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示范点项目申报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023968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教融合示范点项目申报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产教融合示范点项目申报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产教融合示范点项目申报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产教融合示范点项目申报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产教融合示范点项目申报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产教融合示范点项目申报书.docx

《产教融合示范点项目申报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教融合示范点项目申报书.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产教融合示范点项目申报书.docx

产教融合示范点项目申报书

 

产教融合示范点项目申报书

 

校企合作基地名称:

云南锡业职业技术学院矿山类专业

数字化矿山实训室产教融合示范点

申报院校名称:

云南锡业职业技术学院

合作企业:

XXX责任公司

学校负责人:

XXX

申报日期:

XXX年XXX月XX日

 

XXXX制

填表说明

一、《申请书》是申请单位向教育厅申请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的申报材料标准格式,由申请单位组织填制,一式一份,报省教育厅高教处。

二、“实训覆盖专业”系指基地所支持开展实习实训教学的专业全称,支持多个相近专业实习实训教学的可同时填写多个专业全称。

三、“实训基地名称”应当按照规范的用语表述。

即学校名+专业(群)+具体名称。

四、“申请学校”必须填写单位全称。

一、基本情况

学校名称

XXX

学校性质

XX

详细地址

XXX

邮政编码

XX

网址

XXX

申请产教融合示范点名称

云南锡业职业技术学院矿山类专业

数字化矿山实训室产教融合示范点

该基地所覆盖的

专业

专业名称

学制

人数

金属矿开采技术

三年

196

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

三年

156

工程测量技术

三年

171

选矿技术

三年

249

钻探技术

三年

50

矿井通风与安全

三年

50

安全技术管理

三年

50

所属实训(验)室

地  点

仪器设备总值(万元)

年服务学生

数量

数字化矿山实训室

新综合教学大楼420

72.9821

1000

地质实训中心

新综合教学大楼523+学院人防工程

69.9150

300

测量实训基地

校内野外+学院人防工程+新综合教学大楼235

33.3092

500

金属矿开采模拟仿真实训中心

新综合教学大楼413、218

159.7150

500

选矿实训中心

新实训楼105、106、107

93.1945

300

选矿技术综合应用实习实训中心

选矿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实习实训中心

336.1800

1000

学校基地负责人

联系电话:

企业基地负责人

联系电话:

二、基地条件

企业简介(包括企业规模、企业在行业的优势、社会信誉、技术能力、管理制度、等方面)

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云锡),是云南锡业职业技术学院的主管单位,是世界著名的锡生产、加工基地,是世界锡生产企业中产业链最长、最完整的企业,在世界锡行业中排名第一,是中国最大的锡生产出口基地。

一、云锡拥有全国乃至世界领先的技术开发能力和采、选、冶生产装备

云锡拥有国家级的企业技术中心和全国最大的锡业研究开发机构,拥有的昆明贵金属研究所是我国唯一从事贵金属多学科领域综合性研究开发的科研院所,是世界知名的贵金属研究所之一。

云锡所包含的主要企业(云锡老厂分矿、云锡大屯选矿分公司、云锡大屯锡矿、云锡采选分公司、云锡卡房分公司、云锡冶炼分公司、云锡化工材料分公司)在锡矿采、选、冶、锡化工、锡材深加工、砷化工和贵金属研究等方面具有全国乃至世界领先的技术开发能力,有先进的采选冶生产装备,锡选冶技术和设备居世界领先水平。

二、云锡高度重视技术人才培养工作,承办职业教育历史悠久

云锡自1953年承办云锡技工学校以来,现拥有云南锡业职业技术学院、云锡人才培训中心、云南省第72职业技能鉴定所、有色金属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第20号站、云锡集团安全生产技术教育培训中心等教育和培训机构,是云南省十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之一。

云锡特别注重技术培训工作,每年利用业余时间抽调各类工程技术人员对职工进行技术培训,增强生产一线的技术力量,每年举行一次的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涌现出大量的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和操作能手。

企业拥有大量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技师、工种首席操作工等技术队伍。

云锡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由公司副总经理李刚兼任云南锡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和院长、总经理高文祥兼任有色金属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第20号站站长等,为充分发挥企业办职教的优势,有效实现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又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良好态势,制定了《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实习实训基地管理试行办法》和《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兼职教师管理试行办法》(云锡[2009]299号)(见附件2),选择了云锡公司所属的27家技术先进、人才荟萃的集产学研为一体的大型产业生产基地与云南锡业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了共建实训基地协议(见附件3),使实训基地、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学生的实习实训纳入了云锡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轨道,形成了校企共同育人的管理与运行的长效机制。

3、云锡注重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不仅注重生产经营,而且注重企业文化建设。

通过上百年的积累,云锡形成了具有鲜明独具特色的管理优势和优良的企业文化,有很好的社会形象和企业信誉,有一支经过困难长期磨练素质较高的干部队伍和职工队伍。

公司先后被评为“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国有企业创建“四好”领导先进集体称号,各企业文化丰富多彩,社会和谐稳定,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环境。

包括基地现有条件(设备、场地和师资状况等):

1基地基本信息

场地:

室内2320m2+野外+学院人防工程(其中数字化矿山实训室157m2)

仪器设备:

765.2964万元(其中数字化矿山实训室72.9827万元)

人员:

专任9人+云锡长期稳定聘用兼职42人

装备特点:

起点高、设备新、技术先进

教改特点:

标准化能力考核体系+教学实习实训项目生产任务化+教学实习实训生产化管理

所获奖励:

(1)2013年选矿技术获全国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竞赛(高职组)团体二等奖;

(2)2014年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获云南省高院校《矿产地质勘查》学生职业技能竞

赛团体二等奖;《钻孔岩芯编录》一等奖;《计算机作图》一等奖;《矿物岩石鉴定》

三等奖;

(3)2014年一种振动式磁铁矿筛选装置,获国家专利;

(4)2014年采选专业(群)实训基地获省级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5)2011年学院云锡老厂分矿实训基地获省级示范基地(校外);

(6)2013年金属矿开采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获省级教学团队;

(7)2012年《“5落实4环节”校外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实践与成效》获全国教育改革优秀论文一等奖。

2已有的工作成果及条件

云南锡业职业技术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始建于1953年云锡技工学校。

现设立有云南省第72职业技能鉴定所、有色金属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第20号站、国家级郑莲英浮游选矿工技能大师工作室、云锡人才培训中心、云锡集团安全生产技术教育培训中心。

是云南省十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之一,是全国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矿山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

矿山类专业是云锡的强势、特色专业,也是我院的传统特色专业,该专业已有60多年的办学历史,培养了中高职毕业生6000余名,有着较强的办学实力和丰富的办学经验。

长期以来,学院遵循职业教育普遍规律与办学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以“三融合”(校企融合、产学研融合、双证融合)培养高技能人才为基本模式,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职业技能大赛为引领,以聘用生产一线的优秀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以技术先进、人才荟萃的集产学研为一体的大型产业生产基地为学生真枪实弹训练的场所,以生产项目为学生实习实训项目和毕业设计选题,并由生产一线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能手指导完成等共同培养人才,强化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推进了课程改革和教学模式改革,促进了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尤其是2007年成立云南锡业职业技术学院以来,学院按照云锡提出的“特色立校、资源共享、创新模式、提升层次”发展思路,制定并实施了《基于“三融合”校企共同培养人才的矿山类专业教改方案》以及云锡[2009]299号文等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同时,为有效实现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又推进生产力发展的良好态势,云锡统筹规划,先后投入了2亿多元用于学院的建设与改革,加之中央财政和省财政的支持,建成了场地为室内2163m2+野外+学院人防工程,仪器设备总值达600多万元的地质实训中心(含岩石、矿物、矿床鉴定实训室,岩芯编录实训室,学院人防工程坑道编录实训场所),测量实训基地(含校内野外实训场所、学院人防工程坑道测量实训场所、综合测量仪器室),金属矿开采模拟仿真实训中心(含金属矿开采技术实训室,井巷掘进与支护、爆破工程实训室,采掘机械、提升与运输实训室,矿井通风实训室),选矿实训中心(含碎矿磨矿实训室、重力选矿实训室、浮游选矿实训室、磁电选矿实训室、选矿产品处理实训室),选矿技术综合应用实习实训中心等矿山类专业实训基地,既为云锡创建数字化矿山奠定基础,又能有效增强学生对矿山生产过程整体的感性认识,明确职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以及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和职业操守等。

在云锡公司和云锡华联锌铟公司分别拥有SURPAC、3DMINE三维数字化矿山软件系统平台的基础上,又投入70多万元配置了DIMINE三维数字化矿山软件系统平台、多媒体教室设备集成、数字采矿软件数据处理设备建设数字化矿山实训室,满足矿山工作人员可在三维可视环境下进行生产与管理,教师可在三维可视环境下实施教学,以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增强学生的感知认识,极大改善了实习实训条件,有力加强了矿山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有效推进了“三融合”校企共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促进了校企的深度融合,提升了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2013年选矿技术获全国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技能比赛(高职组)团体二等奖;

◆2014年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获云南省高职院校《矿产地质勘查》学生职业技能竞赛团体二等

奖;《钻孔岩芯编录》一等奖;《计算机作图》一等奖;《矿物岩石鉴定》三等奖;

◆一种振动式磁铁矿筛选装置,获国家专利;

◆2014年采选专业(群)实训基地被列为省级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2011年金属矿开采技术被列为央财支持提升产业服务能力专业建设;

◆2011年选矿技术专业被列为省级特色专业;

◆2013年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被列为省级提升产业服务能力专业建设;

◆2011年学院云锡老厂分矿实训基地被评为省级示范实习实训教学基地(校外);

◆2013年金属矿开采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专业教学团队;

◆2012年《金属矿地下开采》被评为省级精品教材;

◆2012年《重力选矿技术》被评为省级十二五规划教材;

◆2014年,论文“SlicematrixanalysisforcombinatorialoptimizationofrodmatrixinPHGMS”被SCI和EI收录,“Eddy-currentinducedmagneticseparationofnonferrousmetalsfromsolidwastes”、“IronrecoveryfromhematitetailingsbyanovelHGMS-centrifugeprocess”被EI收录;

◆2012年《矿山类专业“三融合”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以上获奖证书与立项文件见附件6、附件7、附件9、附件12)

3基地设施设备

基地的建设依托中央财政支持金属矿开采技术专业建设,云南省质量工程选矿技术特色专业、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和采选专业(群)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经费投入依托云锡集团对新综合教学楼、新实训楼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购置实训仪器设备的专项资金以及省级实训基地建设、特色专业、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专业和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建设经费的投入。

2007年以来,学院先后投入700多万元购置矿山类专业实习实训的仪器设备,投入5000多万元建盖的23794M2的新综合教学楼,内部包含数字化矿山实训室,金属矿开采模拟仿真实训中心,地质综合实训中心,综合测量仪器室,2013年竣工的9000m2新实训楼内部包含选矿实训中心。

(基地现有主要仪器设备配置见附件4)。

4基地师资状况

基地现有专、兼职教师共51人,其中,专任教师9人,兼职教师42人。

年龄结构:

50岁以上14人,40到50岁的23人,30到40岁的8人,30岁以下的6人。

学历结构:

硕士研究生以上7人,本科23人,专科19人,专科以下2人。

职称结构:

客座教授1人(昆明理工大宋智教授),特聘教授5人(云锡集团的高文翔采矿高工、武俊德地质教授级高工、李值民选矿教授级高工、江波采矿高工、谢保胜测量高工),教授2人、副教授2人、高级讲师1人,高级工程师19人、高级技师1人,讲师1人、工程师13人,助教4人。

有14人具有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或高级考评员资格,10名专任教师全部具备“双师型”或“双师”素质。

(基地教师状况见附件5)

兼职教师主要来自云锡研究设计院、云锡生产处以及集产学研为一体的大型产业基地,是热爱职业教育事业的行业内知名专家和优秀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制定云锡[2009]299号等管理制度(文件),已将兼职教师、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学生的实习实训工作纳入云锡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轨道,形成了校企共同育人的管理与运行的长效机制。

按照云锡[2009]299号的要求,专业教学课程体系中安排相对独立的校外实践教学,由实训基地组织实施,并由基地抽派兼职教师指导完成。

校企共同培养人才、共同开发实习实训项目、共同开展课题研究的校企互动长效机制,强化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2009年以来,专任教师先后承担省级以上研究课题16项,担任主编出版的校企共同开发的工学结合特色教材3本,参与云锡横向科研课题9项,获得国家专利一项,被SCI和EI收录论文三篇,独立撰写或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0余篇。

2013年金属矿开采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专业教学团队。

 

基地使用情况(包括实训项目开发、实训开出率、顶岗实习情况等):

基地对所覆盖的矿山类7个专业进行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课程实训以及相关专业相关课程的实习实训,承担着云锡高级技工学校矿山类专业的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课程实训以及相关专业相关课程的实习实训,承担行业企业员工职业技能岗位练兵以及相应工程的生产任务、各工种岗位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

也可承担相关专业工种的职业技能的岗位练兵、培训与鉴定工作。

实训室和基地的使用率达99%以上,各专业计划内的实习实训项目开出率达100%。

基地在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中安排的实习实训内容外,对矿山类专业以及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开放,同时向社会开放,为生产企业服务。

1、实训开出项目总数:

129。

2、各专业计划内的实习实训项目开出率:

100%。

3、矿山类专业毕业生职业技能训练、鉴定:

毕业生100%持双证。

其中高级职业技能鉴定通过率98%以上。

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在95%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称职率为99%以上。

“云锡职院的学生综合素质高,留得住、上手快,做事实,有闯劲”——这是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评价。

(企业评价见附件10)。

4、2009年以来为生产企业矿山类专业各类岗位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总人数13000多人。

其中:

职业技能鉴定:

8个工种2099人,取得初级证1353人、中级证246人,高级证500人;特种作业安全人员取(复)证2352人;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取(复)证:

2377人;岗位练兵:

274人。

(详情见附件11)

5、学生顶岗实习:

100%,且实习时间均达9个月以上。

6、基地对外开放情况

1)对矿山类专业的技能训练、鉴定、课程实训、毕业设计、创新能力训练以及其它专业相关实习实训等全日制在校生实行全天开放;

2)对企业员工的职业能力培训与鉴定进行计划性开放;

3)对我院成教学院学生部分项目进行计划性开放;

4)对兄弟院校学生部分项目进行计划性开放。

 

三、基地预期建设成效

建设内容:

依托云锡,以省内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按照“仿真型、虚拟型、实战型、合理配置、产教融合、资源共享”的建设思路,在现有基地实习实训条件的基础上,围绕有色金属行业生产矿山的人才需求及新技术发展的方向,针对矿山类专业特点和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以数字化矿山实训室的DIMINE三维数字化矿山软件系统为平台,结合云锡矿山生产实际,以生产过程为导向,以产教融合为切入点,校企共同开发实习实训项目等教学资源,将生产项目转化为教学项目,有效实现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推进“招生即招工,上课即上岗,毕业即就业”校企共同培养人才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并通过完善实训环境、实训管理制度、实训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的建设,创新实训运行与管理模式,有效促进实践教学,全面提升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和职业操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

以“三融合”校企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为基本模式,以云锡[2009]299号为依据,以满足学生实践教学活动为重点,通过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培养人才、共同开发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共建实训基地等途径,健全校企共同培养人才制度的建设并形成长效机制,有效实现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推动“招生即招工,上课即上岗,毕业即就业”校企共同培养人才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探索建立校企融合、共同培养人才的高职教育发展体系的有效途径,探索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的安全保障、安全责任及企业利益保障等一系列难题,引领省内同类院校、同类专业与企业的全面合作。

2、优质实践教学资源建设

以数字化矿山实训室的DIMINE三维数字化矿山软件系统提供的地质系统、测量系统和采矿系统强大功能模块为平台,针对矿山类专业,特别是勘探、采矿等即便到生产现场也不可能看到整个生产过程的特点,结合云锡矿山的生产实际,校企共同设计开发将生产矿山的勘探、开拓系统、采矿和出矿,以及矿山地质数据库,地表、地质、矿体等模型的构建,矿产勘探设计与设计工程布置,采矿设计与设计工程布置、矿井通风设计与设计工程布置等生产项目转化为教学项目,使工程技术人员能在三维可视环境下进行生产、科研、设计等,教师能在三维可视环境下进行教学,学生能在三维可视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和实习实训,有效实现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的教学资源建设。

3、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以产教融合示范点建设为平台,根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的需要,重点培养1~2名专业负责人或高水平教师,培养4~6骨干教师,在42名兼职教师的基础上,计划再从企业聘请8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通过实施专任教师“双师”素质继续教育工程和对兼职教师“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工程,建设一支由专业负责人或高水平教师、企业技术骨干组成的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4、产教融合示范点的内涵建设

通过优化创新“招生即招工,上课即上岗,毕业即就业”校企共同培养人才模式,完善实训基地管理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满足产教融合教学模式所需要的运行机制和质量监控体系,创新实训运行与管理的模式,结合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校企共同制定实习实训环节的质量标准和实习实训成果的评价标准,建立质量监控体系,编制实习实训考核办法。

并适时开发适应专业职业岗位变化需求的实习实训项目,最大限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产业服务能力。

建设进度:

第一阶段(2015年5月~2015年9月):

1、调研及资料收集整理,确保项目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2、完成满足金属矿业矿山类专业体现产教融合的人才需求标准,创建地质数据库、地表模型、地质模型、矿体模型等的技术资料、数据的收集整理。

3、拟定满足产教融合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计划和保障措施。

4、拟定项目建设的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2015年10月~2017年9月):

1、结合云锡矿山生产实际,完成基于产教融合的:

(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2)生产矿山的勘探、开拓系统、采矿和出矿,以及矿山地质数据库,地表、地质、矿体等模型的构建,矿产勘探设计与设计工程布置,采矿设计与设计工程布置、矿井通风设计与设计工程布置等生产项目转化为教学项目等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以及相应实习实训指导书的编写和实习实训项目训练题库的创建。

2、针对实习实训项目,从实习实训环境、实习实训内容、实习实训过程等方面制定实习实训管理制度,创新实习实训运行与管理模式;营造与专业分项目一致真实的职业环境与职业氛围。

3、结合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校企共同制定实习实训教学标准,实习实训环节的质量标准和实习实训成果的评价标准,建立质量监控体系,编制实习实训考核办法。

第三阶段(2017年10月~2018年1月):

1、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完善设计开发的实习实训项目,完善指导书和实习实训项目训练题库的建设;

3、完善实习实训环境建设和实习实训管理制度,创新项目实习实训运行与管理制度;

4、对项目进行验收。

 

条件保障:

1.组织及人员保障

加强项目建设组织领导,学院成立矿山类专业数字化矿山实训室产教融合示范点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学院常务副院长为组长,将建设项目分解为多个子项目,指定各子项目负责人。

针对项目建设内容细化任务,具体落实到每个人。

详情见5.1.1。

表5.1.1 建设项目组组成成员及分工情况

姓名

职称

职务

负责工作

宋智

教授/学院顾问

顾问

全面指导项目建设

沈裕昆

云锡人力资源部部长

组长

全面负责项目组织与协调

李建波

教授/学院常务副院长

组长

全面负责项目组织与协调

张燕

教授/学院国土系主任

副组长

负责建设方案的设计与制定,项目组织实施

陈国华

副教授/学院教务处处长

负责双师型教师队伍、产教融合示范点内涵建设及人才培养管理与运行机制建设

胡光辉

云锡人力资源部培训科科长

张惠芬

讲师/学院国土系副主任

武俊德

教授级地质高工/云锡矿产资源部总工办主任

负责矿山生产过程的建模,地质专业产教融合实习实训项目的设计开发、指导书的编写和实习实训练题库的建设

罗健

地质工程师/云锡矿产资源公司

曾华姣

助教/采矿专业教师

江波

采矿高工/云锡研究设计院副院长

负责采矿专业产教融合实习实训项目的设计开发、指导书的编写和实习实训练题库的建设

张梅

助理讲师/采矿专业教师

曾华姣

助教/采矿专业教师

谢保胜

测量高工/云锡测量学科带头人

负责测量专业产教融合实习实训项目的设计开发、指导书的编写和实习实训练题库建设

李慧萍

助理讲师/国土系综合教研室主任

2.制度保障

对各个建设项目制订进度计划和质量保证措施,制订并完善实施制度,使项目建设有章可循。

项目实施过程进行定期检查、考评,以确保项目如期保质完成。

对项目建设成绩显著、效益突出的项目与人员,给以奖励;对不能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的,除明确在建设期内不得享受评优等奖励外,还将视后果按规定给予相应的行政或经济处分。

3.资金保障

严格遵守学校制定的云南省质量工程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及学院财务制度,仪器设备购置按国家招投标制度进行。

预期成效:

通过3年的建设,矿山类专业数字化矿山实训室产教融合示范点示范作用显著,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以数字化矿山实训室的DIMINE三维数字化矿山软件系统为平台,结合云锡矿山生产实际,设计开发的实习实训项目等教学资源有效实现了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形成的“招生即招工,上课即上岗,毕业即就业”校企共同培养人才模式得到优化创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其建设与改革的经验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