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治疗学总结.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96652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02.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拿治疗学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推拿治疗学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推拿治疗学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推拿治疗学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推拿治疗学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推拿治疗学总结.docx

《推拿治疗学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拿治疗学总结.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推拿治疗学总结.docx

推拿治疗学总结

1.写出叩顶试验的方法,阳性临床意义。

患者正坐,用拳隔手掌叩击患者头部,如引起颈痛并有上肢串痛和麻木感或引起患侧腰腿痛均为阳性,提示颈或腰神经根受压。

2.写出双膝双髋屈曲试验的检查方法及其阳性临床意义。

患者仰卧,医者将患者屈曲的两下肢同时压向腹部,如活动受限、疼痛,提示腰骶或髋关节病变,如将一侧屈曲的下肢压向对侧腹部,引起骶髂关节疼痛,说明有骶髂韧带损伤或关节病变。

3.写出抽屉试验的检查方法及其阳性意义。

患者仰卧,屈膝至90。

位,肌肉放松,医者双手握小腿上端将其向前和向后反复推拉,正常无活动。

如向前滑动,提示前交叉韧带损伤,向后滑动,则表示后交叉韧带损伤。

4.简述肩关节外展试验的内容及对肩部疾患的大致鉴别.

①肩关节功能丧失,并伴有剧痛时,可能为肩关节脱位或骨折;②肩关节炎时从外展到上举过程皆有疼痛;③外展开始时不痛,越近水平位时肩越痛,可能为肩关节粘连;④外展过程中疼痛,上举时反而不痛,可能为三角肌下滑囊炎;⑤从外展至上举60º~120º范围内有疼痛,超越此范围时反而不痛,可能为冈上肌肌腱炎;⑥外展动作小心翼翼,并有突然疼痛者,可能为锁骨骨折。

5.写出四个可以提示骶髂关节病变的特殊检查,并简述之。

“4”字试验、床边试验、骨盆分离或挤压试验、髋关节过伸试验。

“4”字试验:

患者仰卧,健侧下肢伸直,患肢屈曲外旋,使足置于健侧膝上方,医者一手压住患者的膝上方,另一手压住健侧髂前上棘,使患侧骶髂关节扭转;床边试验:

患者仰卧,患侧臀部靠床边,健侧下肢屈膝屈髋,以固定骨盆,医者将其患肢移至床外并使之尽量后伸,使骶髂关节牵张和移动;骨盆分离或挤压试验:

患者仰卧,医者用两手分别压在两侧髂翼上,并用力向外按或向内挤压;髋关节过伸试验:

患者俯卧,两下肢伸直,医者一手压住其骶后部以固定骨盆,另一手提起患侧小腿,使髋关节过伸。

6.详述腰部常见压痛点的位置及阳性意义(五处以上).

棘突之间有压痛点——棘间韧带劳损;棘上有压痛——棘上韧带劳损;第三腰椎横突旁有压痛——腰筋膜劳损;椎间盘的棘突间及两旁有深压痛—-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腰背肌附着区压痛——腰背肌劳损。

7.写出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的操作检查方法及阳性临床意义。

患者仰卧,两腿伸直,在保持膝关节伸直的情况下,分别做直腿抬高动作。

测量抬高时无痛范围(抬高肢体与床面的夹角).如有神经根受压时,可出现直腿抬高明显受限,一般多在60º以下即出现受压神经根分布区的疼痛,多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然后将下肢降低5º~10º至疼痛消失,并突然将足背屈,坐骨神经痛再度出现为阳性。

后者较前者对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的诊断更有临床价值。

因为髂胫束挛缩及胭绳肌紧张时直腿抬高试验亦可出现阳性,而足背屈试验阳性是单纯坐骨神经受牵拉紧张的表现。

8.写出研磨试验的检查方法及阳性临床意义。

患者俯卧,髋关节伸直,患膝屈曲至90º医者将其大腿固定,用双手握住患足挤压膝关节,并旋转小腿,引起疼痛者为阳性,提示半月板损伤,反之,将小腿提起,使膝关节间隙增宽,并旋转小腿,如引起疼痛,则为侧副韧带损伤。

此试验是鉴别侧副韧带损伤与半月板破裂的方法。

9.试述跟骨部压痛点及其临床意义.

压痛点在跟腱上——腱本身或腱旁膜的病变;压痛点在跟腱止点处—-跟腱后滑囊炎;8~12岁的儿童跟后下方压痛——跟骨骨骺炎(塞渥氏病);压痛点在跟骨的跖面正中偏后——跟骨棘或脂肪垫的病变;压痛点在跟骨的跖面正中靠前——跖腱膜的病变;压痛点在跟骨的内外侧——跟骨本身的病变;压痛点在跟骨两侧靠内,外踝直下方——距下关节。

10.试述膝部压痛点的临床意义。

髌骨边缘—-髌骨软化症;髌下韧带两侧--髌下脂肪垫损伤;关节间隙—-半月板损伤;胫骨节结——胫骨节结软骨病;侧副韧带附着点——侧副韧带损伤;髌骨下端——髌下韧带病变。

1。

脊髓型颈椎病的病理特点是膨出的颈椎间盘组织、增生的椎体后缘骨赘、向下滑脱的椎体、增厚的黄韧带和椎管内肿胀的软组织形成混合性突出,对脊髓造成压迫;或由于血管因素的参与,导致脊髓缺血、变性坏死,并由此而引起脊髓长传导束功能障碍。

2。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依据有:

①有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②出现颈神经放射性疼痛;③颈椎x光片显示与受害神经相对应的活动节段存在退行性征象;④物理检查提示颈神经病变的定位在神经根,排除脊髓内、神经丛、神经干病变的可能性。

3。

颈椎病推拿治疗的目的:

松解劳损、紧张,甚至痉挛的颈肌,尤其是颈伸肌群,改善其力学特性,阻断疼痛一肌紧张一疼痛恶性循环链,促进软组织损伤性炎症消除;调整颈椎节段异常位移或成角,降低椎间盘负荷,减缓颈椎退变过程,扩大椎间孔、椎管、横突孔非连续骨性管道的有效空间,改善颈椎管内外的高应力状态和神经根张力,减少或消除神经、血管机械性压迫和刺激,恢复颈椎动静力平衡。

4。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期分型:

①椎管内压迫、水肿期:

疼痛剧烈,刻无安宁,颈背肌肉高度痉挛,颈部呈强迫体位,棘旁及横突前间隙颈神经出口处显著压痛并向后背、上肢放射,局部叩击痛;严重者甚至不能卧床.夜间被迫以坐位入睡。

②椎管内减压期:

上肢放射痛及颈背痛逐步减轻,颈部自主活动范围恢复正常,棘旁压痛存在,但不向后背、上肢放射,叩击痛阴性;上肢肌力增强,下肢锥体束征阳性程度减弱.③恢复期:

颈背痛和上肢放射痛消失,遗留小范围麻木、不适感,下肢锥体束征基本消失,但颈部劳累后上述症状可反跳。

5.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诊断标准:

①外侧型突出:

轻者出现麻木,重者受累神经支配区有剧烈疼痛,小便或咳嗽时加重。

有痛性痉挛及颈部活动受限。

颈部被动活动时疼痛加重,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

受累神经节段支配已有感觉、运动及反射改变.②旁中央型突出:

患者除有椎间盘侧方突出的症状、体征外,尚有单侧脊髓受压症状,即有典型或不典型的Brown—Sequard综合征.③中央型突出:

患者可没有椎间盘侧方突出的症状,但可引起下肢瘫痪或步态不稳,部分患者可出现排尿障碍。

④X线检查:

正位片可显示颈椎侧弯畸形,侧位片上,显示颈椎生理曲度减少或呈反曲。

个别患者可见椎间隙变窄,反复发作或病程较长者,椎体边缘有骨质增生。

6.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目的:

推拿手法治疗的适应症是旁中央型突出和外侧型突出及中央型突出中突出组织小于椎管前后径30%、脊髓无明显变性的患者。

调整颈椎整体空间排列,消除失稳对颈髓、神经根及交感感觉纤维的机械损伤和刺激;抑制颈椎肌群紧张,阻断病理循环链;消除椎管内外无菌性炎症,根除痛源,促进神经传导功能恢复。

7.简述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推拿手法操作。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推拿手法操作分为松解手法和脊柱手法。

松解手法主要采用一指禅推法、攘法和拇指弹拨法,关键刺激穴位和路线为枕骨下缘、诸关节突、横突、颈椎夹脊穴及上背部膀胱经区域;脊柱手法主要为轻巧的颈椎拔伸法和短杠杆微调手法,慎用颈椎旋转整复手法,以免加重脊髓和神经根损伤;脊柱手法应用前后应对颈神经和脊髓功能作对照检查,务使颈神经和脊髓功能在手法操作后有所改善。

10.推拿专科中腰痛的分类主要是:

一软组织性腰痛,以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髂腰韧带损伤等为主;二骨关节性腰痛,以腰椎后关节紊乱症、退行性脊柱炎、退行性腰椎滑脱症、骶髂关节紊乱症、强直性脊柱炎等为主;三椎间盘突出性腰痛,以腰4、5和腰5、骶l椎间盘突出症为主。

推拿专科对腰痛的鉴别诊断主要是首先要排除骨折、结核和肿瘤等引起的腰痛,从重视完整的病史采集和详细的专科体格检查,并结合x线、CT等影像学检查人手,以上述分类为基础,进行鉴别诊断,作出符合临床的初步诊断。

11.落枕的推拿治疗目的在于缓解肌肉的紧张痉挛,从而达到消除疼痛,恢复颈部的活动功能。

其操作方法是:

①松解放松法:

患者坐位,医者用轻柔的拿捏和揉法施于患侧颈项部2。

3分钟,然后攘颈项及肩背部2。

3分钟,以缓解肌肉的紧张痉挛,同时作颈部轻微的屈伸和侧屈运动。

②解痉止痛法:

用拇指按揉、点压痛点及风池、肩中俞、肩井、秉风、天宗、缺盆等穴,以酸胀为度。

并弹拨肌痉挛处,以达解痉止痛,松解粘连的作用。

③理筋整复法:

患者坐位,颈部放松,医者站于身后,双手托住下颌及后枕部,缓慢用力向上拔伸,同时作缓慢的屈伸和左右旋转运动数次.然后医者一手扶住后枕部,另一手扶于下颌部,稍作左右旋转活动,待颈部充分放松后,再用斜扳法或端法向患侧作快速的扳动,此时可发出弹响声,即表示整复成功。

④整理手法:

拿揉患侧颈项部肌肉,拿肩井、大鱼际,揉肩胛内缘,约2~3分钟,然后用小鱼际轻叩肩背部,最后用擦法擦热颈项及肩背部。

12.颈部扭挫伤的临床症状主要是:

患者有明显的颈部扭转、用力过猛或跌仆闪挫等外伤史,伤后多感一侧颈项疼痛,疼痛可向肩背部放射。

肌肉痉挛和不同程度的功能受限,以旋转、侧屈受限明显。

有椎间关节损伤者,则多有项强、头颈向健侧歪斜,呈典型斜颈外观。

13.颈部扭挫伤的手法操作主要有:

①推揉舒筋法:

患者坐位,医者站于患者背后,一手扶住患者头部,另一手在颈项部作轻柔的推揉、拿捏,由上而下反复数次,以舒理筋肉,缓解痉挛。

②解痉止痛法:

用掖法施于肩背部2~3分钟,然后提拿肩井及斜方肌数次,再点压痛点及风池、天柱、风门、大杼等穴,以酸胀为度,并弹拨痉挛的筋腱数次,以解痉止痛,松解粘连。

③理筋整复法:

有颈椎关节错位,功能受限明显者,须在理筋、解痉手法后,施以斜扳或旋转定位扳法,以达纠正关节错位,滑利关节的目的.④舒筋活血法:

先推抹颈项两侧2。

3分钟,然后用小鱼际揉法施于颈部两侧肌肉数次,再提拿肩井及斜方肌数次,最后施小鱼际侧击肩背部结束治疗,一般多能立刻取得明显效果。

16.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腰椎后关节紊乱症、退行性脊柱炎和腰椎间盘突出症,在选择推拿治疗后,其共同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同用哪些手法?

共同的治疗原则是解除局部肌肉紧张和调整腰椎后关节;可同用按揉、掖和腰椎斜扳等手法。

17.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梨状肌综合征的鉴别要点?

二者鉴别要点:

前者有腰痛、下肢疼痛麻木,后者有臀部和下肢疼痛麻木,属于根性神经痛和干性神经痛;前者腰部压痛、叩击痛伴下肢疼痛麻木,后者局部肿胀压痛或伴下肢痛;前者有肌力感觉反射减弱等神经症状,后者很少出现;CT或MRI影像学检查,前者有突出征象,后者没有。

18.臀上皮神经损伤手法治疗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改善血循环,加速炎症吸收,促进病变组织的修复。

19.擦法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的操作方法及作用是什么?

操作方法是沿神经血管束行走方向擦,以透热为度;其作用是进一步促进局部血循环,达到解除瘀结疼痛的目的。

20.肩关节周围炎推拿治疗的目的是:

早期活血通络止痛为主,后期松解粘连、”滑利关节为主.

21.试描述2~3种肩部功能锻炼的方法.

下列锻炼方法选取2~3种,描述清楚即可。

①爬墙锻炼-.患者面对墙壁用双手或患侧单手沿墙壁缓慢向上摸高爬动,使患肢尽量上举,然后再缓慢向下回到原处,反复进行,循序渐进,。

不断提高爬墙高度,也可让患者站在单杠下用单手或双手握住单杠对肩关节进行牵拉,以解除粘连。

②环转运动:

患者站立,单臂或双臂由前向后数次,再由后向前数次,做环转活动。

③双手向后背伸:

由健手拉住患肢腕部,'逐渐向上提拉,反复进行。

④_夕卜旋锻炼:

;背部紧靠墙壁而立,上臂紧贴身体两侧,屈肘90º握拳,做上臂动作,尽量使拳接近墙壁,反复进行。

22.掖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时如何配合肩关节的被动活动?

患者端坐,患肢放松下垂。

术者站于患侧,一手用攘法施术于肩前部、三角肌部及上臂内侧,另一手握住患者手臂使其微外展,配合患肢的被动外展和旋内、旋外活动。

如术者一手在患肩外侧和腋后部用掖法,另一手可配合患肢被动地后伸旋内,并屈肘使手背沿着脊柱向上抬.

23.肩峰下滑囊炎手法治疗的目的是:

增加局部组织痛阈,防止粘连,恢复肩关节功能。

24.肱骨外上髁炎的病因有哪些?

本病病因主要是肘关节处于半屈曲时,前臂过多地旋前或旋后;腕部伸屈过多过重,伸腕肌起点处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