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学分论期末考试重点.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6346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同法学分论期末考试重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合同法学分论期末考试重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合同法学分论期末考试重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合同法学分论期末考试重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合同法学分论期末考试重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合同法学分论期末考试重点.doc

《合同法学分论期末考试重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同法学分论期末考试重点.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合同法学分论期末考试重点.doc

合同法分论

第一章买卖合同

一、买卖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1、含义:

买卖合同是出卖人交付标的物并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于买卖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

依约定应交付标的物并转移标的物所有权的一方称为出卖人,应支付价款的一方称为买受人。

出卖人应当是买卖合同标的物的所有权人或其他有处分权的人。

2、法律特征:

(1)买卖合同是一方当事人转移标的物所有权,另一方当事人支付价款的合同;

(2)买卖合同是双务合同;

(3)买卖合同是有偿合同;

(4)买卖合同的是诺成合同;

(5)买卖合同为不要式合同;

二、买卖合同的内容

买卖合同的内容主要由当事人的约定,除了标的、数量和质量、价款、履行期限、履行地点、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等条款以外,买卖合同的当事人还可就包装方式、检验标准和方法、结算方式以及合同使用的文字及其效力等内容进行约定。

三、买卖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出卖人的义务

(一) 交付标的物,转移标的物所有权的义务

1.交付方式:

交付方式一般有现实交付和拟制交付两种。

现实交付,是指出卖人将标的物的占有实际转移给买受人。

拟制交付,是指出卖人对标的物的占有权的交付。

2.交付时间:

出卖人应当按照约定期限交付标的物。

3.交付地点:

出卖人应当按照约定的地点交付标的物。

4.出卖人应按约定内容实际、全面地交付。

(1)当事人应按按约定的数量交付

(2)按约定的包装方式交付(3)交付的其他约定内容5.标的物交付后产生的孳息归买受人所有

(二)瑕疵担保义务

标的物瑕疵,是指标的物具有质量的欠缺或者是权利上的欠缺,可分为物的瑕疵和权利瑕疵。

1.标的物权利保证义务:

出卖人就交付的标的物,负有保证第三人不得向买受人主张任何权利的义务,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标的物质量担保义务:

出卖人当按照规定的质量要求交付标的物。

(三)支付有关单证和资料

买受人的义务

(一)接受标的物

买受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时间、地点、方式接受标的物,不得无故拒绝接受。

(二)对标的物进行检验

买受人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及时对标的物的数量和质量进行检验,并及时将检验结果通知出卖人。

1.依约检验义务。

2.及时检验义务。

当事人之间对接受标的物未约定检验期间的,买受人应当及时检验并通知出卖人。

3.通知时间义务:

无论当事人双方是否有约定,买受人都应当及时将检验结果、特别是标的物的数量或者质量不符合约定的情形及时通知出卖人,否则应视为标的物的数量或者质量符合约定。

(三)支付价款:

买受人应或按合同约定或在接受标的物的同时向出卖人支付标的物的价款。

1.按照约定的数额支付价款。

2.按照约定的地点支付价款。

3.按照约定的时间支付价款。

(四)通知、保管和紧急处置的义务

四、买卖合同的风险承担

一、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承担

标的物风险,指标的物可能遭受的各种意外损失,如盗窃、火灾、沉船、破碎、渗漏、被查封扣押、毁灭、损坏、非正常腐烂变质等。

1、约定原则:

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之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之后由买受人承担,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除外。

2、交付转移原则:

在法律没有特别规定而当事人也没有特别约定时,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之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之后由买受人承担。

例外规定

1.因买受人的原因致使标的物不能按照约定的期限交付的,买受人应当自违反约定之日起承担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

2.出卖人出卖交由承运人运输的在途标的物,除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毁损、灭失的风险自合同成立时起由买受人承担。

3.当事人没有约定交付地点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标的物需要运输的,出卖人将标的物交付给第一承运人后,标的物毁、灭失的风险由买受人承担。

4.出卖人按照约定或者将标的物置于交付地点,买受人违反约定没有收取的,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自违反约定之日起由买受人承担。

5.因标的物质量不符合要求,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买受人可以拒绝接受标的物或者解除合同。

五、特殊的买卖合同

特殊买卖合同:

指于交易方式上有某种特殊性的合同。

由于这些特殊性,生出交易双方当事人一些特殊的权利义务关系,于是有在法律上作出特别规制的必要。

1、样品买卖合同

样品买卖合同是指买卖双方根据样品而订立的由出卖人按照样品交付标的物的合同。

2、试用买卖合同

试用买卖合同,指合同成立时出卖人将标的物交给买受人试用,买受人在一定期限内使用后承认购买并支付价款的合同。

3、招投标买卖合同以及拍卖合同

招投标合同是以招标、投标、开标与决标形式而订立的合同。

4、易货合同

易货合同又称以货换货合同、以物换物合同、物物交换合同,是指双方当事人约定转移货币以外的财物所有权于他方的合同。

5、分期付款买卖合同

第二章赠与合同

一、赠与合同的概念与特征

1、含义:

指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该赠与的财产的合同。

其中转让财产的一方为赠与人。

接受财产的一方为受赠人。

2、特征:

(1)赠与合同为转移财产权的合同

(2)赠与合同是典型的单务无偿合同。

(3)赠与合同为诺成合同

(4)赠与合同为不要式合同

(5)赠与合同是一种双方法律行为

3、赠与合同的种类

(1)一般赠与与特种赠与

(2)现实赠与与非现实赠与

(3)具有社会公益性质、履行道德义务的赠与和不具有社会公益性质、履行道德义务的赠与.

(4)口头赠与、书面赠与和公证赠与

二、赠与合同的效力

(一)赠与人的义务

1.移转赠与标的物的义务

依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地点、方式、标准将标的物转移给受赠人。

赠与的财产依法需要办理登记等手续的,应当办理有关手续。

2.瑕疵担保义务

3.不履行给付义务的责任

(二)受赠人的权利

受赠人的权利是接受赠与物并取得赠与财产的权利。

三、赠与合同的终止

1、任意撤销权是指在赠与合同成立后,赠与人得基于自己的意思任意撤销赠与。

条件:

(1)赠与合同已依赠与人与受赠人之间的合意而成立。

(2)赠与财产的权利尚未转移。

(3)不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以及不是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

2、赠与合同的法定撤销

指赠与合同生效后,在发生法定事由,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继承人或监护人有权撤销赠与时,因撤销权的行使而撤销赠与。

条件:

(1)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近亲属的。

(2)受赠人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的。

(有抚养义务无抚养能力的除外)

(3)受赠人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的。

赠与人可请求其履行或撤销赠与

(4)因受赠人的违法行为致使赠与人死亡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

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1年内行使。

超过这一期间,赠与人丧失撤销权。

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6个月内行使。

3、赠与人的穷困抗辩权

含义:

指约定赠与后履行完毕前,因赠与人的经济状况显著恶化,严重影响其生产经营或者家庭生活的,赠与人可不再履行赠与义务的抗辩权。

条件:

(1)行使穷困抗辩权的时限应为赠与约定后履行完毕前。

(2)赠与人经济显著恶化,严重影响其生产经营或者家庭生活。

(3)对于经济状况显著恶化赠与人不能预见。

  

(4)经济状况显著恶化不可归责于赠与人。

第三章借款合同

一、借款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1、含义:

借款合同是指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2、特征:

(1)借款合同是转移借贷款项处分权(货币所有权)为目的的合同

(2)借款合同一般是有偿的,也可以是无偿的。

(3)借款合同为诺成性合同,但自然人间的借款合同为实践性合同

(4)借款合同为双务合同,但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原则上为单务合同

(5)借款合同为要式合同,但自然人之间的为不要式合同

3、种类

(1)按照借款合同的主体不同来划分,可分为:

1.金融借贷合同。

金融借贷合同也叫金融借款合同,是指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为贷款人的借款合同,是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与借款人之间关于银行或者金融机构将货币借给借款人使用,借款人按照约定归还借款并支付相应利息的合同。

2.民间借贷合同。

民间借贷合同是指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以外的人为贷款人,所订立的借款合同,即非金融机构之间关于一方贷款给另一方,另一方在约定的期限内返还相同货币,并按照约定的利息支付的合同。

(2)按照借款的期限不同来划分,可分为:

1.长期借款合同。

长期借款合同一般是指贷款期限在5年(不含5年)以上的贷款合同。

2.中期借款合同。

中期借款合同一般是指贷款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5年以下贷款合同。

3.短期借款合同。

短期借款合同一般是指贷款期限在1年以内的贷款合同。

(3)按照借款用途不同来划分,可分为:

工业贷款合同、农业贷款合同、商业贷款合同和基本建设贷款合同

(4)按照是否提供担保来划分,可分为:

担保借款合同和信用借款合同

二、借款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1、贷款人的合同义务

(1)按期、足额提供贷款的义务

(2)保密的义务

2、借款人的合同义务

(1)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和数额收取借款

(2)接受借款人的用途监管,向贷款人提供必要的资料

(3)按照合同约定的贷款用途使用借款

(4)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方式及时偿还借款

(5)按照合同约定的利率和期限支付利息

第四章租赁合同

一、租赁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1、含义:

租赁合同是出租人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使用、收益,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

2、特征:

(1)租赁合同为转让财产使用权、收益权的合同。

(2)租赁合同为诺成性、双务、有偿合同

(3)租赁合同是承租人须交付租金的合同

(4)租赁合同具有临时性和继续性

(5)租赁合同终止后承租人须返还原物

3、分类:

(1)以租赁合同的标的物为标准,分为动产租赁合同和不动产租赁合同。

(2)以是否有固定期限为标准,分为定期租赁与不定期租赁合同

(3)以合同当事人的成立目的不同,分为使用租赁和用益租赁

二、租赁合同的订立

1、租赁合同的主要条款

(1) 租赁合同的当事人。

(2) 租赁物的名称、数量和质量。

(3) 租赁物的用途。

(4) 租赁期限。

(5) 租金及其支付期限和方式。

(6) 租赁物的维修。

2、租赁合同的期限:

不得超过20年

3、租期的更新:

租赁期满,当事人可以续订租赁合同,单约定的租赁期限自续订之日起不得超过20年

三、租赁合同的效力

(一)出租人的义务

1、交付租赁物并在租赁期内保持租赁物符合约定的用途——保证承租人正常使用、收益的义务。

2、维修租赁物的义务——除法律另有规定或合同另有约定外,出租人对租赁物有维修的义务。

3、物的瑕疵担保责任:

应担保所交付的租赁物能够为承租人依约正常使用,否则承担违约责任。

4、权利的瑕疵担保义务:

出租人应担保不因第三人对承租人主张权利而使承租人不能依约为使用、收益,否则可以要求减少租金或不支付租金

(二)承租人的义务

1.依约定方法或租赁物的性质使用租赁物

2.妥善保管租赁物的义务---即包括保管(保存)也包括正常维护和维修

3.不作为义务:

禁止添附

(1)不得随意对租赁物进行改善或在租赁物上增设他物。

(2)不得随意转租和转让租赁权——不经同意

4.支付租金的义务。

5.返还租赁物的义务。

(三)租赁合同的特别效力

1.承租人获取租赁物收益的权利。

2.租赁合同的对抗效力。

租赁物所有权变动时,承租人的租赁可以对抗租赁物的新所有权人。

3.房屋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

四、房屋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

1、含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