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式指北针使用说明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926961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五式指北针使用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六五式指北针使用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六五式指北针使用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六五式指北针使用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六五式指北针使用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五式指北针使用说明书.docx

《六五式指北针使用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五式指北针使用说明书.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五式指北针使用说明书.docx

六五式指北针使用说明书

六五式指北针的使用方法

—、用途

六·五式罗盘仪是测定方位、距离、水平、坡度(俯仰角度)、高度、行进时速及测绘简单地图的一种简易测量器材。

为便于夜间使用,在各相应部位上涂有夜光粉。

二、结构简介:

(附图略)

  仪器主要由罗盘、里程计两部分构成,如(附图1)。

罗盘部分有提环

(1),度盘座

(2),在度盘座上划有两种刻线,外圈为360度分划制,每刻线为1度。

内圈为6000(密位)分划制,圆周共刻300刻线,每刻线线值为20(密位)。

内有磁针(3),测角器(4),俯仰角度的分划单位为度,每刻线为2.5度,可测量俯仰角度±60度。

里程计部分主要由里程分划表,速度时间表(8),测轮(9),齿轮,指针等组成。

里程分划有1:

50000,1:

100000两种比例尺刻度值。

1:

100000比例尺每刻线相应代表1公里,1:

50000每刻线相应代表0.5公里,可与具有相应比例或成倍比例的地图配合使用。

速度时间表分划:

外侧表盘上有13、15、17、19、21、23、25公里/小时,内侧表盘上有10、14、16、18、20、22、24、30公里/小时(以v代表),共十五种速度。

时间刻度中每一道刻线表示5分钟(v25为10分钟)。

里程分划与速度时间刻度在罗盘内部。

  外部一侧有测绘尺。

度盘座提环部位附近有照准,罗盘盖侧面的突出部位有准星和距离估定器(即相距

12.3毫米且各自位于准星两侧的两个尖端),照准与准星的距离为123毫米(即估定器的10倍)。

三、使用方法

(一)测定方位:

1.测定现地东南西北方向

(1)打开罗盘仪,使方位指标“△”对准“0”;

(2)转动罗盘仪,待磁针指北端对准“0”后,此时所指的方向就是北方,在方位玻璃上就可直接读出现地东、南、西、北方向。

2.标定地图方位

  标定地图方位就是利用罗盘使地图上的方位和现地方位一致。

(1)打开仪器,调整度盘座,使方位指标“△”对准“0”;

(2)将测绘尺与地图上的真子午线相切;

(3)转动地图,使磁针北端指向本地区的磁偏角之数值上,则地图上的方位和现地方位完全一致。

3.测定磁方位角

  A.测定图上目标的磁方位角

(1)用指北针精确标定地图,并保持地图不动;

(2)将测绘尺与所在点和目标点的连线相切,调整度盘座,使指标“

△”对准“0”刻划线;

(3)待磁针静止后,其北端所指度盘座上的刻度即为所在点至目标点的磁方位角数值。

  B.测定现地目标的磁方位角

(1)打开仪器,使方位指标“△”对准“0”,并使反光镜与度盘座略成45°;

(2)用大拇指穿入提环,平持仪器,由照准经准星向被测地目标瞄准;

(3)从反光镜中注视磁针北端所对准度盘座上的分划,即为现地目标的磁方位角数值。

(二)测量距离

1.用测绘尺直接量算图上距离

2.用里程计量读图上距离

(1)先将红色指针归“0”;

(2)平持仪器,把里程计测轮轻放在起点上,沿所量取的路线向前滚动至终点;

(3)根据指针在比例尺上所指的刻线,即可直接读出相应的实地距离。

例如在1:

50000地图上由甲点量至乙点,仪器表盘上l:

50000比例尺指的是14个刻线,则甲乙两点间的实地距离为7公里。

者在l:

100000地图上量得14个刻线,则甲乙两点间的距离为14公里。

另外,与有相应比例的(如1:

25000)或成倍比例(如1:

20000及l:

500000)的地图也可经换算量读之。

3.用距离估定器概略测定现地目标的距离仪器上距离估定器两尖端的间隔为照准与准星间距离的l/10,利用相似三角形关系,就可测定现地目标的距离。

(l)

已知两目标(物体)与所在点距离,求此两目标(物体)之间的间隔,可用下列公式:

  两目标之间的间隔=两目标与站立点间的距离×1/10打开仪器,用眼紧靠照准,瞄准目标,如两目标(物体)恰好为距离估定器两尖端所夹住(如附图2),又已知两目标点与所在点之间的距离为100米,则两目标点间的间隔为100x1/10=10米,其余可按此方法计算。

  

  此外,前方两目标(物体〉间的间隔不一定恰好为距离估定器两尖端所夹住,而小于或大于其间隔时,可采用下列公式:

两目标点间的间隔=两目标与所在点间的距离/10x两目标所占两尖端间隔的倍数。

例:

已知两目标与站立点间的距离为100米,测得两目标间的间隔为距离估定器两尖端间隔的7/10,则两目标间的间隔为100/10×7/10=7米。

同样,若两目标间的间隔为距离估定器两尖端间隔的1.5倍,则两目标间的间隔为100/10x1.5=15米。

(2)已知物体的宽度或两目标之间的间隔,求目标与所在点间的距离,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目标与站立点间的距离=已知目标的间隔×10

  例:

已知前方丙目标间的间隔为

12米,正好为距离估定器两尖端所照准,则目标点与站立点间的距离为12×10=120米。

此外,已知目标的间隔,但在瞄准时,小于或大于距离估定器两尖端的间隔,可用下列公式:

      目标与所在地点的距离=(目标的实际间隔x10)/目标占距离估定器两尖端间的间隔的倍数

  注:

用距离估定器测定现地目标距离的方法是简便的,但精度不高。

(三)行军时间及速度计算

  用仪器上的速度时间表,在量取里程的同时,可测定行军所需要的时间或在规定时间内的行军速度,其方法如下:

l.行军时间计算:

  打开仪器,使里程表指针归零(表盘红线上)。

在求出到达目的地里程的同时,速度时间表便按照l:

100000比例尺里程,指出按13、15、17、19、21、23、25公里/小时(外侧表,顺时针读数)及10、14、16、18、20、22、24、30公里/小时(内侧表,逆时针读数)速度行军各所需时间。

若为在l:

50000比例尺地图上所测得的里程,则用手指轻按测轮,使里程减半,指针所指示的速度和时间即为所求。

例如:

在1:

50000比例尺地图上测得距离

40公里,若按v20速度走完全程,求所需时间。

首先将指针拨至1:

50000比例尺的20公里处,在v20圈内指针所指即为所求。

若实际速度表上无显示,则找出有倍率关系的速度,乘以倍率求得时间。

如每小时行军速度为5公里,测得里程为30公里,便可读:

v10为3小时,由于v10是v5的2倍即将得数乘2,或拨测距轮使指针指示60公里处读v10得6小时;再如v6时,可读v18,将得数乘3或拨动测距轮使指针指示90公里处读v18得5小时;余类推。

注意:

以上计算均未包括行军体息,调整及道路量取时的坡度和弯曲系数等,在组织行军时,应在表上加入有关数据。

2.行军速度计算:

  在求出到达目的地里程的同时,根据要求到达的时限,便可依速度时间计算表选择规定时限内的适当速度(注意:

若为1:

50000比例尺的里程应将规定时限加倍进行选择)作为行军速度。

  注意:

在求行军速度时,同时相应加入有关行军数据再进行计算。

(四)测定斜面的坡度(俯仰角度)

  打开仪器,使反光镜与度盘座约成45度,侧持罗盘,沿照准、准星向斜面边瞄准,并使瞄准线与斜面平行,让测角器自由摆动,从反光镜中注视测角器中央刻线所指示俯仰角度表上的刻度分划,即为所求的俯仰角度(坡度)。

(五)测量目标概略高度

  已知目标(物体)与所在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先测定目标的俯仰角,再查高度表(见附表1),即可得知目标的高度,其方法如下:

1.从地图上或用距离估定器求得所在点与欲测目标(如山顶、烟囱、塔尖等)的水平距离;

2.沿照准—准星方向将指北针顺时针旋转90o成侧持状态,沿照准、准星方向至目标的顶端瞄准,让测角器自由摆动至停止,看清测角器刻线所指示的俯仰角度值;

3.查看高度表(附表1)或应用密位计算公式即可得知高度。

例:

已知测点至被测物水平距离为100米,用仪器测得俯仰角度为30°,然后查高度表100米与30°的交点处可知被测物高度为57.74米。

四、仪器的维护与保养

1.放置仪器不要靠近铁磁性物质,以免损耗磁性。

2.勿用测绘尺敲打物体以避免降低测量精度。

3.反光镜切勿扭弯以免影响瞄准与读看分划,也不要用手和脏布等擦拭以免影响其光洁。

4.不用时应关闭置于盒中并避免碰撞。

注:

六二式军用指北针使用可参照上述六五式的使用说明。

五、附表(略)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