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比较教育(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3047295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67 大小: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比较教育(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学前比较教育(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学前比较教育(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学前比较教育(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学前比较教育(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前比较教育(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

《学前比较教育(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比较教育(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6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前比较教育(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

12.比较教育既是一门应用,又是一门理论科学。

13.学前比较教育的三个明显的特征:

开放性,跨学科性,可比性。

14.学前比较教育研究的分类:

区域研究,问题研究。

15.学前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

调查法、文献法、比较法、分析法。

名词解释:

6个

1.朱利安

朱利安是法国教育家,他出版了《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一书,首次明确提出了比较教育这一概念,他以此书奠定了“比较教育之父”的地位。

2.康德尔

康德尔是美国著名的比较教育学家,他1933年发表了《比较教育》一书使比较教育作为跻身大学氛围中的一个学术探索领域的开始。

3.学前比较教育

学前比较教育是比较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以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当代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揭示学前教育发展的共同规律和发展趋势,以改进本国学前教育的一门教育学科。

4.整体研究

整体研究是对某个国家或地区学前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综合的、纵横交错的研究。

5专题比较

专题比较是把各个国家的同一类学前教育问题并列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

6总体比较

总体比较是对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作全面的综合比较研究,揭示各国学前教育制度和学前教育实践的总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简答题:

2个

1学前比较教育的目的、对象和方法是什么?

答:

目的:

一方面在于借鉴其他国家的学前教育经验,改进本国的学前教育实践;

另一方面,以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

对象:

学前比较教育的研究涉及学前教育的整个领域。

方法:

调查法、文献法、比较法和分析法。

2学前比较教育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或:

学前比较教育的方法论基础是什么?

1.以系统的、整体的观点全面考察学前教育,而不是以孤立的、片面的观点研究和分析问题。

2.以动态的、发展的观点考察学前教育,而不是以静止的、凝固不变的观点研究和分析问题。

3.用实践的标准来检验学前教育理论,而不是以主观想像来分析和判断问题。

论述题:

1个

学前比较教育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一)加强对世界各国学前教育制度和教育工作的认识。

通过对各国学前教育的比较研究,了解各国学前教育的现状、特点、问题和趋势,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加深对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认识,通过探讨较深层次的学前教育规律等问题,掌握了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加深了对本国学前教育的认识。

(二)吸取外国学前教育的经验教训,作为我姑哦哦学前教育改革的借鉴。

作为改革学前教育的工具,学前比较教育向人们提供一种可优化的理想的教育选择。

改革和创新是学前比较教育永恒的理念,通过比较作出选择,是学前比较教育的当然职能。

(三)加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各国学前教育的比较研究,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使学生通过对人与人或物与物之间的相似或差异作出研究和判断,学会用哲学的、逻辑的头脑去思考问题,熟悉并掌握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如何进行比较研究。

培养学生分析学前教育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学前教育的研究工作打下最初比较研究的基础。

(四)增进国际了解,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

如今比较教育的研究已经超越了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一己之利,很多比较教育学者对国际社会问题和教育方面国际关系的研究,都以促进世界和平,谋求人类未来福祉为主要目的。

比较教育学科存在的生命力就在于:

通过教育的比较研究,为人类的教育活动提供另类的思想,以它特有的视角提供人类认识教育问题的独特的观点和思想。

第一章英国学前教育

10个

1.1816年,欧文创办幼儿学校。

2.1820年,怀尔德斯平在伦敦创办了一所幼儿学校。

他对促进幼儿学校在英国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3.1913年,麦克米伦姐妹在英国创立保育学校。

4.1918年,英国国会通过《费舍法案》,正式将保育学校纳入国民教育体制中。

5.1933年,英国政府颁布了《哈多报告》(即《关于幼儿学校以及保育学校的报告》。

6.20世纪60年代后期,发布了《普洛登报告书》。

该报告非常重视幼小衔接的问题,特别关注5岁以下儿童的教育。

7.1972年,教育科学大臣撒切尔发表了《教育白皮书》,提出要扩大学前幼儿教育。

8.保育学校的成人和儿童的比率是1:

10。

保育班的成人和儿童的比率是1:

13

9.想成为托儿所得保姆的人都必须参加国家托儿所保姆考试举行的考试以获得资格。

10.幼儿教育和学前教育在英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幼儿教育通常指的是7岁以前的儿童教育,属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学前教育则是指义务教育开始年龄5岁以前的儿童教育。

4个

1《哈多报告》

1933年,英国政府颁布交流《哈多报告》(即《关于幼儿学校以及保育学校的报告》),这是推动英国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极为重要的文献。

该报告提倡设立麦克米伦式的保育学校、幼儿学校和幼儿部附设的保育班,主张对7岁以下的幼儿实行一贯教育,成立以7岁以下为对象的独立的幼儿学校。

2《费舍法案》

1918年,英国国会通过《费舍法案》,正式将保育学校纳入国民教育制度中,并把保育学校的设立和援助工作全部委托地方教育当局。

3《教育白皮书》

1972年,教育科学大臣撒切尔发表了《教育白皮书》,提出要扩大学前幼儿教育。

白皮书肯定了《普洛登报告书》中具有实践意义的建议,并制定了实施计划,要在10年内实现幼儿教育全部免费,并扩大5岁以下幼儿的教育。

4幼儿凭证计划

1995年,英国教育和就业大臣谢泼德公布了一项耗资为7.3亿英镑的“幼儿凭证计划”,规定发给家长1100英镑的凭证以支付幼儿教育的费用,使全国每个愿进学前教育机构的、年龄在4岁以上的儿童都能接受3个月的、高质量的学前教育。

3个

1.英国学前教育机构的主要类型是什么?

答:

(1)由社会福利部门举办的,如日托中心、托儿所和社区中心婴儿室等。

(2)由教育部门举办的,如托儿所、幼儿学校、幼儿班和小学附设托儿所等。

(3)由卫生保健部门举行的,如日托中心和游戏小组等。

(4)由私人或团体举办的,如托儿所、幼儿学校、教会托儿所、游戏小组、亲子小组和儿童保育中心等。

2.英国学前教师的培养?

(一)教师

凡满18岁的青年人,有两门功课成绩达到A级以及社会上已就业人士或将要就业的成人都可通过三种途径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第一,年满18岁英国青年。

第二,大学4年教育学本科学习。

第三,教师证书学习班学习,学制为3年。

(二)托儿所保姆

多数想成为托儿所保姆的人都必须参加国家托儿所保姆考试局举行的考试以获得资格。

3.英国学前家长参与及家长教育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1.在英国,家长参与的最广泛的形式是学前游戏组运动。

2.在家长教育方面最有影响的两个组织是斯寇普和寇普,帮助家庭自助的组织。

它为有学前儿童的家长建立起邻里间的联系。

3.家庭为基础的方案是家长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形式。

1.英国学前教育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特点:

(1)英国的幼儿教育现在仍存在双轨制,一轨是为上层子弟开办的私立幼儿园,另一轨幼儿班和幼儿园。

(2)一般不进行正规的课堂教学,通过教师领导下的日常活动,对幼儿进行教育。

(3)幼儿教育非常重视儿童优良的个人习惯和社会习惯的训练以及身体的发育,非常注重对幼儿个性与能力的培养。

(4)英国幼教师资培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5)英国学校注重学校的经济效益。

问题:

在家长参与方面存在的问题是,虽然大多数教师认为家长介入是一件好事,但并没有真正理解其意义,也没有为有关活动指定相应的计划。

还有一些家庭仅仅出于成人自己的需要,到家长室只是为了喝咖啡或茶,或为了与其家长聊天。

2.英国学前教育改革现状与趋势?

(1)保育教育目前的状况及发展趋势。

直至今日,英国政府的态度仍然:

有入学前儿童的母亲,最好待在家中。

目前的教育制度只能为44%的3~4岁的儿童服务,但母亲需要更长的儿童看护时间。

由社会服务部赞助的州立日间看护所只能为1.8%的儿童服务,因此,目前对私立看护所的需要正在增加。

(2)幼儿学校的发展趋势

幼儿学校和小学低年级呈现出合并的趋势。

出于将教育和保育结合起来的考虑,人们试图以保育中心的形式将两者统一在一起。

家长也十分积极地参与到保育中心的各项活动中去。

(3)学前游戏小组

游戏组已成为英国学前教育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与公立的机构一样,为儿童提供廉价的、灵活的服务,使家长可以有真正的选择。

第二章法国学前教育

5个

1.1770年,法国新教派牧师奥柏林创立“编织学校”照顾和教育4~7岁的学前儿童。

2.1881年8月2日,法国政府发布政令,将各种教育机构的名称统一为“母育学校”。

“母育学校”的先驱教育家是凯果玛。

3.19世纪中叶,德国福禄倍尔幼儿园别劳夫人,福禄倍尔方法传入法国。

4.把学前教育的师资和小学教育的师资统一起来的是法国。

5.1848年,政府成立了“幼儿师范学校”。

1.编织学校

1770年,法国新教派牧师奥柏林创立“编织学校”,照顾和教育4~7岁的学前儿童。

2.凯果玛

“母育学校”的先驱的教育家凯果玛,她具体领导了19世纪80年代法国学前教育机构的改革,促进政府将日间看护中心改造为母育学校,并将其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3.母育学校

1881年8月2日,法国政府发布政令,将各种教育机构的名称统一为“母育学校”。

1.法国学前教育机构的主要类型、功能及管理体制?

主要类型:

法国母育学校和小学幼儿班。

功能:

法国学前教育的功能与其他国家不同,他们的幼教机构承担着多种职能:

教育、保育、诊断和治疗,从而把社会、卫生和心理三者综合起来。

管理体制:

归教育部的学校私管理。

2.法国幼教师资培训制度?

<

1>

1848年,政府把它改为国立“幼儿师范学校”。

后来,法国母育学校的教师和小学教师都由省立师范学校培养。

2>

师范学校的教学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培养能胜任母育学校和小学全部课程的人。

因此,培训中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其“多能性”。

(1)教育理论和实践。

(2)学科基础知识。

(3)初等教育教师的行政和社会作用。

(4)加深选修课。

3>

法国幼教师资的在职培训。

教育部规定,每个初等教育教师,从工作的第5年起到退休前5年止,有权带工资接受累计时间为1年的继续教育。

1.法国幼小衔接的措施及对我国幼小衔接的启示?

(简述法国幼小衔接的做法是什么?

具体的措施有哪些?

(1)法国将学前和小学师资统称初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