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学业水平监测生物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江苏省常州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学业水平监测生物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常州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学业水平监测生物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D.乳链菌肽的分泌离不开细胞膜、细胞器膜等组成的生物膜系统
3.线粒体病是由于缺乏线粒体代谢酶所引起的ATP合成障碍、能量来源不足的病变。
如图为线粒体分裂的电镜照片。
A.图示表明线粒体可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进行复制
B.箭头所指的结构处分布了大量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C.线粒体病患者的细胞中乳酸和丙酮酸的含量相对偏高
D.线粒体病女性患者的孩子一般都是线粒体病患者
4.真核细胞的核膜上穿插了核孔复合体,核孔复合体的直径一般为120-150nm。
亲核蛋白中存在的核输入信号能够被“定位”于细胞核内,核孔复合体上存在的受体可识别入核信号以协助完成主动运输。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真核细胞的核膜是单层膜
B.亲核蛋白一般在细胞核才开始发挥功能
C.核外蛋白有了核输入信号和能量供应,即可进入细胞核内
D.核膜将核内核外分隔开,使所有基因的表达在时空上不同步
5.某些植物的花器官在开花期会产生大量热量以提高花部温度,从而被称为开花生热植物。
A.开花生热有助于花器官抵御低温环境的伤害
B.能量在开花生热过程中主要以ATP形式储存
C.开花生热可提高植物繁殖的成功概率
D.开花生热是植物与环境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
6.肿瘤细胞表达的PD-L1可结合到T细胞表面的PD-1,使T细胞失去识别和打击肿瘤细胞的能力。
为研究PD-1基因敲除的T细胞治疗结直肠癌的有效性,研究人员采用CT-26细胞(结直肠癌细胞株)、小鼠等实验材料进行相关实验。
A.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抑制T细胞的活化
B.可用基因敲除技术敲除小鼠T细胞中PD-1基因,建立小鼠结肠癌模型
C.进行CT-26细胞传代培养时,需在培养液中加入胰蛋白酶
D.PD-L1高水平表达,一般不利于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
7.为了提高氧气进入皮肤的能力,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水凝胶贴片,其中填充着活性长链合球菌(通常被称为蓝绿藻),其产生的氧气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A.该水凝胶贴片在使用前需要避光保存
B.该水凝胶贴片可使用在消化道伤口处
C.使用该水凝胶贴片可防止厌氧菌感染
D.氧气溶解在水凝胶中有利于皮肤吸收
8.Notch信号和Wnt信号在肠道干细胞的分化中起到调控细胞再生作用,抑制Notch信号使小肠干细胞倾向于向分泌细胞方向分化,抑制wnt信号通路能够恢复因Notch信号阻断所造成的表型。
A.Notch信号和Wnt信号在调衰盆胞再生方向中作用相反
B.利用抗体特异性阻断Notch受体不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
C.肠道干细胞再生能力下降会使肠道感染患者康复变得困难
D.肠上皮中的某些细胞类型可以去分化并恢复一些干性功能
9.已知固体培养基会因碳酸钙的存在而呈乳白色,且乳酸能分解培养基中碳酸钙。
某同学用新鲜的泡菜滤液为材料进行了分离纯化乳酸菌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分离纯化所用的培养基中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是鉴别乳酸菌
B.分离纯化所用的培养基加入锥形瓶后一般还要进行灭菌处理
C.分离纯化乳酸菌时,需要用无菌水对泡菜滤液进行梯度稀释
D.分离纯化乳酸菌时,应挑选出不具有透明圈的菌落作为候选菌
10.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都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也都参与着体温调节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肾上腺素受体导致不同生理效应的根本原因是氨基酸数不同
B.肾上腺素具有多种受体,因此肾上腺素受体不具有特异性
C.在血糖和体温调节中,肾上腺素与甲状腺激素都是起协同作用
D.心跳与血液流动加快主要是ɑ受体起作用,升高血糖是β受体起主要作用
11.下图为利用玉米秸秆制备绿色能源——乙醇的工艺流程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的酶也可从腐木上的霉菌中提取
B.图中培养产酶微生物的培养基中的碳源一般为葡萄糖
C.在糖液发酵过程中,发酵装置一般应严格密封处理
D.发酵产生的酒精可与酸性重铭酸钾溶液反应变成灰绿色
12.某兴趣小组对酵母菌进行了如下探究:
在4个相同的容器内,均以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作为碳源,分别加入2g、3.5g、5g、7.5g等4个梯度的活性酵母粉,配成4组酵母菌培养液并将其放在适宜条件下活化、培养。
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在几个不同的时间段分别计数,4组酵母菌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探究的详细结果如下表所示。
A.在整个培养过程中,酵母菌都不存在无氧呼吸的情况
B.培养过程中,培养基的PH值在不断下降
C.培养过程中,酵母菌的数量增长曲线都呈J型
D.血细胞计数板在计数的时候需要把视野里所有的酵母菌都记录下来
13.果蝇的棒眼(B)对圆眼(b)为显性、红眼(R)对杏红眼(r)为显性,现有纯合棒眼杏红眼雌果蝇和纯合圆眼红眼雄果蝇杂交,F1雌果蝇均表现为棒眼红眼,雄果蝇均表现为棒眼杏红眼。
让F1雌雄果蝇杂交,不考虑交叉互换及特殊基因组合致死的可能。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F2圆眼红眼只有雄蝇,则F2有4种表现型且棒眼杏红眼雌蝇出现的概率是1/4
B.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可能均位于X染色体上,其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
C.若F2圆眼红眼既有雌性也有雄性,则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控制红眼和杏红眼的基因可能存在常染色体上
14.研究者探讨了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肝细胞的过程中转录因子4(Oct4)启动子甲基化的调控机制,检测诱导培养过程中白蛋白(ALB)和Oct4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以及Oct4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肝细胞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分化形成的肝细胞中白蛋白含量较高
C.Oct4基因表达产物可促进ALB基因的转录
D.未分化的细胞则表现出低水平的甲基化修饰
二、多项选择题:
本部分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5.广泛分布于水生生态系统的噬藻体是易感染蓝藻的病毒,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噬藻体和蓝藻都以碳元素为基本元素..
B.噬藻体和蓝藻都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C.噬藻体和蓝藻都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D.噬藻体的使用可为预防蓝藻暴发提供新途径
16.II型高脂蛋白血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其生化特点是血浆中β脂蛋白大量增加,胆固醇从肝脏中被大量运出,易诱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下图为家族中II型高脂蛋白血症遗传系谱图,己知III2为纯合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12和112均为纯合子
C.Ill与II2再生-个患病女儿的概率是1/4
D.II型高脂蛋白血症患者血浆中胆固醇含量升高
17.研究者调查了管理方式相同的“茶树与马尾松间作茶园”和“常规茶园”中的叶蝉及
其天敌蜘蛛,结果如下表所示。
茶园类型
叶蝉总数(只)
蜘蛛总数(只)
游猎型蜘蛛丰富度
结网型蜘蛛丰富度
间作
692
1542
14
12
常规
1410
995
8
A.游猎型蜘蛛和结网型蜘蛛属于竞争关系
B.马尾松遮阴有利于结网型蜘蛛的生存和繁殖
C.与常规茶园相比,林下茶园改变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D.天敌增加是林下茶园中叶蝉环境容纳量降低的主要原因
18.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即为新物种的形成过程
B.对生物多样性最好的保护就是合理利用
C.生物多样性是经过漫长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D.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19.新冠毒株变异株B.l.1.529(Omicron)刺突蛋白上的突变比德尔塔毒株多一倍,这种大量突变可能是在免疫缺陷患者慢性感染期间进化而来的。
A.新冠病毒变异株的不断出现是由于宿主细胞中的RNA单链更易发生突变
B.Omicron变异株的岀现意味着需对基于原始毒株设计的疫苗进行修正
C.多个突变可能会降低因接种疫苗而产生的抗体的识别能力
D.免疫缺陷患者可能成为新冠毒株突变的一个重要来源
三、非选择题:
本部分包括5题,共计57分。
20.(9分)黑藻是一种常见的沉水高等植物,某实验小组利用黑藻进行如下实验,请分析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实验步骤
1取若干盛有一定量浓度为1%的__________溶液的玻璃瓶,将玻璃瓶均分为甲、乙、丙、丁四组,每个玻璃瓶中均放入等量、新鲜的黑藻叶片,用橡胶塞密封;
2甲,乙、丙三组玻璃瓶双侧各等距离放置1个18W的LED灯,分别控制灯距为10cm、15cm>
20cm。
作为对照,对丁组玻璃瓶进行___________处理。
其他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一段时间。
(2)实验数据
组别:
甲乙丙丁
瓶内氧气的变化速率(mg・h・i):
6.474.221.98-2.14
(3)结果分析
甲到丙瓶内氧气的释放速率表示这段时间内黑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丁瓶内氧气的变化速率表示这段时间内黑藻的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推测,该实验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而玻璃瓶中的溶液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确保该实验顺利进行。
21.(13分)研究小组利用团头鲂(2n=48,♀)与翘嘴鲌(2n=48,♂)进行属间杂交,建立了鲂鲌杂交品系,并以可育的鲂鲌F1(杂交子一代)为材料,通过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特征、相关基因序列和表达水平的研究,初步揭示了异源二倍体杂交鱼可育的细胞学和遗传学机制。
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一般情况下,属间杂交后代是不育的,原因是这两个物种之间存在____________,从减数分裂的过程分析,其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而本研究小组所得到的鲂鲌F1可育的重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证实这一想法,研究人员从团头鲂和翘嘴鲌的基因组中提取了与减数分裂有关的Dmcl和Rec8基因片段并进行PCR扩增,为确保扩增序列的准确性,需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下获得大量目的基因。
经过测序和对比分析,两者基因序列相似性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