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备课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92538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134 大小:93.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数学备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4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备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4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备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4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备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4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备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数学备课教案.docx

《二年级上册数学备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数学备课教案.docx(1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上册数学备课教案.docx

二年级上册数学备课教案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备课

 

葛 石 镇 皋 山 完 小

 

马 玉 海

87页(六单元)《方向与位置》

一、全册教材分析

1、分段编排。

本册教材把乘法的初步认识分出来,单独作为一个单元,更加注重了学生的体验感悟,从体验生活中连加现象到体验同数连加现象,逐步引导学生体验,加大了学生的体验过程,为学生学习乘法奠定了坚实的经验基础。

2、童趣较强。

在课本中枯燥的数学学习变为有趣、生动的学习过程,如信息窗的设立,一改往日的例题形式,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图画中获取信息。

本册教材中乘法的计算较为枯燥,学生学习兴趣往往不是很高,教材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用学生喜欢的形式——看魔术的方式出现,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情况下进行学习。

3、空间较大。

为了让学生理解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这一重要意义教材中出现了一个创新点,设立了同数连加的写法的教学,让学生在体会加法计算之后在把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这样就变复杂为简单,学生也就很容易理解乘法的这一个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措施

教学重难点:

表内乘法和除法是本册课本的重点,混合运算是本册的难点。

突破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大量的数与大量相同加数连加的计算,理解乘法的意义,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在数与算活动中,体会乘法产生的必要性,感受乘法计算的优越性。

3、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形成合作的意识。

4、在具体情境中,学会1—5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5、在探索、寻找口诀记忆规律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

6、能够运用口诀解决乘法问题,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7、在学习2—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编制6—9的乘法口诀,在探索规律的基础上记住6—9的乘法口诀。

8、能正确地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产生持久探索的愿望。

9、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及迁移学习的能力。

10、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一位数算法的过程,理解两位数除一位数的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

1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估算,体验估算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1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一些初步的思考方法和解题策略,培养应用意识。

13、使学生经历交流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课时安排:

一、看魔术---乘法初步认识5课时

二、看杂技-------表内乘法

(一)5课时

三、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4课时

实践活动-------我们身上的小秘密1课时

四、凯蒂学艺--表内乘法

(二)10课时

五、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9课时

6、小桥流水人家------方向与位置4课时

七制作标本-------表内除法10课时

八亲近大海-------统计与可能性3课时

九休闲假日------混合运算4课时

十过年------总复习5课时

第一单元看魔术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数与相同加数连加;乘法的初步认识;有关0的乘法。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大量的数与大量相同加数连加的计算,理解乘法的意义,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在数与算活动中,体会乘法产生的必要性,感受乘法计算的优越性。

3、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形成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乘法意义,体会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

课时分配:

变花----------------------------------2课时

变葫芦----------------------------------2课时

变鸽子----------------------------------2课时

我学会了吗-----------------------------2课时

合计8课时

信息窗1变花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体验相同加数连加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还可以用乘法计算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根据图意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体现算法多样化。

学情分析:

在100以内的加法中,学生比较熟悉的是两

个数加和三个不同的一位数连加,对几个相

同的数连加,由于接触较少,显得比较薄弱。

教法设计:

讲授法、谈话法、观察演示法

学法设计:

讨论法、练习法、复习法

教具学具:

学具、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

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看奇幻魔术团表演的“魔术三部曲”中的第一场。

(出示挂图)

二、新课

(一)组织学生看图提问,培养观察能力(个性设计)

1、观察图画,教师引导:

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进行回答:

我看到了灯笼,舞台灯光……

教师提示;奇幻魔表演团都表演了什么节目?

学生进行回答:

变花朵、变小鱼。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提问:

你想知道什么?

3、分小组进行提问:

4、全班进行交流:

我想问小鱼有几条?

我想问花儿有几朵?

我想知道小女孩托着的盘子里有什么?

5、教师进行评价:

同学们问的问题都不错,下面我们

一起去解决们的问题,你们有信心解决好吗?

(二)带领学生解决问题

1、解决第一个问题:

魔术师一共变出了几朵花?

教师提问:

你有什么办法?

学生回答:

可以数一数。

教师:

那就请你来数一数,好吗?

再次提示:

谁有和他不一样的办法?

学生回答:

可以用加法。

教师:

怎样列算式呢?

学生回答:

2+2+2=6(朵)

2、教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为什么要用2+2+2呢?

学生回答:

有两朵在帽子里,有两朵在地上,有两朵在帽子上

教师对学生的想法予以肯定:

你说得很好,仔细观察才能找出规律。

3、解决第二个问题:

一共有多少个灯笼?

3+3+3+3+3=15(个)

提示学生说想法:

一串灯笼有三个,一共有5串,所以要用3+3+3+3+3

4、问题口袋,要计算这样的20个灯笼的个数,怎样列算式呢?

5、解决第三个问题?

鱼缸里一共有多少条鱼?

4+4+4+4=16(条)

说算式的意义:

一个鱼缸里有四条鱼,有四个鱼缸。

(三)体验相同加数连加

1、教师指着算式:

2+2+2=6,加数都是几?

有几个这样的加数?

2、同位互相说说起他算式的加数有几个

三、巩固练习

(一)练习一:

下棋

1、让学生观察图画,说说图画中有什么

2、根据图意列算式

3、找学生说算法:

为什么你要这样列算式呢?

(二)练习二:

摆摆算算

1、让学生摆学具,小手动一动,请同学们拿出学具来摆一摆。

2、根据小组内摆的学具列算式

3、鼓励算法多样化你还有什么不同的算法?

四、布置作业

1、做完课后练习

2、把今天学习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

五、板书设计:

变花——乘法的初步认识

花2+2+2=6(朵)

灯笼3+3+3+3+3=15(个)

鱼4+4+4+4=16(条)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体验相同加数连加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还可以用乘法计算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根据图意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体现算法多样化。

学情分析:

在100以内的加法中,学生比较熟悉的是两个数加和三个不同的一位数连加,对几个相同的数连加,由于接触较少,显得比较薄弱。

教法设计:

讲授法、谈话法、观察演示法

学法设计:

讨论法、练习法、复习法

教具学具:

学具、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1、教师出示教具模块,分三组摆好。

进行提问:

想知道一共有几块模块怎样列算式?

2、学生回答:

3+3+3=9(块)

3、说说算法:

一共有三组,每组有三个。

二、自主练习

(一)练习第三题:

数一数,算一算

1、让学生数数图中水果的个数

2、列出相应算式

3、找学生说说算法

(二)练习第四题:

小鸡种禾苗

1、先让学生观察图,自己说说图意

2、小组交流图意,独立列出算式

3、集体交流

4、教师提示;禾苗有多少棵?

可以有几种算法?

5、提示算法多样化:

不同的观察角度有不同的

算法,同学们一定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三)练习第五题:

洗照片(讲解法)

1、仔细观察图画,你看到了什么?

2、小组交流图意,教师加以指导

3、独立列出算式

4、集体交流

5、教师讲解:

一共有三张照片,每张照片上有三

个人,每人洗一张照片。

(四)练习第六题:

找规律、涂颜色

1、先让学生巩固复习单数、双数

2、让学生观察图,自己说说图意

3、独立列出算式

4、集体交流

三、补充练习

1、利用投影出示电脑图,让学生仔细看图,

2、小组讨论交流:

一共有多少台电脑?

3、列出加法算式。

2+2+2+2=8(台)

4、组织学生说算法

四、布置作业

完成同步训练

五、板书设计:

自主练习

4+4+4=12(个)3+3+3+3=12(个)

信息窗2宝葫芦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乘法的初步意义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还可以用乘法计算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地写、读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得出乘法的积。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体会乘法的意义。

难点是根据图意和加法算式列出相应的乘法算式。

教法设计:

讲授法、谈话法、观察演示法

学法设计:

讨论法、练习法、复习法

教具学具:

课件、实物投影

教与学的活动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

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看奇幻魔术团表演的“魔术三部曲”中的第二场。

(出示挂图)

二、新课

(一)组织学生看图提问,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观察图画

教师提示;幻魔表演团都表演了什么节目?

学生进行回答:

变葫芦

教师引导:

仔细观察,你还看到了什么?

学生进行回答:

我看到了舞台灯光,小鸟…………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提问:

你想知道什么?

3、分小组进行提问:

4、全班进行交流:

我想问小鸟有几只?

我想问葫芦有几个?

我想知道舞台灯的灯孔有几个?

5、教师进行评价:

同学们问的问题都不错,下面我们

一起去解决们的问题,你们有信心解决好吗?

(二)带领学生解决问题

1、解决第一个问题:

魔术师一共变出了几个宝葫芦?

教师提问:

你有什么办法?

学生回答:

可以数一数。

教师:

葫芦那么多,数有些麻烦,有没有简单的办法?

提示:

你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办法?

学生回答:

可以用加法。

教师:

怎样列算式呢?

学生回答:

5+5+5+5+5+5+5+5=40

教师提示:

有没有更简单的办法?

学生可以用乘法.

2、教师进行讲解。

在这个算式中有几个加数?

8个,加数是几呀?

5

8个5相加,写成乘法算式比较简便。

教师板书:

8×5=40读作:

8乘5等于40

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渗透:

这个算式也可以写作:

5×8=40

读作:

5乘8等于40

讲解各部分名称:

3、解决第二个问题:

一共有多少个只小鸟?

4+4+4=12(只)

提示学生说想法:

一个鸟笼有4只小鸟,一共有3个笼子,

所以要用4+4+4=12

教师提问:

怎样列乘法算式?

为什么这样列?

学生说算法,教师订正。

4、问题口袋,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可以记录在问题口袋里

5、解决第三个问题?

舞台灯一共有几个灯孔?

3+3+3+3+3+3+3+3=24(个)

说算式的意义:

一行灯孔有3个,有8行。

你能列乘法算式吗?

三、巩固练习

(一)练习一:

乒乓球赛

1、让学生观察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