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3059876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

是指8h不摄入含热量的食物后,所测得的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

9、低糖血症

指血糖浓度低于空腹血糖参考水平下限

10、生物转化作用

某些外来异物和代谢过程中生成的某些生物活性物质在肝代谢、转变的过程。

11、肾阈值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是有选择性的,肾小管对许多物质的重吸收作用有一定限度,称最大重吸收量或阈值。

12、atherosclerosis,AS

即动脉粥样硬化:

指动脉壁膜下发生脂质沉积,平滑肌细胞及胶原纤维增生,伴有坏死及钙化,形成粥样斑块等不同程度病变的慢性血管炎症性疾病

13、azotemia

即氮质血症:

血液中尿素、肌酐、尿酸等非蛋白含氮物质含量显著增高,是肾功能衰竭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

14、高尿酸血症和痛风

血清尿酸浓度超过参考值上限(>

420μmol/L)称为高尿酸血症;

血液尿酸浓度增高到一定程度时,可出现尿酸盐结晶形成和沉积,并引起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慢性关节炎、关节畸形、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性尿路结石,即为痛风

15、代谢综合征(MS)

是一组复杂的代谢紊乱症候群,包括中心性肥胖、TG水平升高、HDL-C减低、高血压、空腹血糖升高,是导致糖尿病(DM)和心脑血管疾病(CVD)的危险因素

16、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低下而引起的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高血糖症。

17、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骨量减少,以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并引起骨脆性增加、骨强度降低的疾病。

基本特点是单位体积骨组织量减少和骨折危险度升高

18、血脑屏障

血-脑之间有一种选择性地阻止某些物质的“屏障”存在,称为血脑屏障。

血脑屏障的形成,使血液与脑脊液分隔开,彼此不能直接流通。

脑脊液和血脑屏障对脑和脊髓具有保护、支持和营养等功能

19.肿瘤

肿瘤是失去了正常生物调控的异常生长、分化的细胞和组织。

20.准确率

是综合判断肿瘤标志物的一个指标,一般来说,特异性越高、敏感性越高、准确率就越高,标志物的应用价值也越高。

21.抑癌基因

具有阻止癌变倾向基因发生突变的特定基因,称为抑癌基因。

抑癌基因发生突变,使这一负性控制作用消失,将诱发肿瘤。

p53基因是一种常见的抑癌基因,突变型p53基因蛋白可见于多种肿瘤。

22.激素

由分泌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学活性(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称为激素。

23.分泌

是指机体通过腺体或特定的细胞,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并释放入血液循环中,调节各系统、器官、细胞代谢和功能,维持环境稳定的过程。

24.危险因素(riskfactor):

指个体固有的生理、心理因素或生活环境中的其他因素,它们的存在可促使疾病发生,去掉后可减缓甚至阻止疾病的发生。

25.相对危险度(relativerisk,RR):

是表达危险程度的指标,指暴露于某一危险因素的人与未暴露于此危险因素或与危险因素低于某一水平者发病概率的比较,是临床医学的重要参数,对疾病早期诊断和一、二级预防有重要价值。

二、问答题

1、生化分析方法类型有哪些

终点法、固定时间法、连续监测法、透射比浊法

2、人体铁的生物学作用有哪些

⑴用于合成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

⑵参与人体必需的酶的合成。

⑶参与能量代谢。

⑷与免疫功能相关。

3、什么是肾小球滤过率

单位时间两肾生成的滤液量称为肾小球滤过率。

4、肾脏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答:

肾脏主要功能包括排泄废物、调节体液以及酸碱平衡、分泌激素等。

其结果是维持机体的环境稳定,保证新代谢正常运行。

5、危险因素指的是什么?

6、糖尿病的分为哪四种类型

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四种。

7、相对危险度的定义是什么

相对危险度是表达危险程度的指标,指暴露于某一危险因素的人与未暴露于此危险因素或与危险因素低于某一水平者发病概率的比较,是临床医学的重要参数,对疾病早期诊断和一、二级预防有重要价值。

8、什么是急性冠脉综合征?

以往的急性心肌梗死分类多以心电图表现为依据,不能完全反映病人的实际情况。

现将病理改变为冠状动脉斑块破裂和冠脉血栓导致的冠脉严重狭窄或闭塞的疾病统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

9、简述体水的分布情况

2/3的总体水分布在ICF,1/3存在于ECF,ICF和ECF之间被细胞膜分隔。

ECF又被毛细血管皮分隔为3/4为细胞间液,1/4为血管液。

10、什么是LDLreceptorpathway?

即LD受体途径,LDL或其他含ApoB100、E的脂蛋白如VLDL、β-VLDL均可与LDL受体结合,吞入细胞使其获得脂类,主要是胆固醇,这种代谢过程称为LDL受体途径。

11、简述影响酶促反应的基本因素?

(1)温度;

(2)pH;

(3)反应时间;

(4)底物浓度(5)激活剂或抑制剂

12.影响脂蛋白代谢和转运的主要成分有哪些?

影响脂蛋白代谢和转运的主要成分有载脂蛋白(Apo)、脂蛋白酶类、脂蛋白受体等

13.肿瘤标志物按本身的性质常分为哪几类?

肿瘤标志物按本身的性质分为以下7类:

①酶和同功酶类;

②激素类;

③胚胎抗原类;

④蛋白类;

⑤糖蛋白类;

⑥基因类;

⑦其他肿瘤标志物。

14.肿瘤的明显的临床特征有哪些?

肿瘤有两个明显的临床特征:

一是肿瘤的转移特性,肿瘤细胞通过浸润、转移从原发灶扩散至其他组织和脏器,手术切除原发部位肿瘤后,常在其他脏器出现新的肿瘤病灶,转移是大多数肿瘤治疗失败的原因。

二是早、中期肿瘤无症状,有临床症状而来就诊者,或肿瘤已太大,无法切除;

或已经转移,病属晚期。

15.简述激素在体的作用特点。

(1)作为生物调节物质;

(2)特异性;

(3)高效性;

(4)相互作用,允许作用;

(5)激素作用的时间因素。

16.简述性激素的分类

性激素可分为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两大类,后者又包括雌激素和孕激素。

三、综合题

1、简述体液电解质分布情况。

细胞外液的主要阳离子和阴离子为Na+和Cl-,而K+却主要分布在细胞液,这种分布主要依赖于细胞膜上的钠钾泵的主动转运功能。

钠钾泵将Na+从细胞泵出到细胞外,同时将细胞外的钾收回到细胞。

因此,钠钾泵在维持细胞外电解质浓度的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2、简述Donnan平衡学说

体液中阳离子总数应与阴离子总数相等,并保持电中性。

阴离子常

常随阳离子总量的改变而变化,而某一种阴离子的减少会使另一种阴离子增加来维持电中性。

3、简述缺铁的三个阶段

缺铁是指机体铁量低于正常,根据缺铁的程度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铁减少期(ID),属于缺铁的最早期,此期贮存铁减少,血清铁蛋白浓度下降;

第二阶段为红细胞生成缺铁期(IDE),又称无贫血缺铁期,此期除血清铁蛋白下降外,总铁结合力增高(转铁蛋白饱和度下降);

第三阶段为缺铁性贫血期(IDA),此期除以上指标异常外,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积下降,出现不同程度低色素性贫血。

4、黄疸的形成机制有哪些

①胆红素在体形成过多,超过肝细胞的摄取、转化和结合能力;

②肝细胞对血中未结合胆红素的摄取、转化和排泄发生障碍;

③胆汁排泄受阻,胆小管和毛细胆管的压力增大,肝转化生成的结合胆红素逆流入血,造成高胆红素血症

5、简述肾小管和集合管的主要转运功能。

物质转运过程包括重吸收和排泌。

重吸收和排泌方式可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类。

肾小管和集合管对许多物质的重吸收和排泌作用具有选择性和最大重吸收量。

近曲小管是物质重吸收最重要的部位,髓袢在尿液的浓缩稀释等功能中起重要作用,近端小管、远端小管和集合管都有泌H+功能,通过H+-Na+交换,达到重吸收NaHCO3的目的,参与机体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作用。

6、何为高钾血症(hyperkalemia)及临床上引起高钾血症的原因?

血清钾高于5.5mmol/L时,称为高钾血症。

临床上引起高钾血症的原因有:

1)钾输入过多:

多见于钾溶液输入过快或过量,服用含钾丰富的药

物,输入大量库存血引起。

2)钾排泄障碍:

如肾小管酸中毒,肾小管分泌K+障碍。

3)钾由细胞向细胞外转移:

常见于大面积烧伤、挤压伤等组织细胞大量破坏,细胞钾释放入血;

代偿酸中毒时,细胞钾交换到细胞外。

7.试述血浆脂蛋白的基本结构特征

血浆脂蛋白都具有类似的基本结构,呈球状,在颗粒表面是极性分子,如蛋白质,磷脂,故具有亲水性;

非极性分子如甘油三酯、胆固醇酯藏于其部。

磷脂的极性部分可与蛋白质结合,非极性部分可与其他脂类结合,作为连接蛋白质和脂类的桥梁。

8.简述肿瘤标志物联合应用的原则和意义。

肿瘤是由单一变异细胞多次克隆的结果,增长至特定体积的瘤组织,有一较长的发展期。

细胞在倍增时,遗传基因不稳定,容易发生变异、突变。

一个肿瘤中存在杂合的亚群组,其组织学有多态性,临床特性也多处不同。

通过观察培养的肿瘤细胞株,也能见到异类细胞的存在。

因此单个肿瘤标志物应用敏感性或特异性偏低,不能满足临床肿瘤诊治的需要。

临床实践也表明,肿瘤标志物联合应用可以提高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肿瘤标志物联合应用的基本原则是选用不同性质、互补的、相对敏感的3~4个肿瘤标志物组成标志群。

过多的标志浪费人力和财力,也会增加假阳性比例。

9.理想的肿瘤标志物应符合哪些条件?

理想的肿瘤标志物应符合以下条件:

①敏感性高;

②特异性高;

③肿瘤标志物的浓度和肿瘤大小相关,标志半寿期短,有效治疗后很快下降,能较快反映体肿瘤的实际情况;

④肿瘤标志物浓度和肿瘤转移、恶性程度有关,能协助肿瘤分期和预后判断;

⑤存在于体液特别是血

液中易于检测。

10.简述肾上腺皮质功能紊乱诊断的常用动态功能试验及适应征

(1)ACTH兴奋试验 该试验适用于诊断原发或继发性皮质功能减退。

(2)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该试验适用于诊断和鉴别诊断库欣病综合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