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旅游职业规划设计说明书.docx
《郑州旅游职业规划设计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州旅游职业规划设计说明书.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郑州旅游职业规划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引言Introduction
1.1规划背景(BACKGROUND)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新校区位于郑汴产业带上的白沙教育组团,南距郑开大道约2.5公里。
东临雁鸣路,西隔龙阳路与女子监狱相望,南临豫兴大道,北至城市规划路,地理位置及交通优势十分明显。
规划地块较为规整,近似正方形,东西方向宽803米,南北方向长765米,总用地约1036.6亩。
现地块较为平坦,但地势低洼,容易形成内涝。
1.2规划及设计的重要性(REASONSFORPLANNINGANDDESIGN)
1.郑州旅游职业学院的定位
根据河南省国土资源厅、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十七类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豫国土资发[2006]86号、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
2.规划及设计重要性
城市规划及设计是各项建设的龙头和先行兵,在这里优异的校园规划设计,合理的校园定位、空间布局、功能分区够形成郑州市新的城市景点,提升郑州城市形象,并使在郑州旅游职业学院的学子增强自信心和创造力。
1.3规划及设计内容及目标(Planninganddesigncontentandtarget)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郑州旅游职业学院的规划应:
1.校园规划应当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
布局科学合理,功能完备适用,职业特色鲜明,建筑规格适度超前。
建成后的校区应成为一所现代化、智能化、园林化、生态化和文化气息浓郁的新型校园。
2.根据当地的地域及气候特征,因地制宜,凸显中原深厚的文化底蕴。
结合旅游职业学院的办学特点,弘扬河南旅游文化,注重沿街城市景观效果。
3.结合地块地势较低,需要大量土方的现状,设计水面、下沉广场及地下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身的土方平衡。
4.主要规划控制指标:
容积率≤1,建筑密度≤30%,绿地率≥40%。
5.建筑后退东侧、南侧城市绿线≥5m,建筑后退西侧和北侧道路红线≥10m。
6.规划要求校园标志性建筑高度不超过过60m,其余建筑高度均控制在24m以内。
1.4研究方法(STUDYMETHODOLOGY)
1.5设计文本内容(REPORTSTRUCTURE)
根据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总体规划设计要求,本次规划概念设计主要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第一章引言
第二章基础条件分析
第三章技术经济指标
第四章用地布局结构
第五章总体规划及设计概念
第六章道路系统
第七章主要规划技术指标
第二章基础条件分析BaselineAnalysis
2.1概况
郑州,河南省省会,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 ,郑州市总面积7446平方公里,地处华北平原南部、黄河下游,居河南省中部偏北,东接开封市,西依洛阳市,南部与许昌市、平顶山市接壤,北临黄河与新乡市、焦作市相望,郑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为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故里 ,历史上曾五次为都、八代为州,是“中国八大古都” 之一和世界历史都市联盟成员 。
郑州是中国公路、铁路、航空、通信兼具的综合交通枢纽 ,拥有亚洲最大的列车编组站和中国最大的零担货物转运站。
郑州也是中国商品集散中心地之一,郑州商品交易所是中国首家期货交易所。
2.2郑州市高校现状情况分析
郑州城区的教育产业优势明显。
荆州城区拥有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等一大批本科院校。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等大批专科院校。
是河南省内教育产业最发达的地区。
大多数高等学校位于大学城内。
从以上分析可得出教育业是郑州的支柱产业之一,对郑州市的城市经济发展的贡献特别大。
2.3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3.1城市性质
河南省省会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通讯枢纽和现代物流、商贸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3.2城市发展目标
把郑州建设成为彰显中华文化传统和中原城市特色、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生态型、创新型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
1.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
强化金融、物流、商贸、信息等区域功能,建设国家级航空、铁路、公路交通枢纽,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2.现代化城市: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社会事业建设,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实现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人民富裕。
3.国际化城市:
发挥交通优势,突出地方特色,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强化产业支撑,逐步形成国际性贸易城市、文化旅游城市的基本框架。
4.信息化城市:
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社会领域信息化,建成高度完善的城市信息化体系。
5.生态型城市:
保护生态资源,集约、节约利用资源、能源,优化产业结构,构筑完善的城乡生态格局,保护生物多样性,创建优美的人居环境。
6.创新型城市:
大力发展教育、科研事业,积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强科技、文化、管理等多方位、多层次创新2.3.3城市发展规模及结构
2.4郑州大学城及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概况分析
郑州是中原文化的发祥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郑州人民以崇尚科学、尊重知识为传统。
为实施“科技兴国”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方针,进一步增强国家中心城市功能,为中部地区经济圈、培养高次的专业人才。
郑州为中心,中原城市群为骨干,其他省辖市合理布局,为地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高等教育体系。
目前,鹤壁、濮阳、漯河、三门峡、济源等5个省辖市尚未布局本科学校,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优先考虑增设本科学校。
2.5长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新校区条件分析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新校区位于郑汴产业带上的白沙教育组团,南距郑开大道约2.5公里。
东临雁鸣路,西隔龙阳路与女子监狱相望,南临豫兴大道,北至城市规划路,地理位置及交通优势十分明显。
规划地块较为规整,近似正方形,东西方向宽803米,南北方向长765米,总用地约1036.6亩。
现地块较为平坦,但地势低洼,容易形成内涝。
2.6机遇与挑战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是河南省唯一一所以培养旅游人才为主的公办高等职业院校,是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品牌示范学校、“河南省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示范工程”院校、河南省旅游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
被大河报等媒体誉为河南旅游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
2.6.1中部崛起
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2016年12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支持武汉、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2.6.2一带一路经济带建设
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第三章技术经济指标DevelopmentParameters
3.1引言
大学校园规划设计中,必须首先确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务求令各项规划专案配合业主要求及《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的要求,并参考其它大学规划经验,寻求最合理的用地面积及建筑面积。
本章将根据郑州旅游职业学院规划设计要求,确定各项指标,内容包括:
编号
项目
指标
备注
1
图书信息行政中心
76610㎡
地上为57330㎡,地下为19280㎡。
含图书信息中心、校行政办公中心、人防、地下车库、设备用房等
2
综合教学配套中心
20850㎡
含公共教学中心、视听电教中心、计算机教学中心、教学展示中心等
3
教学实验楼
133015.5㎡
含系行政用房及教学附属用房
4
实习工厂
12912㎡
5
礼堂
7560㎡
6
体育馆
6730㎡
7
学生宿舍
116908.5㎡
8
教工公寓
5790㎡
9
食堂一
12160.54㎡
10
食堂二
14926.24㎡
含教工食堂及特色食堂
11
超市及活动中心
11836㎡
12
生活配套用房
13532.93㎡
含淋浴、社区卫生服务用房、商店等生活配套用房
合计
432831.71㎡
不含学术交流中心及二期地下建筑
第四章用地布局结构
FunctionalLayoutandStructurePlanning
4.1引言
郑州处于中原中心位置。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位于白沙教育组团,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郑州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规划将按照开放化、共享化、生态化、园林化、可达化的原则,创造一个全新的校园空间环境。
4.2空间结构分析
4.2.1校园结构模式分析
根据国际、国内已建成主要大学校园布局结构分析,影响大学校园布局结构的主要因素有下列几点:
1、校园与城市的关系
2、校址的社会、人文、自然环境
3、学校性质、规模、自然环境
4、校园规划设计理论与建筑思潮
4.2.2常见校园布局的四种形式(见表4-1)
编号
类型
特点
辐射型
教学区位于校园几何中心,其他各区成环状围绕教学区布置,呈辐射状向外发展
1、布局集中聚凑
2、教学区发展受限制
分区型
教学区位于校园一侧,其他各区相对独立,又与教学区联系
1、各区均匀可独立形成
2、便于发展教学区偏于一隅
分子型
设多中心教学区,其他设施分散于教学区周围
1、教学与相关设施联系密切
2、教学区之间交往减弱
线型
教学中心区成带状布置,沿主轴向两端发展、教学区两侧平行设置辅助设施
1、教学区与其他各区平行发展
2、在发展各阶段校园相对完整
3、一定程度上受土地形状限制
4.2.3用地布局结构分析
大学校园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空间的延续和发展,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校园空间布局结构,按照空间开放论原则和环境生态化原则,采用“中心突出、整体分散、局部集中的组团式环形布局”的模式,将校园内部空间和校外城市空间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形成“一心、二轴、三带、六组团”的空间结构模式。
一中心:
该中心由公共教学楼及中心水面、绿地、广场、图书馆构成,是旅游职业学院的核心区,也是重要的资源分享区,代表郑州旅游职业学院“开拓、进取、创新”的跨越式发展的雄心,体现中原文化的内涵并反映中原大地襟江带湖、平畴千里的自然环境特色。
中心区内主要以步行空间为主,既有优美的水体,绿化景观,又有以硬质铺地为主的步行景观,同时步行系统强调流线的可达性,通过绿廊、栈桥、水中虹桥、绿岛等与中心广场相连。
同时硬质铺地也可作为消防通道及需要机动车驶入的空间。
二轴:
从郑州旅游学院南门主轴线及中央绿化带延伸下来的两条南北向景观轴——中央生态景观轴线、人文知识景观轴线。
二轴是校园内两条主要绿化、景观轴,兼具步行交通的功能,轴线在规划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它相当于人的骨架,将各种景观要素强有力的串联起来,形成线状的城市空间,并具有延续性,可不断的伸展,有很震撼的景观效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成为城市的标志空间。
世界上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巴黎的凯旋门轴线,是巴黎的标志之一,也是巴黎的骄傲。
“二轴”设计,可以说是一个突破性的概念。
综观国际案例,多所知名大学都拥有一条风格独特的绿化轴带,例如在美国加州大学(UniversityofCalifornia,Berkeley),便透过流线型梯级及景观设计,成功创造一个优美步行轴。
其他相关例子有MiraCostaCollege及美国CornellUniversity,都能成功应用一条绿化轴,强化校园景观线效果。
二轴的设计将进一步由一条绿化轴,增加至两条绿化轴,以便表达科学与人文的结合,亦寓意校内凝聚与对外开放的态度。
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Berkeley)校园內之流线型梯级,塑造良好的景观
三带:
在校园内形成东南、西南、西北三条绿化景观带。
东南向景观带为东南区实验楼处的景观带。
西南向景观带为行政楼绿化景观带。
西北景观带为从宿舍楼的绿化景观带。
六组团:
根据综合性大学多学科、多功能的特点,将大学教学建筑呈组团式布置,分区规划了六个组团。
为了使各区组团即分开又有联系,将各组团通过绿廊等交往场所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教学整体。
在国际案例中较突出例子有美国玛丽兰大学(UniversityorMaryland,U.S.),该大学的艺术学院自成一角,组团内设计充分反应艺术气氛,与其他学院及组团形成强烈对比。
美国玛丽兰大学(UniversityofMaryland)的艺术学院
4.3布局结构特点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布局结构,基本上体现了下列特色:
4.3.1中心功能区的高辐射动力
整个校园以中心图书馆、广场为起点,以辐射的形式向外扩张,通过景观轴和绿化空间,将各个功能片区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形成有机的校园整体空间。
4.3.2多功能连结性和高可达性
大学校园由各个不同功能的分区构成,既要有联系又要互不干扰,自成体系,它反映了不同分区各自的功能要求特点。
南北规则道路和内部步行道将各功能区有机连结,具有高可达性,确保各教学区之间能进行学术互补,从而达到资源共享的原则,并有效避免浪费土地资源。
4.3.3中心形象鲜明
为了提高校园中心形象,在中心规划了一大型标志性主楼,开敞的空间,大体量的标志性建筑使校园中心具有鲜明的空间效果。
4.3.4高混合性
从宏观角度看,郑州旅游学院校园功能分明,结构严谨,从微观角度看,整个布局又有多条绿轴和景观点,希望据此创造一个多形态的复合空间。
这些景观点將设置于中心区內,务使各功能区室內外空间互相融合,通过环境设计,使室外空间带有室內空间的特征,而在室內空间营造出室外空间的环境气氛。
第五章总体规划及设计概念
MasterPlanningandDesignConcepts
5.1设计主题
我们在规划中基于现代大学的内涵、发展趋势及郑州旅游职业学院自身特点和所处地域特色,提出“融—容—荣”的设计主题。
5.1.1“融”——交融共享,有机生长
大学校园必须是学习与生活同在、学科与学科交融、校园与社会对活、人文与生态共享的集成共存体。
现代大学校园的功能越来越趋向综合性、信息化、人性化、社会化,体现出人类进步与科技创造的成果,必须具有很强的交融性。
5.1.2“容”——“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大学之大,首先在于大气。
当然不是单指空间之大,而是给人一种博大的感觉,在这里培育探求真理、创办大业的感觉。
契柯夫曾经说过:
“大学生的精神状态在大多数情形中,都是由环境培养出来的。
那么在他念书的地方,他无论走到那里,所看到的都不应当是别的,而只是宏大的、强壮的、优雅的东西才对。
”环境塑造人、改造人、提高人,校园环境的改善和品位的提升,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在郑州旅游职业学院的景观体系规划中注重建设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校园环境文化,如在校园中有意识地置放中原乃至学校著名人物的雕塑、名言以及象征学校学科特点的雕塑,充分发挥环境文化的育人功能。
在潜移默化中以崇高的道德、包容的心态、博大精深的学识培育长大学子成才。
体现中华民族“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精神。
“荣”——传承历史,再铸辉煌
中华文化主要由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这二元耦合而成,在黄河文化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势必形成一些带普遍性、持久性和相对稳定的文化特质———创新、进取和开放。
时至今日,中原大地仍是风光佳丽之地,文化昌盛之区,人才荟萃之乡。
5.2总体规划
5.2.1总平面布局
长江大学新区校园规划共划分为教学区、学生生活区、运动区三大功能区,各区呈组团相对独立布置,通过道路和绿化景观形成有机联系。
5.2.2教学区
教学区围绕中心景观和图书馆大楼呈组团式布置,由图书馆,公共教学大楼,教学实验楼组成。
各个楼群通过成系统的校园开敞空间设计,成为一个整体。
并且开敞空间设计注重与教学楼群相互渗透为交流创造了丰富的场所,有人认为在学术环境中,这种随意性的交流正是大学精神的核心。
5.2.3体育运动区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总用地面积69.11公顷(1036.6亩),学生18000万人,按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的规定,需400米跑道标准田径场1个,篮球场92个(每250名学生设一个),排球场92个(每250名学生设一个),网球场12个(每1500名学生设一个)。
5.2.4学生生活区:
学生生活区主要安排了学生的宿舍、食堂、学生浴室及学生超市等设施及绿化和球场,以满足学生日常生活的需要。
第六章道路交通系统RoadSystem
6.1引言
大学校园作为特殊的城市社区,它为学生、教工提供学习、工作和生活设施。
区内的交通形式主要是以行人步行交通和非机动车(自行车)交通为主,汽车等机动车交通为辅。
本章将根据校园功能分区布局,对长江大学校园内各类交通组织进行分析及建议。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
1、机动车交通系统——车流
2、非机动车交通系统——自行车流
3、步行交通系统——人流、水流
4、停车系统——静态交通
6.2交通规划建议
大学校园内一般有车行道和步行道两类,车行道担负着大学校园内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交通联系,同时它作为主要的道路骨架,起到划分各功能区的作用;步行道往往与校园内部各级绿地系统和主要功能区结合,起着联系不同功能区、各类绿地、公共户外活动场和学校主要公共建筑的作用。
然而这两个交通系统如何配合,以发挥更完善的功效,解决校园内车流和人流的干扰问题,达致最佳的校园学习、生活环境,是大学校园设计中重要的一环。
6.2.1交通规划原则
6.2.1.1道路网路能具有最高的使用效率,道路网路之设计必须:
●能够给校园内学生、教工提供安全、快捷、可靠、舒适及环保的道路网路。
●能够同学校外围城市干道路有便捷的联络。
●能够减低校园内部车行道路设施的总面积,以便把车辆对环境的影响减致最低。
6.2.1.2为了满足以上两大原则,道路网设计有以下原则:
●道路网整体设施要创造出有趣味、有立意、能够提供及突出大学之标记。
这个标记不是单纯的几何设计,而是踏实地设计一个车行道路面积最少、辨识性极高的道路系统。
●与周边规划之路网相配合,合理确定各校园入口,力求“见门知校”。
●能够地尽其用。
●为校园土地划分提供弹性。
●尽量做到人车分流,以减低机动车对学校之干扰。
6.2.2交通系统规划概念
为坚持这些原则,创新的道路规划概念将被融入于大学道路系统中,务求达至提供舒适的的学习、生活环境的目标。
6.2.2.1步行化(Pedestrianisation)
大学校园内交通设计是以“人”为本,并非以“车”为本。
因此,在规划区范围内,提议划出部分地区作为行人专用区,不允许车辆驶入,有些地区规定在特殊情况下允许车辆驶入,并限制车速,以降低机动车对学校的干扰。
因此,虽然在规划布局中采用以椭园式内环路为中心干路,但由于中心干路有交通管理措施,限制车辆驶进,能够产生“半步行化效果”(partialpedestrianisation),属生态型路网设计理念。
同时,建议在校园内提供完善的行人步行路及自行车路,把教学、学生生活、公共绿地联成一体,行人路的设计将尽量与道路相隔,例如利用树木将行与汽车分隔,减少人流与车流之间的冲突。
在人车分行的大学校园交通组织体系中,车行道与步行道在校园中各自独立形成完整的道路系统,此时的步行道往往具有交通和休闲双重功能。
6.2.2.3道路绿化、景观设计
大学校园的设计利用了生态城市的概念,配以大量园林绿化设计,创造出高素质的视觉效果以及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
中心区内的设计非常强调绿化空间的运用,在注重高效率的交通网路的同时,环保的概念亦同样受到重视。
6.4机动车交通系统
车流——棋盘式式的车流交通网络。
在各功能区入口处设立交通指示,以限制外来车辆进入,达到安全的目的。
6.5非机动车交通系统
由于校园用地规模及人口规模的扩大,学生以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的比例会日益增加,本次规划建议建立部分自行车专用道,解决自行车流的问题。
6.6步行交通系统
人流——以中央景观生态区及人文知识景观区为核心的步行走廊及呈块状放射至各功能区的步行系统共同作用,形成整个园区的步行交通网络。
在各功能区內部原则上以步行交通为主,同时考虑特种车辆及服务性机动车的进入和停放。
另外,规划还特別注意考虑为建立无障碍设计创造条件。
水流——规划在园区中心设置水体核心空间,成为焦点,沿图书馆主干路设置
6.7停车系统
大学校园的交通现象可以分为动态静态两类。
动态交通组织是机动车、非机动车和步行方式的组织,静态交通则指各种车辆存放的安排,亦即停车系统。
在大学校园中,交通现象主要是以行人步行交通和学生自行车交通为主,机动车交通为辅,因此,在校园停车系统安排中将考虑大量非机动车停车场地。
即在学生生活区、教学区都应安排一定数量的非机动停车位,以适应校园比较大,学生骑车上课对停车的要求。
建议在建筑设计中多采用底层架空的方式,以适应自行车交通的发展。
机动车停车场主要在五个地方来考虑:
1、学校入口:
在学校主入口广场及其它机动车入口安排机动车停车场,作为不能进入学校的外来机动车临时停放地。
2、各教学组团附近,安排中型停车场,为学校车辆及会议车辆服务。
3、体育运动区安排比较大型的机动车停车场,以满足其可能对外的功能的需要。
机动车停车位按30平方米/车辆考虑,具体机动车停车位数量及停车场布置方式将在今后进一步深化设计中研究,在这次概念规划将不做深入研究。
校园内的自行车专用道
第6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规划总用地面积:
582287㎡
总建筑面积:
442129.16㎡
建筑密度:
16.73%
容积率:
0.76
绿化率:
55%
编号
项目
指标
备注
1
图书信息行政中心
88366㎡
地上为69318㎡,地下为19048㎡。
含图书信息中心、校行政办公中心、人防、地下车库、设备用房等
2
综合教学配套中心
68292㎡
含公共教学中心、视听电教中心、计算机教学中心、教学展示中心等
3
教学实验楼
11368.6㎡
含系行政用房及教学附属用房
4
实习工厂
16536㎡
5
礼堂
12681㎡
6
体育馆
15264㎡
7
学生宿舍
119702㎡
8
教工公寓
5688㎡
9
食堂一
10953㎡
10
食堂二
11949㎡
含教工食堂及特色食堂
11
超市及活动中心
86542㎡
12
生活配套用房
11323.56㎡
含淋浴、社区卫生服务用房、商店等生活配套用房
合计
44212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