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中考物理复习题之一.doc
《九年级中考物理复习题之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中考物理复习题之一.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理中考专题指导
(一)--科学方法题
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的科学方法包含部分“物理研究方法”和“创造技法”。
另外,还给提了几种收集信息、归纳知识的方法要,具体要求学生掌握的方法如下:
一、科学研究方法
在教学与检测中,要求记住下面16种方法的名称、常见实例,并会运用这些方法解决问题。
1.控制变量法:
在研究多个因素关系时,将一些因素固定不变,从而使问题简化。
2.转换法:
将看不见、摸不着、不便于研究的问题或因素,转换成看得见、摸得着、便于研究的问题或因素。
3.等效法:
两种现象在效果上一样,因此可以进行相互替代。
4.比较法:
找到两种东西(现象、物理量等)的相同点、不同点。
5.类比法:
由两种东西的一部分相似之处,推测其他部分也可能相似。
6.分类法:
将许多东西根据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组。
7.模型法:
将研究的问题在抓住要点的基础上进行简化、抽象,建立模型,运用模
型去更方便地研究问题。
8.等价变换法:
让学生把有关知识的数据、形象、动作、符号、公式、实例、文字叙述等各种信息自由地等价表示,培养学生联想能力。
9.逆向思考法:
逆向思考法又称“反向求索法”和“反向发明法”。
它是一种从现有事物原理机制的反面、构成要素的反面或功能结构的反面去思考、去求索以进行发明创造的创造技法。
10.放大法:
放大、扩大、变大或增加某些因素使问题更容易解决。
11.缺点列举法:
缺点列举法就是培养学生以挑剔的眼光去看待被研究的问题,找到它的缺点或不完美之处,然后针对这些缺点找到解决的方法。
12.缺点利用法:
缺点利用法又称“将错就错法”或“缺点逆用法”。
要求教师培养学生针对所研究知识点的缺点和不足,采取将错就错、变害为利、变废为宝的方法去找到知识的应用或另一个问题的解决办法。
13.换元法(替代法):
换元法就是让学生运用替换或代换的方法去进行创造的方法。
14.组合法:
这是一种通过不同原理、不同技术、不同方法、不同现象等相组合,产生发明创造成果的创造技法。
15.拟人类比法:
拟人类比又称“亲身类比”或“角色扮演”,是指在解决某些问题时,让学生设想自己变成了问题中的某些事物,从而去设身处地、亲临其境地感受体验问题的本质。
16.逐渐逼近法:
是指在解决某些问题时,让学生设计逐渐逼近的实验及其过程,然后根据实验现象的发展趋势和走向,进行理想化推理,从而推出结论或规律。
二、收集信息、归纳知识的方法
要求学生能够利用下列的方法来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归纳信息:
1.表格法:
例如:
蒸发和沸腾异同点,可以用下列表格来说明:
异同点
蒸发
沸腾
相同点
吸热过程、汽化现象
不同点
发生地点
液体表面
液体表面和内部
温度条件
任何温度下均可发生
一定温度(沸点)下发生
剧烈程度
平和
剧烈
G
2.图像法:
例如:
重力和质量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
注:
表格和图像经常联合在一起:
Om
例如:
不同温度和压强下液态酒精的比热容c/×103J·(kg·℃)-1
温度t/℃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p1=0.98×106Pa时的比热容
2.41
2.62
2.84
3.06
3.28
3.52
3.75
气态
气态
p2=5.8×106Pa时的比热容
2.38
2.58
2.79
3.00
3.21
3.44
3.66
3.90
4.19
(1)图像中能正确反映液态酒精比热容与温度关系的是。
(2)增大压强,既能使酒精的比热容,又能提高酒精的。
总功
有用功
额外功
c
a
b
O
t
3.等价信息变换处理法(等价变换法):
让学生把有关知识的数据、形象、动作、符号、公式、实例、文字叙述等各种信息自由地等价表示,培养学生联想力。
例如:
研究速度定义时,我们将速度定义式变为定义的文字叙述。
4.扇形图:
例如:
总功、有用功、额外功的关系,可用上面图形表示。
5.知识树:
例如:
机械能和动能、势能的关系,可以用下列知识树表示:
动能
机械能重力势能
势能
弹性势能
三、练习题
1.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2.磁场看不见,我们撒上铁粉通过铁粉的有序排列“看见”磁场并进行研究。
3.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时,先将电阻固定不变,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4.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
5.将压力效果的一些现象进行分类:
针磨得尖、书包带宽、用力摁图钉……。
可以从增大减小角度分,也可以从方法角度分。
6.研究功率时,想到功率表示做功快慢、速度表示运动快慢这一相似性,推测功率在定义、定义式、单位等方面也可能与速度相似。
7.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时,教师让学生回顾:
奥斯特所发现的现象,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
即:
电能生磁。
教师引导学生反过来想一想,既然电能生磁,那么反过来,磁能否生电?
……
8.在研究“压强定义”时,教师让学生将压强定义式变换为定义的文字叙述,或相反。
9.为研究光现象,引入“光线”这一模型。
10.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易使物体下落破碎是缺点,但同时也可以利用这一点制成打桩机、重锤,悬挂物体等等。
再如,导体中电流过大,产生大量热量而引起火灾是缺点,但正是据此制成了电热器来为我们服务。
11.在研究了“弹簧测力计”之后,发现:
不能记忆数据(一旦指针回零,就不能再显示刚才的数据);不能在暗处读数;不能调零;不能测压力等。
在针轨上加一塑料泡沫片;加一个小灯泡电路;加调零螺母;将弹簧测力计顶部打开,接入一受力装置与指针和弹簧连接。
12.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时,使用同种液体,研究与深度的关系。
13.将带有细玻璃管的塞子插到装满水的瓶口,显示玻璃瓶的微小形变。
14.研究透镜时,让学生用冰块去代替玻璃制作简易的透镜。
15.在研究“并联电路分流作用”时,可以让学生设想自己就是电路中流动的电荷,当遇到电阻不同的两条支路时自己会怎样前进。
16.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时,可以让学生设计阻力逐渐减小的三个斜面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得出“阻力越小,速度变化越慢”,最终进行理想化推理,得到“当阻力为零时物体做匀速运动的结论”。
17.铅笔加橡皮,瑞士军刀。
18.研究音调的决定因素时,将钢尺振动的幅度保持不变,研究音调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19.在研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用另一只完全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与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
20.在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时,找出异同点。
21.在研究声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时,与水波的传播进行比较。
22.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三要素。
23.研究密度定义时,我们将密度定义式变为定义的文字叙述、图像表示。
24.由加快蒸发的方法想到减慢蒸发的方法
25.观察轻按桌面时发生的弹性形变,可以把激光灯支在桌面,使它发出的光照在远处的墙上,光点位置的变化显示桌面的微小变化。
26.在研究刻度尺时,首先找到刻度尺的缺点:
不能在暗处读数,不能测气温等;然后可以对刻度尺进行改进:
加一个小灯泡电路,将一只寒暑表加到刻度尺上等。
27.我们知道噪声能引起人体的不适,但科学家把噪声对生物的这种危害应用到田间的杂草上,实现了噪声除草。
四、中考链接
( )1.下列是初中物理的几个探究实例:
①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②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③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④探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
其中,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是
A.①和③ B.②和③ C.①和④ D.②和④
( )2.(2012·绍兴)下列实验研究与其余三个方法不同的是
( )3.回顾所用的科学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坐在座位上的学生比喻固态物质的分子排列规则,是采用了拟人类比法。
B.为观察玻璃瓶的形变,采取观察瓶塞上玻璃管中液柱的变化,这是运用了放大法
C.比较物体运动快慢,采用定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是比较法
D.用力的示意图来表示物体的受力情况,这是模型法
( )4.(2012河北)在探究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时,采用“保持电阻不变,研究电流和电压关系”的研究方法。
以下探究没有运用该方法的是
A.探究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B.探究磁场的方向
C.探究速度和时间、路程的关系 D.探究动能的大小跟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 )5.(2012福州)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推理而抽象概括出来的。
如图所示的实验中也应用了这种研究方法的是
( )6.回顾所用的研究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易使物体下落破碎的特点,制成打桩机可以将桩打入地里,是缺点列举法。
B.研究压力和重力时,列举二者的异同点,属于模型法。
C.研究固态物质的微观结构是,把固态物质的分子比作是坐在座位上课的学生,是等效法。
D.将固体熔化特点不同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是分类法。
第5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