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兽医工作大会发言提纲精编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04958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畜牧兽医工作大会发言提纲精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畜牧兽医工作大会发言提纲精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畜牧兽医工作大会发言提纲精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畜牧兽医工作大会发言提纲精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畜牧兽医工作大会发言提纲精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畜牧兽医工作大会发言提纲精编版.docx

《畜牧兽医工作大会发言提纲精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畜牧兽医工作大会发言提纲精编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畜牧兽医工作大会发言提纲精编版.docx

畜牧兽医工作大会发言提纲精编版

畜牧兽医工作大会发言提纲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市农村、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年和“十一五”全市畜牧兽医工作,部署年工作,进一步推进畜牧兽医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刚才,大家参加了全市农业工作会议,市农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对今年的畜牧兽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请各县市区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要辩证分析发展形势

年是不平凡的一年。

我市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卓有成效,农业部在我市召开了首次全国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现场会。

全国首次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如期举行,我们圆满完成了湖北考区考点的考务工作。

入汛以来,因洪涝灾害,我市畜牧业经受了严峻考验,我们积极组织抗灾自救并争取落实畜牧业救灾贴息贷款资金2.5亿元。

另外,我们还沉着应对了生猪价格异常波动,果断处置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

面对复杂局面,全市畜牧兽医行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狠抓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不断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积极争取畜牧兽医项目资金落户,全年共争取中央、省级财政支持我市畜牧业发展专项资金1.66亿元,全市畜牧兽医事业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好势头,其特点主要有七个方面。

一是畜产品产量产值稳定增长。

年全市生猪出栏555.45万头,同比增长2.3%,比2005年增28.9%;肉牛出栏4.66万头,同比增长7.9%,比2005年增51.8%;山羊出栏117.17万只,同比增长7.6%,比2005年增49%;家禽出笼3300.42万只,同比增长14.4%,比2005年增46.7%。

肉类总产量54.17万吨,同比增长3.1%,比2005年增43.4%;禽蛋产量5.4万吨,同比增长14.4%,比2005年增46.1%;牛奶产量2.9万吨,同比增长76.8%,比2005年增107.1%。

畜牧业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6.1亿元,同比增长12.4%,比2005年增1.14倍。

二是标准化规模养殖深入推进。

全年新建畜禽养殖小区153个,累计达到639个,比2005年增607个;标准化万头规模养猪场达到38个,比2005年增20个;新建“150”标准化养猪场525栋,累计达到1464栋,比2005年增940栋;新增“165”养牛户52个,累计达到200个,比2005年增200个;新建“1235”养羊场242个,累计达到1677个,比2005年增1500个;新建“153”蛋鸡养殖场113个,累计达到328个,比2005年增300个;新增“156”肉鸡养殖场50个,累计达到200个,比2005年增200个;新建生物发酵床3000平方米,累计达到3.7万平方米,比2005年增3.7万平方米。

生猪、家禽规模养殖出栏出笼比重分别达到65.5%、60%。

全年新发展各种标准化规模养殖场789个,其中有8个场被农业部确定为“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6个场通过农业部畜禽养殖标准化规模养殖扶持项目验收。

三是产业化经营步伐显著加快。

全市县级以上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66个,比2005年增加42个,其中省级龙头企业5个、市级龙头企业22个。

引进的正大、均瑶、双汇、蒙牛等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强,本地的富江南、清江肉联、喜旺食品、民大、昌伟等龙头企业不断做大。

全市生猪、乳制品、家禽、饲料的屠宰加工量达到300万头、15万吨、1000万只、100万吨,比2005年分别增加180万头、5万吨、400万只、40万吨。

、、、4个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和长阳1个省级山羊养殖大县建设成效显著。

全年新增畜牧业专业合作社101家,累计达到205家,比2005年翻了两番。

四是动物防疫体系进一步健全。

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通知》(府办发〔〕117号)要求,全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

市县乡畜牧兽医行政管理体系、市县乡村四级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体系不断健全。

动物防疫冷链设施、重大动物疫病诊断监测网络和病死动物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系统等动物防疫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全市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密度大幅度提高。

猪、牛、羊、禽发病死亡率分别为1.32%、0、0和3.28%。

虽然上半年在个别地方发生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但是下半年全市基本做到了清静无疫。

五是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普遍提升。

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等监管制度不断健全、监管能力逐步提高。

全年完成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抽样1220份。

其中“瘦肉精”污染监测、磺胺类药物残留监测合格率达到100%,饲料、养殖场生猪尿样的违禁药品检测合格率达到100%,畜产品中兽药残留检测合格率达到100%。

7月14日,农业部对我市畜产品质量进行了专项抽样检测,共随机抽检样品35份,全部合格。

生猪定点屠宰检疫的持证率、挂标率均达到95%以上,动物检疫中检出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新增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产品认证数10个,累计达到96个。

“十一五”期间,全市没有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六是畜牧兽医科技支撑体系日益健全。

全市97个乡镇设置了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落实乡镇防检监督员181人、村级动物防疫员1762人、专业技术服务人员2385人;培训畜牧从业人员达到17.5万人次,比2005年增加5万人次。

全年推广生物发酵床养殖等先进实用技术15种,技术指导养殖场户1.5万户,发放畜牧科技资料10万份。

全市畜牧业科技贡献率已经达到51%,比2005年提高4个百分点。

猪、牛、羊、禽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5%、90%、90%、95%以上。

猪、羊、禽出栏率连续五年保持在140%、145%、300%以上。

七是畜牧兽医行业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狠抓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一岗双责”。

不断加大干部队伍建设力度,提拔了一批干部,调配了一批干部,录用了一批干部,造就了一批人才,精心培育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和崇尚乐于奉献、勇于实践的行业环境。

加强市直畜牧兽医行业管理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做了七件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

长阳、等地积极创造条件,不断强化畜牧兽医管理服务装备建设和专业水准的提升,行业形象进一步提高,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同和当地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

当前,我市畜牧业发展正处在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既有必须破解的发展瓶颈,又有难得的发展机遇。

就发展瓶颈而言,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因兽药残留超标、环境因素造成的重金属含量超标和动物疫病流行等客观存在,畜产品质量安全仍存在隐患。

同时,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不顺,监管手段弱化。

二是畜禽养殖风险问题。

首先是疫病风险。

近几年来,我市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情仍时有发生,并呈现多点散发、重点地区连片发生态势,导致病原污染面大;畜禽分散养殖户饲养条件较差;动物防疫体系有待完善。

其次是市场风险。

以生猪为主的畜产品价格波动异常,年生猪价格最低降到9.2元/千克、最高达到14.2元/千克,养殖户如坐“过山车”,全社会也广泛关注。

三是畜禽养殖环境保护问题。

部分养殖户粪污处理意识淡薄,粪污处理不及时,盲目追求高产而重化肥轻有机肥,资源循环利用率较低,给养殖环境综合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畜牧业养殖污染越来越成为农村生态环保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就发展机遇而言,也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看宏观经济态势。

从全国来看,我国经济顶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成功实现了“保8”目标,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巩固扩大。

从全省来看,“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实现跨越式发展、不断实现“弯道超越”、真正担当起构建促进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战略机遇期。

全省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将有利于扩大畜牧业投资,刺激畜产品消费。

二看扶持政策措施。

中央财政不断增加“三农”投入,扩大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和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规模。

从政策层面,将大力支持生猪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畜禽养殖加工一体化和畜禽良种繁育、动物防疫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草原生态建设。

其中南方易灾草地保护建设项目,对我市加快发展草食畜牧业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三看产业发展基础。

“十一五”期间,我市畜牧兽医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十二五”畜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要始终咬定发展目标

年畜牧兽医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施行《畜牧法》、《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立足“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机制,大力实施现代畜牧业“六化”集成战略,推进畜禽养殖规模化生态化、动物防疫规范化科学化、畜牧经营产业化标准化。

提升产业水平,优化内部结构,扎实推进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着力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快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实现畜牧业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有机统一,夯实中部地区畜牧业强市基础。

力争实现“三大目标”。

一是畜牧业生产发展目标。

全市生猪出栏580万头,同比增长25万头,增4.5%;肉牛出栏4.9万头,同比增长2500头,增5.4%;山羊出栏122.7万只,同比增长5.5万只,增4.7%;家禽出笼3800万只,同比增长500万只,增15.2%;肉类总产量达到56.5万吨,同比增长4.5%;禽蛋产量达到5.7万吨,同比增长5.6%;牛奶产量达到3.1万吨,同比增长7%。

畜牧业产值达到112亿元,同比增长6%。

二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目标。

重大动物疫病依法强制免疫密度达到部、省规定标准;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猪、牛、羊、禽发病死亡率分别控制在3%、1%、4%和8%以内;家畜血吸虫病感染率控制在1%以内。

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确保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场)建设初见成效。

三是畜产品质量安全目标。

畜产品瘦肉精、兽药残留抽样检测合格率均保持100%;动物产地检疫率、屠宰检疫率分别达到90%以上、100%;病死动物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确保不发生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目标引领行动,今年的目标折射出了统筹的理念,需要我们登高望远、应急谋远,矢志不渝、一往无前,有一种志在必得的胆识,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

三、要突出部门工作重点

为做好年全市畜牧兽医工作,市畜牧兽医局制定了《市畜牧兽医局关于做好年畜牧兽医工作的意见》(牧医发〔〕1号)、《市畜牧兽医局关于开展全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情况督办考核的通知》(牧医发〔〕2号)、《市畜牧兽医局关于印发<市年动物防疫和畜产品质量监测工作要点>的通知》(牧医发〔〕3号)、《市畜牧兽医局关于印发<市动物卫生监督标准示范创建活动方案>的通知》(牧医发〔〕8号》、《市畜牧兽医局关于扎实做好年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通知》(牧医发〔〕12号》等五个指导性文件和《市畜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印发给各县市区,请各地结合实际狠抓落实。

下面,就有关工作再强调几点。

(一)关于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一是狠抓强制免疫。

按照“春秋集中免疫、月月定时补针、定期监测抗体”的要求,切实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羊痘、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强制免疫要达到应免尽免。

规范动物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逐步完善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

创新动物防疫工作机制,实行重大动物疫病联防联控。

二是狠抓疫病监测。

扎实开展动物疫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和免疫抗体监测,扩大监测范围,增加监测数量,提高监测频次。

重点加强饲养密集地区、活畜禽交易市场、候鸟密集活动区和发生过疫情地区畜禽的监测工作。

建立重大动物疫病疫情监测数据库,积极探索动物疫病发生、流行基本规律,适时把握疫情动态,开展预警预报,预测疫情流行态势,提出防控对策。

三是狠抓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通知》(府办发〔〕117号)要求,完善市、县、乡、村和村级动物防疫员五级动物防疫冷链体系,确保疫苗质量。

健全动物防疫化验检测网络,加强市、县(市区)两级兽医实验室建设,尽早启动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项目建设,建好动物疫病诊断监测实验室(PCR室)。

完善设备、落实人员、健全制度,推进实验室设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