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09996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6.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docx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docx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

班上的学生能听从教师的教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听从老师教诲。

有一定的集体荣誉感,能积极完成学校交给的各种任务;有一定的自理能力,懂得与同学友好相处。

但部分男生自制力差,以自我为中心,受挫力低,责任心尚未形成,对待学业得过且过。

总之,引导本班同学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及行为习惯迫在眉睫且任重道远。

二、教学内容

1、成长的快乐与烦恼;2、追根寻源;3、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4、我们生活的地球。

三、教材特点:

教材采用单元编排、主题统整的方式来构建教材体系。

本册教育内容由四个单元构成。

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

本册教材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教育性。

品德与社会课担负着道德人格培养的任务。

在本册教材中,主要进行以下方面内容的教育:

以多种形式促进这两个我的对话,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

2、综合性。

本册教材几乎涵盖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

所有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这条主线来串联的,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线索。

3、参与性。

为了使学生能真正体味到教材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就需要为学生提供自己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本册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参与,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通过学生与家庭、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以及对这些事例的认识与实践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4、直观性。

本册教材呈现的是一页页文字与画面有机融合的版面,力图通过各种精选的图画、照片、示意图、地图和表格等,来最大程度地阐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图。

例如第三单元《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文字的基础上,安排了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已不再仅仅是一些图画,还有示意图和大量的照片,通过这些插图,不仅增加了历史审美感和历史直观性。

也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内容。

从而达到品德与社会课程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

四、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加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在教学中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4、教学时要注重与其它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教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5、尽可能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课程资源。

三、教学进度表

周别

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备注

1

第一单元 成长的快乐与烦恼

1 生活中的快乐(3课时)

 

2

2 拥有好心情(3课时)

 

3

3 尝尝苦滋味(2课时)

 

4

第二单元  追根寻源

1 吃穿住话古今

(一)(2课时)

 

5

2 吃穿住话古今

(二)(2课时)

 

7

3 火焰中的文化:

陶与青铜(3课时)

 

8

4 汉字和书的故事(4课时)

 

9

第三单元  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  

1 伟大的先人(2课时)

 

10

机动

 

11

2 我国的国宝(3课时)

 

12

3 我们的国粹(1课时)

 

13

第四单元  我们生活的地球

1 蔚蓝色的地球(2课时) 

 

14

2 我们的地球村(2课时)

 

15

3 生活在地球村的人们(3课时)

 

16

复习

 

17

考查

 

 

 

        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第一单元 成长的快乐与烦恼

教材内容:

《生活中的快乐》

教学目标:

1.通过呈现快乐的场景,带动学生去细心观察、发现快乐;知道快乐并不难寻找,让学生在发现快乐的过程中感受快乐。

2.知道快乐有很多种,而通过自己的付出获得的快乐更持久。

教学重难点:

理解什么是快乐,感受生活中的快乐,指导学生学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感受快乐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以感受到快乐。

当我们听到好消息、取得好成绩时,当我们尽

情地玩耍、唱歌时,快乐都伴随着我们。

快乐是好心情,快乐是一种感受。

活动一:

多变的情绪

1.上个星期,老师让同学们记录一周之内自己的心情变化,大家举起手来,让我看看;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里和同学们说说自己的心情故事,把这星期里快乐和不快乐的事情告诉小伙伴们。

(小组交流)

2.谁愿意给全班同学讲讲一周内自己的情绪变化,什么事使自己感到快乐,当时的心情怎样?

(开心)什么事使自己不高兴,当时自己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你自己是快乐多一点?

还是不高兴多一点?

活动二:

快乐驿站

1.让学生通过讲笑话、唱一首快乐的歌、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表演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快乐的事情,表达快乐的心情,并感染其他同学,让学生在“快乐驿站”,共同感受快乐。

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一说快乐的情绪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好处;在愉悦、快乐的心境下学习、做事有什么感受。

活动三:

找寻快乐

1.大家都希望自己快乐多一点,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以感受到快乐,当我们听到好消息时,取得好成绩时,当我们买到满意的东西和小伙伴尽情玩耍时,都可以感受到生活到处洋溢着快乐。

现在让我们来寻找快乐。

2.师给生发“快乐卡片”,大家把自己往日或今天的快乐或家人生活中的快乐写下来且说一说。

给大家五分钟,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说说你找到的快乐,其他同学有类似的经历吗?

3.快乐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好处呢?

家庭其乐融融,学习更有动力,生活更有情趣、更美好

第二课时

汗水换来的快乐

快乐有很多,有单纯的快乐,也有掺杂着痛苦和汗水的快乐;有短暂的快乐,也有能持续长久的快乐?

?

有些快乐轻而易举就能得到,有些快乐则需要付出努力才能获得。

活动四:

汗水换来的快乐

1.出示教材,分小组选择一幅图说一说。

(小组讨论交流,全班交流)

(1)农民丰收的喜悦是如何得来的?

(在田间风吹日晒,辛勤劳作换来的)

(2)中国女排为什么夺冠后激动地拥抱在一起热泪盈眶?

(她们经过了刻苦的训练,胜利得来不易)

(3)这道题终于做出来了!

(是经过了认真思考得出来的)

他们都是经过努力,征服自己,超越自我,达到一个新目标,由此获得的快乐。

2.接下来我们来看一则日记,为什么说这是他最快乐的一天?

(生畅所欲言)

你们有过这样的经历和体会吗?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看来,付出努力、汗水后得来的快乐,会使我们感到更兴奋,更回味无穷!

 

第三课时

给予的快乐

当我们做了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事情时,我们就给了他人一种爱心、一种希望?

?

同时我们自己也获得了快乐。

活动五:

给予的快乐

1.课前,我让大家完成调查:

你做过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事情吗?

如果有,是什么事情?

你的感觉怎样呢?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1)我给邻居王奶奶,提过热水瓶。

(奶奶谢谢我,我心里感到美滋滋的,能够帮助她。

(2)在公共汽车上,我给老爷爷让座。

(老爷爷说我是个雷锋似的好少年。

2.出示教材,引导学生思考:

为什么这些人感到快乐?

因为他们给了别人快乐,一份快乐给了别人,就变成了两份快乐了。

3.让我们读读高尔基写给他儿子的信,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给”永远比“拿”愉快。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活动六:

有感快乐

让我们来做个学习总结:

用一句话,或一个比喻说说自己对快乐的理解。

什么是快乐?

学生自由发言

 

2《拥有好心情》

教学目标:

1.知道烦恼人人都有,烦恼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2.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尝试分析、思考造成烦恼的主客观原因。

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有些烦恼是客观原因造成的,自己无法回避。

面对这样的烦恼,应该在接受现的同时,面对现实,并寻求排解的方法。

有些烦恼则是“自寻烦恼”,如果改变一下思考问题的角度和心理状态就可以缓解情绪,解决困惑。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知道面对同样的事情,态度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会有不同的心情,由此也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要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

 

第一课时

 

人人都有烦心事我们都向往快乐,希望快乐永远与自己相伴。

然而“快乐”说起来很简单,但真正感受到快乐却不是那么容易。

活动一:

坦言烦恼

1.调查统计

(1)结合书中的表格,在班内或向周围的人做测试。

(2)将测试结果做简单统计,看看有什么发现。

2.说说我的烦恼看来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快乐,也都有自己的烦恼。

你有什么烦恼,我们把它们写出来,再一起讨论如何解决。

让学生想一想自己有什么烦心事无法排遣,并写出来。

3.鼓励学生上台说说自己的烦心事。

(1)我的个子长得太慢了,我要是长得像他那么高就好了。

(2)我没有说什么得罪他们的话呀,他们为什么不理我了?

(3)妈妈一天到晚老是说我,刚刚看一会儿电视,妈妈就批评我老是看电视。

(4)……

 

第二课时

 

走出烦恼过渡:

面对烦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我们先来看看“李萌的烦心事”看看她是如何面对烦恼的?

情境一:

1.课件演示:

一天大扫除,李萌去大队部拿报纸,回到教室时,听见几个同学在议论她。

2.思考:

假如你是李萌,听到同学议论后,你会是什么感受?

你会怎么做?

讨论:

(1)被同学误解,受到委屈而感到心里不高兴,有些生气,甚至有时伤心地哭都是正常的,但如果因此而长时间闷闷不乐,发脾气或对误解自己的同学总是耿耿于怀,就是不正常的情绪。

(2)让学生设想如果李萌向同学解释后,很快化解误会,原谅同学,对自己及自己与同学的关系会怎样?

如果为此而总是闷闷不乐,不理同学,又会怎样?

3.交流,评议(说说哪种方法比较好)。

情境二:

(1)课件演示:

放学时,李萌看到几个在前边,她叫了几声,可是她们没有理她。

(2)思考:

假如你是李萌,你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3)交流,评议(分析哪些情绪表现是正常的、合理的;哪些情绪表现是不合理的。

)思考:

不良的心理表现会给自己、给自己与同学的关系带来什么后果?

为什么李萌总会遇到烦恼?

原因是什么?

给李萌开个药方。

活动二:

诊断烦恼走出烦恼

(1)请同学们来当当医生,为李萌开个“药方”。

诊断书

李萌想________________,所以她很生气。

药方

如果李萌这样想____________________,就不会生气了。

(2)评选最佳药方。

3.给自己的烦恼开一剂良方

(1)学生思考并写下来。

(2)交流。

4.总结别烦恼的方法。

A.面对这些烦恼,我们可以克服,可以尝试改变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听听他人的建议,写出自我反思。

B.有些烦恼不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但我们却无法回避,我们该怎么做?

大家一起想办法。

(自我宽慰、倾诉、宣泄、情绪转移(唱歌听音乐等)小结:

今天我们找到了一些走出烦恼的方法,希望大家在生活中烦恼少一点,快乐多一点。

 

第三课时

 

多对生活笑一笑生活就像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也朝你笑;你对它哭,它也朝你哭。

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看法不同,感受就不同。

活动三:

多对生活笑一笑1.不同的态度不同的人生

(1)师讲述故事:

有两个年轻人在一场车祸中丧失了一条腿。

面对灾难,甲青年整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时常摔东西来发泄,认为世界那么不公,要和他过不去;而乙青年则很高兴,他说:

“还好,我还留住一条腿,我可以用它快乐地走完下半辈子。

(2)同学们,面对同一种情况,他们的态度截然不同,你喜欢谁呢?

谈谈你的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