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工程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30539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水工程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给水工程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给水工程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给水工程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给水工程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给水工程复习资料.docx

《给水工程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水工程复习资料.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给水工程复习资料.docx

1.给水系统的分类:

(1)按水的使用方式:

直流给水系统、循环给水系统、复用给水系统。

(2)按给水系统供水方式:

统一给水系统、分质给水系统、分压给水系统、分区给水系统、区域给水系统。

2.给水系统的组成:

取水构筑物,水处理构筑物,水泵站,输水管渠,管网,调节构筑物,排泥水处理构筑物

3.水泵站的分类:

一级泵站,二级泵站,增压泵站,调蓄泵站,

4.生产用水重复利用率:

工业企业生产中直接重复利用的水量在该企业的生产总用水量中所占的百分数。

5.

(1)饮用水水质的基本要求:

a.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b.不得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危害的化学物质和放射性物质.c.水的感官性良好.

(2)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微生物指标、毒理指标、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放射性指标

6.日变化系数Kd:

一年之中的最高日供水量和平均日供水量的比值.

7.供水时变化系数Kh:

在一年之中供水最高日那一天的最大一小时的供水量(最高日最高时供水量或用水量)和该日平均供水量或用水量的比值。

8.水塔(高位水池)和清水池的关系:

水塔(或高位水池)和清水池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二级泵站供水曲线越接近用水曲线,则水塔容积越小,相应清水池容积就要适当大。

当供水系统中不设水塔和调节构筑物时,可以认为二级泵站的送水量就等于用户的用水量。

因此采用在一天内每一小时时段内的用户用水累计量和水厂净水构筑物产水累计水量的差

连续为正(或连续为负)的值乘以连续时来计算清水池的调节容积。

与上相仿,可采用在一天内每一小时时段内的用户用水累计量和二级泵站送水累计水量的差连续为正(或连续为负)的值乘以连续时间来计算水塔的调节容积。

9.清水池:

设在一、二级泵房之间

作用:

调节一级泵房供水量(即水厂净水构筑物的处理水量)和二级泵房送水量之间的差值。

清水池的有效容积一般可按水厂最高日设计水量的10%-20%计算,小规模的水厂采用较大的数值。

10.确定有水塔和无水塔时清水池的调节容积:

有水塔时,在最高日最高时条件下,由一级泵站和二级泵站曲线确定。

无水塔时,最高日最高时条件下,由一级泵站和用户供水曲线确定。

11.经济流速:

在重力流的输配管网中,满足供水流量和压力要求的最大流速为经济流速。

12.江河取水构筑物位置的选择:

(1)位于水质良好的地带。

(2)靠近主流,有足够的水深,有稳定的河床及岸边,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

(3)尽量靠近主要用水地区。

(4)应注意避开河流上的人工构筑物或天然障碍物。

(5)尽可能不受冰凌、冰絮的影响。

(6)不妨碍航运和排洪,并符合河道、湖泊、水库整治规划的要求。

(7)不影响河床稳定,不影响防洪。

13.斜板、斜管沉淀池的理论依据:

在沉淀池容积一定的条件下,池深越浅,沉淀面积越大,悬浮颗粒去除率越高。

为什么斜管倾角通常采用60°?

斜管倾角越小,则沉淀面积越大,截留速度越小,沉淀效率越高,但排泥不畅,根据生产实践,斜管水平倾角通常采用60°。

14.消毒剂的投加点:

(1)在水厂取水口或净水厂混凝前投加:

作助凝剂提高混凝效果。

(2)清水池进口或滤池至清水池管线上:

30min消毒。

(3)输水泵站井内:

调整出厂剩余消毒剂浓度。

(4)管网内(一般在加压泵站吸水井内):

保证管网末梢消毒剂余量,需很长延伸。

15.并联分区:

由同一泵站内的低压和高压水泵分别供给低区和高区用水。

各区用水分别供给,比较安全可靠;各区供水泵集中在一个泵站内,管理方便。

但增加了输水管长度和造价,又因到高区的水泵扬程高,需要耐高压的输水管。

串联分区:

高低两区用水均由低区泵站供给,高区用水再由高区泵站加压。

大中城市的管网,往往由于管线很长,水头损失过大,为了提高边缘地区的水压,而在管网中间设加压泵站或水库泵站压加,也是串联分区的一种形式。

无论串联分区或并联分区,分区后可以节省的供水能量相同。

区别是,并联分区增加了输水管长度,串联分区增加了泵站。

16.强化常规处理工艺包括以下内容:

a.强化混凝,降低出水浑浊度。

b.调节进水PH值,去除有机污染物。

c.减少消毒副产物生成量。

d.发挥滤料生物作用。

17.简述过滤过程中出现负水头原因及其对过滤的影响:

(1)原因:

当滤层中截留了大量杂质后,孔隙率减小,滤速增大,过滤水头损失增加,使

得某一深度外的水头损失超过水深时便出现了负水头现象,实际上是滤池内水的部分势能转化成了功能的结果。

(2)影响:

出现负水头时,水中的溶解气体会释放出来形成气囊,减少过滤面积增大孔隙率流速,增大水头损失,反冲洗时,气囊分割成气泡易黏附滤料顺水带出滤池。

18.影响沉淀效果的主要因素

(1)短流影响:

可能形成流速很慢的“死角”,减小过流面积,局部地方流速更快,本来可以沉淀去除的颗粒被带出池外。

(2)水流状态影响:

通过减小水力半径,减小雷诺数Re,增大弗劳德数Fr,有利于提高沉淀效果。

(3)絮凝作用影响:

水流在沉淀池中停留时间越长,絮凝作用越明显,越有利于沉淀效率的提高。

19.混凝四机理:

压缩双电层,吸附电中和,吸附架桥,网捕或卷扫。

20.絮凝构筑物分为水力絮凝池和机械絮凝池,水力絮凝池又包括隔板絮凝池,折板絮凝池和网格絮凝池。

21.直接过滤:

原水不经沉淀或澄清处理而直接进入滤池的过滤。

a.方式:

(1)原水投加混凝剂后不经过絮凝沉淀构筑物直接进入滤池过滤,称为“接触过滤”。

(2)原水投加混凝剂后经过短时间的絮凝,水中悬浮胶体颗粒脱稳、聚结成一定粒径颗粒即刻进入滤池过滤,称为“微絮凝过滤”。

b.适用条件:

接触过滤、微絮凝过滤仅适用浊度和色度较低且水质变化较小的水源水,一般不含大量藻类。

22.混凝剂投加方式:

①泵前投加 药液投加在水泵吸水管或吸水喇叭口处,安全可靠,操作简单,一般适用于取水泵房距水厂较近的小型水厂。

②高位溶液池重力投加 当取水泵房距水厂较远者,应建造高架溶液池利用重力将液投入水泵压水管上,或者投加在混合池入口处。

③水射器投加 利用高压水通过水射器喷嘴和喉管之间真空抽吸作用将药液吸入同时注入原水管中。

④泵投加 泵投加混凝剂有两种形式:

一是耐腐蚀离心泵配置流量计装置投加,另计量泵投加。

计量泵一般为柱塞式计量泵和隔膜式计量泵,不另配备计量装置。

柱塞式计量泵适用于投加压力很高的场合。

23.比较混凝过程中的两个阶段控制指标及混凝剂作用机理差异:

(1)混合阶段:

混合要快速剧烈,通常在10-30s至多不超过2min即告完成。

搅拌强度G一般在700-1000s-1之内。

此阶段内,存在一定程度的异向絮凝,主要发挥压缩扩散层,电中和脱稳作用。

(2)絮凝阶段:

以同向絮凝为主,在絮凝过程中,絮凝体尺寸逐渐增大,G值应渐次减小,平均G在20-70s-1范围内,平均GT在1*104-1*105范围内,主要发挥吸附架桥作用。

24.地表水水域环境质量标准按功能高低分为以下五类:

一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V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2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

铁浓度<0.3mg/L;锰浓度<0.1mg/L;氟浓度<1.0mg/L

26.铁、锰共存的地下水进行除锰时,根据铁浓度如何选择工艺流程。

当地下水中铁的含量不高<2mg/L且满足水的pH≥7.5时,两级曝气两级过滤除铁除锰工艺系统可简化为一次曝气一次过滤的工艺,滤池上层除铁下层除锰。

在同一滤层中完成,不至于因锰的泄漏而影响水质。

如果铁含量高于5mg/L以上同时含有锰时,则除铁滤层的厚度增大后,剩余的滤层已无足

够能力截留水中的锰,会使二价锰泄露。

为了更好地除铁锰,可在一个流程中建造两座滤池,采用二级过滤,第一级过滤除铁,第二级过滤除锰,压力滤池为双层滤料池,经预氧化的含铁含

锰地下水,自上而下进入双层滤料滤池,上层除铁,下层除锰。

27.固定式取水构筑物分类、各自特点及适用条件:

(1)岸边式取水构筑物:

从江河、湖泊取水,原水直接流入进水间,由进水间和泵房两部分组成。

适用于江河岸边较陡,主流近岸,岸边有足够水深,水质和地质条件较好,水位变幅不大的情况。

(2)河床式取水构筑物:

取水头深入江河、湖泊中,经取水头部的进水孔流入,沿进水管至集水间,然后由泵抽走,由取水头部、进水管、进水间和泵房组成。

适用于河床稳定,河岸平坦,枯水期主流离岸较远,岸边水深不够或水质不好而河中又具有足够水深或较好水质的取水条件。

(3)斗槽式取水构筑物:

在岸边式或河床式取水构筑物之前设置“斗槽”进水,在河流岸边用堤坝围成,或在岸

边上开挖进水槽,由于斗槽中水流流速缓慢,进入斗槽中泥沙就会沉淀水中的冰絮会上浮,因而减少了进入取水口的泥沙和冰絮。

适宜在河流含沙量大,冰情严重,取水量较大的河流段取水。

28.河床式取水构筑物分类、各自特点及适用条件:

(1)自流管取水:

通过自流管进入集水井。

由于自流管的=淹没在水中,河水靠重力自流,因此工作较可靠,但敷设自流管时,开挖土石量较大。

适用于自流管埋深不大或在河岸可以开挖隧道以敷设

自流管时的场合。

(2)虹吸管取水:

与自流管相比,提高了埋管高程。

可减少水下土石方量,缩短工期,节约投资,但工期质量要求较高,运行管理要求严格,保证严密不漏气,需真空设备可靠性低于自流管。

适用于河滩宽阔,河床较高,河床地质坚硬或管道需穿越防洪堤。

(3)水泵直接取水:

不设集水井,水泵吸水管直接深入河中取水,有省去集水间,故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造价较低。

适用于取水量较低,河水较清,含泥沙,漂浮物少的河段。

(4)桥墩式取水:

缩小了河道过水断面,容易造成附近河床冲刷,基础埋深大,需要设置较长的引桥和岸边连接,施工复杂,造价较大,影响航运和水上交通。

适用于河流宽度很大,岸边平缓,岸边无建造泵房条件的地方。

29.井群对出水量的影响:

①在水位降落值不变的条件下,共同工作的各井出水量小于各井单独工作时的出水量。

②在出水量不变的条件下,共同工作的各井的水位降落值大于各井单独工作时的水位降落值。

井群互阻影响程度和井距,布置方式,含水层岩性,厚度,储量,补给条件以及井的出水量有关。

30.大口井有完整式和非完整式之分,含水层厚度大于10m时,一般设计成非完整式大口井。

理由:

非完整式大口井井壁、井底同时进水,进水范围大,集水效果好,应用较多。

31.管井构造一般由井室、井壁管、过滤器及沉淀管组成。

(1)井室:

安装各种设备(水泵、控制柜等)、保持井口免受污染、进行维护管理。

(2)井壁管:

加固井壁、隔离水质不良的或水头较低的含水层。

(3)过滤器:

集水、保持填砾与含水层的稳定。

(4)沉淀管:

沉淀进入井内的细小砂粒和地下水中析出的沉淀物。

32.颗粒迁移作用:

拦截作用、沉淀作用、惯性作用、水动力作用。

33.滤层含污能力:

在一个过滤周期内,按整个滤层计算,单位体积滤料中的平均含污量。

34.为了改变上细下粗滤层中杂质分布不均匀现象,提高滤层含污能力,便出现了双层滤料、三层滤料及均质滤料滤池。

35.加氯量:

加入到水中的氯大部分用于灭活水中微生物、氧化有机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