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3034861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Word格式.doc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Word格式.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Word格式.doc

讲授法、活动教学法、探究教学法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与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2min)

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发展观。

让我们一起来简单回顾一下:

~

1.联系观:

(1)联系的特点:

联系具有()性、()性、()性。

(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坚持()与()的统一、掌握()的方法。

2.发展观:

(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具有()性,包括:

自然界是发展的、()是发展的、()

是发展的。

(2)发展的实质是,是。

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这节课,我们通过了解正在读高二的小明同学的生活,一起来学习矛盾观。

更好的了解学生对唯物辩证法前两个观点的学习和掌握情况,另外,通过复习联系观与发展观,有利于学生明白前后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新课讲授

(35min)

十一假期的第一天小明同学跟大多数同学一样看了阅兵仪式,看到祖国如此的强大,内心十分的震撼,有太多印象深刻的画面。

比如说当他看到女排队员们时想起9月29日,在日本大阪举行的2019年女排世界杯赛第三阶段A组循环赛比赛中,中国队以3比0战胜阿根廷队,取得十一连胜,成功卫冕。

视频播放:

《2019年女排世界杯赛》中国队和阿根廷队3比0获胜画面。

设置问题:

在最后一场比赛中,中国以3;

0战胜阿根廷,在这场比赛中,中国和阿根廷是一种什么关系很好,是竞争对手是对立的,但如果没有了其中任何一方,这场排球赛还能打得下去吗这说明他们还有什么关系

@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

这种对立和统一的关系,在哲学上我们就叫矛盾。

(一)矛盾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

1.矛盾的含义:

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过渡:

十一假期的二三四这几天,小明同学想把学习中的薄弱点再强化一下,尤其是一些像哲学这样比较难懂的知识点,所以向他姐姐求助,姐姐也非常有耐心的给他讲解了一些原理。

这一天的姐弟的教学活动中,有过两个人非常有默契,快乐的地方,也有意见不合,吵过架的地方,姐姐:

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点小问题还不懂,还做错。

弟弟:

你没有教我这个呀,我哪知道等等,虽然学习过程是痛苦的,但是到每天晚上有了那么多的收获,两个人都很开心。

这几天就在欢乐和痛苦中度过了。

(配相关图片)

教师联系两个国家女排在比赛时“对立”、“统一”的关系进行概念分析,并请几位同学介绍说明自己想到的关于矛盾对立统一的事例。

学生结合生活与学习提出例子,教与学、黑与白、好与坏、善与恶等等。

教师结合学生的举例加以点拨:

有的同学可能把生活中的矛盾和哲学上的矛盾的概念混淆。

日常生活中说的矛盾:

往往说成冲突或不同意见;

而哲学上指的是矛盾事物本身所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

矛盾即对立统一,那么根据小明同学和女排的例子,让我们来概括一下什么是矛盾的对立的属性和斗争的属性。

2.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①矛盾的同一性(统一属性):

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两层含义:

a.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b.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矛盾的斗争性(对立属性):

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独立的属性。

原理: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方法论:

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坚持两点论、二分法。

教师提问:

大家还能举出哪些身边的对立、斗争着的矛盾双方

学生回答并老师总结:

①排球比赛中的攻与守;

②学习过程中的苦与乐,成功与失败,教与学;

③自身存在的缺点与优点;

④社会生活中的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自由和纪律,先进与落后,战争与和平;

⑤自然界中的排斥与吸引,遗传和变异,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⑥哲学上的斗争性包括一切差异和对立。

【注意】生活中的斗争仅仅是指矛盾斗争性的一种具体形式。

哲学上讲的斗争是对具体矛盾斗争和政治用语中的斗争的概括和总结,而具体矛盾斗争和政治用语中的斗争是哲学上讲的斗争的具体表现。

两者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通过以高二学生的十一假期生活为线索,结合时政热点和一些生活事例,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课知识点,提高学生的上课热情与参与度。

国庆的第六天,小明一家人去看爷爷奶奶,刚好,其他亲戚也都陆陆续续地来了,大家齐聚在一起,吃了午饭,午饭之后大家开始闲聊,聊得可热闹了,大几说完开心事之后,开始说起各家的烦恼了,各种矛盾涌现出来。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大家都有各种各样矛盾。

小明爸爸(70后):

当我们出生的时候,奶粉买不到;

当我们长身体的时候,吃肉要靠票;

当我们要买房子的时候,福利房没了;

小明叔叔(80后):

当我们读小学的时候,读大学不要钱;

当我们要读大学的时候,读小学不要钱;

当我们没找对象的时候,姑娘们是讲心的;

当我们我对象的时候,姑娘们是讲钱的。

小明表姐(90后):

当我们长身体的时候,只能吃垃圾食品了;

当我们要上幼儿园的时候,开始乱收费了;

当我想努力赚钱的时候股市倒了。

大家看出矛盾的什么性质了吗

(二)矛盾的普遍性

(1)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即事事有矛盾;

(2)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①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②还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全面的观点)。

我们都知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每个家庭的矛盾各不相同,同一个家庭在不同时期也在面对不同的矛盾。

就像70后,80后,90后在不同阶段所面临的不同矛盾一样。

(三)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主要有三种情形:

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三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购买东西时买方和卖方)

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量入为出、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国庆的最后一天,小明的妈妈叫他去买点水果。

在水果店,一个小朋友和水果店老板之间的对话,引起了小明的注意。

小朋友:

我要买水果

老板给他指了梨子,小朋友说:

我要水果不要梨子;

[

老板给他指了香蕉,小朋友还说:

我要水果不要香蕉;

老板给他指了苹果,小朋友仍然说:

我要水果不要苹果;

请思考,水果和梨子、香蕉、苹果是什么关系小朋友错在哪儿

学生回答教师进行总结:

水果的共性是从苹果、香蕉、梨子等不同水果概括总结出来的。

水果(共性)寓于葡萄、苹果、香蕉、梨子(个性)。

因此,可以得出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1.两者相互联结。

①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②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括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2.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由于事物范围的及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

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

(苹果→水果→食品→物质)

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该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提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通过举出不同年龄段的人的不同的烦恼,加深学生对矛盾的特殊性的理解。

课堂小结

(1min)

今天我们学习了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1)矛盾即,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性,普遍性和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即有矛盾;

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有矛盾。

(2)①矛盾的同一性(统一属性):

是矛盾双方相互、相互的属性和趋势。

是指矛盾双方相互、相互的属性。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性和性、一般和的关系,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

1. 回顾课堂,引导学生对本框学习内容形成全面的认知。

进一步了解本框学习内容的重难点。

课堂练习

}

“黎明前的黑暗,在充满信念的人

眼中与白昼何异”这句话提示我们:

()

A.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B.信念在社会发展中有时起决定作用

C.黑暗就是白昼,矛盾双方无分彼此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开始完成练习册相关部分。

加深对本节课知识点的理解与巩固

■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