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连听龚雄飞讲座心得再谈小组合作学习文档格式.doc
《刘玉连听龚雄飞讲座心得再谈小组合作学习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玉连听龚雄飞讲座心得再谈小组合作学习文档格式.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饱耳福的同时也是一次心灵的震撼。
这次学习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龚院长提到的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他从两个方面进行剖析:
一是真合作与假合作;
二是浅合作与深合作。
如何区分真合作与假合作?
就是由合作的问题决定。
合作学习是解决问题的方式之一,因此,问题的质量就会决定合作学习的智能含量。
提到这一点,让我不由的想到自己在班级中所实施的小组合作学习,虽然我也进行了合理的分组,明确分工,课堂上也真正在用小组合作学习,但对于合作问题的提出还真是没有太深入的研究,所以只是停留在浅合作层面,导致了合作效率不高,甚至无效。
如何区分浅合作和深合作呢?
要看小组内成员是否全员参与,深层分享。
再次对照我的课堂,总是不乏出现小组长“独舞”、“独占风头”的现象,而其他组员则更多地是“看客”和“听客”。
对照中更多的是反思与剖析,因此结合自己的学习感悟和在实施小组合作中存在的问题,重新理清思路,想好对策,打算在小组合作学习上进行更深入的探索,真正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做法如下:
一、培养学生合作习惯。
1.学会倾听。
“学会倾听”就是学会与人交谈时,克服浮躁之气和轻漫之举,做到认真而仔细地听取别人的发言,不随意打断或插话。
合作小组成员必须听清老师的提问要求,听懂小组分工的要求,听明白其他同学的发言,同时也要听得了表扬之词,听得进批评之音。
2.学会质疑。
在小组活动中,在肯定别人优点的时候,还要敢于质问。
如果有疑问,应立即追问为什么,而不要害羞,不做声;
有不同的见解和意见时,要敢于提出,大胆质疑;
想到了同学们没想到的,没说完的,要勇于补充。
这样就会使我们的课堂更加富于生机。
3.学会表达。
仅仅会听是不够的,每个学生必须学会表达。
在课堂教学的许多时候,经常只有那么几个学生举手,一些学生在参与小组合作讨论时发言很有价值,等到全班交流时却没有了声音,也有一些学生表达不够清楚。
为此,教师就调动所有学生的参与欲望,培养学生敢说的勇气,把一些能够容易表达或简单的问题让不爱发言、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来回答,并给予他们肯定与鼓励,使他们能够有表现自我和获得成功的机会。
4.学会遵守组织纪律。
合作往往是小组化的学习,人数不多,但必须在一定的组织纪律约束下进行的,要避免不必要的吵闹和争论。
当然,这里所指的纪律不是把学生管死,不给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空间,而是通过一定的纪律让学生在合作中“活而不乱”。
二、培养小组长合作技能
为了能有效地进行合作交流,培养小组长显得尤为重要。
老师可对组长进行有效的培训:
1.督促组长积极主动地组织合作交流,使组员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合作意识;
2.指导组长组织合作交流时,要先进行有序的安排,如鼓励组员大胆发言,让会说的先说,不会说的先听后说,促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
3.指导组长在交流过程中进行灵活协调,如对于回答正确的同学报以掌声,当出现意见分歧时,组长应问个为什么,请组员说出理由,引领组员们进行深度对话;
当出现冷场现象时,组长应带头先发言,起表率作用;
4.指导组长善于收集组员在交流中对同一道题目所作出的不同解答,并及时准确地向老师汇报。
从而培养组长的组织、安排、协调、归纳能力,促进合作交流的有效进行。
三、把握合作学习时空。
教师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调控者,又是直接参与者,出示了讨论题后,组织学生合作研讨时要科学的调控时间。
1.独立思考的时空。
出示讨论题后,要留给学生看题审题的空间,让学生看清讨论题、明白题意,诱导学生联想、猜想,唤起学生起动合作学习的功能,诱发对问题思考,让学生做好小组合作学习的物质和思想准备。
2.合作研讨的空间。
这一环节应发挥组长的职能,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有序的讨论,合作实践、合作操作。
教师这时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教师要行间巡视,及时地给学生诱导、解难释疑、把握航向,及时地了解掌握第一手信息,并及时进行调控。
3.组织交流的空间。
各小组讨论后,由组长和组员共同向全班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学生认真听,并大胆发表补充意见或不同见解,学会评价自己和他人。
教师应常用鼓励性的语言,如:
“你别急,慢慢说”,“你能代表你们小组谈谈看法吗?
”,“你的见解真巧妙啊”等,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信任和期望,增强自信心。
四、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问题。
数学的学习过程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则是通过合作交流发现、解决问题,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精心设计问题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一个重要方面。
1.选择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开展讨论学习。
一个数学问题,如果比较简单,多数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就能得到快速解决,那就没有必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如果是一个特别难的问题,讨论很长时间也得不出结论,这样的问题也就没有必要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选择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引起学生大脑皮层的高度兴奋,并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受到这种欲望的驱动,学生的学习过程往往会变得主动而有生机。
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会产生强烈的合作欲望。
2.设计问题应具有开放性。
开放性的问题解法多种多样,结果不是唯一的,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
同时,这样的问题学生往往考虑的不够全面,个人独立思考会发生一定困难,急需要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合作学习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让别人理解自己的平台。
在合作交流中,彼此观点不断碰撞,有争议的问题会变得明确,对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
五、选择恰当的时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方法,而不是教学方法的全部,并不是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可以进行合作交流,教学中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要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状况,相机设置合作学习。
1.在新旧知识的碰撞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2.在动手操作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3.在整理复习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六、正确处理好组内优生与学困生的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但是如果处理不好优生与学困生的关系,非但达不到目的,相反会加剧两极分化,优生更优,差生更差。
为此,教师可首先做好学困生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积极动手,大胆发言,勇于说出自己的意见,即使说错了也要说出来;
其次,在组内安排他们优先发言,让学困生先说出最容易想的解题策略,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
第三,要求他们认真仔细地听取别人意见,听完再动手操作,细致分析一下过程;
第四,教师行间指导时,应重点指导学困生学习操作活动,了解他们的学习思维状况,帮助他们解决操作困难。
第五,在小组展示时,可以让优生和学困生一起展示,先让学困生说,再由优生作补充。
但解决学困生问题不能忽视优生的继续发展,这一点很容易被忽视。
我们应该创造一个优生继续发展的空间,让优生自主探索、自我尝试。
大家知道优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教师应充分发挥优生的作用,开展组内互助活动,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与合作能力。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真正实现优生得到发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提高的目的。
使得我们的课堂符合《课程标准》指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的这一数学理念。
总之,“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绝不是一种简单的形式,不应该成为一种外部强加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内部需要的过程。
要让小组合作学习更深入有效,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小组结构,精选合作内容,丰富合作形式,这样才能使之真正成为有效可行的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交流是促使我们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重要形式,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努力研究,一点一滴的积累,既保证量又保证质,真正收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效果。
最后借龚院长所说的“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愿我们在路上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前进”做为共勉和结束语。
2016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