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试题题库汇总及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3049196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222.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管理》试题题库汇总及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质量管理》试题题库汇总及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质量管理》试题题库汇总及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质量管理》试题题库汇总及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质量管理》试题题库汇总及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质量管理》试题题库汇总及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

《《质量管理》试题题库汇总及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管理》试题题库汇总及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质量管理》试题题库汇总及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

13、δ值越小,表示质量波动越大,特性值分布图形趋向矮胖型(×

14、质量波动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只要控制住影响过程(工序)质量的六个因素(×

15、质量改进和质量控制都是为了保持产品质量稳定(×

16、控制图是生产现场较常用并且有效的一种图表,用它就能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17、排列图是建立在帕累托“少数关键,多数次要”的原理基础上(√)

18、质量记录就是检验员检查产品时所作的记录(×

19、“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和持续改进都是质量管理基本原则(√)

20、我国采用国际标准的程度和表示方法是等同采用的识别标记是idt或IDT(√)

二、填空题

1、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2、企业标准体系的构成,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3、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代号为(GB),推荐性国家标准的代号为(GB/T)。

4、检验就是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5、按检验阶段分类可分为(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和最终检验。

6、应用控制图可以对工序(过程)状态进行分析、预测、判断、监控和改进,实现(预防为主)的质量管理。

7、常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可归纳为“5M1E”即操作者、机器设备、材料、(工艺方法)、(测试手段)及环境条件。

8、工序质量处于受控状态时质量(特性)值的分布特性不随时间而变化,始终保持(稳定)且符合质量规格的要求。

9、工序能力是(受控)状态下工序对加工(质量)的保证能力。

10、质量改进常用的老七种工具是因果图、排列图、直方图、检查表、(分层法)、(散布图)、控制图。

11、质量方针是指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

12、质量策划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

13、关键质量特性是指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会直接影响产品(安全性)或产品(整机功能)丧失的质量特性。

14、我国标准分为四级,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15、常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可归纳为“5M1E”即(操作者)、(机器设备)、(材料)、(工艺方法)、测试手段及环境条件。

16、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代号为(GB),推荐性国家标准的代号为(GB/T)。

17、企业标准体系的构成,以(技术标准)主体,包括(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18、控制图是对过程(质量特性)值进行测定、记录、评估和监察过程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的一种用统计方法设计的图。

19、质量控制是消除(偶发性)问题,使产品质量保持规定的水平;

而质量改进是消除(系统性)问题。

20、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的协调活动。

21、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是以质量为中心,(全员)参与为基础,通过对组织活动(全过程)的管理,追求组织的持久成功,即使顾客、本组织的所有者、员工、供方、合作伙伴或社会等相关方(持续满意)和受益。

22、质量改进是通过不断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来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使产品的质量不断提高。

23、PDCA循环是由(策划)、(实施)、(检查)、(处置)四个要素构成的一种循环的持续改进的工作方法。

24、因果图是一种用于分析(质量特性)与可能影响(质量特性)的因素的一种工具。

25、排列图是为了对发生频次从(最高)到(最低)的项目进行排列而采用的简单图示技术。

26、控制图是对过程(质量特性)值进行测定、记录、评估和监察过程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的一种用统计方法设计的图。

27、过程能力是指过程加工(质量)方面的能力,过程能力指数用字母(Cp)

表示。

28、企业标准体系的构成,以(技术标准)主体,包括(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29、公司“三标一体”中的三标是指(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标准。

30、质量意识教育的内容可包括(质量的概念)、(质量法律法规)及质量对组织、员工和社会的意义和作用、(质量责任)等。

31、检验人员的职责是按产品图样、(工艺文件)、(技术标准)或直接按检验作业指导文件检验产品,判定产品的(符合性)质量,正确做出合格与不合格的结论。

32、产品质量有两种判定方法,一种是(符合性)判定,判定产品是否符合技术标准,做出合格或不合格的结论。

另一种是(处置方式)判定,是判定产品是否还具有某种使用的要求。

33、质量策划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

34、企业方针目标管理包括方针目标的(制定)、(展开)、(动态管理)和(考评)四个环节。

35、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有三个层次的文件,它们是(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第三层次文件)。

36、任何使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即认为是过程。

组织为了有效地运作,必须识别并管理许多(相互关联)的过程。

37、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38、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39、质量管理培训内容包括三个方面,质量意识教育、(质量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

40、“三按”生产是指按图纸、(工艺规程)和(技术标准)。

41、控制图中上控制线用符号(UCL)表示;

中心线用符号(CL)表示;

下控制线用符号(LCL)表示。

42、因果分析图的原因分析应逐级展开到能采取(措施)为止。

43、.直方图中,平均值表示数据的(中心)位置,它与规范中心M的距离越(近)越好。

44、标准按性质区分,可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两种。

45、质量成本构成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

46、质量管理基础工作包括质量教育培训工作、标准化工作、计量工作、

质量责任制和质量信息管理工作。

47、质量管理三个阶段是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和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48、QC小组的主要特点是有明显的自主性,广泛的群众性、高度的民主性、和严密的科学性。

49、常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可归纳为“5M1E”即操作者、机器设备、材料、工艺方法、测量及环境条件。

50、PDCA的特点是:

完整的循环、大环套小环和逐步上升的循环。

51、质量控制是消除偶发性问题,使产品质量保持规定的水平;

而质量改进是消除系统性问题,对现有的质量水平在控制的基础上加以提高。

52、全面质量管理(简称TQM)是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者、员工、供方、合作伙伴或社会方等相关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一种管理途径。

53、质量是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序。

54、质量检验的主要功能有鉴别功能、把关功能、预防功能和报告。

55、关键质量特性是指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会直接影响产品安全性或产品整机功能丧失的质量特性。

56、我国很多企业经常使用并通称的“两图一表”是指排列图、因

果图和对策表。

57、顾客满意是指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

58、检验就是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59、过程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60、顾客满意是指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

61、因果分析图的原因分析应逐级展开到能采取措施为止。

62、在一定的条件下,并不总是出现相同结果的现象称为随机现象。

其具有两个特点:

(1)随机现象的结果至少有两个;

(2)至于哪一个出现,

人们事先并不知道。

63、可靠性试验是对产品的可靠性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价的一种手段。

64、QC小组的主要特点是有明显的自主性,广泛的群众性、高度的民

主性和严密的科学性。

三、名词解释

1、质量:

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2、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是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3、3C认证:

中国强制性认证。

4、水平对比:

就是将过程、产品和服务质量同公认的处于领先地位的竞争者的过程、产品和服务质量进行比较,有助于认清目标。

并确定为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5、信息传递:

是指在信息系统中将信息按照规定的方式和途径,经过一定的载体从一处传到另一处的过程。

6、质量成本:

是指为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费用以及没有获得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有形的和无形的损失。

7、标准化:

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8、纠正:

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

9、全面质量管理:

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者、员工、供方、合作伙伴或社会方等相关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一种管理途径。

10、检验:

检验就是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11、质量管理八项原则: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领导作用;

全员参与;

过程方法;

管理的系统方法;

持续改进;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12、工序能力指数:

工序能力指数是工序质量标准的范围和工序能力的比值,用符号Cp表示。

13、TQM的基础工作:

质量教育培训工作、标准化工作、计量工作、

质量责任制和质量信息管理工作。

14、戴明环的三个特点:

完整的循环;

大环套小环;

逐步上升的循环。

15、质量管理小组:

是指在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员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

16、缺陷:

未满足与预期或规定用途有关的要求。

17、关键质量特性:

是指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会直接影响产品安全性或产品整机功能丧失的质量特性。

18、标准:

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