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读书笔记2000字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3087449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7.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本论读书笔记2000字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资本论读书笔记2000字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资本论读书笔记2000字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本论读书笔记2000字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资本论读书笔记2000字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资本论读书笔记2000字文档格式.docx

《资本论读书笔记2000字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本论读书笔记2000字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资本论读书笔记2000字文档格式.docx

在我看来商品之所以为商品,它从原本的物品表现出了特有的交换价值,从而被人们用于交易。

而商品的价值量和该商2品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生产它的生产力成反比。

所以,商品花费了更长的生产时间,那么其拥有的价值量就越大。

在随后的阅读中,我了解了商品扩大的价值形式,举个例子20匹布=1件上衣或=十磅茶叶或=1盎司金或=其它的商品,由此商品的价值形式逐渐扩大了。

总之我们可以发现,商品,价值,交换价值,价值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至货币,如果不历史地考察,是没有直线进入资本的途径的。

马克思解释说是生产力在起作用及各种历史机遇在起作用,但重点在讲解各种历史机遇。

这里,

生产力的作用只能是个模板,提供了满足人的历史活动的物的条件,这个物很大程度上不是量,而是质、一定历史阶段上的质在起作用,不可想象是奴隶社会阶段的质。

当然物很大程度上是“人造自然”,包含着文明积累、文化积累。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在此章,他讲述了劳动过程和价值的增值过程、不变的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工作日等部分。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生命获取、消耗事物并使其实现价值的过程,就叫劳动。

它具体分为获取劳动和消耗劳动两个部分。

其中,获取劳动获取物及其价值,而消耗劳动则消耗物及其价值。

所有的劳动过程,都是生命使用生命体或生命体的替代物来完成的。

而获取劳动和消耗劳动对我来说又是一个新的概念。

这一部3分,在我理解的资本主义经济吸取了过多的劳动剩余,占据了工人的劳动,从而达到了获取更多的目的。

工资

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表面上,工人的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表现为对一定量劳动支付的一定量货币。

在这里,人们说劳动的价值,并把它的货币表现叫做劳动的必要价格或自然价格。

另一方,人们说劳动的市场价格,也就是围绕着劳动的必要价格上下波动的价格。

资本的积累

1、资本积累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把剩余价值作为资本来使用就是资本积累。

资本家所以能够积累资本,就是因为他剥削了雇佣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

这也就是资本家能够不断发财致富的秘密所在。

2、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主要源泉,资本家为了不断发财的目的,加上互相竞争的外部压力,他是不能把全部剩余价值吃光用光的,总要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积累起来,扩大他的生产,改善生产的技术。

所以,资本积累是由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决定的。

正因为这样,资本主义再生产是以扩大再生产为其特征的。

第二卷

第二卷讲述了资本的循环,劳动期间、扩大生产等方面。

在这里我了解了,资本的增值的智能,就必须不停地运动、4循环,形成资本循环。

产品由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固定资本转移到产品中的那部分价值变为货币,是和他的价值承担者商品转化为货币同时进行的。

我了解了w-g的转化

过程。

资本的循环周期的时间,作为下一次重新回到这个起点花费的时间。

在我看来资本周期循环一次那么就体现了资本增值的过程。

第三卷

第三章讲述了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率、利润转化、商资本和货币资本转化、利润利息、资本主义地租、各种资本主义收入等问题。

而每大章又可以分为很多小部分。

通过本部分的阅读我大致理解了。

剩余价值和利润是相似的,人口过剩和资本过剩之间的矛盾问题是加剧国家内无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矛盾的、殖民地与宗主国的矛盾问题。

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率

例如假定有甲、乙两个资本家,他们的可变资本都是6000元,剩余价值率都是100%,甲资本家的可变资本每年周转2次,乙资本家的可变资本每年周转10次,这样甲乙资本家一年中获得的剩余价值总量不同。

甲资本家一年获得的剩余价值总量是6000×

100%×

2=12000元,而乙资本家一年中所获得的剩余价值总量为6000元×

10=60000元,

可见,可变资本周转越快,年剩余价值量就越多,年剩余价5值率就越高。

总之,剩余价值率所表现的关系与年剩余价值率所表现的关系是不同的。

剩余价值率是表示剥削程度,而年剩余价值率则表示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

这是一个例子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了商品的增值。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是不同生产部门之间资本竞争的结果。

当某个部门利润高时,必然引起大量后续资本投入,导致产品供大于求,价格下跌,利润降低某个部门利润低时,

资本家必然不愿意投入资本,导致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利润上升。

两者作用的结果,就是各生产部门利润平均化,

即形成平均利润,利润与该部门投入预付资本成正比。

意义就是,表面上看来利润只和投入预付资本大小有关,与工人劳动无关。

西方经济学家于是认为,价值是由资本家的预付资本产生的,而不是工人劳动产生。

从而掩盖了剩余价值的来源。

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就是通过这一理论解释了利润平均化的原因,揭示了剩余价值是由工人创造,而被资本家瓜分的实质。

信用

在阅读本章的时候,我想起了经济危机时经常听到的信用两个词。

所以我关注了本节的问题。

正像金融危机中银行发放过多虚假债券一样。

当银行扩大时,可以从事大量货币的6信贷工作,打破了商人的资本限制。

由此,大量的信贷为银行提供了所需利润的来源。

通过读书我知道了信用是有两面性的,一方面减少了资金的局限,加速了发展,又为资本主义加大了矛盾。

信用的发展使社会财富为少数人所占有,并加剧了各个部门之间的不平衡,信用和金融的膨胀又带动了金融危机的发展。

资本主义地租

资本主义制度中的分成因素有土地、资本和劳动,而且资本主义生产中资本处于中心地位,资本租用土地,雇佣劳动,

土地产品的价值分成分别为利润、地租和工资。

随着技术水平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雇佣的劳动人数不断减少,因而劳动对土地产品价值的分成占很少一部分。

地租又是确定的,所以土地产品的价值的大部分为资本的利润,为资本家占为己有。

资本主义地租与封建地租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它们都是对土地产品分成,都是土地经营权或占有权的经济实现,非本质的差别表现在地租形式上的不同一个是实物地租或分成,一个是价值分成或地租。

地租表现为土地的价格,

这是资本主义地租的特殊形式。

土地的买卖实际上是地租的买卖,土地的价格就是地租,是契约中规定的土地使用年限内的地租的预付。

土地的买卖是在定额地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土地的价格是以一定年限的地租和利息来确定的。

即

土地价格一定年限的地租利息7因此,“土地价格不外是资本化的因而是提前支付的地租”。

[19]地租是土地价格的前提。

没有地租,就不会有土地的买卖,也就不会有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地租

——土地价格。

土地价格,

对土地购买者而言,是资本投入,货币资本转变为土地资本,也即土地资本化了,投入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超额利润

对土地出卖者来讲,是地租的货币化,土地兑换为货币,地租转化为利息。

总结

这是我了解的大部分内容,总而言之,通过阅读《资本论》,

我体会到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缺陷。

《资本论》不仅是一部不朽的经济学著作,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融为一体的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全书,并且它又是马克思一生所作出的两大贡献,即历史唯物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完美的统一。

实际上这部以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石的经济学巨著,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具体论证和生动体现,即具体的历史唯物主义论著。

《资本论》创建了一个崭新的思想体系。

其研究世界的方法源于德国哲学、早期社会主义理论和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像黑格尔一样,相信能够用一个辩证法公式概括人类的进化历程。

他认为,所有哲学家所做的一切都在致力于解释世界,但他同时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改变世界。

他在黑格尔辩证法的基础之上,颠覆了传统的“形而8上学”,建立了一个现实中得以实践的最大的思想体系,一个影响到地球50%以上人口的体系。

恩格斯说“自地球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像我们面前这本那样,对于劳动者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

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赖以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里

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说明,而这种说明之透彻和精辟,只有一个德国人才能做到——这个人就是马克思,他攀登到最高点,把现代社会关系全部领域一览无遗。

感觉这本书不适合在这样寒冷的季节里研读。

其间一些黑暗面的描述真的可以让人不寒而栗。

尽管如此,我还是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起码知道了,原来钱可以是那么复杂的东西

篇二资本论读后感2000字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实验报告

2014-2015学年

第二学期

开课单位基础课教学部

适用年级、专业2014级所有专业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主讲教师谢俭

课程序号1420083

课程代码9实验名称《对哲学人物或思想的浅析》

实验学时8学时

学号1416020215

姓名万勋

马克思《资本论》读后感

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一篇不朽的名著。

开始阅读之前,

我去网上查阅了相关的资料,俗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在之前的学习生涯中,由于学的是理科,所以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所知甚少,而他的著作《资本论》时而出现在一些我认为比较高端的场所,

憧憬着什么时候也能去研读下,因此一直没有去拜读,借着这次机会,能满足我一个多年未了的遗憾吧。

马克思的《资本论》是马克思耗尽毕生心血的结晶。

《资本论》把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

性统一在一起,是一部系统的、逻辑严密的经济学著作。

它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分,深刻地论证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的历史必然性,肯定了它的历史地位,揭示了它内部不可克服的矛盾及其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客观规律。

它不仅是一部经济学巨著,而且是一部哲学巨著、一部科学社会主义巨著,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是“工人阶级的圣经”。

关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目的,马克思指出“我要10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关于《资本论》的内容,马克思在《资本论》

第三卷开篇时指出“在

第一卷,我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考察时呈现的各种现象,而撇开了这个过程以外的各种情况引起的一切次要影响。

但是,这个直接的生产过程并没有结束资本的生活过程。

在现实世界里,它还要由流通过程来补充,而流通过程则是

第二卷的研究对象。

第二卷中,特别是把流通过程作为再生产过程的媒介来考察的

第三篇指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就整体来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至于这个

第三卷的内容,它不能是对这个统一的一般的考察。

相反地,这一卷要揭示和说明资本运动过程作为整体考察时所产生的各种具体形式。

资本在自己的现实运动中就是以这些具体形式互相对立的,对这些具体形式来说,资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采取的形态和在流通过程中采取的形态,只是表现为特殊的要素。

因此,我们在本卷中将要阐明的资本的各种形式,同资本在社会表面上,

在各种资本的互相作用中,在竟争中,以及在生产当事人自己的通常意识中所表现出来的形式,是一步一步地接近了。

”这是马克思对《资本论》前三卷研究对象、内

容和理论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