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Word文档格式.doc
《院前急救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院前急救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Word文档格式.doc(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用此,提高院前急救的医疗质量,改善服务,降低医疗差错和医疗事故的发生率是院前急救医疗管理的关键问题。
2002年10月,北京急救中心受国家卫生部医政司的委托,在北京昌平召开制定预防医疗事故预案及配套文件会议,文件内容包括院前急救抢救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院前急救病历书写规范、病历管理规定、院前急救各种管理制度及预防医疗事故发生的措施。
通过制定这些文件.以达到规范院前急救医疗,提高院前急救的医疗质量,预防医疗事故发生,为病人提供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服务。
这次制定的“院前急救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由来自全国l3个城市(4个直辖市、8个省会城市、1个计划单列市)的急救中心(站)的专家参加上述文件的起草撰写,并经过全国直辖市、省会城市和大城市急救中心以及中华医院管理学会急救中心(站)管理分会常委会讨论和修改,最后定稿成文。
《院前急救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供从事院前急救的人员参照执行,在执行的过程中,提出修改意见,以便不断完善。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急救中心(站)管理分会
第一章常见疾病诊疗
—、心脏骤停
指突然发生的心脏有效排血量为零的状态,多见于心脏病,也见于其他系统疾病如窒息性哮喘、急性脑血管病、中毒、电解质紊乱、严重创伤等患者。
诊断依据:
突然发生的意识丧失。
大动脉脉搏消失。
呼吸停止。
心电图表现VF、VT或严重心动过缓或呈等电位线(心脏停搏)。
救治原则:
一、心室颤动
1.室颤持续则连续三次电击:
单相波除颤器能量递增为200、200~300、360J,双向波除颤器能量200J,其间电极板不离开皮肤。
若电击后 心电图出现有组织电活动或呈直线则不必再电击。
2.开放气道或气管插管。
3.便携式呼吸器人工呼吸。
4.标准胸外按压。
5.开放静脉通道,静脉注射肾上腺素lmg/次,每3~5分钟l次。
6.持续心电监护
7.可酌情应用胺碘酮150~300mg、或利多卡因1.0~1.5mg/kg、硫酸镁1~2g。
电击、给药、按压循环进行。
二、无脉搏电活动(PEA)和心脏停搏
1.开放气道或气管插管。
2.便携式呼吸器人工呼吸。
3.标准胸外按压。
4.开放静脉通道,静脉注射肾上腺素1mg/次或静脉注射阿托品lmg。
5.持续心电监测。
注意点:
每次给药后静脉注射0.9%盐水20m1,抬高注射肢体20°
~30°
数秒钟,以加快药物到达中心循环,并不间断胸外心脏按压。
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药物可以气管内给药,剂量加倍,用10ml生理盐水稀释后注人气管,然后立即用力挤压气囊3至5次。
无电除颤器时,立即在心前区叩击复律,并随即开始心脏按压。
转送注意事项:
1.自主心跳恢复后,或现场急救已超过30分钟应立即转运。
2.在公共场合抢救心脏骤停时,不宜时间过长,可边抢救边运送。
3.及时通报拟送达医院急诊科。
二、急性心肌梗死
诊断依据:
1.大多有心绞痛病史。
2.剧烈心绞痛持续时间超过半小时,含服硝酸甘油片不缓解。
3.心电图表现为相对应导联高尖T波、ST段抬高、T波倒置及病理性Q波。
1.吸氧。
2.生命体征监测(心电、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
3.开通静脉通道。
4.无低血压时,静脉滴注硝酸甘油15μg/分钟。
5.硫酸吗啡3~5mg肌肉注射或加人到50%GS20m1缓慢静脉注射或地西泮5~10mg静脉注射。
注意吗啡的毒副作用。
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时给予相应救治。
6.嚼服阿司匹林300mg。
1.及时处理致命性心律失常。
2.持续生命体征和心电监测。
3.向接收医院预报
三、急性左心衰竭
心力衰竭是由于原发的心肌舒缩功能障碍,心脏超负荷或心脏舒张受限,从而在有足够静脉回流和血管舒缩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静脉系统淤血,动脉系统和组织灌流不足。
左心功能受损而致肺静脉淤血,进而引起肺水肿,有时数分钟即达高峰。
常见于大面积心肌梗死或心脏慢性病变的急性加重。
诊断依据:
1.病史:
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史,心脏病史。
2.临床表现:
突然发生呼吸窘迫,咳嗽、喘息,咯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甚至不断涌出。
病人被迫坐起,颜面发绀。
两肺内早期可闻及哮鸣音,稍晚出现湿性罗音。
可有第三或第四心音。
心率加快,呈奔马律。
可有心房颤动或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
初期血压可升高,可扪及交替脉。
1.纯氧面罩吸人,使动脉血氧饱和度达到95%以上。
对意识模糊或呼吸无力者可气管插管,甚至给以机械辅助呼吸(CPAP)或经鼻BiPAP(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2.使患者呈半坐位,双小腿下垂。
3.含服硝酸甘油0.5mg,每3~5分钟1次,然后静脉点滴硝酸甘油,从10μg/min开始,10分~15分钟增加5μg~15μg/min,直至250pg/min。
使收缩压维持在90~100mmHg。
对顽固性高血压或对硝酸甘油无反应者可静脉点滴硝普钠从2.5μg/min.kg)开始。
4.静脉注射呋塞米40mg,若患者正在服用此药可先给80mg,30分钟后无效可加倍。
5.静脉注射硫酸吗啡2mg,注意此药可抑制呼吸,在老年人或COPD患者中慎用。
1.保持呼吸道通畅。
2.持续吸氧。
3.保持静脉通道畅通。
4.使患者呈半坐位,小腿下垂,尽可能舒适
四、高血压急症
指高血压病人由于情绪波动、过度疲劳等因素,脑循环自身调节失调,外周小动脉暂时性强烈痉挛,血压急剧增高,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进行性损害等一系列表现。
1.可能有高血压、肾炎、妊娠中毒等病史。
2.临床症状多样化,患者有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悸、烦躁不安、视力模糊、皮肤潮红、发热等症状甚至昏迷、抽搐,也有出现心悸、呼吸困难、急性左心衰、肺水肿、半身麻木、偏瘫、失语等症状。
3.血压急剧上升,收缩压超过26kPa(200mmHg)或舒张压超过17。
3kPa(130mmHg)。
在院前急救时以稳定病情,及时转送医院为基本目标。
高血压急症院前只处理症状(如高血压脑病症状),不处理原发病。
1.安慰患者及其家属,使其情绪稳定。
必要时给予地西泮(安定)等。
2.吸氧。
严密监测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
3.控制血压:
院前的条件有限,时间短暂,对不伴有其他合并症、疾病的可使用缓和的降压药品。
但血压降低不宜过快,使血压逐渐降低至160/90mmHg上下。
可选择硝苯吡啶片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硝普钠静脉滴注。
4.降低颅内压:
伴脑水肿者,可用20%甘露醇静脉滴注,或呋塞米、地塞米松静注,以上药物可配合使用。
5.控制抽搐等症状,选用苯巴比妥、地西泮等。
1、监测心电图及生命体征。
2、途中给氧。
五、心律失常
(—)临床表现
1、症状:
可有心悸、无力、头晕。
室性心动过速或房颤时,严重者可出现晕厥。
2.体征:
①如有器质性心脏病或全身性疾病,可有相应的体征。
②心率(快或慢)及(或)心律(不规律)的改变,房颤时可有脉短绌。
(二)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等对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快速心律失常
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包括房室结区折返性心动过速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1)兴奋迷走神经,如深吸气后屏气、压迫眼球或颈动脉窦按摩。
(2)维拉帕米5mg静脉缓慢推注(5分钟),或西地兰0.2~0.4mg加人25%或50%GS20ml内静脉缓慢推注,或ATP10~20mg1~2秒内快速静脉注射。
2.室性心动过速:
(1)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室速:
立即同步电复律,能量为100J。
若为无脉室速可非同步200J电击复律。
此条适用于其他QRS波心动过速。
(2)血液动力学稳定的室速:
胺碘酮150mg,10分钟以上静脉注射,然后以1mg/分维持静脉点滴6小时,再以0.5mg/分维持静脉点滴。
若无效,必要时再以150mg/分静脉注射1次,1日内最大剂量不超过2支。
有器质性心脏病或心功能不全者不宜用利多卡因、普罗帕酮、维米帕尔、地尔硫卓。
(3)尖端扭转性室速:
①首选硫酸镁,首剂2~5g,3~5分钟以上静脉注射。
②异丙肾上腺素有助于控制该类室速,但可使部分室速恶化为室颤,应慎用。
3.心室颤动/心室扑动
(1)立即非同步直流电除颤复律。
200—360J
(2)查找并纠正病因或诱因,如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镁)、心肌缺血,洋地黄中毒或致心律失常抗心律失常药。
4.心房颤动/扑动
(l)减慢心室率西地兰0.2~0.4mg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如西地兰无效可用地尔硫卓5~10mg,缓慢静脉注射,而后5~10mg/h静脉滴注。
在大多数心房扑动,西地兰无效,需用地尔硫卓。
(2)复律
①药物心脏正常的孤立性房颤或高血压病人合并房颤,可选用静脉普罗帕硐2mg/kg,7~10分钟静脉推注,也可一次顿服普罗帕酮450~600mg。
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病人应选用胺碘酮。
②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时,同步直流电复律。
房颤100~200J,心房扑动50~100J。
(3)预激综合症含并房颤,部分或全部经房室旁路下传心室。
①不用作用于房室结的药物,如西地兰、维拉帕米、β受体阻断剂等,因可能恶化为心室颤动。
②心室率>200次/分,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立即同步直流电复律,能量同上。
③心室率>200次/分,血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