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3011281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33.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八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八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八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八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

《八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

②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③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锐角等于30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④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锐角等于300。

⑤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⑥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两直角边乘积/斜边。

3、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①有一个角是900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②一条边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③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④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第三节、勾股定理的应用 

1、证明直角三角形及其它涉及直角三角形的问题。

2、判定实际问题中两线段是否垂直的问题。

以已知线段为边构造三角形,根据三边的长度,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题。

3、解立体图形上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问题 

(1)将立体图形展成平面图形。

(2)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确定最短路线。

(3)最后以上面的最短路线为边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解决。

圆柱表面蚂蚁吃面包:

圆柱高的平方+地面周长一半的平方=最短距离的平方。

第二章 实数

第一节、认识无理数

1、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2、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5类:

(1)开方开不尽的数。

(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3π+8等。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

(4)某些三角函数值,如sin60o等。

(5)无限不循环小数。

  

3、无理数和有理数的区别

①有理数指的是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而无理数则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②所有的有理数都能写成分数的形式(整数可以看成是分母为1的分数),而无理数则不能写成分数形式。

第二节、平方根

1、算术平方根:

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

特别地,0的算术平方根是0。

表示方法:

记作“”,读作根号a。

性质:

正数和零的算术平方根都只有一个,零的算术平方根是零。

2、平方根: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

正数a的平方根记做“”,读作“正、负根号a”。

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

零的平方根是零;

负数没有平方根。

3、开平方:

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注意a的双重非负性:

≥0且a≥0。

      

第三节、立方根  

1、立方根: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即x3=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

2、表示方法:

记作。

3、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

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

零的立方根是零。

4、,这说明三次根号内的负号可以移到根号外面。

第四节、估算 

1、用估算法确定无理数的大小 

①对于带根号的无理数的近似值得确定,可以通过平方运算或立方运算并采用“夹逼法”,即两边无限逼近,逐级夹逼来完成。

首先确定其整数部分的范围,再确定十分位,百分位等小数部分。

②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依据平方根(立方根)及开平方(开立方)的定义,进而采取两边夹逼的办法求解。

2、“精确到”与“误差小于”的区别

①精确到1m,是指四舍五入到个位,答案唯一。

②误差小于1m,答案在其值左右1m内都符合题意,答案不唯一。

3、用估算的方法比较数的大小 

①用估算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一般至少有一个是无理数,且在比较大小时,一般先采用分析法,估算出无理数的大致范围,再作具体比较 。

②当比较两个带根号的无理数的大小时可用如下结论:

若a>b≥0,则>>

若a>b,则>

或a3>b3

若a、b都为正数,且a>b时,则a2>b2

第五节、用计算器开方(本节内容为了解内容)     

1、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

2、运用计算器探求数学规律的活动,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

第六节、实数         

1、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数学上,实数定义为与数轴上的实数点相对应的

正有理数

有理数 零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负有理数

实数

正无理数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2、相反数 

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时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如果a与b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b,反之亦成立。

3、绝对值 

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

(|a|≥0)。

零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则a≥0;

若|a|=-a,则a≤0。

4、倒数 

如果a与b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

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

零没有倒数。

5、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意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解题时要真正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实数与数轴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并能灵活运用。

6、实数大小的比较     

①实数比较大小:

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数轴上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

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②实数大小比较的几种常用方法 

(1)数轴比较:

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2)求差比较:

设a、b是实数。

(3)求商比较法:

设a、b是两正实数,=>

(4)绝对值比较法:

设a、b是两负实数,则

(5)平方法:

第七节、二次根式

1、含有二次根号“”;

被开方数a必须是非负数。

2、性质:

(1)

3、最简二次根式:

运算结果若含有“”形式,必须满足:

(1)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

(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4、非负数的情况:

根号下,平方,绝对值。

5、实数的运算     

(1)六种运算:

加、减、乘、除、乘方、开方。

(2)实数的运算顺序 

先算乘方和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算括号里面的。

(3)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b+ac

第三章 位置与坐标 

第一节、确定位置   

1、平面内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2个数据。

2、确定位置的方法

①行列定位法:

在这种方法中常把平面分成若干行、列,然后利用行号和列号表示平面上点的位置,在此方法中,要牢记某点的位置需要两个互相独立的数据,两者缺一不可。

  

②方位角距离定位法:

方位角和距离。

③经纬定位法:

它也需要两个数据:

经度和纬度。

④区域定位法:

只描述某点所在的大致位置。

如“解放路22号”  

3、弄清(a,b)中a与b各代表什么含义,顺序不能写错;

图形与语言的相互转换。

(a是横坐标,b是纵坐标)

第二节、平面直角坐标系 

1、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其中,水平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轴,取向右为正方向;

铅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

x轴和y轴统称坐标轴。

它们的公共原点O称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建立了直角坐标系的平面,叫做坐标平面。

2、为了便于描述坐标平面内点的位置,把坐标平面被x轴和y轴分割而成的四个部分,分别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注意:

x轴和y轴上的点(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

3、点的坐标的概念 

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P,过点P分别x轴、y轴向作垂线,垂足在上x轴、y轴对应的数a,b分别叫做点P的横坐标、纵坐标,有序数对(a,b)叫做点P的坐标。

点的坐标用(a,b)表示,其顺序是横坐标在前,纵坐标在后,中间有“,”分开,横、纵坐标的位置不能颠倒。

平面内点的坐标是有序实数对,当把a≠b时,(a,b)和(b,a)是两个不同点的坐标。

平面内点的与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的。

4、不同位置的点的坐标的特征        

①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征     

点P(x,y)在第一象限>

>

Û

点P(x,y)在第二象限>

<

点P(x,y)在第三象限<

点P(x,y)在第四象限<

②坐标轴上的点的特征 

点P(x,y)在x轴上,则y=0,x为任意实数 

点P(x,y)在y轴上,则x=0,y为任意实数 

点P(x,y)既在x轴上,又在y轴上,则x,y同时为零,即点P坐标为(0,0)即原点。

③两条坐标轴夹角平分线上点的坐标的特征

点P(x,y)在第一、三象限夹角平分线(直线y=x)上,则x与y相等。

点P(x,y)在第二、四象限夹角平分线上,则x与y互为相反数。

④和坐标轴平行的直线上点的坐标的特征 

位于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各点的纵坐标相同。

位于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各点的横坐标相同。

⑤关于x轴、y轴或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征 

点P与点p’关于x轴对称,则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即点P(x,y)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P’(x,-y)。

点P与点p’关于y轴对称,则纵坐标相等,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即点P(x,y)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P’(-x,y)。

点P与点p’关于原点对称,则横、纵坐标均互为相反数,即点P(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P’(-x,-y)。

⑥点到坐标轴及原点的距离 

点P(x,y)到坐标轴及原点的距离:

(1)点P(x,y)到x轴的距离等于y。

(2)点P(x,y)到y轴的距离等于x。

(3)点P(x,y)到原点的距离等于x2+y2。

+ 

第三节、轴对称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