种程度上可以共处进而达到社会资源的整体配置最优化。

政府的干预是必需的,但未必总是有效的。

政府的干预政策的出台,一般情况下被认为这项政策是可以收到成效的,因而持一种比较乐观和肯定的态度。

对于市场来说,并不希望政府在市场领域内有过多的干预。

但是同政府与民间博弈有些相似的是,政府和市

场对彼此的预期并不一致,政府很难把握干预的“度”,易于扩大其活动范围,这样往往会受到市场的抵制。

对于市场来说,它所要求的是政府的适度调控。

大众传播的媒介主要包括广播、报纸、电视、书刊、电影、网络等。

这些媒介也是现代社会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渠道。

在现代社会,大众传播是社会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

各种传播媒介持续地向公众输送着某种经过选择的资料和观点,以及对这些资料和观点的分析与评价。

这种对于社会公众的“信息灌输”,常常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下来,形成某种特定的政治倾向和政治态度。

它不仅在传播政治文化、形成共同的政治意识方面,而且在改造政治文化、引导社会政治方向方面都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①是使政治事件引人注目,通过新闻报导、舆论渲染等方式,吸引社会大众对问题的注意力,增加他们的关心程度和了解程度,从而引导社会政治心理的发展方向。

②是在各种各样的宣传报导中,除提供各种政治信息外,直接宣传某种政治观念、政治态度和政治感情,这样,一个社会成员从儿时看连环画起,读报纸、看电视、听广播、看电影、读小说等,无时不受这些观念、态度和感情的影响。

必须指出的是,大众传媒作为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工具,它就可能扭曲公共舆论,因为大众传媒是由人、政党以及利益集团来操纵的。

十分明显的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台湾政治中,由于泛政治化的影响,政党操纵大众传媒的色彩十分浓厚.公共舆沦经常被扭曲。

由此可见,公共舆论并不总是可靠的。

发展必须有一个安定的国内外环境。

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表明,任何国家和地区要

实现现代化,必须重视政局稳定,那些现代化的后起国家,要想在较短时期内走完现代化历程,尤其需要稳定的政治环境。

这是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普遍规律,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建设不可能在动荡和战乱中完成。

各国的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

我们必须要注重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稳定,中国要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安定的国内环境与和平的国际环境。

我们不在乎别人说我们什么,真正在乎的是有一个好的环境来发展自己。

中国的现代化迫切需要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作保障,政局稳定对我国来说具有特殊的重大意义。

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条件和关键原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尤其是对十年动乱的拨乱反正。

中国发展的条件,关键是要政局

稳定。

事实证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奇迹,与稳定的政治局面密不可分。

答:

(1)从管理主体方面看,传统政治管理国家政权体系的构成也是单一性的,管理的主体一般只局限于政府机关,当时没有政党、没有以政党为依托的政治组织,没有工会等人民团体组织,所能与政府配合的也只有宗族组织或宗教组织。

现代政治管理主体虽然也是以政府为主,但又绝不局限于此。

政党和其他一些准政府性的社会政治组织也在一定条件下起着

政治管理主体的作用。

(2)从权力特性方面看,传统政治管理所运用的权力具有任意性和连带性,权力具有高度的集中特性,当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高度集中于一人之手,它就变成了任意权力。

当时传统的政治管理权力常与宗法权力、宗教权力乃至迷信权力互相结合,这也就是政治管理权力的连带性。

现代政治管理所运用的权力具有规范性和相对独立性。

规范性权力表现为非人格化的权力,它不依哪个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依某些人的意志为转移,现代政治管理权力的相对独立性则主要表现在政府与其他政治管理主体权力的区分。

(3)从管理功能方面看,传统政治管理具有强烈的排他作用,在社会经济方面,与自然经济的经济结构相适应,传统政治管理一般都把“重农抑商”作为基本国策。

传统中国就一直对工商业进行过分干涉。

现代政治管理具有开放性的功能。

现代政治管理兼容多种利益的存在,并作为宏观调控者对之加以协调。

(4)从管理方法方面看,传统政治管理表现出简单性和落后性,基本管理方法中行政强制方法和思想教化方法非常突出,经济方法和法律方法极不发达,或者说微乎其微。

传统政治管理实际上就是把人民当作“草民”“愚民”来对待。

传统政治管理的管理技术是采取手工、式的管理手段。

现代政治管理以法律手段为根本,也强调经济手段和文化手段。

现代政治管理通过参与管理方法来体现民主精神,由群众参加决策来提高群众积极性和管理效率。

(5)从总体运行机制来看,传统政治管理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