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讲解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3011215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讲解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讲解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讲解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讲解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讲解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讲解文档格式.doc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讲解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讲解文档格式.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讲解文档格式.doc

杜林还同党内机会主义分子勾结妄图分裂刚刚统一起来的德国社会主义民主党另组新党。

杜林的反动理论学说在党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思想上和组织上给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在这种情况下,恩格斯为捍卫马克思主义,维护德国社会主义民主党的团结统一,在十分繁忙的情况下,抽出两年时间写了《反杜林论》一书,对杜林的观点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同时系统地完整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原理,使之成为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百科全书,作为一部“每个觉悟工人必读的书籍”。

(列宁)

《反杜林论》问世两年后,恩格斯将其中的若干章改编成《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其直接目的是为了反击法国党内右倾机会主义的进攻,帮助法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

该书不仅推动了法国工人阶级运动的发展,而且在欧洲各国无产阶级中广泛流传。

在短短的10年间就译成欧洲10多种文字,成为当时传播最广、影响很大的科学社会主义著作,它对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传播马克思主义有重大作用。

二、中心思想

本文批判了杜林的反动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第一次以论战的形式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即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各种矛盾,找出解决矛盾方法,指明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途径,全面地论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原理。

三、内容讲解

本文以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为线索,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基础,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全文共3章。

第一章着重论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来源,分析了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指出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和局限性。

本章共28段。

(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和理论来源,(第1段)

1、科学社会主义(即现代社会主义),从其内容上说,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科学反映,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对立,以及生产中的无政府状态进行考察的结果。

2、科学社会主义就其思想理论来源来说,是从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材料出发的,批判地吸取了它们的合理内容。

按照恩格斯观点,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和科学社会主义是“现代社会主义”发展中两个互相衔接的阶段。

恩格斯曾指出:

科学社会主义永远不能忘记“它是站在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三个人的肩上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635页)

(二)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第2—8段)

1、近代空想社会主义起源于16世纪,它大体上分为三个时期:

(1)第一个时期,是16—17世纪的资本原始积累和家庭手工业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

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是:

莫尔的《乌托邦》和康帕内拉的《太阳城》。

他们有理想社会制度的空想描绘,即乌托邦主义,在这种理想社会里,大家共同劳动,共同分配,没有财产的私有观念,没有剥削,没有贫困。

英国大革命时期的平等派指“真正,平等派”又称“掘地派”,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左派的代表。

1649年4月8日,这一派别的几名成员开始在塞雷郡的科布汉镇附近的圣乔治山丘上挖掘土地,集体耕种。

故得名“掘地派”代表城乡贫民阶层的利益。

他们要求社会政治平等,财产平等,主张消灭土地私有制,宣传原始的共产主义思想,并企图通过集体开垦公有土地来实现这种理想。

主要代表人物有杰腊德·

温斯坦莱。

(2)第二个时期,是18世纪的手工工场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摩莱里和马布利。

他们不但要求每个人的政治平等,而且要求消灭阶级差别,废除私有制,建立财产公有、人人平等自由、按需分配的共和国。

因此恩格斯称他们的理论是“直接共产主义的理论。

(3)第三个时期,是19世纪初产业革命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以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代表。

这是空想社会主义的最高阶段。

2、空想社会主义是现代无产阶级先驱的群众运动的直接产物,他们不仅用自己的学说和纲领直接代表早期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而且他们本人就是直接从伟大群众运动中产生的革命鼓动家,组织者和领袖人物。

(三)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历史功绩及其根本缺陷(第9—28段)

1、三在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1)一方面,它们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矛盾以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对立有所暴露而又很不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这一点决定了它们的学说是不完备、不成熟的。

(2)另一方面,它们又是在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已经破产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理性王国”是法国18世纪启蒙学者反封建的旗帜和武器,认为理性是思维和认识的最高形式,而自由、平等、博爱、人权等原则是合乎理性的,是永恒的普遍的。

恩格斯揭露和批判了启蒙学者“理性王国”的资产阶级实质,指出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和启蒙学者之间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

恩格斯阐明了两者的理性王国“是有天壤之别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是启蒙学者“指出的各种原则进一步的、似乎更彻底的发展”。

正是这种历史条件下,产生了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

“他们为了满足被压迫阶级的需要,想出各种各样的体系并且力求探寻一种革新的科学。

2、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

第一,对圣西门思想的评述

圣西门(1760—1825年)生活在法国大革命时代,“是法国大革命的产儿。

”他是一个博学而富有政治远见的思想家。

他在1802年就认为法国大革命是一场阶级斗争,是贵族、市民等级和无财产者之间的斗争。

恩格斯高度赞扬这一见解,认为这在当时是“极为天才发现。

”圣西门还提出了“一切人都应当劳动”的思想。

圣西门给政治下了一个定义:

政治是关于生产的科学。

主张对人的政治统治应当变成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即表达“废除国家”的思想。

第二,对傅立叶思想的评述

傅立叶(1771—1858)是杰出的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出身于富商家庭,他长期从事商业活动,所以对资本主义商业内幕了解得非常清楚,这对他考察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为他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积累了感性材料,他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批判是他的学说中最主要和最有价值的内容,在他的著作中几乎每一页都放射出对资本主义的讽刺和批判的火花。

恩格斯称赞他不仅是批评家,还是自古以来最伟大的讽刺家之一。

傅立叶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是“复活的奴隶制。

”他指出,资本主义制度是在“恶性循环”中运动,贫困是由于生产过剩产生的,这表明他已经对经济危机的根源和实质作了相当深刻的揭露。

他第一次提出了“在任何社会中,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的思想。

傅立叶社会历史观的贡献在于,他辩证地把人类社会看作是产生和灭亡,并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每个历史阶段都有它的上升和下降时期。

第三,对欧文思想的评述。

欧文(1771—1858)是英国杰出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出身于手工业者家庭。

他的空想社会主义就是通过办一个工厂这种纯粹营业的方式,并通过所谓商业计算的果实产生的,他始终都保持着这种实践的性质。

他认为私有制、宗教和资产阶级婚姻形式是阻碍社会改造的三大障碍,欧文对资本主义批判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批判资本主义,他认为劳动是一切价值的基础,他是最先提出工人有权享有自己全部劳动产品的人。

他试图通过实验,清除资本主义的弊病,建立一个没有私有制、没有阶级对立、人人平等和共同享受劳动成果的新社会,欧文还采取了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一些措施:

一是组织了合作社,二是组织了劳动市场,直接用劳动时间作为价值尺度进行商品交换。

他的这些措施,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是不能成功的。

“他组织了劳动市场”1832年9月,欧文在伦敦创办了第一个这样的交换市场,在这里,生产者把产品交给市场,市场经管人先确定将来的产品在生产上所用的原材料的价格和所需的劳动时间,然后按照对这些产品所估计的“劳动小时数”发给生产者相应数量的劳动券,生产者可以凭劳动券,随时从市场换取与其“劳动的价值”相等的所需产品。

欧文的劳动交换市场只勉强维持了两件,不得不1834年关闭。

“蒲鲁东的交换银行”,蒲鲁东把信用改革看作是医治一切社会弊病的万应灵药,提出根据股份公司的原则创办“交换银行”方案设想通过交换银行,对小生产的产品实行无货币的交换。

在1848—1849年法国革命时期,他进行了组织交换银行的尝试。

他的人民银行于1849年1月31日在巴黎成立,但在开始正常工农业

活动之前就破产了,并于同年4月12日宣告关闭。

3、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历史功绩

(1)对资本主义制度作了尖锐的揭露和批判,抨击了资本主义的全部基础,为启发工人觉悟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2)对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有了一些正确的猜测,在他们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中,出现了向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某些合理因素。

(3)对未来社会提出了积极的主张。

在批判资本主义的基础上,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都制订了比较完整的未来美好社会蓝图。

如圣西门的“实业制度”,傅立叶的“协作制度”,欧文的“共产主义公社”等。

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的最高阶段,它们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为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作了思想准备,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理论来源,科学社会主义是在对它批判继承和革命改造的基础上创立的。

4、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思想的根本缺陷

(1)不懂得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因为他们的学说不是从现实出发,而是从原则出发;

(2)看不到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作用,不懂得无产阶级是实现共产主义的革命力量。

他们只同情、怜悯无产阶级,不愿依靠无产阶级;

(3)找不到推翻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他们不了解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

他们拒绝一切政治行动,特别是反对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只是希望寄托在某些“天才人物”发出善心来实现社会主义。

正因为如此,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的学说是没有出路的,他们的学说“是同历史的发展成反比的。

(四)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基础之上。

(第29段)

1、空想社会主义者不是把社会主义看成是人类历史的必然,而看成是个别天才人物偶然发现的“绝对真理”“理性”和正义的表现。

他们各派互相磨损,互相调和,得出了一种折衷的不伦不类的社会主义。

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积极作用的完结。

“折衷的不伦不类的社会主义”指19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现的各种庸俗社会主义者的学说,主要代表人物,在法国有圣西门主义者勒鲁(1797—1871)、傅立叶主义者孔西得朗(1808—1893),在英国夺欧文主义者布雷(1809—1895),此外,还有他一些站在工人之外的各种庸俗社会主义者。

2、为了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就必须“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

所谓“现实的基础”,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和阶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