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单元检测卷新人教版必修30611227.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05053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单元检测卷新人教版必修3061122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年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单元检测卷新人教版必修3061122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学年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单元检测卷新人教版必修3061122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学年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单元检测卷新人教版必修3061122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学年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单元检测卷新人教版必修3061122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单元检测卷新人教版必修30611227.docx

《学年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单元检测卷新人教版必修3061122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单元检测卷新人教版必修30611227.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单元检测卷新人教版必修30611227.docx

学年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单元检测卷新人教版必修30611227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时间:

6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在单位,人们可以参加辩论、文化活动;回到社区,人们又可以到自己所在社区参加歌唱、舞蹈等各种文化活动。

这表明(  )

A.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是文化生活

B.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无处不在

C.人们的文化素养是天生的

D.文化活动是社会技术进步的结果

答案 B

2.农谚云:

“种麦到立冬,种一缸,打一瓮”“立了冬,耧再摇,种一葫芦打两瓢”。

这都是人们对农业活动的总结,对指导农业生产很有作用。

这说明(  )

A.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B.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

C.文化现象伴随人类始终

D.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答案 A

解析 农谚是人们对农业活动的总结,体现了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3.近几年,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在节假日选择出游,但每到旅游旺季,一些游客破坏景区设施的行为便会集中出现,有网友评论这些游客的行为是没有文化的表现。

这里的“文化”是指(  )

A.人类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B.人的一种文化素养,与“文明”“礼貌”相近

C.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D.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游客的行为是缺乏社会公德、不讲文明的表现。

所以,这里所说的“文化”与“文明”“礼貌”相近,是人的一种文化素养,故选B。

4.月亮在天文学家眼中是一个普通的天体,而一个远离家乡的游子会借景抒情,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

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见月吟诗是一种文化活动 ②游子眼中的月亮是一种文化现象 ③文化素养的高低通过文化活动呈现出来 ④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答案 C

解析 月亮是一个天体,不属于文化现象,排除②;材料没有体现个人文化素养问题,排除③。

见月吟诗属于文化活动,故①正确;通过月亮表达心情,可见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故④正确,答案选C项。

5.文化的形式丰富多彩,下列不属于文化的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B.思想道德

C.科学知识

D.语言

答案 A

解析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思想道德、科学知识、语言属于文化现象,“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属于政治活动,不属于文化。

故选A项。

6.“心暖经济暖”,只有信心才能产生勇气,只有勇气和力量才能战胜困难,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  )

A.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B.文化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C.文化和政治相互交融

D.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社会力量

答案 D

解析 “只有信心才能产生勇气,只有勇气和力量才能战胜困难”,说明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社会力量,D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优秀文化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B错误。

7.傅雷写给儿子的家书,现代很多人都推崇备至。

他的家书不仅是一部记录家常的书信集,更是一部蕴藏着为人处世、持家教子的智慧书。

这说明(  )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的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都是积极的主动的 

③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可以自然而然地转化为物质力量 

④精神产品离不开相应的物质载体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答案 C

解析 题中材料“他的家书不仅是一部记录家常的书信集,更是一部蕴藏着为人处世,持家教子的智慧书”,既表明了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也说明了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个人成长的重要影响,故①④符合题意;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只有先进的文化才对人有积极影响,故②错误;文化不会自然而然地转化为物质力量,故③错误。

答案选C。

8.目前中国已在全球123个国家设立了465所孔子学院和713个孔子学堂,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汉语热”在全球持续升温。

这表明(  )

A.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文化是经济的反映

B.文化与经济亦步亦趋

C.文化对经济有促进作用

D.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答案 A

解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汉语热’在全球持续升温”,体现了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文化是经济的反映,A符合题意;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B错误,排除;优秀文化对经济有促进作用,C错误,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政治,排除D。

9.“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在太湖边上的杨湾村,夜里曾“聒噪”的蛙声,如今成了农民增收的资源。

有人根据当地青蛙多的特点,想到在银色月光里听着蛙唱,喝着碧螺春,可能是城里人向往的惬意生活。

于是用这个文化创意建起“青蛙村”,搞起休闲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这体现了(  )

A.文化对经济发展有促进的一面

B.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C.文化创意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

D.古典文化提升了人的需求层次

答案 A

解析 用文化创意建起“青蛙村”,搞起休闲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表明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故A符合题意;B错误,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故排除;C、D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

10.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比现在落后,但当时诸子峰起、百家争鸣,是中华文化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

《孙子兵法》至今仍为兵家经典,甚至被应用于当代企业管理。

这一事实主要说明(  )

A.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集中体现

B.政治、经济决定文化

C.优秀文化塑造人生

D.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答案 D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文化对经济的影响,而非政治、经济对文化的影响,故A、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到文化对人生的影响,故排除C;题中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比现在落后,但百家争鸣,说明了文化并不都是和经济社会发展同步的,文化可能先于经济社会,也可能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故D符合题意。

11.文化与经济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关系,你认为下列表述中合理的传导顺序是(  )

①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加 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资本涌入,推动了文化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④生产发展壮大,文化领域出现新兴的产业或部门

A.①→③→④→②B.④→①→③→②

C.①→②→③→④D.③→④→①→②

答案 A

解析 经济决定文化,经济发展为文化发展提供物质基础,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加;文化需求增加,推动文化市场繁荣;文化消费作为一个新的消费热点,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文化生产力在现代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故表述合理的传导顺序为①→③→④→②。

12.参加村委会选举,参观历史博物馆的展览,进行红色旅游,参加文明社区、城市共建活动,旁听“水电调价听证会”,这些活动难以与经济、政治、文化分类。

这是因为(  )

A.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集中表现

B.文化的发展与经济、政治的发展亦步亦趋

C.文化没有自身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D.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答案 D

解析 “这些活动难以与经济、政治、文化分类”,表明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D正确。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A说法错误。

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B、C错误。

13.列宁说,文盲是被排除在政治之外的。

这句话说明(  )

A.没有文化就不能享受政治权利

B.文化反作用于经济

C.文化决定政治

D.文化程度会影响政治权利行使

答案 D

解析 材料表明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程度影响政治权利的行使,故D当选;A、C观点错误;B项观点与材料无关,排除。

14.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劳务需求已由体力型向智力型、技能型转变,对素质低、技能差的劳动力需求迅速减少。

可见(  )

A.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B.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C.经济发展对人的文化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D.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答案 C

解析 材料说明经济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所以C项符合题意。

A、B、D三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15.韩国某外交官说:

“如果外国人对韩国歌手有更多的关注,逐渐地他们就会喜欢上韩国……如果他们喜欢韩国,他们就会购买更多的韩国产品。

这就是我们试图推广的。

”这启示我们(  )

①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②文化生产力对现代经济起决定作用 ③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答案 B

解析 “如果外国人对韩国歌手有更多的关注,逐渐地他们就会喜欢上韩国……如果他们喜欢韩国,他们就会购买更多的韩国产品”,说明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反作用于经济,说明了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启示我们必须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①③正确,选B;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并不能起决定作用,②错误;④与题意无关。

16.M中学T班同学小薇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多次荣获“道德之星”光荣称号,老师和同学都对她交口称赞。

她因此慢慢摆脱了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产生的自卑心理,自信心越来越强。

小薇的成长经历进一步印证(  )

①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着决定性作用 ③优秀文化有利于培育和塑造人的健全人格 ④优秀文化是解决人的心理问题的主导力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

①③符合题意。

文化对社会和人的发展具有反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②观点错误;不能认为优秀文化是解决人的心理问题的主导力量,④夸大了优秀文化的作用。

17.有关专家指出,在中国,教育是个人、家庭、国家的完美统一。

中国人对于教育的目的,一是通过教育改变命运,二是通过教育实现个人、家庭和国家的理想。

而在西方,教育的核心是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自由性。

从中西方对教育的理解中可以得出(  )

①文化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 ②文化支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 ③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教育的迥异 ④文化影响人们在教育实践中目标的确定

A.①②B.①④

C.③④D.②④

答案 B

解析 材料指出,中国和西方的教育目的和核心是不一样的,是因为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不同,也就是说文化影响了人们目标的确定,故④符合题意;而这种教育的差异对人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故①符合题意;文化对人有影响作用,但是文化不能支配人们的行为方式,故②和题意不符;中西教育的迥异是由双方的经济、政治等决定的,而不是因为文化的差异导致的,故③说法错误。

答案选B。

18.西方学者约瑟夫·奈曾就柏林墙倒塌感慨:

“早在柏林墙倒塌之前,西方的影视就已经穿墙而过影响了一大批人。

如果没有西方流行文化经年累月传递的那些影像,光凭锤子和压路机是难以推倒柏林墙的。

”这表明(  )

①文化对政治具有反作用 ②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④政治是文化的基础

A.①③B.②③

C.①②D.③④

答案 A

解析 经济是文化的基础,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文化,④错误,排除;文化具有意识形态部分,也有非意识形态部分,②说法错误;西方影视早在柏林墙倒塌之前就已经影响了一大批人,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文化对政治具有反作用,①③说法正确。

故选A。

19.“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上述歌词表明(  )

A.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B.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答案 D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