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建成立新建纺织公司项目可行性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筹建成立新建纺织公司项目可行性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筹建成立新建纺织公司项目可行性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在厂区建设动力、给水、排水、消防、道路、通讯等配套设施。
1.1.4.2建设规模
年产54000万米坯布。
1.1.5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75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66800万元,流动资金8200
万元。
1.1.6资金来源
企业自筹45000万元,银行贷款30000万元。
1.1.7建设期限
35
项目建设期限24个月,2010年11月至2012年10月。
1.2项目承办单位概况
1.2.1承办单位名称:
深州安华集团
1.2.2承办单位法定代表人:
牛二服
1.2.3承办单位项目负责人:
田屹立
1.2.4项目单位企业性质:
民营企业
1.2.5承办单位概况:
深州安华集团总公司位于河北省深州市,该集团是由著名民营企业家牛二服先生创建,主营业务为货物运输,企业资本逾十亿元,在职员
工近2千人。
安华集团在全国30多个城市和地区设有分公司,具备公路、铁路及航空联合运输能力,经营领域一直在不断拓展。
2000年以来,集团先后在深州市投资兴建了三星级宾馆“牛得草大洒店”、“深州市安华货物运输公司”、“安华汽车修理厂”、“安华汽车零部件销售公司”、“安华野生养殖厂”“安华建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等大型企业。
深州市安华集团,将严格恪守“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企业宗旨。
在武强安华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建立原材料、成品质量监测网,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过程到产品出厂全过程都严格执行和产品相关的各种标准,以确保公司产品质量。
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
(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3)《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07年征求意见本)》
(4)《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指南(2006)的通知》(发改环资[2007]21号);
(5)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关
于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工作的若干规定》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7)《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
(8)国家有关标准、规范;
1.4编制范围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包括工程组成的工艺、土建、设备、节能、环保、总图、经济等方面的可行性分析,以及市场、材料供应等的研究。
1.5主要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下表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一
生产能力
万米
54000
二
人员总数
人
1000
三
建筑指标
项目总用地面积
㎡
333333
折合500亩
总建筑面积
149000
四
新增设备
台(套)
5120
五
主要能源消耗
水
m3/a
28200
电
万kwh/a
7700
煤
吨
780
六
总投资
万元
75000
七
年均销售收入
万元/年
361800
八
年均利润总额
17452.65
九
年均销售税金及附加
571.95
十
年均所得税
4363.16
十一
总投资收益率
%
23.27
十二
投资回收期
年
5.19
所得税后
1.6研究结论
1.6.1研究的简要结论
1)该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07年征求意见本)》中的鼓励类项目,因此,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该项目拟采用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先进成熟可靠,拟选厂商能为该项目提供成套设备和生产技术,能够保证项目的先进性和可靠性。
3)该项目采用国内先进生产工艺,设备选型注重节能降耗。
4)依靠先进的工艺技术,对三废进行高技术处理,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5)财务评价结果表明,静、动态效益指标都比较好。
年平均投资收益率23.27%,所得税后投资回收期5.19年(包括建设期),投资回收期较短,效益好。
因此,本项目可行性研究认为,项目投产后经济效益明显,同时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巨大的,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是可行的。
1.6.2问题与建议
1)新的工艺和技术采用中,必须注意员工的选聘及技术培训和生产实习。
2)设备选购、安装中,必须严格执行各相关标准和规定,做好记录,让工程项目有一个科学、规范、完整的高起点。
3)项目开始就必须将“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方针,贯穿到项目的各个方面。
落实到各个环节,确保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全过程。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项目建设背景主要基于两个方面。
一是深州市安华集团规模逐步扩大,集团优势明显,根据市场需求,集团总公司需要建设武强安华纺织有限责任公司项目。
二是武强县投资环境优越。
近年来,武强县党委、政府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以干部作风建设为动力,大力实施“以工兴县”主体战略,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产业、交通区位等优势,大力实施招商引资。
武强县坚持把优化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放在首位,积极破解土地、电力、交通等项目建设发展瓶颈为项目建设搭建了平台。
武强县招商引资的巨大感召力,促使深州市安华集团决定在武强县工业区建设武强安华纺织有限责任公司项目。
2.2项目建设必要性
中国纺织工业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纺织行业随着产业政策的调整和全行业结构的优化,中国纺织工业正从一个传统的纺织大国转变为一个纺织强国。
武强县是全国优质棉主产区,有丰富的棉花资源,棉花品质优良,为棉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资源。
项目建成后每年所需原料当地就能解决。
武强县人力资源丰富。
劳动力成本低。
为此,深州市安华集团根据公司的发展需要和市场需求情况,决定建设武强安华纺织有限责任公司项目。
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外对服装家饰等纺织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优质棉纺织品的需求日益增加。
伴随着我国纺织企业对国内外两个市场占有率的巩固和提高,质量优良、附加值高的纺织品的销售量日益增加。
建设武强安华纺织有限责任公司项目,具有原料供应充足,运费开支小、中间环节少、原料价格低,生产成本低,价格空间大等优势。
因此,建设该项目不仅有较好的市场空间,而且有较强的价格竞争力。
2.4产业政策
该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07年征求意见本)》中的鼓励类项目,《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07年征求意见本)》中明确提出,鼓励
“符合生态、资源综合利用与环保要求的特种天然纤维产品加工”,因此,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第三章建设规模
3.1建设规模的确定原则
一是考虑市场容量对项目规模的影响,根据市场需求预测的市场容量、需求特点、社会需求的时间紧迫性、目标市场和可能占有的市场份额,确定项目建设规模。
二是充分考虑物质技术和环境容量的限制,资金、原材料以及主要外部协作条件对项目规模的满足程度,合理确定建设规模。
三是综合考虑项目的投资成本、投资风险、预期收益,确定建设规
模。
建设规模的确定,要考虑到市场供应及需求、资金的筹措、企业经济效益以及厂址的建设条件等诸多方面的因素。
装置的规模还有设计技术来源、工程设计、设备制造、施工建设以及操作管理等技术因素。
3.2建设规模
根据市场调查和需求预测,经过对市场容量、投入产出、生产线的稳定性和企业可利用条件以及合理的经济规模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本项目生产规模为:
第四章项目选址
本项目拟选址于武强县工业区。
工业区地理位置优越,区内道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适于本项目的实施。
4.1建设条件
1、地形、地貌、地震情况拟建厂址及周围地形平坦。
武强县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大于5级的地震。
依据中国地震局制定,
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项目抗震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按0.10g设防,该地区的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
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本工程场址尚无地质勘探资料,但根据附近已有建筑的勘探资料显示,该区地面以下大约2米为亚粘土,再往下大约5米均为粘土层,地基承载力大约在110至130MPa,地基承载力良好,无须进行复杂的地基处理,即可进行工程建设。
该区域地下水位大约在8米左右。
根据类似工程,无不良地质现象。
3、气候条件
武强县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总的气候特征为:
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温度适中,雨热同期。
年降雨量较小,降雨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
年均降雨量554毫米,全年降雨主要集中在七、八月。
年平均气温12.8℃,平均无霜期185天。
最大冻土深度为46厘米。
年平均日照2608.9小时。
多年平均风速2.4米/秒,最高风频为SSW,静风频率为16%。
上述自然条件非常适合项目建设。
4、交通运输
拟选场址位于307国道北侧,武强县工业区内,区内道路四通八达,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适于本项目的实施。
5、基础设施条件
拟选场址基础设施条件比较完备,道路、给水、排水、供电、广播、通信、宽带等全部建成,并且能够满足本项目需要。
4.2厂址选择结论
该项目地址交通条件良好,符合武强县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而且地形平坦、地势较高、地下水位较低、自然条件良好,基础设施完备,给水、排水、供电、广播、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共享,因此厂址选择合理,适合项目建设。
第五章 建设方案
5.1建设目标
5.2主要建设内容
实施房屋建筑工程总建筑面积149000平方米。
生产车间72000平方米、原料库25000平方米、成品库25000平方米、办公宿舍楼14000平方米、检验楼5600平方米、锅炉食堂等配套设施7400平方米。
2购置安装织机、浆纱机、整经机、并轴机、验布机、验码机、打包机等设备5120台(套)。
3、在厂区建设动力、给水、排水、消防、道路、通讯等配套设施。
5.3总图布置
5.3.1总平面布置原则
(1)考虑合理的功能分区,满足工艺流程要求,具有良好的生产联系和工作环境。
动力设施尽量靠近负荷中心,以缩短管线,节约能源。
(2)结合场地地形,地貌、地质等条件,因地制宜做到布置紧凑,节约用地。
(3)组织好人流和物流,避免交叉,符合国家防火,消防,安全、环境保护等有关规定。
5.3.2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