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导论Word格式.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075724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管理导论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信息管理导论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信息管理导论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信息管理导论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信息管理导论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管理导论Word格式.doc

《信息管理导论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管理导论Word格式.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息管理导论Word格式.doc

2)可识别性和计量性

3)可储存性和转换性

4)传递性和相对中立性

5)可处理性和再生性

6)共享性和可开发性

7)价值相对性和绝对性

8)不完全性和不对称性

9)时效性和滞后性

10)有机性和差异性

5.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是在社会发展中可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达到一定数量的信息集合,是各种社会活动中产生和积累具有潜在或现实价值的有序化信息及相关要素的集合。

信息资源更强调了信息作为整体、作为可利用的资源、作为社会发展基础的作用,是信息的高层次状态。

6.信息资源的构成:

a)信息资源的三要素:

信息资源主要有信息生产者、信息和信息技术等基本要素。

b)信息资源的链式结构:

信息资源是一个不断开发和利用的循环过程,构成了以渐变、更新、扩充为特征的信息资源链,主要包括事实——数据——信息——知识——智能或智慧5个链环。

c)信息资源的三角结构

d)信息资源的空间框架

7.信息资源的一般功能:

1)个体层次:

第一,提高行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第二,带来生活和情绪的充实感和认同。

第三,促进个人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2)组织层次:

第一,提高组织决策的科学性。

第二,维护组织运行的稳定性。

第三,指导组织成员的个人行动。

3)社会层次:

第一,监控社会发展大环境。

第二,调整社会的组成结构。

第三,继承和保护社会遗产。

第二章信息社会

8.社会信息环境的基本含义:

社会信息环境是与社会信息交流活动有关的社会因素的集合,是影响整个社会信息交流活动的具体社会条件和社会基础的表征。

9.社会信息环境的基本要素:

社会信息环境是信息生产、传播、加工、利用和再生的循环过程的“全部活动舞台”,构成社会信息环境的要素具有多元化、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征。

前苏联学者认为,信息环境的基本要素有:

信息主体、与主体相互作用的信息客体、对选择被反映的多样化本质部分起制约作用的需求、主体的有的放矢活动、客体对信息主体的作用、反馈联系、主体知识水平在信息作用下发生的变化,信息感知对主体记忆中描述的观察世界的客观流程图的依存关系以及主体利用的信息的目的和结果。

10.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

l信息数量的激增

l信息应用的广泛化

l信息意识的强化

l信息职业的扩大

l信息经济的存在

l信息功能的硬化

11.信息时代的三大定律:

第一:

摩尔定律:

摩尔定律即微处理器的速度每18个月翻一番。

第二:

吉尔德定律:

在未来25年,主干网的宽带每六个月增加一倍,其增长速度是摩尔定律预测的CPU增长速度的三倍。

第三:

麦特卡夫定律:

网络的价值同网络用户数量的平方成正比。

第三章信息交流

12信息交流的含义:

信息交流就是社会活动中信息交流双方借助某种符号系统,利用某种传播渠道,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中实现的信息传输和交换行为。

信息交流的特点是:

第一,物质性。

第二,实义性。

第三,双向性。

第四,目的性。

13信息交流的模式研究

申农通信系统模型P98

德福勒模式P99

波纹中心模式P100

14科学情报交流系统P102

15法约尔跳板P104

16信息沟通理论模型P105

17信息交流的分类:

直接信息交流与间接信息交流

18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人际传播,即个人于个人之间的传播活动。

组织传播,即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组织与群体之间的传播活动。

大众传播,即有组织的多数人利用有组织的媒介对广大的无法预知的多数人传播信息的活动。

19共时信息交流与历时信息交流:

共时信息交流是横向信息交流,主要以消除信息的空间障碍为目标,以信息及时传递为主要手段的信息交流形式;

历时信息交流是纵向信息交流,主要以消除信息的时间障碍为目标,以信息记录和保存为主要手段的信息交流形式。

20信息交流的基本结构:

信息交流的结构分析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

人们为了获取知识信息,必然建立起具有特定文化、技术与社会背景的交流方式。

这些方式在一定时期内构成相对稳定的结构,是基于社会信息交流的宏观结构。

立足于信息交流的过程的分析构成了社会交流的微观结构。

21信息源的含义:

凡是能够产生、持有或载存信息且具有潜在的传输或交换信息的任何个人、团体或实物都可以成为信息源。

22信息渠道的含义:

严格意义上的信息渠道即信息交流的渠道,就是各种信息得以交流和传递的物理过程和通道。

23信息用户的含义:

信息接收者就是接受信息的人或物,又称为信宿。

在社会信息管理活动中,通常把一切可以接收并且需要信息的人称为信息用户,简称用户。

24信息用户的发展特征:

a)构成复杂性

b)角色多样性

c)发展周期性

25信息用户研究:

一、主要内容:

信息用户研究以信息用户为研究对象,将社会学、心理学、市场调查等多学科领域的科学方法运用于信息用户的研究中,从而获得对信息用户及其需求的科学分类和发展规律的正确认知。

二、研究热点:

第一,以信息素养为重点的信息教育。

第二,面向虚拟信息资源的用户管理。

26信息需求的层次性结构P132——3—28用户信息需求的层次性图表

27(重要)信息行为规律:

一、信息接收行为的选择性

a)信息主题范围和具体内容的选择性。

b)信息存在方式和获取途径的选择性。

c)用户信息选择的最终结果是信息内容和方式选择性的有机结合。

d)作为信息接收行为的延续,信息用户在信息利用中具有信息判断和与行动和决策结合的选择性,即信息同构中的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

二、信息获取行为的策略性

a)宽聚焦策略,即用户首先对可能的信息来源列出一个清单,然后对信息来源进行评价,选择出适合的信息来源。

b)窄聚焦策略,即用户从某一单个信息来源出发,然后进一步寻求信息来源。

三、信息行为倾向的复杂性

a)信息获取目的的集成法则。

b)信息行为的多效应法则。

c)信息获取的重复强化法则。

四、信息需求满足的自我调适性

a)信息获取的期望法则。

b)信息行为的习惯法则

c)信息利用的适度满足法则。

d)信息吸收的极限法则。

五、信息利用的相关性

六、用户信息能力的结构性

信息能力就是指信息用户在特定的环境下,恰当的选择各种信息工具,主动地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有效地采集信息、加工信息、发布信息等基本能力。

28社会信息交流的主要矛盾

a)信息数量绝对激增和信息质量相对贫困。

b)信息相对过剩和信息不虞现象。

c)信息空间的广域和信息壁垒的存在。

d)信息分布的复杂性和信息利用的有序性。

29信息交流的环境障碍:

第一,从政治的角度来看,人们总是置身于一定的政治背景中,人们的信息行为也不可能不受政治因素的影响。

第二,从经济的角度来看,经济生产力水平是社会发展的“晴雨表”,经济环境并不一定与信息环境相适应。

第三,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科学发展水平体现了信息交流的水平,信息交流中各方面作用的发挥受其科学知识水平和能力的制约。

第四,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落后的文化氛围形成了信息传播的阻力,文化的心理障碍和利用习惯会对多样化的信息传播方式具有排斥性。

第五,从技术的角度来看,信息技术的低下必然影响信息交流的范围和速度,拥有或掌握不同的信息技术会导致信息水平的差异。

第六,从教育的角度来看,社会总体受教育程度不高影响了社会信息化水平,导致了信息需求总体水平不高、信息技术利用水平不高、信息内涵接收水平不高、信息创造再生水平不高等问题。

30信息分化的含义:

所谓的信息分化,是由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有效应用而导出的一种人类社会的不同信息活动主体之间的信息差距及其不断扩大的社会分化现象。

31信息交流发生障碍:

信息交流发生障碍就是指信息发送中受各种噪音源干扰而产生的阻碍或影响信息交流的运作和效益的现象和行为。

主要内容:

a)从信息生产的角度来看,信息与反映的事物之间总是有一定的时空差,信息内涵外化为信息媒介也总是有一定的时空差,信息产生到信息传递之间也总是有一定的时空差。

b)从信息表征的角度来看,由于信息交流方语言能力和利用载体的能力并不是无限的,因此一旦信息使用特定的语言和载体进行表征就可能形成信息交流障碍。

c)从信息状态的角度来看,信息生产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信息就会处于无序状态。

信息处于无序和自流状态往往使得人们难于有效地把握其中的有效信息。

32信息垄断的含义:

信息垄断是指信息资源、信息设备与信息技术被不合理的分配、控制与享用的状况。

其中,信息资源垄断主要表现为两种基本方式:

第一,信息专控;

第二,信息操纵。

33信息污染:

信息污染就是由于信息数量的过分激增和信息有意或无意的错误性传播和使用而造成的对社会信息利用环境的负面干扰和影响。

它主要表现在:

第一,信息垃圾;

第二,计算机病毒。

34信息交流渠道障碍:

第一,从信息渠道本身来看,不同信息渠道的传递方式和传递效果不一样,信息渠道的选择性失误会使信息交流的效果受到影响。

第二,从信息渠道中的信息传输来看,信息渠道中的信息传输速度的快慢对信息功能的发挥有不同作用。

第三,从信息渠道中的信息转换来看信息的转换和还原总是由于人工因素的渗入而有一定比率的误差,影响了信息交流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35信息交流接收障碍:

第一,从信息用户需求本身的特点来看用户的信息需求并不是恒定的,其需求的多变性有可能使信息传递的方向和内容难以准确的把握。

第二,从信息用户的获取行为来看,信息用户的获取行为也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具有差异性。

第三,从信息用户的效果评价来看,缺乏科学的评价不仅不能公正的对待信息服务,而且可能使信息用户形成心理障碍。

第四章信息技术

36信息技术的基本内涵:

信息技术是能延长或扩展人的信息器官功能的一类技术..

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讯技术支持下用以获取、加工、储存、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数值、图像以及声音信息,包括提供设备和提供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与设备的总称。

综上论述,认为信息技术是人类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所有技术手段的总称,是人的信息器官功能的延长、增强、补充和扩展,既包括有关信息产生、收集、表示、检测、处理和储存等方面的技术,也包括有关信息的传递、变换、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和利用等方面的技术。

从广义来讲,信息技术是有关信息活动的一切人工技术;

从狭义来讲,信息技术是借助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