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二轮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08964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93.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二轮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届二轮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届二轮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届二轮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届二轮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二轮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

《届二轮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二轮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二轮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

届二轮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专题卷全国通用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1.如图表示玉米体内的部分生理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能够在叶肉细胞生物膜上进行的生理过程有Ⅰ、Ⅲ

B.阶段Ⅰ生成的[H]可作为还原剂用于⑤过程生成水

C.过程①④⑤可为叶肉细胞吸收Mg2+等提供动力

D.过程③④⑤进行的场所分别是叶绿体基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解析:

选A。

图中过程Ⅰ、Ⅱ、Ⅲ分别表示光反应、暗反应、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叶肉细胞生物膜上可进行过程Ⅰ、Ⅲ,A正确;光反应产生的[H]、ATP只能用于暗反应,B、C错误;玉米细胞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D错误。

2.下图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部分过程,图中A~C表示相关物质。

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图中A为氧气,可部分释放到空气中

B.图中B为NADPH,外界CO2浓度升高时,B的含量暂时升高

C.该过程消耗的NADP+和C来自叶绿体基质

D.该过程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B和ATP中

解析:

选B。

水的光解产物是氧气和[H],若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氧气会部分释放到空气中,A正确;图中B是在NADP+、H+和电子参与下形成的,为NADPH,当外界CO2浓度升高时,暗反应中生成的三碳化合物增多,则消耗的NADPH增多,导致NADPH的含量暂时降低,B错误;叶绿体基质中,暗反应消耗NADPH、ATP产生NADP+、ADP,C正确;光合作用光反应过程中,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ATP和NADPH中,D正确。

3.如图表示某种植物的叶肉细胞中的甲、乙两种细胞器及在这两种细胞器中所进行的生理活动之间的关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改变光照强度不一定会改变甲细胞器中生理活动的强度

B.甲产生的ATP可以被乙利用,乙产生的ATP也可以被甲利用

C.乙产生的CO2被甲利用至少要经过4层磷脂双分子层

D.叶肉细胞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解析:

选B。

当光照强度达到饱和后,增加光照强度,光合作用过程不会改变,A正确;叶绿体光反应产生的ATP被暗反应消耗,不能从叶绿体中运出,且乙产生的ATP也不能被甲利用,B错误;由于叶绿体和线粒体是双层膜结构,所以乙产生的CO2被甲利用至少要经过4层膜,每层膜由1层磷脂双分子层组成,因此乙产生的CO2被甲利用至少要经过4层磷脂双分子层,C正确;细胞器甲吸收的二氧化碳多于细胞器乙释放的二氧化碳,因此细胞器甲内进行的生理活动强度大于细胞器乙内生理活动强度,即叶肉细胞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D正确。

4.某研究小组从涡河的某一深度取得一桶水样,分装于六对黑白瓶中,剩余的水样测得原初溶解氧的含量为10mg/L,白瓶为透明玻璃瓶,黑瓶为黑布置住的玻璃瓶。

将它们分别置于六种不同的光照条件下,24小时后,实测获得六对黑白瓶中溶解氧的含量,记录数据如下:

光照强度(klx)

0

a

b

c

d

e

白瓶溶氧量mg/L

3

10

16

24

30

30

黑瓶溶氧量mg/L

3

3

3

3

3

3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特定光强下对应的黑白瓶的溶氧量之差,代表该光强下瓶内生物的净光合速率

②光照强度为aklx时,该水层生物产氧量与生物耗氧量可维持动态平衡

③当该水层中的溶氧量达到30mg/L时,光照强度将不再成为限制溶氧量增加的主要因素

④若将eklx光照下的白瓶置于bklx光照下,瓶中光合生物细胞的C3含量会增加,C5含量会减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

选D。

黑瓶中所测得的数据可以得知正常的呼吸耗氧量,白瓶中含氧量的变化表示净光合速率,而不是黑白瓶的溶氧量之差,①错误;②光照强度为aklx时,白瓶中溶氧量不变,说明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刚好用于所有生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故光照强度为aklx时,该水层生物产氧量与生物耗氧量可维持动态平衡,②正确;③由表中数据可知,当该水层中的溶氧量达到30mg/L时,白瓶中含氧量不再增加,所以此时光照强度将不再成为限制溶氧量增加的主要因素,③正确;④若将eklx光照下的白瓶置于bklx光照下,光照减弱,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减少,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减慢,二氧化碳的固定继续进行,所以瓶中光合生物细胞的C3含量会增加,C5含量会减少,④正确。

5.某科研小组进行了不同苯酚浓度(mg·L-1)溶液处理对垂柳叶片净光合速率影响的实验(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随苯酚溶液浓度的增加,垂柳叶片净光合速率降低,光饱和点升高

B.在苯酚作用下,植物对光能的敏感性及利用能力下降

C.由实验可知,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强度、CO2浓度和温度

D.若苯酚影响气孔开放,则相同光照强度下提升苯酚溶液浓度,瞬间叶肉细胞内C5的含量下降

解析:

选B。

由图形分析可知随苯酚溶液浓度的增加,垂柳叶片净光合速率降低,光饱和点也降低,A错误。

因为在苯酚作用下,净光合速率下降,应是植物对光能的敏感性及利用能力下降,B正确。

由实验可知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强度和苯酚的浓度,C错误。

若苯酚影响气孔开放,则相同光照强度下提升苯酚溶液浓度,瞬间叶肉细胞内C5的含量是上升的,因为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利用的少,D错误。

6.下图的纵坐标表示某种植物气体吸收量或释放量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注:

不考虑横坐标和纵坐标单位的具体表示形式,单位的表示方法相同。

A.若A代表O2吸收量,E点时光合积累的有机物量是12

B.若A代表O2吸收量,可以判断D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C.若A代表CO2释放量,C点时植物根部释放的CO2一定来自线粒体

D.若A代表CO2释放量,提高大气中的CO2浓度,E点可能向右下移动

解析:

选D。

若A代表O2吸收量,E点时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量是8,A错误;若A代表O2吸收量,D点表示光补偿点,光合作用从D点以前已经开始,B错误;若A代表CO2释放量,C点时植物根部释放的CO2来自细胞质基在和线粒体,C错误;若A代表CO2释放量,提高大气中的CO2浓度,光饱和点(E点)增大,向右下移动,D正确。

7.(2016·高考全国卷Ⅱ)BTB是一种酸碱指示剂,BTB的弱碱性溶液颜色可随其中CO2浓度的增高而由蓝变绿再变黄。

某同学为研究某种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

用少量的

NaHCO3和BTB加水配制成蓝色溶液,并向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使溶液变成浅绿色,之后将等量的浅绿色溶液分别加入7支试管中。

其中6支加入生长状况一致的等量水草,另一支不加水草,密闭所有试管。

各试管的实验处理和结果见下表。

试管编号

1

2

3

4

5

6

7

水草

距日光灯

的距离(cm)

20

光*

100

80

60

40

20

50min后试管

中溶液的颜色

浅绿色

X

浅黄色

黄绿色

浅绿色

浅蓝色

蓝色

*遮光是指用黑纸将试管包裹起来,并放在距日光灯100cm的地方。

若不考虑其他生物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50min后1号试管的溶液是浅绿色,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若1号试管的溶液是蓝色,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

(2)表中X代表的颜色应为________(填“浅绿色”“黄色”或“蓝色”),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号试管中的溶液颜色在照光前后没有变化,说明在此条件下水草____________。

解析:

(1)1号试管中没有加水草,50min后1号试管的溶液颜色仍为浅绿色,说明无关变量不会引起溶液颜色的变化,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应是由水草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引起的;若1号试管的溶液是蓝色,说明无水草的光照条件下溶液中CO2含量减少了,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有影响,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不可靠的。

(2)2号试管进行了遮光,水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呼吸作用产生CO2,而且与3号试管(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相比,2号试管溶液中的CO2含量更多,颜色应为黄色。

(3)5号试管中的溶液颜色在照光前后没有变化,说明在此条件下溶液中CO2含量没有变化,水草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吸收与释放的CO2量相等。

答案:

(1)不同光强下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不可靠的 

(2)黄色 水草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溶液中CO2浓度高于3号管 (3)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吸收与释放的CO2量相等

8.利用以下装置可探究某绿色植物的生理作用。

假如该植物的光合作用的产物和呼吸作用的底物均为葡萄糖,且不能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应________(填“打开”或“关闭”)活塞,记录有色液滴的位置。

(2)忽略装置内其他微生物的干扰,可利用装置________来探究该植物的呼吸作用类型,此时应对实验装置进行________处理,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该植物在进行有氧呼吸的同时也进行产生酒精和CO2的无氧呼吸;该植物的根尖细胞内,能产生CO2,但不伴随ATP合成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忽略装置内其他微生物的干扰,最好选择装置______来验证CO2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

在暗反应阶段中,CO2需要转化成________才能被[H]还原。

解析:

(1)实验时,装置中有色液滴的移动情况可反映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故实验前需记录有色液滴的位置(或所在的刻度);另外,装置必须密闭,即要关闭活塞。

(2)忽略装置内其他微生物的干扰,可利用装置甲和装置乙来探究该植株的呼吸作用类型,实验时一定要对装置进行完全遮光处理,装置甲内含有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植株呼吸作用产生的CO2,若植物只进行有氧呼吸或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时,则有色液滴向左移;装置乙内无吸收CO2的溶液,根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特点可知,若植物在进行有氧呼吸的同时进行产生酒精和CO2的无氧呼吸,则装置乙中的有色液滴会向右移。

该植物的根尖细胞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有CO2产生,但不产生ATP。

(3)装置甲内有吸收CO2的氢氧化钠溶液,而装置丙内有维持CO2浓度在一段时间内不变的CO2缓冲液,故这两套装置适合用于验证CO2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

答案:

(1)关闭 

(2)甲和乙 完全遮光 装置甲中的有色液滴向左移,装置乙中的有色液滴向右移 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 (3)甲和丙 C3

9.研究人员在适宜温度下对甲、乙两种兰花光合作用特性的研究结果如图所示。

(1)图中A点条件下甲种兰花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结构有________,B点条件下乙种兰花叶绿体释放出的O2的扩散去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图中分析,更适应阴生环境的是________种兰花;在温室中栽培兰花时土壤不能含水过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植物干重增加最主要的物质来源是________(填“土壤中的无机盐”“H2O”“CO2”或“从农家肥中吸收的有机物”)。

在无光条件下________种兰花的干重减少得更快。

(4)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现乙种兰花总光合色素含量高于甲种兰花,分析图示,与该发现相符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分析图示曲线:

A点是甲种植物的补偿点,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速率,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存,B点乙种植物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