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精选PPTPPT文档格式.ppt
《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精选PPTPPT文档格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精选PPTPPT文档格式.ppt(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新疆出血热、森林脑炎、猴痘、诺如病毒腹泻、轮状病毒腹泻、基孔肯雅病、Handra病毒病、Niphel病毒病、西尼罗热、人疱疹病毒-6、埃博拉出血热、嗜人T细胞白血病I型病毒、黄热病等。
细菌性传染病: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莱姆病、肠致泻性大肠杆菌、肺炎球菌肺炎、b型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等。
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等重点监测疾病,t课件.,5,传染病报告时限及方式,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2小时内乙、丙类和其他传染病:
24小时内传染病报告实行网络直报。
未开通网络直报系统的单位,如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等发现传染病病人时,应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报由当地负责传染病管理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辖区疾控机构核实后,按规定时限进行网络代报。
t课件.,6,传染病疫情报告,传染病疫情的报告与控制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为依据。
1989年2月2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04年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进行修订,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
责任报告单位及报告人:
履行传染病报告职责的机构为责任报告单位,主要是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卫生检疫机构;
责任报告单位执行职务的人员为责任报告人,主要是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和检疫人员、疾病控制人员、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等。
传染病报告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谁接诊、谁报告,遵循属地管理的原则。
t课件.,7,传染病概述,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传播途径空气、飞沫、尘埃以呼吸道为进入门户水、食物、苍蝇以消化道为进入门户手、用具、玩具日常接触传播吸血截止动物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体液、血制品土壤人群易感性易感者比例流行周期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质、量、时间、三间分布有感染后免疫,7,t课件.,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8,t课件.,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类,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新发传染病群体性预防接种反应和群体性药物反应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核事故和放射事故生物、化学和核辐射恐怖事件自然灾害,t课件.,1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特别重大(级、红)重大(级、橙)较大(级、黄)一般(级、蓝)报告主体:
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时限:
2小时形式:
网络直报电话传真,10,t课件.,1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组织体系,应急指挥系统-保证行政组织、社会动员、指挥协调;
医疗救治体系-保证病人救治、控制、监测前哨;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通过技术手段保证预防控制措施到位;
卫生执法监督体系-通过法律手段保证预防控制措施到位其他-公安、交通、农牧等,t课件.,1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响应原则,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国务院决定启动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省政府决定启动省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市政府决定启动市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县政府决定启动县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t课件.,13,几个概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范围:
包括可能构成或已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其报告标准不完全等同于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判定标准。
传染病类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其它中毒环境因素事件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规范,13,意外辐射照射事件传染病菌毒种丢失事件预防接种和预防服药群体性不良反映医源性感染事件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t课件.,14,14,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置要求,依据:
传染病防治法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职责内容:
各类传染病聚集病例、暴发疫情指标:
各类传染病聚集病例、暴发疫情的调查处理率要达到100%,规范处理率要达到85%以上。
每次处理工作要及时撰写现场调查报告,要做到格式规范、内容详实、数据准确、控制措施合理。
调查报告要及时进行上报和存档。
t课件.,15,传染病应急处置,释义:
传染病流行病学在现场中的实际应用,传染病现场流行病学,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处置流行病学传染病流行病学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及其分布,并研究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策略和措施,最终达到消灭传染病的目的。
传染病流行病学是现代流行病学发展的源头。
现场流行病学主要针对疾病流行、暴发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展开的调查(调查、预测与调查控制),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为主要目的,采用现代流行病学和其它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及时作出科学的调查结论,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传染病应急处置主要是针对传染病的暴发或流行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展开的调查。
根本目的是及时控制疫情蔓延,确定病因(传染源、传播途径、高危人群及危险因素),以便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控制疫情蔓延,t课件.,16,传染病疫情处置准备,重大传染病应急预案及技术方案传染病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开展培训和演练卫生应急储备,16,t课件.,17,传染病应急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卫生应急日常管理机构应急处理专业技术机构,17,t课件.,18,专业机构职责,疾控机构信息报告管理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和实验室检测医学观察技术标准和规范制定监督机构开展对医疗机构、疾控机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落实情况督导检查公共卫生监督管理,防范突发事件发生卫生监督统计报告,提供准确信息完善预警和监测系统设置,配备完善必要设备,确保日常监测和预警工作正常运行,18,t课件.,19,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疫情监测病人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协助疾控机构开展标本采集、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院内现场控制、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医疗垃圾和废弃物处理对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和新发传染病做好分析、总结,积累医疗救治经验,19,t课件.,20,应急处置的目的,核实疫情,查明病因,或寻找病因线索及危险因素并对其危害作出评价。
控制疾病进一步发展,终止疾病暴发或流行预测疾病暴发或流行的发展趋势评价控制措施效果进一步加强已有监测系统或为建立新的监测系统提供依据,t课件.,21,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10个步骤,1.现场调查组织准备,2.核实诊断或信息,3.确定暴发或流行存在,4.建立病例定义,5.核实并计算病例数,采访病例,6.描述行分析(三间分布),7.建立并检验假设,8.迅速采取控制措施,9.完善现场调查,10.报告反馈交流结果,时间TIME,现场流病调查不一定每次病因都明确。
需要后续调查,t课件.,22,现场调查的启动条件,前提条件获得传染病事件的相关信息信息来源公共卫生监测系统政府有关部门(如卫生、民政、公安、教育等部门)企事业单位(学校、工厂等)媒体(报纸、广播、电视及网络)公民(群众举报),t课件.,23,接获信息后的响应,初步分析信息的准确性初步确认后联系信息来源地,进一步核实及时报告有关领导得到有关部门的授权或者事发相关部门的邀请,t课件.,24,1、现场调查组织准备,组成现场调查组明确调查目的和具体调查任务相应的专业人员组成调查组流行病学、实验室和临床医学等专业人员必要时还应增加其它卫生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寻求其他部门配合职责分工负责人组织协调整个调查组在现场的调查工作调查组成员明确各自的职责,t课件.,25,现场调查物资装备,调查表格和调查器材个案调查表标本采集设备、试剂:
标本采集登记表足够数量的采样耗材,包括:
采血管、5ML注射器、医用酒精、碘酒、压脉带、镊子、棉球、试管架、记号笔等。
相应的快诊试剂个人防护用品(PEP):
口罩、一次性手套、隔离衣(不要过度防护)现场联系资料和器材、电脑、照相机参考资料:
专业书籍等宣传资料:
明白纸适合交通工具,t课件.,26,调查需要了解哪些情况,1、了解本次事件概况:
“首例”病例或“首诊”医生了解事件的经过采取的初步措施了解调查中已或可能出现的敏感问题,t课件.,27,2、核实诊断、信息、开展调查,核实诊断目的在于排除误诊实验室检测错误方法访视病例首诊医生和首诊病例查阅医疗记录核实实验室检测结果内容收集病人基本情况,简单描述流行腹泻收集病人症状、体征和实验室资料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流行病学资料,综合分析作出判断开展调查,t课件.,28,3、建立病例定义,四项要素时间地点人间分布特征临床和/或实验室信息,t课件.,29,病例定义的应用原则,简单、易用、客观分层次疑似病例、可能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现场调查的不同阶段早期“宽松”敏感性高发现更多的病例控制中期严格、特异性高病因研究后期监测病例定义监测的目的举例确诊病例2000年5月1日-30日居住于*县的发烧并有皮疹的学龄儿童,血清学检验麻疹IgM+可能病例2000年5月1日-30日居住于*县的发烧并有皮疹的学龄儿童疑似病例2000年5月1日-30日居住于*县的发烧的学龄儿童,29,t课件.,30,5、核实并计算病例数,目标努力找到所有可能的病例排除非病例个案调查采访病例进行系统的搜索:
门诊、病房、学校、托幼等利用多种信息源密切接触者调查,t课件.,31,个案调查表,选择合适调查表*调查表合适与否关系到调查工作的成败。
填写要求规范、完整、明确、具体。
内容应包括如下几部分:
1、一般项目:
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工作单位等。
2、临床部分:
发病日期,症状,体征,化验等。
这些内容是为了核实诊断用。
3、流行病学部分:
病前接触史,可能受到感染的日期和地点,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接触者,预防接种史等。
4、预防控制措施部分:
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者的措施等,t课件.,32,6、描述性分析(三间分布),回答:
哪些人发病了?
他们在哪儿感染?
何时感染的?
怎么感染的?
目的为探索卫生事件提供了系统的方法,并确保阐明卫生事件及其基本因素用易懂易交流的基本术语提供了有关卫生事件的详细特征明确卫生事件所危害的人群,提出有关病因、传播方式及对卫生事件其他方面可供检验的假设,32,t课件.,33,时间分布-流行曲线,定义用直方图表示在适当的间隔时间(X轴)内所发生的病例数(Y轴)按发病时间的病例频率分布图从曲线形状可以做出多种推断利用潜伏期后推可能的暴露时间区分暴露的类型预测病例数量,t课件.,34,地点分布,常见于居住地点工作地点活动(学校、娱乐、旅行等)地点标点地图:
特殊居住地和/或暴露建筑物内部街道或邻居县/省分布,t课件.,35,t课件.,36,人群分布,分析患者的特征年龄、性别、种族、职业或其他任何有用的描述病例特有的特征如果发现一个特别的特征,通常会对查找危险人群提供一个线索,甚至找出一个特异的暴露因素有些疾病首先侵犯一定的年龄组或种族有时患某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