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眉山内江遂宁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97750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65.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广安眉山内江遂宁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四川省广安眉山内江遂宁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四川省广安眉山内江遂宁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四川省广安眉山内江遂宁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四川省广安眉山内江遂宁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广安眉山内江遂宁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docx

《四川省广安眉山内江遂宁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广安眉山内江遂宁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广安眉山内江遂宁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docx

四川省广安眉山内江遂宁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

四川省广安、眉山、内江、遂宁2018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Fe-56Ba-137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用菜籽油浸泡辣椒涉及萃取知识B.玻璃容器可以长期盛放各种酸

C.用氨做制冷剂是因为氨极易溶于水D.不锈钢的防腐原理与电化学有关

【答案】A

【解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菜籽油、辣椒油均属于有机物,有机物易溶于有机物,可以利用萃取方法提取辣椒油,A正确;氢氟酸能够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玻璃被腐蚀,不能用玻璃瓶盛放氢氟酸,B错误;氨易液化,气化时,从周围环境吸收热量,环境温度降低,可做制冷剂,C错误;不锈钢防腐原理是改变物质的内部结构,与电化学无关,D错误;正确选项A。

2.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淀粉水解可以制取葡萄糖B.2-甲基丁烷又名异丁烷

C.苯和乙酸均能发生取代反应D.C3H6有2种同分异构体且其化学性质不同

【答案】B

【解析】淀粉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生成葡萄糖,A正确;异丁烷为分子式为C4H10,而.2-甲基丁烷分子式C5H12,不是同种物质,B错误;铁作催化剂,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浓硫酸加热条件下,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C正确;C3H6可能为丙烯(CH2=CH-CH3),具有烯烃的性质;C3H6可能为环丙烷,具有饱和烃的性质,D正确;正确选项B。

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使酚酞显红色的溶液中:

Na+、Al3+、SO42-、Cl-

B.=1×1012的溶液中:

NH4+、Na+、CO32-、SiO32-

C.c(Fe2+)=1mol·L-1的溶液中:

Mg2+、H+、MnO4-、SO42-

D.无色透明溶液中:

K+、Ca2+、Cl-、HCO3-

【答案】D

【解析】使酚酞显红色的溶液呈碱性,Al3+与OH-发生反应不能共存,A错误;根据c(H+)×c(OH-)=10-14,=1×1012,可以得到c(H+)=0.1mol/L,溶液显酸性,CO32-、SiO32-都能与H+反应,不能共存,B错误;Fe2+具有还原性,MnO4-在酸性条件下能氧化Fe2+,所以H+、MnO4-、Fe2+三者之间不能共存,C错误;无色透明溶液中:

K+、Ca2+、Cl-、HCO3-四种离子相互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D正确;正确选项D。

点睛:

离子共存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生成沉淀(难溶物)、气体(挥发性物质)、(弱电解质)水等,离子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发生络合反应等,就能大量共存,否则,不能大量共存。

4.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X2-和Y3+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

W

Z>X

C.电解Y的熔融氧化物可制备Y单质D.WZ2分子中只存在共价键

【答案】C

【解析】W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则W为C;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2-和Y3+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所以X、Y分别在第二、第三周期,所以分别为O、Mg;Z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且其原子序数大于镁元素,则Z为S。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C

W

O2>S2-,所以还原性:

Z>X,B正确;氧化镁熔点较高,电解需要较高的能量,而氯化镁熔点相对较低,电解需要的能量小,所以电解熔融氯化镁制备金属镁,C错误;CS2为共价化合物,结构式为:

S=C=S,分子中只存在共价键,D正确;正确选项C。

点睛:

工业上制备金属镁,电解熔融的氯化镁而不用氧化镁,因为氧化镁熔点高,浪费能源;工业上制备金属铝,电解熔融的氧化铝而不用氯化铝,因为氯化铝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

5.在实验室中,以一定浓度的乙醛—Na2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模拟乙醛废水的处理过程(如图),乙醛在两电极分别转化为乙醇和乙酸。

下列对电解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以铅蓄电池为电源,则a极为Pb电极

B.石墨Ⅱ电极附近的pH逐渐减小

C.阳极反应为CH3CHO+H2O-2e-=CH3COOH+2H+

D.每处理含8.8g乙醛的废水,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A

【答案】C

【解析】根据图示可知,钠离子、氢离子向石墨II极移动,石墨II为电解池的阴极,b为电源的负极,a极为电源的正极,以铅蓄电池为电源,铅为负极,二氧化铅为正极,因此a极为PbO2电极,A错误;在阴极氢离子、乙醛,得电子生成氢气和乙醇,电极反应式为4H++4e-=2H2↑,CH3CHO+2H++2e-=CH3CH2OH,溶液的pH逐渐变大,B错误;阳极发生氧化反应,CH3CHO失电子被氧化为乙酸,阳极反应为CH3CHO+H2O-2e-=CH3COOH+2H+,C正确;8.8g乙醛其物质的量为0.2mol,有0.1mol乙醛在阳极被氧化:

CH3CHO+H2O-2e-=CH3COOH+2H+,有0.1mol乙醛在阴极还原:

CH3CHO+2H++2e-=CH3CH2OH,所以0.1mol乙醛发生氧化或还原均转移电子0.2NA,D错误;正确选项C。

6.常温下,用0.1000mol·L-1的盐酸滴定20.00mL未知浓度的Na2CO3溶液,溶液的pH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饱和H2CO3溶液pH=5.6)。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c(Na2CO3)=0.1000mol·L-1,则H2CO3的Ka2数量级约为10-6

B.c点处溶液中一定有:

c(Na+)=2c(CO32-)+c(HCO3-)

C.a、c两点水的c(OH-)之比为10-11.6:

10-7

D.若z=5.6,则d点有c(Na+)=c(Cl-)>c(H2CO3)>c(OH-)

【答案】D

【解析】碳酸钠溶液水解显碱性,水解平衡常数Kh=c(HCO3-)×c(OH-)/c(CO32-)=Kw/Ka2,由碳酸钠溶液水解规律可知,水解达平衡后c(HCO3-)≈c(OH-)=10-2.4mol·L-1,c(CO32-)≈0.1000mol·L-1,所以Kw/Ka2=10-2.4×10-2.4/0.1,Ka2=10-10.2,A错误;c点处溶液为中性,根据电荷守恒规律:

c(Na+)+c(H+)=2c(CO32-)+c(HCO3-)+c(Cl-),由于c(OH-)=c(H+),所以:

c(Na+)>2c(CO32-)+c(HCO3-),B错误;a点溶液为碳酸钠,能够发生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水的c(OH-)=10-2.4mol·L-1,c点为中性溶液,对水的平衡无影响,水的c(OH-)=10-7mol·L-1,C错误;当盐酸滴加到40.00mL,pH=5.6,d点溶液显酸性,溶液为氯化钠和碳酸的混合液,因此,c(Na+)=c(Cl-)>c(H2CO3)>c(OH-),D正确;正确选项D。

点睛:

常温下,对于水的电离平衡来讲,加入酸或碱,抑制水的电离,平衡左移,水电离产生的c(H+)或c(OH-)小于10-7mol·L-1;加入能够水解的盐,促进水电离,平衡右移,水电离产生的c(H+)或c(OH-)大于10-7mol·L-1。

7.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NaClO溶液的性质,设计了下列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装置

实验序号

滴管试剂

试管试剂

实验现象

0.2mol/L

NaClO溶液

饱和Ag2SO4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CH3COOH溶液

光照管壁有无色气泡

0.2mol/LFeSO4酸性溶液和KSCN溶液

溶液变红

0.2mol/L的AlCl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则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①:

发生的反应为Ag++ClO-+H2O=AgCl↓+2OH-B.实验②:

无色气体为O2

C.实验③:

还原性强弱顺序Fe2+>Cl-D.实验④:

ClO-与Al3+的水解相互促进

【答案】A

8.钼酸钠晶体(Na2MoO4·2H2O)可抑制金属腐蚀。

以钼精矿(主要成分为MoS2,含少量杂质)为原料,制备钼酸钠晶体的主要流程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下列反应:

_____MoS2+_____O2_____SO2+_____MoO3

在焙烧炉中,空气从炉底进入矿石经粉碎后从炉顶进入,这样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浓氨水浸取粗产品获得(NH4)2MoO4溶液,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说明MoO3______(填“有”或“没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3)常温下,沉钼阶段所得废液为(NH4)2SO4稀溶液。

若(NH4)2SO4稀溶液的pH=a,则=_______(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Kb=1.8×10-5),若将此稀溶液蒸发浓缩,将_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已知钼酸钠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析出物质及相应物质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获得Na2MoO4·2H2O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

温度(℃)

0

4

9

10

15.5

32

51.5

100

析出物质

Na2MoO4·10H2O

Na2MoO4·2H2O

溶解度

30.63

33.85

38.16

39.28

39.27

39.82

41.27

45.

结晶得到的母液可以在下次结晶时重复使用,但达到一定次数后必须净化处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

(5)空气中钼酸盐对碳钢的缓蚀原理是在钢铁表面形成FeMoO4-Fe2O3保护膜,在密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碳钢管道缓蚀,除需加入钼酸盐外还需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NaNO2B.通入适量N2C.油脂D.盐酸

【答案】

(1).2742

(2).增大固气接触面积,提高原料利用率(加快反应速率亦可)(3).MoO3+2NH3·H2O=(NH4)2MoO4+H2O(4).有(5).1.8×109-a(6).变大(7).蒸发浓缩,控制在15.5℃以上(或15.5℃~100℃)进行过滤(洗涤、晾干)(8).母液中的NaOH浓度越来越大,最后结晶提纯时随Na2MoO4·2H2O析出(9).A

【解析】

(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降相等规律:

Mo由+4价升高到+6价,S由-2价升高+4价,共升高[6-4+2×(4+2)]=14价,O由0价降低到-2价,共降低4价,最小公倍数为28;所以MoS2系数为2,O2系数7,根据原子守恒进行配平,具体如下:

2MoS2+7O24SO2+2MoO3;在焙烧炉中,空气从炉底进入矿石经粉碎后从炉顶进入,可以增大固气接触面积,提高原料利用率,加快反应速率;正确答案:

2742;增大固气接触面积,提高原料利用率(加快反应速率亦可)。

(2)MoO3与NH3·H2O反应生成(NH4)2MoO4,化学反应方程式为MoO3+2NH3·H2O=(NH4)2MoO4+H2O;酸性氧化物是指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整个反应过程,各元素化合价均没发生变化,所以MoO3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正确答案:

MoO3+2NH3·H2O=(NH4)2MoO4+H2O;有。

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