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与工程基本要求.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98462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科学与工程基本要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管理科学与工程基本要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管理科学与工程基本要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管理科学与工程基本要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管理科学与工程基本要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科学与工程基本要求.doc

《管理科学与工程基本要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科学与工程基本要求.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科学与工程基本要求.doc

1201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第一部分学科概况和发展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和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日益协同发展的环境下,管理科学与工程面向社会与经济领域的复杂管理问题,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领域的交叉过程中,从点到面、从面到体,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理论体系与方法论。

首先,应用广义建模原理(定量与定性分析),描述与揭示组织(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构成的系统)的规律(形态、机制、模式),其次,应用统计、评价、决策等方法与技术以及运筹与管理,研究运作与监控组织系统,使其达到理想性能目标。

学科发展有以下明显态势:

(1)现代复杂的管理问题和现象使得中西方管理学者都在积极探索东西方管理思想、理论和方法的有效整合方式。

运用复杂性科学的方法和数量思维探索管理问题出现的新现象已成为新的热点。

(2)以互联网、移动通讯技术和海量数据处理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以及其他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生存方式以及社会服务体系,丰富了管理科学的研究内容,使信息技术与管理、知识管理、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等热点问题的深入研究,有了新的支持平台和技术方法。

(3)随着企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客户需求偏好日益多样,管理科学与工程理论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如应急管理、服务科学、社会管理、工程管理等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急需解决。

第二部分博士学位的基本要求

一、获本学科博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及结构

1.博士学位应掌握的基础理论

基础理论是对管理世界的认知、探索管理中的普遍原理与规律、分析管理系统要素的构成及其关系、寻找个人或组织的效益与效率、解决在约束条件下目标和价值的实现、分析管理对象演化的机制与动力。

具体包括:

管理哲学、系统科学、信息科学、组织理论、复杂性理论、决策理论、经济学和社会学等。

2、博士学位应掌握的方法技术

基本方法以定量描述管理问题为核心,开发新方法与新技术,创新方法技术的应用领域,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包括:

(1)系统分析方法:

统计学,运筹学,系统建模方法、系统动力学、预测方法、评价方法、优化方法等;

(2)信息与知识管理方法:

数据挖掘,Web语义挖掘,知识发现与创新,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商务智能方法等:

(3)人机协作方法:

人机一体化智能,人机协作建模,系统仿真方法与技术等。

(4)基于行为与实验的研究方法:

管理行为研究的实验方法,管理科学的认知科学方法,基于行为实验的管理决策研究等。

3.博士学位应掌握的管理研究范式

管理研究范式以归纳与演绎推理的思维方式为基础,进行严格的逻辑推理和科学的计量测算,实现定量与定性、理论与实证研究的结合。

具体过程是对实际管理问题的本体和情景作必要的假设,并从假设出发以现有理论和方法技术为基础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分析论证,提出新的知识或形成新的理论,追求理论创新的科学性。

二、获本学科博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学术素养

对学术研究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浓厚的兴趣,善于大量阅读文献和开展实际调查研究,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强。

治学严谨,学风良好,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能很好地正确运用管理和系统分析方法以及相应技术,有效解决管理现实问题。

2.学术道德

崇尚科学精神、恪守学术道德规范,遵纪守法,正确对待学术研究中的名利关系和权益,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反对沽名钓誉、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粗制滥造、盲目追求数量、不顾质量的浮躁作风和行为。

三、获本学科博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

1.获取知识能力

具有从各种文献全面、系统地获取管理相关研究前沿动态的能力。

能够掌握知识搜索、逻辑整理和内容分类的技能,了解本学科学术研究的热点、难题和前沿动态,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能够做出客观评价,从中探究理论和研究方法的针对性、关联性和独立性。

2.学术鉴别能力

1)管理学研究成果的科学性甄别。

从数据的有效性和真实性以及研究方法选择的科学性、研究逻辑的严密性判定所研究管理问题结论的真伪性和应用的针对性。

2)管理研究问题的简洁性甄别。

从管理问题的内涵与表现特征的概括性描述、方法技术论证推理过程的有效性,选择合适的途径和标准辨识问题表现和论证的简洁性。

3)管理研究成果的重要性甄别。

从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意义、研究方法、研究过程和已有研究成果等多个方面判断所从事的研究对社会贡献的价值、创新性和前瞻性,以此来衡量成果的重要性。

3.科学研究能力

1)具备提出有价值研究问题的能力。

在对大量管理现实问题、我国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和管理前沿科学发展态势辨析的基础上凝练出新的科学问题。

2)具备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

跟踪国际前沿的新技术、新方法,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3)具备持续创新的能力。

善于发现新问题、探索新理论、研究新方法,做到归纳、总结、提升和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4.学术创新能力

在所从事的研究领域(或问题)进行科学或规范的创新性探索,取得一个突破性创新;或者是一个重要的新发现;或者提出一种新模型、新算法、新机制、新模式;或者发明一种新技术;或者发现一种新规律;或者改善、补充已有的理论与方法。

5.学术交流能力

能够准确运用多种语言(含一门外语),重点突出地诠释和讲授学术贡献以及论证自己的学术观点;

能够主题清晰、逻辑结构合理、文字和语言精炼地撰写论文,并与他人进行问题探讨和观点交流沟通;

能够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熟练地进行交流、表达学术思想和展示学术成果。

6、其他能力

从事交叉学科研究的能力、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以及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

四、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1.选题与综述的要求

学位论文选题符合国家重大需求、管理现实难题和学科前沿发展动态。

包括现实依据、理论依据和研究意义。

研究者根据研究的兴趣、学科前沿从现实中选取研究主题,并明确研究内容、范围和集中研究的焦点,清楚明确地陈述研究问题,并用重要性、创造性、可能性和合适性的标准对选题价值进行判断。

综述研究选题领域的研究成果,说明已有的技术发展状态、所需要的新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瓶颈或制约因素。

博士研究生应至少阅读国内外文献资料100余篇,其中至少精读外文文献40篇,且最近3-5年内的文献占一半以上,权威文献至少占30%以上。

2.规范性要求

(1)基本要求

博士学位论文应立论正确、推理严谨、诠释透彻、数据可靠。

论文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叙述准确、文字简练、文图规范。

对于涉及作者创新性工作和研究特点的内容应重点论述,做到数据或实例丰富、分析全面深入。

文中引用的文献资料必须注明来源,使用的计量单位、绘图规范应符合国家标准。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8万字。

(2)论文内容

博士学位论文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摘要;正文;参考文献及附录。

摘要是学位论文创新性研究工作内容的体现,核心思想突出论文的创新性:

创新成果的具体描述,创新在何处,怎么获得,创新价值等。

摘要力求语言精练准确,博士学位论文的中文摘要一般约800~1200字。

正文一般包括:

选题的背景、研究意义、文献及相关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和体系构建,研究方案设计、重要的计算、数据、图表、曲线及相关分析等;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理论证明推导过程;研究成果和结论以及进一步分析讨论。

对于合作完成的项目,论文的内容应侧重本人的研究工作。

论文中有关与指导教师或他人共同研究、实验的部分以及引用他人研究成果的部分都要明确说明。

以严谨、负责的态度对待作品的引证、署名和发表,在著作中直接或间接引用他人成果,须严格注明引文出处、标注注释,并列入参考文献。

3.成果创新性要求

博士学位论文作为综合衡量博士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是一篇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对现有知识做出原创性贡献的学术作品。

这种贡献可以是专业领域新的知识、新的理论、新的思想和新的研究方法,也可以是这些方面新应用取得的创造性成果。

博士学位论文的创新性研究成果的其他体现方式包括与本论文相关的发表在SCI/SSCI收录的本专业领域国际期刊,国内权威期刊或学位授予权单位规定的其他刊物的学术研究论文,登记授权的发明专利以及国家接受或颁布的标准等著作权成果。

第三部分硕士学位的基本要求

一、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

具有较坚实的数学、统计学和管理学基础,系统掌握组织理论、优化理论、决策理论等基础理论知识,能够运用系统分析与系统建模方法、信息与知识管理方法、系统仿真方法与技术、数据挖掘等方法技术独立地进行科研工作,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并进一步加深对该学科方向的理解。

具备文献调研、资料查询、系统仿真和建模、制作PPT以及研究报告撰写技能、数据分析和学术交流等能力。

二、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学术素养

对学术研究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浓厚的兴趣,具有较好的学术悟性和语言表达能力,具备一定的学习和实践能力,有从事研究必备的学术热情和创新精神。

治学严谨,具有较强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于社会发展的技能。

2.学术道德

恪守学术道德规范,遵纪守法,尊重事实,杜绝篡改、假造、选择性使用实验和观测数据。

三、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

1.获取知识的能力

能够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获取研究所需知识,了解当前研究的前沿问题、热点和难点问题,掌握知识搜索、逻辑整理和内容分类的技能,并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掌握研究知识和方法的能力。

2.科学研究能力

能够从前人研究成果或生产实践中发现有价值的科学问题,并针对科学问题,提出研究思路、设计技术路线,在研究过程中能够理性思辨、利用基础理论、数据资料进行科学严谨的分析与推理,通过清晰的语言表达和逻辑严谨的归纳总结论证科学问题的解决过程。

3.实践能力

在导师指导下参与科研课题并进行实际调研,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方法和步骤,能独立提出研究问题,撰写研究报告,具备良好的协作精神和一定的组织能力。

4.学术交流能力

具备良好的学术表达和交流能力,善于表达学术思想、阐述研究思路和技术手段、展示自己的学术成果。

5.其他能力

熟练运用外语进行资料搜索、文献阅读、较强的外语阅读和听说能力。

四、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1.规范性要求

(1)基本要求

论文的选题应来源于管理实践,研究问题具体,在选题范围内至少阅读50篇文献,且必须以本学科的相关理论、建模、数据分析作为论证观点的支撑。

论文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叙述准确、文字简练、文图规范。

对于涉及作者创新性研究工作的结论应重点论述,做到数据或实例丰富。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硕士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4万字。

文中引用的文献资料必须注明来源,使用的计量单位、绘图规范应符合国家标准。

(2)论文内容

硕士学位论文构成:

摘要;正文;参考文献及附录。

摘要体现学位论文工作的核心思想,突出论文的新见解。

力求语言精练准确,一般控制在500字左右。

正文一般包括:

选题的背景、研究意义;相关研究综述、研究方案设计、实际调研数据获取、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理论证明推导、重要的计算、数据、图表、曲线及相关结论分析等。

对于合作完成的项目,论文的内容应侧重本人的研究工作。

论文中有关与指导教师或他人共同研究、实验的部分以及引用他人研究成果的部分都要明确说明。

以严谨、负责的态度对待作品的引证、署名和发表,在著作中直接或间接引用他人成果,须严格注明引文出处、标注注释,并列入参考文献。

2.质量要求

(1)论文选题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应具有实际管理应用和学术理论上的意义,培养单位应组织对论文选题进行审定。

(2)论文概念清晰、数据来源依据可靠、分析严谨,计算结果正确无误,对研究结论给出良好的管理学诠释。

(3)论文能体现作者跟踪学科前沿,系统地运用管理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工程技术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科学论证而获得的新知识、结论或所提供的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