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Word下载.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3015766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92.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Word下载.docx

《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Word下载.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Word下载.docx

3水泥砂浆+面包砖或广场砖

素土夯实+15cm?

卒石垫层+10cmC15素混凝土垫层+3cm1:

3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曾+花岗岩

散水:

素土夯实+7cmCl5昆凝土随打随抹

涂料墙面:

基层处理+界面剂+批腻子2遍+刷外墙涂料

2.工程特点

经详细研究施工图设计、招标文件,并经反复踏勘现场,我们认为本工程有以下特点和难点,我公司将对这些特点和难点采取专门措施并想方设法予以解决和完成,以确保本工程各项指标得以顺利实现。

2.1本期是小区附属工程改造工程,内容复杂繁多。

2.2其他特点

2.2.1外部协调多

进场施工后,需要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以及其它相关单位配合协调外部矛盾,还要与当地居民协调,外部协调相对较多。

2.2.2工期要求紧

施工工期为2011年3月1日-2011年4月20日,工期为50天。

任务量大、工期紧张。

2.2.3地质情况复杂,施工场地限制

第二章 现场管理班子

2.1项目部成员构成

为了保证工程建设,达到预期项目规划目标,必须建立一个精干、高效且能打硬仗的项目组织机构。

项目部组织形式采用直线职能制,组织人员持证上岗,各司其职。

3.1工程总体部署和原则

(1)本工程采用立体交叉、平行作业的施工方法。

(2)采取多断面和流水作业相结合的施工方法。

(3)采取以机械为主人工为辅的施工方法,积极投入足够数量的机械。

(4)施工以“先地下、后地上"

,"

先深后浅"

’先主体后附属”的施工流向。

3.2施工原则

3.2.1遵循设计要求和各施工过程之间存在的客观工艺关系

3.2.2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不影响施工顺序

3.2.3满足劳动力连续作业及人力平衡的要求

3.2.4满足施工质量和安全的要求

3.2.5努力考虑工艺间隔和季节性施工要求

3.3施工阶段划分

施工阶段原则上划分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

3.3.1施工准备阶段

从接到中标通知书后至开工前进行,编制施工准备计划,按计划进行各种施工前准备。

3.3.2施工阶段

在这投标工期期间需合理组织、精心施工,完成工程各项指标。

3.3.3竣工验收阶段

在工程完工后进行,期间需进行大量资料准备工作,整理各项原始数据,并对已完工程进行回访,在缺陷责任期内负责保修。

按业主要求提供项目竣工验收各项资料,配合业主进行项目竣工验收。

3.4施工单元及施工段面划分

3.4.1施工单元的划分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分为违建拆除、花架施工、花台、路面清理及铺装、景观亭风景石施工、绿化种植、围墙、院墙、、车棚出新、小区大门及门房出新并安装电动伸缩门

3.4.2施工段面划分

在划分施工单元的基础上,各单元再划分施工段面。

各段面施工时按流水形式组织,既不能在段面窝工,又不能水流不开,注意做到工序层次分明,有条不紊。

3.5施工流向和施工程序

3.5.1施工程序说明

在大面积施工基础前需完成以下几项工作:

①清除在基础和管道施工范围内的生活垃圾、有机物残渣及 30cm左右的地表耕植

±

o

②清除旧园路、铺装面层等。

3.5.2单个施工段面施工先后程序

(1)施工准备

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包括管理人员组织、劳动力组织、材料准备、机械准备、技术准备、现场情况踏勘等。

特别要进行详细的地质情况勘察,待所有雨水、污水管道等隐蔽工程完成后再进行施工。

(2)基础施工

铺装部分:

压实土基、级配碎石、 C15素混凝土垫层。

(3)级配碎石基层施工

10cm厚级配碎石应在土基施工完成后进行。

(4)碎基层施工

在级配碎石施工完成后进行混凝土基础施工。

(5)铺装工程施工

该工序在佐基础完成后进行面包砖、广场砖地面、花岗岩地面、塑胶地面、鹅卵石地面、嵌草砖地面的铺装等。

(6)房建及其附属施工

同步进行花台、花架、景观亭、风景石、门库砌筑等施工。

(7)外墙施工

进行小区围墙、院墙、车棚、小区大门及门房的出新,该工序施工的顺序为清理

原基层后修补局部外墙酌情刷界面剂一道,后批腻子 2遍,刷外墙乳胶漆一底两面

(8)电动伸缩门安装

外墙出新完成后进行电动伸缩门的安装

(9)绿化施工

施工期间正值春天,是绿化施工的好时期,应及时将各种灌木、乔木运至现场,待场地清理后即进行灌木、乔木的栽植。

(10)工程收尾扫边

该工作最后进行。

3.6施工组织

3.6.1施工管理组织(详见第二章)

3.6.2施工队伍组织

为了确保工期和质量,本标段工程采取划区分段和阶段施工方案,计划准备设置两个道路工程施工队,两个管线工程施工队。

具体组织划区分段和任务分配安排如下:

(1)基础施工队负责所有基础施工

(2)铺装施工队负责所有铺装、砌工程施工

(3)房建施工队负责门卫房及其他附属施工

(4)绿化施工队负责绿化施工

3.7混凝土施工方案

1、模板

1.1、模板的材料选用白松、本松木材和多层胶合板,模板的支架采用钢管、扣件组成。

1.2、模板及其支架必须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

保证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筑碎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

模板必须构造简单,装拆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和碎的浇筑、养护等要求;

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

1.3、模板与碎的接触面应涂隔离剂。

隔离剂宜采用石腊油脱模剂。

对有影响结构和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油质类隔离剂不宜采用。

隔离剂不得沾污钢筋与碎接槎处。

1.4、模板及其支架应定期维修、保养。

1.5、模板的设计

1.5.1、模板工程施工前,应先进行设计。

支撑系统应经计算,并绘制搭设示意图,模板画出排列图。

152、模板及其支架的设计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

153、钢支架的设计、木模板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1.6、模板的安装

1.6.1、竖向模板和支架的支承部分,当安装在基土上时应加设垫板,基土必须预先夯实,并采取排水措施。

162、模板支架的立柱或桁架应保持稳定,并用撑拉杆件固定。

模板及其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的临时固定设施。

1.6.3、现浇钢筋碎梁、板,当跨度等于或大于4m时,模板应起拱(板要求双向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度长的 1/1000~3/1000o

1.6.4、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和预留孔洞均不得遗漏,安装必须牢固,位置正确,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规定。

1.7,模板的拆除

1.7.1、现浇结构的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的佐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1.7.2、侧模:

在碎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方可拆除;

底模:

在碎强度达到以下按设计的性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以上时方可拆除。

1.7.3、用于拆模的佐试块,应在构件砂浇捣时留置,以自然养护(与构件同条件养护)试验值为准。

1.7.4、模板拆除时用力不能过猛过急,拆下的模板应及时运走、整理,分类堆放,以便再用。

1.7.5、模板拆除的顺序应是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

176、拆除跨度较大的梁下支柱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分别拆向两端。

多层楼板模板支柱的拆除,应按以下要求进行。

177、上层楼板正在浇筑性时,下一层楼板的支柱不得拆除,再下层楼板模板的支柱,仅可拆除一部份;

1.7.8、跨度24.0m的梁下均应保留支柱,其间距不得大于3m

1.7.9、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在构件的碎强度符合设计的碎强度等级的要求后,方可承受全部使用荷载;

当施工荷载所产生的效应比使用荷载的效应更为不利时,必须经核算,加设临时支撑。

2、钢筋

2.1、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钢筋表面或每捆 (盘)钢筋均应有标

志。

进场时按炉罐(批)号及直径分批检验。

检验内容包括查对标志、外观检查,并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作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2、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如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尚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检。

3、混凝土施工

3.1碎浇筑

在地基或基土上浇筑性时,应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排水和防水措施。

对干燥的非粘性土,应用水湿润,但其表面不得留有积水。

柱、梁、墙、板浇筑时,应检查模板及其支架,涂除模板内的杂物,模板的缝隙和孔洞应予堵严,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模板与硅接触面应涂隔离剂。

检查钢筋和预埋件,清除钢筋上的油污和杂物。

钢筋和预埋件的位置如有偏差应予纠正。

在浇筑柱、墙竖向结构前,应先在底部灌筑50~100mnff与佐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当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串筒、灌管或振动灌管使佐下落。

在浇筑与柱或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或墙浇筑完毕后停歇 1~1.5h,再继

续浇筑。

有梁板碎浇筑,梁和板宜同时浇筑。

独立梁宜从两端同时向中间浇筑碎,有主次梁的楼板,碎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

碎在浇筑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碎浇筑应连续进行,当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宜缩短,并应在前层位凝结之前,将次层佐浇筑完毕。

3.2碎振捣

碎应用碎振动器进行振实捣固。

①碎插入式振动器使用:

振动器使用前,应检查各部件是否完好,各连接处是否紧固,电动机绝缘是否良好,电源电压和频率是否符合铭牌规定,检查合格后,方可接通电源进行试运转。

振动器的电动机旋转时,若软轴不转,振动棒不起振,是电动机旋

转方向不对,可调换任意两相电源线即可;

若软轴转动,振动棒不起振,可摇晃棒头或将棒头轻嗑地面,即可起振。

当试运转正常后,方可进行作业。

作业时,要使振动棒自然沉入碎,不可用力猛插,一般应垂直插入,

并插到尚未初凝的下层中50~100mm以使上下层相互结合。

振动棒各插点间距应均匀,插点间距一般不应超过振动棒作用半径的 1.5倍。

振捣时,要做到"

快插慢拔"

快插是为了防止将表层佐先振实,与下层碎发生分层、离析现象。

慢拔是为了使碎能来得及填满振动棒抽出时所形成的孔洞。

振动棒在碎内振捣时间,一般每插点约20-30S,见到碎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水泥浆和外观均匀为止。

由于振动棒下部振幅比上部大,故在振捣时应上下抽动5~10cm,使碎振实均匀。

作业中要避免将振动棒触及钢筋、芯管及预埋件等,更不得采取通过振动棒振动钢筋的方法来促使佐振实。

作业时振动棒插入硅中的深度不应超过棒长的 2/3~3/4,过深会引起振动棒不易

拨出而导致软管损坏;

更不得将软管伸入碎中,以防水侵蚀软管而损坏机件。

振动器在使用过程中如温度过高,应立即停机冷却检查,冬期低温下,振动器使用前,要缓慢加温,使振动棒内的润滑油解冻后,方能使用。

振动器不得在初凝的位上及干硬的地面上试振。

检修或作业间歇时,应切断电源。

振动器软管的弯曲半径不得超过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