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穿刺术及护理.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30213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胸腔穿刺术及护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胸腔穿刺术及护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胸腔穿刺术及护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胸腔穿刺术及护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胸腔穿刺术及护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胸腔穿刺术及护理.ppt

《胸腔穿刺术及护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胸腔穿刺术及护理.ppt(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胸腔穿刺术及护理.ppt

胸腔穿刺术及护理,1,医药交流精品PPT,一、胸腔穿刺术的介绍二、胸腔穿刺术的护理,2,1、胸腔穿刺术的准备2、胸腔穿刺术的适应症3、胸腔穿刺术的禁忌症4、胸腔穿刺术的种类:

(1)胸腔积液穿刺术

(2)气胸穿刺术(3)套管针胸腔穿刺引流术,3,实验步骤,

(一)适应症1、胸腔积液性质不明者,抽取积液检查,协助病因诊断。

2、胸腔内大量积液或气胸者,排除积液或积气,以缓解压迫症状,避免胸膜粘连增厚。

3、脓胸抽液灌洗治疗,或恶性胸腔积液需胸腔内注药物者。

4,二、实验步骤,

(一)禁忌症:

1、出血性疾病2、体质虚弱3、病情危重4、难于操作者(有炎症)应慎用5、对麻醉药过敏,5,

(二)回顾相关理论知识,1、胸膜腔结构胸膜分脏层和壁层,脏层胸膜覆盖在肺的表面,壁层覆盖在胸壁内面,胸膜腔在正常情况下仅为潜在的空腔,有少量体液起润滑作用。

6,2、胸部体表标志,7,2、胸部体表标志,8,2、胸部体表标志,9,护理,术前护理及用物准备术中护理及注意事项术后护理与健康教育,10,一、准备,1.环境准备2.物品准备:

大方盘1个,胸穿包1个,棉签,弯盘1个,0.5%碘伏,无菌手套2副,大量杯1个;试管3-4个、接胸水瓶2-3个、注射器5ml1个、50ml1各,胶布,靠背椅1个,2%利多卡因1-2支,做皮试;,11,3.病人指导不要随意活动,不要咳嗽和深呼吸。

4.术前测脉搏、呼吸、血压。

嘱术前排大小便;5.术前检查:

患者应进行胸部x线和超声波检查,确定胸腔内有无积液或积气,了解液体或气体所在部位及量的多少,并标上穿刺记号。

12,6.器械与药物准备: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注意局部皮肤的清洁,备好氧气、各种抢救药品及物品、心电监护仪等;做好普鲁卡因皮试。

询问有无药物(特别是局麻药利多卡因)过敏史。

术前应确认家属已签知情同意书。

13,7.心理准备全面评估患者,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向患者讲明胸穿的目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介绍操作方法,以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和紧张情绪,并交代注意事项,如避免咳嗽、转动身体以免穿破肺泡而引起气胸;对精神过于紧张者,可于术前0.5h口服安定10mg,或可待因15-30mg,或进行对症处理。

14,术中护理及注意事项,1、摆放穿刺体位2、选择适宜的穿刺点3、穿刺注意操作4、判断病人对穿刺术的耐受性5、术毕注意事项,15,(四)操作过程,1、病人体位患者多取坐位。

面向椅背,两手交叉抱臂,置于椅背,头枕臂上,使肋间隙增宽;不能坐起者,可采取半卧位,举起患侧上臂。

16,(四)操作过程,2、穿刺部位一般在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隙,也可在腋中线第56肋间穿刺。

气胸者取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隙,应避免在第九肋间以下穿刺,避免穿透膈肌,损伤腹腔脏器。

17,18,3、穿刺方法,

(1)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覆盖消毒洞巾,19,3、穿刺方法,

(2)用2%的利多卡因,在下一肋上缘的穿刺点自皮至胸膜壁层进行局部浸润麻醉。

20,3、穿刺方法,(3)术者左手示指和拇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右手将穿刺针后的胶皮管用血管钳夹住,然后进行穿刺,21,3、穿刺方法,(4)再将穿刺针在麻醉处缓慢的刺入,当针锋抵抗突然消失时接上注射器,松开血管钳,抽吸胸腔积液,抽满后再次用血管钳夹闭胶管。

尔后,取下注射器,将液体注入量杯内。

助手用血管钳固定穿刺针,以防针刺过深损伤肺组织,并注意保持密封,防止发生气胸。

22,23,3、穿刺方法,(5)术毕拔出穿刺针,再次消毒穿刺点后,覆盖无菌敷料,稍用力压迫穿刺部位片刻,嘱患者静卧。

24,穿刺术中注意的护理,当针头刺入胸腔后,协助医生用血管钳固定穿刺针,嘱病人勿移动,抽出液体留取标本。

行常规检查及培养,进行放液时,将相连的乳胶管的钳子放开即可抽液,随时夹闭以防空气进入胸腔。

在穿刺过程中,嘱病人切勿咳嗽及深呼吸。

穿刺与抽液时,应注意无菌操作并防止空气进入胸腔。

25,判定病人对穿刺耐受性,抽吸时,若病人突觉头晕、心悸、冷汗、面色苍白、脉细、四肢发凉,提示病人可能出现“胸膜”反应,应立即停止抽吸。

措施:

使病人平卧,密切观察血压、脉搏,防止休克。

26,每次抽液、抽气时,不宜过快、过多,防止抽吸过多过快使胸腔内压力骤然下降,发生复张后肺水肿或循环障碍、纵隔移位等意外。

27,抽液抽气量:

首次总排液量不宜超过600ml,抽气量不宜超过1000ml,以后每次抽吸量不应超过1000ml。

以明确诊断为目的:

抽液50-200ml,置入无菌试管送检,28,术毕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纱布,胶布固定。

医嘱病人穿刺点3d不能沾水。

如治疗气胸者,可用人工气胸抽吸箱。

29,(五)操作后护理,1、记录穿刺的时间、有无渗血及液体漏出量、颜色、状态。

2、监测病人穿刺后的反应。

3、嘱病人静卧,休息30min。

4、鼓励病人深呼吸。

患者若神态自如,呼吸平稳,再离床活动。

30,Theend,thankyou!

31,医药交流精品PP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