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7 关于做好2022年秋季学期开学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的通知文档格式.docx
《20220827 关于做好2022年秋季学期开学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的通知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0827 关于做好2022年秋季学期开学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的通知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切实提高思想认识。
各地各校要充分认识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
各地教育、卫健等部门及学校要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压紧压实“四方”责任,落实“四早”要求,根据8月10日市教育体局印发的《关于做好2022年秋季学期开学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积极稳妥有序推进秋季学期开学各项工作。
二、做好返校核酸检测。
在全面摸排掌握师生员工返校前7天健康状况、行动轨迹和接触史的基础上,全体师生员工返校时还需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并在返校第一天开展一次全员核酸检测,由属地教育体育行政部门协调卫健等部门派医务人员驻校开展核酸检测,所需经费由属地教育体育行政部门申请财政资金解决,各校负责组织好师生员工有序参加核酸检测。
后续按照属地要求落实常态化核酸抽检和环境采样工作,若疫情形势发生变化,以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防控要求为准。
三、强化工作督导检查。
市教育体育局和市卫健委将联合成立秋季开学工作督导小组,于8月底对各地各校开学准备、学校疫情防控等工作进行全面调研、暗访,并将结果作为县(市、区)、广安经开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
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关于做好2022年秋季学期开学学校疫情
防控工作的通知
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卫生健康委,各普通高等学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发展,全面守护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守牢校园不发生聚集性疫情底线,经报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同意,现将2022年秋季学期开学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相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压紧压实责任。
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学校开学、师生返校工作,坚决扛起疫情防控的政治责任,进一步增强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优化完善校园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因时因势调整优化防控策咯,做到精准化、人性化,既不能落实不到位,又不能过度防控。
要及时组织相关部门专题研究、强化统筹、加强保障、严格检查,确保开学平稳有序和师生健康安全。
二、科学统筹开学。
各地各校要坚持属地管理、区域统筹,严格遵守属地疫情防控相关规定,综合研判疫情形势,全面评估秋季学期开学条件,按照“错时、错峰、错层次”总体原则,“一地一案”“一校一策”科学制定开学工作方案,妥善安排师生员工有序返校。
学校要多渠道、多形式及时宣传属地防疫政策和学校返校要求,引导师生员工自觉履行防控义务,做好个人防护。
要提前与学生或家长沟通返校健康管理方式,做好返校服务保障,避免影响正常开学返校.要简化报到流程,合理布局分区,避免学校门口人群聚集。
三、全面精准摸排。
各地各校要全面摸排、动态掌握返校前7天师生员工健康状况、行程轨迹、接触史等情况,精准掌握重点地区师生员工分布和重点人员校内分布情况,要根据师生健康状况、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等情况,拟定重点人员返校台账,做到重点人员“一人一档”“不漏一人。
有省外旅居史的师生员工严格执行“入川即检”等防疫规定.
四,明确返校要求。
各级各类学校要严格按照国家、省部署要求及“四川疾控”官方微信号最新发布信息,及时更新返校要求。
校外教育类培训机构参照执行.
(一)暂缓返校
1.学校所在县(市、区)有中高风险区的,师生员工可暂缓返校,开展线上教学。
中高风险区解除后,经评估要及时有序转为线下教学,实施常态化防控措施.
2.开学前7天有中高风险区旅居史的师生员工暂缓返校.若已返川的,须严格按照属地要求进行集中或居家隔离,隔离期满后持解除隔离证明(或告知书)和相应频次核酸检测证明返校.
3,本人为未治愈的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或被判定为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涉疫场所暴露人员、区域协查人员的师生员工暂缓返校,完成管控后方可返校,返校后继续做好健康监测.共同居住者为上述风险人员的师生员工暂缓返校,待共同居住者解除风险后方可返校.
4,有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的师生暂缓返校,待排除传染病且报学校同意后方可返校.
(二)正常返校
1.除暂缓返校人员外的其他师生员工均可正常返校.其中:
低风险区师生员工、高校全体师生员工需持48小时内(以出具报告时间为准)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校。
高校师生员工返校后实行“到校即检、应检尽检”,检测结果未出来前不参加聚集性活动.中小学校、托幼机构师生员工返校一周内完成一次核酸检测。
后续按照属地要求落实常态化核酸检测.
2.已治疗痊愈且已按属地要求完成集中隔离和健康检测的既往感染师生,可正常返校.各地各校要做好相关人员的信息保护,不得歧视、不得加码,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返校。
五、落实常态化防控。
要严格执行入校人员亮码扫码、查验风险城市旅居史(行程卡)、测温、戴口罩等要求,无关人员一律不得进校。
按照“谁举办、谁负责”原则,加强聚集性活动管理,严控聚集性活动数量和参加活动人员流量。
开展军事训练等教学活动时,要切实遵守疫情防控常态化及防暑降温相关要求.要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做好宿舍、食堂、教室等重点场所和空调、校车等重点设施设备通风、清洁、消毒。
要全面加强返校师生员工常态化健康监测,坚持晨(午、晚)检,落实因病缺勤病因追踪、登记和报告等常态化师生健康监测制度,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六、保障教育教学秩序。
在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下,各地各校要最大限度保障正常教育教学安排和校园生活。
要组织因故未能返校学生参与线上教学,保证教学质量,要细化优化各项校园管理服务,充分保障师生教学、科研、学习、锻炼、餐饮住宿、交通、医疗、快递等需求,构建安全舒心的校园环境.
七、做好应急准备。
要坚持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相结合,不断加强学校与属地联系,完善校园疫情防控扁平化指挥体系,及时组织开展全员、全过程、全要素应急演练,并针对演练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调整优化应急预案,加强疫情防控政策、知识和技术等培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校园一旦发生疫情,能第一时间有效处置。
八、强化能力储备。
要充分做好应急物资和力量储备,完善生活、医疗服务等所需设施设备及专业人员配备、统筹利用学生宿舍、教室、校内宾馆、闲置场所,在校内设立“三室一区”(医务室或卫生室、校内隔离观察室、校门口临时观察室、隔离区)。
要强化学校防疫物资和设施供应保障(按应急状态2周用量储备消耗类防护用品,并保证2周用量储备供货渠道)。
九、严禁层层加码。
要严格落实国家、省和属地疫情防控政策规定,不得“层层加码”或搞“一刀切”要在顾全疫情防控大局、防止校园发生聚集性疫情与保障教育教学秩序正常、兼顾大多数师生员工利益等方面找到平稳点,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信息化手段,为校园疫情防控赋能,更为精准地把握疫情防控尺度,科学、规范实施校园管控措施。
十、及时舆情导控。
各地各校要多渠道广泛收集师生和家长的意见建议,主动发现、及时整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漏洞,强化师生返岗返校的关心关爱与服务保障。
针对师生员工的信访诉求,要件件有核查、件件有沟通、件件有落实,主动化解矛盾,及时处置舆情,确保秋季开学期间校园安全稳定。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