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与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92938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42.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与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与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与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与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与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与甲.docx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与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与甲.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与甲.docx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与甲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青铜器的种类与功能;司母戊鼎的铸造过程及用途;甲骨文的定义;甲骨文发现的意义;甲骨文造字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案例阅读、分析、思考,了解青铜礼器的作用和司母戊鼎的工艺成就。

通过上网查找资料,探究究、个人独立感受、体验等多种形式,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而商朝青铜器是先秦地对文明最突出的成就之一。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悠久的,中华民族是有高度智慧的”,从而自发地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学会辨认甲骨文,了解甲骨文和汉字的渊源关系;知道司母戊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难点:

理解甲骨文和汉字的渊源关系。

三、教学过程:

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CBA总短军奖杯,是一尊极具中国文化”的精髓的奖杯,--------中国篮球全尊鼎、角重约10千克、高45厘米米,为法长方形,底座为边长22厘米的正方形,正面刻有“中国球至至尊鼎”和“CBA联赛总冠军牟云杯”这座奖杯是仿造青铜器司母戊鼎模型而造的。

CA总军的奖杯为么选用鼎的造型?

这有什么重要意义?

本课我们将学习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二)、讲授新课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灿烂辉煌,早在夏商周时期就出现了大量的做工精湛、技艺高超的青铜器。

夏商周时期被誉为“青铜时代”,对中国文明和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案例一:

楚王问鼎

晋楚城濮之战后,楚国转而向东发展。

公元前613年,楚庄王即位后,楚国再次强盛。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伐陆浑(今河南嵩县北)之戎,一直打到洛水边,“观兵于周疆”,在周都洛阳陈兵示威。

周王派王孙满去慰劳,庄王竟问“鼎之大小轻重”,意欲移鼎于楚。

王孙满说:

“统治天下重在德,而不在鼎。

”楚庄王傲然地对王孙满说:

“你不要阻止铸鼎之事,我们楚国只要把折断的钩(一种铜兵器)尖收集起来,就足够铸造九鼎了。

”楚庄王大有取周而代之的气势。

周王使者王孙满态度强硬,楚庄王只好退出周疆。

案例讨论:

楚王为什么要问周王用的鼎之“大小轻重”?

楚庄王觊觎九鼎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原始社会后期就出现了青铜器,商朝以后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

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西周崇尚礼制,铜器以礼器鼎、簋为主,周王朝对礼器使用规格还制定了制度,鼎和簋配合使用,鼎是奇数,簋配偶数,如天子为九鼎八簋,诸侯为七鼎

六,卿大夫为五鼎四等

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 [

释文译文大意是:

周武王征伐商纣王。

一夜之间就将商灭亡,在岁星当空的甲子日早晨,占领了朝歌。

在第八天后的辛未日,武王在阑师论功行赏,赐给右史利许多铜、锡等金属,右史利用其为祖先檀公作此祭器,以纪念先祖檀公。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比较熟悉的成语故事,引导学生学习青铜器的用途,学生既熟知又能轻松了解掌握。

案例二:

命运多树的图母戊鼎

司母戊大方点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青树器、1930年个河安

阳线商代晚期墓出主,因腹内壁待有“司母戊”三半字而得高133厘来、口长112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0千克,该鼎的化学成分为;口%,11、64%,铅2.79%、其他08与

中国日前己发现的最大,的古代奇器、1930年、该鼎出土得见天日

案例讨论:

司母戊鼎很坚固,为什么?

生产力发展水平极低的情况下是如何制作出这么重量巨大,工艺精落、坚固的青铜器的?

看到司母皮鼎的化学成分,学生不禁会感到惊讶,当时的知识贫乏,科学技术无从谈起,它的化学成分比例如此恰到好处,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在生产条件低下,生产工具简单,制作如此

巨大的青铜器,一个人是不可能完成的,也不是在很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必须得和多人长期合作才能完成。

活动一:

教师把提前准备好的一些青铜器原料发放给学生,学生分成小组合作,拿出制作司母戊鼎的设计方案,之后,评选出最设计奖和最美制作奖,最后小组交流设计理念和制作受

感受:

制作青铜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像司母戊垂这样巨大的青铜器,我们一个人的想法,一个人的力量是绝不行、绝对完成不了的,必须合作,我们小组的合作安排合理有条不素,最终才能完成。

在学习生活中我们也应该这样,相互帮助,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设计意图:

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会通到很多固难,但是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他们团结在一起,最终宪成简易仿制的司母戊鼎,虽然制作的作品并不是十分被致,但是在制作

性中,学生提升了动手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增强了团结意识。

二、甲骨文记事

1、甲骨文:

中国商朝时期刻写在龟甲、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2、甲骨文的发现:

王懿荣(1845-1900年)字正儒,一字廉生,原籍云南,山东省福山县(今烟台市福山区)古现村人。

生性耿直,号称“东怪”。

中国近代金石学家,鉴藏家和书法家,为发现和收藏甲骨文第一人。

至今甲骨文已有16万片以上,其中,商代有字的甲骨10余万片。

单字有4500个左右,已经识别1500多字。

3、内容:

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4、意义: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三、甲骨文的造字结构: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并且一直没有中断过,中国文字的结构笔画是优美的,但是随着电脑的使用,人们对汉字的书写越来越陌生了,提起汉字还得从最古老的甲骨文

说起。

活动二:

汉字听写大赛

模仿中央电视台“汉字听写大赛”听写汉字,先出示甲骨文文字,让学生猜这是今天的什么字。

让学生观察同一个汉字,现在的字和甲骨文文字有哪些相似的地方,有什么联系甲骨文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字,是已知汉语文献的最早形态,其中商代有字的甲骨10余万片,单字约有4500个,可识者约1/3,它的基本词汇、基本语法、基本字形结构眼后代汉语言文字是一致的,一般来说,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我国古代对造字法有“六书”的提法,除了上述四中,还有转注和假借。

所谓象形法:

是一种描绘实物的形状或特征的一种造字法。

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图形、线条把物外特征勾画出来,象形字虽然起源最早,但数量却最少,因为字宙间的事物很多,不可能按每一事物的特征都造一字,很多抽象的概念根本画不出来。

所谓指事法,就是用一种指示性的符合表示单一事物或概念。

这种造字法大体上可分为类一类是单纯性的符号,即不成图形的符号,另一类是附和在图形上的符号;

所谓会意法,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

所谓形声法,就是用声符来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组成新字,能造出大量文字。

形声字是在象形、指事、会意的基础上产生的。

尽管它还属于表意性质的文字,但突破了汉字形体的束缚,沟通了方块汉字与语音的联系,这是汉字从表意迈向表音的一个重大发展,成了汉字发展的主流。

今天我们所用的汉字,80%以上都是形声字。

甲骨文已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

[设计意图;通过现代汉字和甲骨文的对比,让学生直现地看到两着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发现它们的相同点,总结汉字的发展特点。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总结问题的能力。

(三)、本课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他们用辛勤的汗水铸就了我国古代文明灿烂的丰碑,作为当代青少年,我们既要继承先人的优秀文明成果,又要发扬创新精神,团结协作,只有这样,我们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四)、课堂练习

1、下列出土文物或历史文献能直接反映商朝的社会状况的是(C)

A、司母戊鼎B、四羊方尊C、甲骨文D、《论语》

2、下列最能反映我国青铜器高超的工艺的是(B)

A、甲骨文B、司母戊鼎C、兵马俑D、敦煌莫高窟

3、有一位天文学家,发现日食现象,就在一片龟甲上记录下来了,他可能是(A)

A、商朝B、秦朝C、宋朝D、清朝

4、古语有“钟鸣鼎食”来形容贵族的奢华生活,可见鼎除了用于祭祀以外,还用在(B)

A、装饰品B、食器C、乐器D、盛水器皿

(五)、板书设计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作用与功能

2、司母戊鼎

二,甲骨文记事

1、甲骨文的发现

2、甲骨文的内容

3、意义

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1、甲骨文造字法

2、具备汉字基本结构

(六)、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练习题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基础知识】

知识点1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出现:

在__________后期,我国就出现了铜器,如甘肃__________遗址出土了铜镜。

2.用途:

商朝以后,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________及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________等发展到礼器,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________界限。

3.工艺及代表: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制作工艺高超。

在铸造技术上,采用“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知识点2 甲骨文记事

1.含义:

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________和牛、羊等________上的文字。

2.发现:

1899年,清朝人________首次发现甲骨文。

3.地位: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__________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________开始。

知识点3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1.方法:

甲骨文使用____________、指事、________、形声、________等多种造字方法。

2.特点:

已经具备了汉字的__________,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达标练习】

1.下图是出土于甘肃齐家文化遗址的一面铜镜,这面铜镜证明我国早在什么时期就已经出现了铜器(  )

A.原始社会后期

B.夏朝

B.商朝

D.西周

2.《周礼》载:

“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

”这反映了(  )

A.甲骨文的雕刻技巧

B.铁农具的制造技术

C.金文的形成与发展

D.青铜器的铸造工艺

3.司母戊鼎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重832.84千克,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铸造如此巨大的方鼎,可以证明我国当时(  )

A.原始农耕文明的出现

B.畜牧业发达

C.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

D.陶器制造业兴盛

4.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夏朝B.商朝

C.西周D.春秋

5.东汉文字学家许慎编写的《说文解字》一书总结了汉字构成和使用的六种方法。

其中,甲骨文具备的造字方法是(  )

①象形 ②指事 ③会意 ④形声 ⑤假借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

6.读图,回答问题。

(1)商周甲骨文记载的内容有哪些?

如何评价甲骨文?

 

(2)甲骨文使用了哪些造字方法?

甲骨文和汉字有何渊源关系?

 

(3)结合图片和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