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3052577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4.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Word文件下载.docx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Word文件下载.docx

针对需求

解决问题

满足需求

ActionPlan

处置策划

全员参与

持续改进

CheckDo

检查实施

基于客观事实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中应正确、恰当地应用统计方法,对收集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整理、分析、验证,并作出结论。

基本原则在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中的体现如图1所示。

成果转化和推广

图1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基本原则示意图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程序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组织员工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1900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质量管理小组qualitycontrolcircle

由生产、服务及管理等工作岗位的员工自愿结合,围绕组织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改善环境、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运用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团队。

注:

质量管理小组亦称QC小组。

3.2

活动程序activityprocedures

遵循PDCA循环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步骤。

3.3

问题解决性课题problem-solvingproject

小组针对已经发生不合格或不满意的生产、服务或管理现场存在的问题进行质量改进,所选择的质量管理小组课题。

问题解决性课题包括现场型、服务型、攻关性、管理型4种类型。

a)现场型:

以稳定生产工序质量,改进产品、服务、工作质量,降低消耗,改善现场环境等为选题范围的课题。

b)服务型:

以推动服务工作标准化、程序化、科学化,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为选题范围的课题。

c)攻关型:

以解决技术关键问题为选题范围的课题。

d)管理型:

以提高工作质量,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管理水平为选题范围的课题。

3.4

创新性课题innovativeproject

小组针对现有的技术、工艺、技能和方法等不能满足实际需求,运用新的思维研制新产品、服务、项目、方法,所选择的质量管理小组课题。

4活动程序要求

4.1问题解决型课题

4.1.1总则

问题解决性课题目标根据来源不同分为自定目标和指令性目标。

自定目标和指令性目标的课题在活动程序上有差异,如图2所示。

效果检查

制定巩固措施

达到目标

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确定主要原因

制定对策

对策实施

设定目标

目标可行性分析

原因分析

指令性目标课题

选择课题

现状调查

自定目标课题

P

D否

C

A

图2问题解决型课题活动程序

4.1.2选择课题

4.1.2.1选题来源

针对存在问题及改进对象,小组应结合实际,选择适宜的课题。

课题来源一般有:

a)指令性课题

b)指导性课题

c)自选性课题。

小组自选课题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落实组织方针、目标的关键点;

——在质量、效率、成本、安全、环保等方面存在问题;

——内、外部顾客的意见和期望。

4.1.2.2选题要求

小组选题要求应包括:

a)小组能力范围内,课题宜小不宜大;

b)课题名称直接,尽可能表达课题的特性值;

c)选题理由明确、简洁。

4.1.3现状调查

为了解问题的现状和严重程度,小组应进行现状调查:

a)把握问题现状,找出问题症结,确定改进方向和程度;

b)为目标设定和原因分析提供依据;

c)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分类、分层和整理;

d)提供的数据和信息具有客观性、可比性、时效性和全面性。

4.1.4设定目标

4.1.4.1目标来源

根据所选课题,小组应设定活动目标,以掌握课题解决的程度,并为效果检查提供依据。

课题目标来源:

a)自定目标。

小组明确课题改进程度,由小组成员共同制定的目标;

b)指令性目标。

上级下达给小组的课题目标或小组直接选择上级考核指标作为目标。

4.1.4.2目标设定依据

小组自定目标可考虑:

a)上级下达的考核指标或要求;

b)顾客需求;

c)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d)小组曾经接近或达到的最好水平;

e)针对问题或问题症结,预计问题解决的程度,测算小组将达到的水平。

4.1.4.3目标设定要求

目标设定应与小组活动课题相一致,并满足如下要求:

a)目标数量不宜多;

b)目标可测量;

c)目标具有挑战性。

4.1.4.4目标可行性分析

指令性目标应在选题后进行目标可行性分析,目标可行性分析可考虑:

a)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b)小组曾经接近或达到的最好水平;

c)针对问题或问题症结,预计问题解决的程度,测算小组将达到的水平。

4.1.5原因分析

小组进行原因分析应符合以下要求:

a)针对问题或问题症结进行原因分析;

b)问题和原因之间的因果关系清晰,逻辑关系紧密;

c)从人、机、料、法、环、测等方面考虑,以充分展示生产问题的原因,避免遗漏;

d)将每一条原因分析到末端,以便直接采取对策;

e)正确应用适宜的统计方法。

4.1.6确认主要原因

小组应依据数据和事实,针对末端原因,客观地确定主要原因:

a)收集所有的末端原因,识别并排除小组能力范围以外的原因;

b)对每个末端原因进行逐条确认,必要时可制定要因确认计划;

c)依据末端原因对问题或问题症结影响程度判断是否为主要原因;

d)判定方式为现场测量、试验及调查分析。

4.1.7制定对策

小组制定对策应:

a)针对主要原因逐条制定对策;

b)必要时,提出对策的多种方案,并进行对策效果的评价和选择;

c)按5W1H制定对策表,对策明确、对策目标可测量、措施具体。

注:

5W1H即What(对策)、Why(目标)、Who(负责人)、Where(地点)、When(时间)、How(措施)。

4.1.8对策实施

小组实施对策应:

a)按照对策表逐条实施对策,并对对策目标进行比较,确认对策效果和有效性;

b)当对策未达到对应的目标时,应修改措施并按新的措施实施;

c)必要时,验证对策实施结果在安全、质量、管理、成本等方面的负面影响。

4.1.9效果检查

所有对策实施后,小组应进行效果检查:

a)检查小组设定的课题目标是否完成;

b)与对策实施前的现状对比,判断改善程度;

c)必要时,确认小组活动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1.10制定巩固措施

制定巩固措施,小组应:

a)将对策表中通过实施证明有效的措施经主管部门批准,纳入相关标准,如工艺标准、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等;

b)必要时,对巩固措施实施后的效果进行跟踪。

4.1.11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小组对活动全过程进行回顾和总结,有针对性地提出今后打算。

包括:

a)针对专业技术、管理方面和小组成员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全面总结;

b)在全面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下一次活动课题。

4.2创新型课题

4.2.1总则

创新型课题按照图3所示的程序开展活动。

标准化

提出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

设定目标及目标可行性分析

D

图3创新型课题活动程序

4.2.2选择课题

4.2.2.1选题来源

小组针对现有的技术、工艺、技能、方法等无法实现或满足工作任务的实际需求,运用新思维选择的创新课题。

4.2.2.2选题要求

小组选题应满足以下要求:

a)针对需求,借鉴查新不同行业或类似专业中的知识、信息、技术、经验等,研制(发)新的产品、服务、方法、软件、工具及设备等;

b)课题名称应直接描述研制对象;

c)必要时,论证课题的可行性。

4.2.3设定目标及目标可行性分析

4.2.3.1设定目标

小组围绕课题目的设定目标,目标设定应满足以下要求:

a)与课题所达到的目的保持一致;

b)将课题目的转化为可测量的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