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完整教案Word格式.docx
《鸿门宴完整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鸿门宴完整教案Word格式.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物性格与命运的关系
3、 目标导学:
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分析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4、 自主合作:
分组归纳文言知识积累;
讨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5、 课前预习:
朗读并疏通课文;
标出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与尾声;
复习司马迁及《史记》的文学常识。
四、教学课时
3课时五、教学过程
1、导语设计:
第一课时
师: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位伟人,他“无怨无悔十九载,铸成信史照人寰”,他的作品被鲁迅先生盛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同学们一起说,这位伟人是谁呀?
生:
司马迁
那,这部史书是----
生:
《史记》
司马迁是汉武帝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
字,子长;
出生于西汉龙门,后因李陵之事获罪受宫刑。
他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史识,怀着幽思忧愤,忍辱著书,遂有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史记》,它记载了自黄帝至汉武帝三千多年的史事,包括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计一百三十篇。
这些,相信大家在预习查找资料的过程中都清楚了。
其中,“本纪”记述帝王之事。
可是,在《史记》中,有一个人物,他本非帝王,司马迁却为他做了“本纪”,大家想知道他是谁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历史,来一览英雄本色。
2、整体感知
在这之前,老师要验收一下大家的预习成果。
课前我们布置了一个简单的作业,仔细认真地朗读课文,要求做到两点。
一、读准字音,注意句读;
二、仔细揣摩人物的个性化语言。
好,现在,哪位同学愿意先来朗读一下?
学生(起立朗读)
师:
哪位同学来点评一下?
声音洪亮,但有几个字音不准确:
鲰、眦、跽、俎。
好,大家听得很仔细。
老师强调以下几个字的读音,不清楚的同学请在书本上标注。
玉玦(玦,jué
,半环形玉佩。
“玦”与“决”同音,范增用玦示意项羽要下决心杀刘邦)
旦日飨士卒(飨,xiǎng,用酒食款待,这里是犒劳的意思)
鲰(鲰,zōu,卑微,浅陋) 生说(读“shuì
“劝告,劝诫)我曰奉卮酒为寿(卮zhī,酒器,大酒杯) 戮(戮,lù
联合,一同)力瞋(瞋,chēn发怒时睁大眼睛)目 目眦(眦,zì
眼角)尽裂
按剑而跽(跽,jì
,挺直上身,两腿跪着) 彘(彘,zhì
,猪)肩
刀俎(俎,zǔ切肉用的砧板) 不胜杯杓(胜shēng,杯bēi,杓shá
o,杓,同“勺”,酒器) 沛公欲王关中(王wà
ng,称王)
毋内诸侯(内na,通纳,接纳)
还有吗,谁还有其他评价意见?
本文讲的是一次斗智斗勇的宴饮,人物的心理活动激烈,性格很鲜明,虽然我也读不好,可我觉得朗读时,应该注意他们的语气。
很好,刚这位同学提到,应该注意语言的个性化特色,那我
们怎样才能把握这些个性化的语言呢?
生:
分析人物形象。
对,分析人物性格,揣摩人物心理。
不过,这将是我们下次课的主题;
今天我们先来看故事的开端、发展部分。
首先由七组组长把你们的段落划分结果展示出来?
(教学预设:
班上分为齐楚燕韩赵卫秦七组。
由于题目简单,课前小组讨论过,故应该没有疑问)
-----很有默契,看来大家一致认为:
开端、发展部分是1、2段。
高潮是3、4段。
其余可看做是结尾。
老师也认为可以这样划分,既然是全票通过,那我们就进入下一环节。
哪位同学自告奋勇给大家复述一下这个故事?
---好,你来。
复述。
(由于课前自读、小组讨论过故事划分,所以复述应该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而且有自己的取舍,详略得当,该学生自告奋勇,平时表达能力就比较出色)
有声有色,还有点评书的味道,同学们说好不好?
是不是该鼓励一下?
掌声
3、讲解分析开端、发展部分(1、2段)
(1)师:
鸿门宴是漫长激烈的“楚汉相争”的序幕,从这里开始,一代霸王逐渐成为末路英雄;
也是从这里开始,一个“无赖”逐渐长成大汉天子。
今天,在这里我们重温这段历史,一览古人之风采。
现在请大家自读一二两段。
结合课下预习与课文注释,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字词的问题,勾画出难解词句。
(3分钟)
(2)老师引导,以抽查方式,找学生翻译;
解决勾画出来的问题。
师生归纳重难点。
(投影)
通假字:
成五采(“采”同“彩”,是彩色的意思)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
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不敢倍德(“倍”通“背”,忘恩)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具”通“俱”,都)具告以事(“具”通“俱”全,都)
重点词:
沛公军霸上(驻军) 籍吏民(造户籍册或登记)欲王关中(称王) 于是项伯复夜去(连夜)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那样) 幸:
宠幸
请往谓项伯(对……说) 秋豪不敢有所近(接触)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特殊情况,意外事件)
沛公居山东时(山东古义:
崤山以东今义:
指山东省)
约为婚姻(婚姻古义:
结为儿女亲家今义:
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 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善:
素善留侯张良(与……交好) 从百余骑(使……跟从)
句式: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判断句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判断句
为之奈何?
固定句式。
奈何,表示询问。
“如何,怎样?
”
孰与君少长?
孰与,表示比较和选择。
意思:
“跟…作比较,哪个更…?
(3)分析探讨
①这两段交代了什么,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鸿门宴的由来
五件事:
曹无伤告密(吃里爬外,矛盾挑开);
范增说项羽(推波助澜,矛盾激化);
项伯夜报信(知恩图报,出现转机)张良献计策(忠心耿耿,一缕阳光)
项伯说项羽(犹疑动摇)
30/30
②文章以曹无伤告密开始。
对此,项羽是如何反应的?
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呢?
表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特征?
反应:
“大怒”
提示:
原因:
当时形势是项羽强大,刘邦弱小(“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
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何况,秦军主力乃项羽所灭,刘邦损耗很小,却先进咸阳,最重要的是,根据协议,先进咸阳者称王;
项羽乃楚王后裔,刘邦是“市井小人”,竟敢“欲王关中”。
他当然咽不下这口气。
(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了解)
项羽的性格:
急躁、冲动
③范增对此事持何态度?
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急击勿失” 老谋深算
“其志不在小” 范增发现,贪财好色的刘邦,入关之后竟
然“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刘邦这种做法显然是在收买人心,志存高远。
就这一点而言,范增比项羽高明,他看出了刘邦远大的政治志向,力劝项羽尽早解决刘邦的问题。
“急击勿失”
此时形势已十分紧张,“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设想
一下,如果项羽采纳范增的意见,去攻打刘邦,结果会怎么样?
刘邦绝对不是对手啊。
不然,当时他也不会那么紧张。
④师:
就在此时,出现转机 项伯夜访。
项伯为什么夜访汉营,
他的初衷是什么?
“素善留侯张良”“欲呼张良与俱去”“毋从俱死也。
”师:
因为张良曾经有恩于他,他很讲义气,是吧。
⑤刘邦是如何知道项羽计划的?
他又是如何应对的?
“良乃入,具告沛公”。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要项伯。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张良献计,刘邦对待项伯“兄事之”:
套近乎;
“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拉关系 积极采纳意见,展开公关态势,拉拢项伯,
使其为自己效力。
并且,主动申明自己的政治行为目的,表忠心。
张良与项伯皆谈到“义”,他们两人的“义”有不同吗?
项伯完全低估了张良。
张良是何许人也?
他是刘邦手下的“三杰”之一,也是楚汉战争中一等一的谋士。
他一眼就看穿了项伯的人性弱点:
将个人义气置于集团利益之上。
所以,他紧紧抓住“义”这个字做足了文章。
他说:
“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意思是说:
我是替韩王护送刘邦的,如今刘邦有了危难,我却逃走了,这恐怕不够义气,我不能不告诉他。
张良这番话是要让项伯明白:
你来救我是出于“义”,我去救刘邦也是为了
“义”。
正是这个“义”,迫使项伯不得不同意张良把这一绝密军情告诉刘邦。
刘邦追问张良的两个问题,可以看出其性格有怎样的特点?
提示:
刘邦连续向张良问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
君安与项伯有故?
刘邦在理解了张良传授的计谋之后,对张良和项伯非同一般的关系立即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这表明刘邦的政治警觉性极高。
刘邦在解除了疑虑之后,马上提出第二个问题:
刘邦的这两个问题大不一样,前一问是表达他心中对张良的疑虑,后一问是解除了疑虑之
后所采取的行动。
在张良的指导下,刘邦立即实施了哄骗张良的行动。
这又是刘邦善纳意见的一方面。
为什么要哄骗项伯呢?
因为项伯是此时唯一能够给项羽传话的人,而且又是一个政治糊涂虫。
所以,争取项伯、哄骗项伯成为刘邦的第一要务。
刘邦与项伯的会面与谈话,又可以看出其性格有怎样的特点?
提示:
项伯一入帐,刘邦立即敬酒,并马上与项伯订为儿女亲家。
这是刘邦既实用又高明的一手,此计并非出自张良,张良仅仅是告诉刘邦要哄骗项伯,说你自己不敢背叛项王,并没有要他和项伯订为儿女亲家;
但是,刘邦想到了,并且一见面就订成了。
刘邦的世故,可由此见出。
素昧平生的两个人初次见面,往往有一种陌生感,但是,刘邦却有这样的天赋,他能够在第一次见面时,迅速击碎两个人之间的陌生感,这是一种非常强的危机公关能力。
这使刘邦能与项伯一见面就结为儿女亲家。
此时刘邦一心想的是拉拢项伯,至于这门婚事是否会给自己的子女带来幸福,自然不在考虑之列。
(刘邦的薄情寡义)故事:
那是在彭城之战失败之后,刘邦在逃亡的路上遇见自己和吕后生的一儿一女。
刘邦看见项羽的追兵离得近了,为了逃命,一次又一次地将亲生儿子、女儿从车上踹下来。
后经夏侯婴苦苦劝告,才让儿子和女儿和他一同乘车逃命。
⑥再来看项羽,项伯将沛公的话转述之后,他是怎样的反应?
与之前得知曹无伤告密时态度有没有变化?
这又表现出他的什么性格特点?
生“大怒”,“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 项王许诺:
“因善遇之”。
没有主见 政治上幼稚,欠考虑
对,他很快就背叛了范增,放弃了攻打的计划。
这与刘邦的
圆滑世故相比,实在是幼稚,缺乏政治远见。
人常说:
性格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
一场危机四伏的鸿门宴,即将来临,这些古人将上演怎样激动人心的故事呢?
下次课,我们继续探究学习。
课下作业:
预习课文其余部分,解决字词问题,勾画疑难词句,找出特殊句式;
梳理故事情节。
第二课时一、学习三、四段(高潮)
1、 学生默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