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Word下载.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3008646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Word下载.doc

《《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Word下载.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Word下载.doc

宗教本位论、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

9、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形式训练说相同要素说

概括说关系转换理论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10、遗忘的理论解释:

痕迹衰退说、干扰说、同化说、动机说。

11、品德发展的理论: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三水平六阶段)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育性原则。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

4、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5、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一、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习过程的理解。

二、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础。

三、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四、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6、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1、转变教学观念,关注教与学两方面的心理问题,教学心理学兴起。

2、关注影响教育的各种社会心理因素。

3、注重实际教学中各种策略和元认知的研究。

第二章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心理发展的4个基本特征:

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3、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4、在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5、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前运算阶段(2-7岁)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

6、认知发展与教学的辩证关系。

一、认知发展制约着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二、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三、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

7、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外线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8、人格发展的阶段理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9、自我同一性是有关自我形象的一种组织,包括有关自我的动机、能力、信念和性格等的一贯经验和概念。

10、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其发展过程为:

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

11、认知方式的差异:

场独立与场依存;

冲动型与沉思型;

辐合型与发散性;

立法型、执法型与司法型。

12、瑞德的学习风格分类:

视觉型、听觉型、触觉型和综合型。

席尔瓦和汉森的学习风格分类:

掌握型、理解型、人际型和自我表达型。

13、智力差异包括智力的水平差异、智力的类型差异和智力表现早晚的差异、性别差异。

14、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

一是要采用与学习者认知风格相一致的教学策略。

二是应该根据学生认知方式设计教学对策。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1、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2、学习的实质。

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2.学习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3.学习是由练习或反复经验引起的。

4.学习没有价值标准与对错之分。

5.学习是指过程而非结果。

6.学习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一种对环境的适应性为。

3、巴甫洛夫的经典型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获得与消退、刺激的泛化与分化。

10、桑代克尝试—错误说的基本规律:

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

5、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6、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所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把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与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7、简述实现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客观条件:

意义学习的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主观条件:

(1)学习者要有学习的心向。

(2)在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必须具备恰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相联系。

(3)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的使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已有的适当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潜在的意义转化为心理意义,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

8、论述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一、学习观。

(1)认知生长和表征理论。

(2)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3)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第二、教学观。

(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2)提倡发现学习。

(3)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9、论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教学应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

建构主义理论的应用:

支架式教学、情境教学、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第四章学习动机

1、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2、学习动机的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与学习期待。

3、学习动机的种类:

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图。

2、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的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6、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

内部因素:

学生的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

成熟与年龄特点

性格特征与个别差异

学生的抱负水准

学生的焦虑程度

外部因素:

家庭条件和社会舆论

教师的榜样作用

7、学习动机的培养。

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8、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9、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10、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1)成败经验。

(2)对他人的观察。

(3)言语劝说。

(4)情绪和生理状态。

11、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学习动机的性质一方面决定着学习的方向和进程,另一方面也影响着学习的效果。

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在一般情况下是一致的,但也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

因为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条件,但却不是唯一的条件。

第五章学习的迁移

1、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的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2、学习迁移的类型:

正迁移与负迁移

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远迁移与近迁移

3、认知结构的主要变量:

可利用性、可辨别性、稳定性与清晰性。

4、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相似性

原有认知结构

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5、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

一、改革教材内容,促进迁移

二、合理编排教学内容,促进迁移

三、改进教材呈现方式,促进迁移

四、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的意识性

3、学习迁移的意义或作用。

(一)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直接促进作用

(二)对学生毕业后的适应社会生活的间接作用

第六章知识学习

1、知识的分类。

陈述性知识是指人类心智表征事实、观念与概念的方式,其基本单元是组块,表征方式是时间序列、表象和命题。

程序性知识是指导个体如何执行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知识,其基本单元是产生式,表征方式是条件和行动。

2、知识学习的分类。

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

3、记忆的三个系统:

感觉登记、工作记忆、长时记忆。

4、工作记忆的特点。

(1)信息的保存时间短暂。

(2)处于工作或活动状态。

(3)工作记忆容量相当有限,为7±

2个组块。

5、艾宾浩斯遗忘的规律:

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遗忘进程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过了相当长时间后,几乎不忘。

6、运用信息加工原理,促进知识获得和保持的方法。

1.明确知识学习的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在学习活动与使用知识的条件之间建立联系。

3.深度加工学习材料。

4.进行组块化编码。

5.合理安排练习和复习。

7、知识学习的作用。

(1)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有助于学生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