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全部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99579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48.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全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全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全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全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全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全部教案.docx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全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全部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全部教案.docx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全部教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

10.1统计调查(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全面调查的概念;

2、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

3、掌握划记法,会用表格整理数据;

4、会画扇形统计图,能用统计图描述数据;

过程与方法:

经历全面调查一般过程,了解这种调查的优缺点,感受抽样调查的必要性;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让学生经历了一个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即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统计调查的一般过程,体验统计与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

全面调查的过程(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

三、教学难点:

绘制扇形统计图

四、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境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活动一情境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遇到下面一些问题:

[投影1]

(1)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的收视情况怎样?

[投影2]

(2)班级里同学出生主要集中在哪一年?

[投影3](3)本年度最受欢迎的影片是哪几部?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行统计调查。

教师提示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学生思考的同时,也可以展开讨论。

 

探究1:

现在我们如果要了解全班同学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四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你怎样才能知道结果?

探究2什么是整理数据,整理数据的方法是什么?

探究3描述数据的方法有哪些?

探究4:

全面调查的步骤是什么?

学生讨论

学生有的通过举手,划计,调查问卷等,.

教师引导学生调查问卷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一些引导学生作以下的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

在下面四类电视节目中,你最喜爱的是〔〕(单选)

A、新闻B、体育C、动画D、娱乐

如果想了解男、女生喜爱节目的差异,问卷中还应该包含什么内容?

应加“男□女□(打勾)”这一项.

问卷设计好后,请每位同学填写,然后收集起来。

例如,调查的结果是:

]

DCADBCAD

CDABDDBC

DBDCDBDC

ABBDDDCD

注意:

用字母代替节目的类型,可方便统计.

教师用划计法统计结果让学生制出图表.

上表可以清楚地反映全班同学喜爱各类节目的情况。

让学生自己作出调查结果的条形图,扇形图

一学生演示,教师再演示

因为组成扇形图的各扇形圆心角的和是3600,所以只需根据各类节目所占的百分比就可以算出对应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分组讨论,教师帮助归纳.

一生答,

讨论,教师板演归纳.

1、小明一家三口随旅游团去九寨沟旅游,王聪把这次旅游的费用支出情况制成了如下的统计图:

①你能说出王聪一家这次旅游的费用支出情况吗?

哪方面的费用支出最高?

②若他们共花费人民币8600元,则在食宿上用去多少元?

往返的路费又是多少元?

2、学期结束前,学校想调查学生对初一数学实验教材的意见,特向初中一年级400名学生作问卷调查,其结果如下:

①计算出每一种意见的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百分比;

②由统计图及算得的百分比,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再小组交流。

教师巡视,点拨。

第一题答案:

提问学生。

1非常喜欢的占50%,喜欢的占40%,有一点喜欢的占8%

②实验教材还是适合初一学生的。

1、国家统计局2002年公布的《首次中国城市居民家庭财产调查总报告》显示,截止2002年6月底,我国城市居民家庭财产总值户均达22.83万元,其中户主文化程度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户均财产数值如图所示:

(1)户均财产最多的户主的文化程度是

(2)户均财产最少的户主的文化程度是

(3)在平均线22.83万元以下的文化程度是

(4)由图谈谈你的感想

2、如图是某市第一季度用电量的扇形统计图,则三月份用电量占第一季度用电量的百分比是()

A、55%B、65%C、75%D、85%

学生先独立完成,教师点拨

 

大学

小学

初中和小学学历的

学生讨论,教师再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小结

本节课我们经历了全面调查的一般过程,知道了利用问卷调查来收集数据,利用表格来整理数据,利用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来描述数据。

2、学会了设计调查问卷和扇形统计图的画法。

作业:

课本158页1,2题

教师引导学生下学生分组讨论本组所学内容。

教师补充完善。

达标测评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统计中,能用“全面调查”的是()

A、某厂生产的电灯使用寿命B、全国初中生的视力情况

C、某校七年级学生的身高情况D、“娃哈哈”产品的合格率

2、下列调查中,适合用全面调查方法的是()

A、电视机厂要了解一批显象管的使用寿命B、要了解我市居民的环保意识

C、要了解我市“阳山水蜜桃”的甜度和含水量D、要了解你校数学教师的年龄状况

(二)填空题

(1)用______统计图,反映某班40名同学穿鞋的码数.

(2)用______统计图,反映我市市九县三区的面积与全市总面积的对比情况

(三)解答题

阅读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下图中扇形是某校三个年级学生人数分布扇形统计图,其中八年级人数为408人,表格中是该校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情况统计表.请你根据图表中的信息,解析下列问题:

(1)求该校八年级的人数占全校总人数的百分率.

(2)求表格中A,B的值.

(3)该校学生平均每人读多少本课外书?

图书种类

借阅次数

比重

科普常识

840

B

名人传记

816

0.34

漫画丛书

A

0.25

其它

144

0.06

答案:

一、

(1)C

(2)D

二、

(1)、条形统计图

(2)、扇形统计图

三、1、34%2、B=0.35。

A=600

七年级数学(下册)

10.1统计调查(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模拟过程,了解抽样调查、样本、个体与总体等统计概念;

2、初步感受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初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过程与方法:

经历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的一般过程,了解这两种调查的优缺点,感受抽样调查的必要性;通过案例了解简单随机抽样,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交流协作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

2.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点

抽样调查、样本、总体等概念以及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是重点;

三、教学难点

样本的抽取是难点。

四、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境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问题某校有2000名学生,要想了解全校学生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四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怎样进行调查?

 

教师问能不能全部作一个确切的调查研究?

学生讨论这个问题并自主发言,说明自己的方法,并由此引入课题)

教师引导:

可以用全面调查的方法对全校学生逐个进行调查,然后整理收集到的数据,统计出全校学生对四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

这样做,当然好,可以准确、全面地了解情况。

但是,由于学生人数比较多,这样做又会有许多弊病,你能说说吗?

花费的时间长,消耗的人力、物力大。

你能找到一种既省时省力又能解决问题的调查方法吗?

可以抽取一部分学生进行调查.

一概念:

1什么是抽样调查?

2什么是总体?

3什么是个体?

4什么是样本容量?

 

二:

一个鱼塘老板想知道一个池塘里有多少条鱼,采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

请大家帮他想一想办法.?

 

学生通过阅读课本熟悉概念。

这种只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推断全体对象的情况的方法就是抽样调查。

这里要考查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查对象称为个体,被抽取的那些个体组成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

[投影2]上面问题中全校学生是总体,每一名学生是个体,我们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学生是一个样本,抽取的学生数就是样本容量。

例如抽取100名学生,样本容量就是100。

 学生活动

      1.用围棋子代替鱼,一个装有许多围棋子的瓶子里,若无法将其全部倒出来数,那么有没有办法估计瓶子里的棋子数?

(其中有20颗黑棋)

      有一个可行的办法就是利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分三个小组上台参加实践活动,每次两位同学参加,前排的同学计数)

     (说明:

由于实验灵活性大,此时教师应适当调节.根据这个近似的比例关系,每次估计出的瓶中棋子的数目也会跟着变化,为了得到较可靠的估计,我们最好重复几次实验)

      思考:

(1)为什么是约等于?

      

(2)你认为这种方法合理吗?

      (3)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1.类似这样从部分看整体的抽样调查方法是否还可以用来估计下面的问题?

 

(1)一户家庭一年要丢弃多少个塑料袋?

(2)一片森林里有多少只野鹿?

 (3)一片试验田里某种水稻的产量是多少?

(4)某种商品上市后的销量是多少?

 

1、为了了解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应采用适合的调查方式为_________(选填“全面调查”或“抽样调查”)

2、为了考察某市8万名初中生的视力情况,从中抽取800人进行视力检查,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样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调查中,分别采用了哪种调查方式:

(1)为了了解你们班同学的年龄,对全班同学进行了调查.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考察一个学校的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情况,调查了其中20名学生每天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历届奥运会奖牌可用折线图表示,第______届奥运会比它的上一届奖牌增加的最多。

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巡视点拨。

(本活动以4人小组方式开展,全班交流)

 

抽样调查

 

某市8万名初中生的视力

 

800人的视力

 

全面调查

抽样调查

第25届

1、某学校为了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随机调查了50名学生,得到他们在某一天各自课外阅读所用时间的数据,结果如图.根据此条形图估计这一天该校学生平均课外阅读时为()

(A)0.96时(B)1.07时(C)1.15时(D)1.50

2.、某社区要调查社区居民双休日的学习状况,采用下列调查方式:

①从一幢高层住宅楼中选取200名居民;②从不同住宅楼中随机选取200名居民;③选取社区内200名在校学生.

(1)上述调查方式最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最合理的调查方式得到的数据制成扇形统计图(如图1)和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2).在这个调查中,200名居民双休日在家学习的有____________人;

(3)请估计该社区2000名居民双休日学习时间不少于4小时的人数.

 

 

学生讨论教师辅导

要注意抽样调查的合理性学生可召开讨论也为下一节做好铺设。

第②

让一生说明理由。

 

120人在家学习

 

小组内展开讨论

教师可根据情况作重点讲解

 1.抽样调查的必要性.

      2.抽样调查的方法及抽样调查的优缺点.

      3.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本的重要性.

 

由学生自己总结全面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