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人本教育思想探微Word文件下载.docx
《先秦儒家人本教育思想探微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秦儒家人本教育思想探微Word文件下载.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尽心下》)“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并且孟子认为一个人对于善“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所以他主张施行仁政,对老百姓进行道德教化。
而荀子则主张“性恶论”,认为: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
性恶》)所以他主张“礼为用”,对老百姓进行正确引导和教化,这样才能使之从善。
注重人的道德是儒家思想的突出特点,正如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中指出:
“中国有一种思想极为根深蒂固,即正确的道德品质比细致的科学知识更重要。
这种思想源于儒家传统。
”先秦儒家的这一人性观,为统治者所接受,成为教育者进行教育与管理的理论依据。
因而,要充分认识先秦儒家的教育思想,对人性观的探讨就成为认识其教育思想的逻辑起点。
1.2以人为中心来建构并阐述其天人合一思想
先秦儒家一开始就把人作为万事万物的中心,并以此来观照、建构并阐述其天人合一的思想。
他们认为,天地之间只有人是最宝贵的,人是万物之灵,所以提出“天地之性,人为贵”。
在先秦儒家看来,人不仅是万物之灵,更是宇宙的中心。
作为《四书》之一的《中庸》,就旗帜鲜明地把人作为宇宙的中心来阐述其天人合一的思想:
“唯有天下最诚心的人,才能过成认识到和实践自己的本性;
能尽自己的本性,就能认识人有共有的本性;
能认识到人的本性,就能认识到万物有本性;
能认识到万物的本性,就能帮助天地间万物的变化发育;
能帮助天地间万物的变化发育”,就“可以与天地参”了。
儒家代表人物认为,正是人具有的这种中心地位,决定了人还能借此“知性、知命、知天”。
孔子曾说:
“五十而知天命”,天命即天道规律。
这说明,先秦儒家把“智”作为人的一种内在规定性,借助它来认识人类自身与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内在规律;
人具有的智慧,不仅仅是一种内在的价值性的体现,也是体现人外在价值的一种表征。
1.3对群体人性的完善是先秦儒家思想的追求
先秦儒家教育思想一向重视认为“修己”、“治人”,无论是孔子,还是孟子都非常关注修己,并通过修己实现自身人性的完善。
他们把修己分为三个等级:
最低等级是“修己以敬”,也就是说做一个普通的有道德的人,做到见贤思齐,不断反省自身;
第二等级是“修己以安人”,这就是说不仅自身要有道德修养,而且在与人交往时,能使周围的人得到实惠,并且受到道德教化,即“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以善和人者谓之顺”(《荀子·
修身》);
第三等级是“修己以安百姓”,这就是说个人道德修养好了,能使所管理的百姓相安,使他们安居乐业,并都在道德上受到教化,即“一家仁,一国兴仁;
一家让,一国兴让;
一人贪戾,一国作乱。
其机如此”(《礼记·
大学》)。
儒家教育思想尽管强调修己、正己,但是这种强调与推崇是以群体的完善作为目标的,也就是说,先秦儒家崇尚人性的自身修炼,并推己及人,从而实现整个群体的修炼,进行达到育人治国的目的。
2“人为邦本”“君轻民贵”的核心价值理念表征着先秦儒家
先秦儒家之所以为统治阶级所接受,能够用来教育社会,一个根本与核心的价值思想就是他们提出“君轻民贵”、“人为邦本”的价值理念,并借这一核心价值思想向世人表征着其价值追寻。
众所周知,先秦儒家的教育思想是仁道教育,认为道德教化首先施仁,行仁。
“治国”就是“治人”,这是先秦儒家“治国之道”的立论基础。
治人是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
儒家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国绕着治人展开的。
儒家教育思想“治人”中的“人”既包括教育者以外的别人,又包括教育者自身。
所以,先秦儒家认为得国的关键在于得民心,而育人的关键在于育人心。
因而,先秦儒家的整个教育体系最终来源于“人为邦本”的民本思想。
其中“爱民”“爱人”当为这一教育体系的核心思想,是先秦儒家的价值体现。
孟子曾说: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也就是说民贵是统治人民的出发点。
与此同时,孔子重视“民、食、丧、祭”,比较鲜明地提出了富民、教民的思想。
从这些思想中可以看出,无论孟子,还是孔子,都非常关注人,关注老百姓,认为政在为民,只有治理好了民,才能算是为好了政,同样的,育在为人,只能育好了人,才能促进社会发展。
3“正己正人”,自强不息的整体发展体系彰显着先秦儒家
先秦儒家一开始就把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自己的人生教育理想,并通过自身的修身养性与不懈追求去努力实现这一价值追求。
3.1“修己”“正己”“正人”的内在教育体系
先秦儒家思想认为,治人是目的,正人是目标,正己是手段,而修己则是基础。
因此,他们认为“正人”即人性的改造非常重要。
而人性的改造主要通过自身的修养——正己来解决。
正己,是儒家教育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亦是儒家教育思想实施的主要途径。
正如孔子说:
“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论语·
雍也》)但这种“正己”决不是凭主观愿望就能轻而易举实现的,而是以身作则
地去实现。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颜渊》)孔子说:
“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子路》)可见教育者表率作用的重要。
教育者的行为准则就是以身作则,只有这样,受教育者才会认同与接受教育者的权威。
同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也是每一个普通百姓的责任和人生目标。
“正己”的前提基础是“修己”。
儒家对修身的论述笔墨之多、思想之深极大的丰富了传统教育思想对教育对象研究的范畴。
《大学》规定“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格物”。
这句话表明了修身与治国的关系以及一个人修身的方法与途径。
可见,修身是儒家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也是儒家实现自身价值,展现个人光辉的重要性所在。
正因如此,儒家把修身作为教育自己、教育国家、教育社会的逻辑起点。
3.2发愤忘食,自强不息的内在发展品质
先秦儒家为了实现其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不仅强调自身的内在修身养性的发展体系,更强调个体的发愤忘食,自强不息的学习精神。
孔子就曾提倡并努力实践“发愤忘食”的精神,鄙视“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生态度,他“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述而》)。
并把这作为正人的基础。
孟子也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苦其心志,空乏其身”。
而要达到这种正人的目的,只有正己;
面对上天所降的各种困难,只有借助自强不息的精神去克服。
4以仁为核心,任举贤才的人才标准表现着先秦儒家
仁是儒家教育思想的中心观念,基本行为准则,同时也是儒家主张的教育伦理。
“仁”的概念,古已有之。
到了孔子,把“仁”发展成为他的思想核心,也是他道德教育的根本。
孔子认为,仁是道德的最高标准,他鼓励人们努力去实践仁。
《论语》中关于仁的论述不少,谈到“仁”的有58章,“仁”字出现了105次。
其中重要的有下面几条。
当孔子的学生子贡、樊迟、子张分别询问什么是仁德以及怎么样实行仁德时,孔子回答: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方可仁之方也己。
雍也》)“爱人”(《论语·
颜渊》)又说: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阳货》)“刚、毅、木、讷,近仁。
”
(《论语·
子路》)可见,以仁为核心,就是强调用一种道德伦理、道德准则来教化、指导人的言行。
为什么要强调道德教化呢?
理由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孟子也谈过: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
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教化是“禁于将然之前”,刑罚是“禁于已然之后”。
教化的目的和功能是“使民日迁善远罪而不自知也”。
可见,儒家“仁治”的教育思想是:
用伦理道德来维护社会的安定与秩序,来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把推广伦理道德作为为教之道,同时教育者以身作则,做出榜样,使人感化,心悦诚服的归附。
而且,其道德教化治本,刑罚只能治标。
因此,治国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消极的惩罚上,而应该努力积极提高人们的道德觉悟。
正是在这种道德教化的影响下,先秦儒家极力维护尊卑贵贱等级。
但同时在用人方面总的来看尽管是主张论资排辈,但也强调“举贤才”、“以道事君”。
表现着先秦儒家用人制度的民主性。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颜渊》)孔子认为,真正有才能的人即使出身微贱,也可以推举任官。
而且在君臣关系方面也强调“以道事君”“勿欺也,而犯之”。
而且“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参考文献:
[1]刘玉嫦,林玉俭译注.孟子[M].广州:
广东出版社,2000.
[2]荀子简注[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3]黄朴民等.白话四书·
大学[M].西安:
三秦出版社,1990.
[4]张以文译注.论语原注[M].广西:
广西民族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