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1版与版条款对照表.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923683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80 大小:30.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ISO9001版与版条款对照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ISO9001版与版条款对照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ISO9001版与版条款对照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ISO9001版与版条款对照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ISO9001版与版条款对照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ISO9001版与版条款对照表.docx

《ISO9001版与版条款对照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SO9001版与版条款对照表.docx(8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ISO9001版与版条款对照表.docx

ISO9001版与版条款对照表

ISO9001:

2016版与2008版条款对照表

ISO9001:

2015条款 

GB/T19001-2008条款

1范围

1范围1.1总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3术语和定义

4.1理解组织及其背景

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4.3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组织应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边界和应用性以确定其范围

1.2应用

4.4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4质量管理体系

4.1总要求

①确认过程及应用a)哪些是组织质量管理体系需要的过程(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及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其中有哪些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

b)这些过程有外包吗,对外包过程如何实施控制(纳入采购过程实施有效控制)(了解外包过程的实施、分担程度、通过7.4条款实现控制)。

c)每个过程的输入和输出有哪些。

d)谁是这个过程的顾客。

e)这些顾客的需求是什么。

f)谁是该过程的“所有者”

②确定过程顺序和相互关系a)过程的总流程是什么。

b)组织怎样描述这些过程之间的关系(用过程图、生产流程图等图示吗?

)(建立体系机构图;过程识别:

体系文件、管理层次策划过程、制定方针、目标,确定职责和权限)。

c)这些过程之间有哪些接口。

d)这些过程需要哪些文件

③确定过程运行所需准则方法a)过程结果中所期望的特性玫不期望的特性理什么。

b)判定过程是否有效的准则是什么。

c)组织怎样把这些准则结果在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及产品的实现过程之中(采购过程、检验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售后服务过程)。

d)经济方面的问题是什么如成本、时间、浪费等。

e)收集证据有哪些适用方法。

④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a)每个过程需要哪些资源(人力资源责任与管理过程、设备管理、工作标准)。

b)有哪些沟通的渠道来了解有关信息。

c)组织如何提供关系该过程的外部和内部信息。

d)组织怎样获取反馈信息e)组织需要收集哪些数据。

⑤监视、测量(适用时)和分析这些过程a)组织怎样监视过程的状况和业绩(过程能力、过程目标实现情况)(监视顾客满意度、审核衡量什么)。

b)哪些过程是必须进行测量的(对过程监视测量、对产品监视测量)。

c)组织怎样才能充分地分析和利用所收集的信息(如选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技术)。

d)分析的结果说明了什么,如何利用这些结果。

⑥实施必要的措施,以实现对这些过程所策划的结果和对这些过程的持续改进a)组织如何改进这些过程。

b)需要采取哪些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c)这些纠正预防措施实施了吗,有效吗。

d)如何实施持续改进(设定新的目标并采取相应措施)。

5领导力

5.1领导力与承诺

5.1.1总则

5管理职责

5.1管理承诺 

a)向组织传达满足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方面是否作出承诺并提供实施证据。

b)查最高管理者制定质量方针的证据,了解最高管理者对质量方针内涵的理解以及如何对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作出承诺。

c)确保质量目标的制定方面如何对持续改进质量管理工作体系有效性作出承诺。

d)管理评审如何关注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是否符合所作出的承诺。

e)资源的投入能否与对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作出承诺相适应

f)能否提供上述承诺实施的证据。

5.1.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a)与顾客有关的要求是否均已明确。

b)最高管理者如何体现体现增强顾客满意为目的。

c)查顾客的评价、判断是否达到顾客满意。

对顾客不满意之处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

5.2方针

5.2.1质量方针的建立

5.2.2质量方针的沟通

5.3质量方针

a)质量方针与组织总经营方针相适应的程度,有否矛盾或不协调之处。

b)质量方针能否成为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的框架。

c)质量方针如何体现组织的目标。

d)质量方针怎样描述能满足顾客期望和需求,如何体现满足对顾客持续改进有效性的承诺。

e)质量方针是否展开落实到各层次和职能的过程中。

f)如何向各级人员进行宣传教育、各层次各职能对质量方针理解的状况

g)对违背质量方针的行为如何进行抵制和处理。

h)对质量方针如何进行评审。

5.3组织的角色、职责和权限

5.5职责、权限与沟通 

5.5.1职责、权限与沟通

(5.5.2管理者代表)

a)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结构中职责、权限如何规定,形成了什么文件,是否明确到具有质量管理职能的所有部门和人员,查相关证据。

b)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活动都落实到哪些部门、岗位。

抽查若干活动看其职责、权限是否明确。

c)职责、权限是否交叉,是否有矛盾,着重查总职责描述、职能分配表(若提供时)和相关过程,活动的描述是否一致。

d)查职责、权限得到充分的沟通的证据。

抽查若干不同层次人员看其对本岗位职责、权限了解的程度。

6策划

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8.5.3

预防措施

①程序文件a)是否有形成文件的程序。

b)程序文件的内容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②潜在不合格的原因a)如何识别潜在的不合格。

b)能否确定潜在不合格的原因,用何方法确定。

③预防措施要求a)怎样评价预防措施需求。

b)预防措施是否与潜在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④预防措施及其评审a)是否确定和实施所要求的预防措施。

b)能否提供评审所采取措施的证据。

c)预防措施有效性的证据是什么。

d)有效的预防措施纳入文件更改的情况。

⑤记录是否记录了实施所采取措施的结果。

6.2质量目标及实现质量目标的计划

5.4策划

5.4.1质量目标

5.4.2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5.4.1质量目标a)质量目标是怎样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的,有否矛盾或不协调。

b)质量目标中包括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是什么。

c)在相关职能和各层次上如何建立质量目标,并提供向相关人员宣传、教育、验证的证据。

d)质量目标定量或定性的程度,如何测量。

e)对质量目怎样实施有效的管理,阶段性目标是否在实施之中,查证有关记录在案,了解总目标及有关部门现阶段目标实施状况。

5.4.2质量管理体系策划a)为满足质量目标和质量管理体系总要求,进行了哪些策划。

b)对质量管理体系变化进行策划时,怎样提出完整性要求。

c)查实际运行的质量管理体系,在变更时如何确保体系的完整。

7支持

7.1资源

7.1.1总则

6资源管理

6.1资源提供

7.1.2人员

6.2 人力资源

6.2.1总则a)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电工、叉车工、锅炉工、电梯工等)能否胜任本岗位工作。

b)抽查上述人员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的记录是否齐全并能否被证实。

6.2.2能力、培训和意识培训有效性评估:

1、课程本身的评估,教材、教育水平、方法、时间。

2、学员考核成绩评估:

笔试、面试、现场提问、答辩、心得报告等,评分和评级。

3、实际操作能力评估,包括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创新能力。

4、工作绩效评估包括培训前后合格率、计划完成率和工作效率等。

a)如何确定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所必须的能力。

b)提供什么内容的培训或采取什么措施满足上述要求。

c)特殊工作岗位界定是否适当;对从事特殊工作岗位人员的培训如何进行,如何进行能力和资质认定。

(岗位评价表)d)对员工进行了质量意识教育情况,员工能否认识本岗位活动与实现质量目标的相关性和重要性。

e)评价采取不正当手段措施的有效性,抽查管理、执行和验证三个方面人员,验证培训或其他措施的有效性,包括学员意见调查。

f)如何规定应保持的培训记录的范围。

g)抽查各层次和职能部门人员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记录是否符合要求。

h)抽查培训计划、总结和考核材料,抽查证件以及试卷的保存等工作是否本组织的规定。

7.1.3基础设施

6.3 基础设施

1、是否按照具备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临时设施,运输/通讯等;

2、是否完备基础设施,查施工设备台帐;

3、查设施管理办法,查设备的安装验收,维修保养计划、运行/修理记录;

4、查设备(塔机,门架)准用审批及安全检查资料。

7.1.4过程运行环境

6.4 工作环境

a)是否确定组织达到产品符合要求的工作条件。

b)如何控制上述条件达到要求。

c)抽查环境条件(如:

物理、环境和温度、湿度、洁净度及粉尘等)是否满足要求。

d)如何考虑社会的、心理的条件(如:

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从而更好地发挥组织内人员的潜能)来满足要求。

7.1.5监视和测量资源7.1.7.1.55.1总则

7.1.5.2测量的可追溯性

7.6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

①控制要求a)是否确定了监视和测量要求,如何确定所需的监视和测量设备,能否为产品符合确定的要求提供有效的证据。

确定了哪些监视和测量设备,从监测设备台帐了解总体情况。

b)确定的监视和测量活动是否可行,与监视和测量的要求相一致的程度。

②周期校准或验证a)测量设备如何按周期或使用前对照国际或国家承认的有关基准要求,对需要校准的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校准,对只需验证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如何进行验证?

查校准或验证周期表及执行情况,看受控率。

b)如果没有国际或国家承认的校准基准时,是否自行制定相应校准方法?

组织共的多少自行制定的校准方法,其依据是什么?

c)是否对需调整的设备有专门人员实施调整或自行调整,调整后是否加封缄。

d)能否确保防止调整失效。

③校准状态a)监视测量设备是否具有能表明其校准状态的标识或经批准的识别记录。

b)校准状态标识是否得到保护,是否清楚地表明校准有效期。

④偏离校准状态a)发现监视和测量设备偏离校准状态时,是否及时通知该设备的持有者。

b)持有该设备的部门怎样对受影响的监视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c)评价后是否采取了适当的措施,并保持记录。

⑤计算机软件a)识别确定需控制的计算机软件有哪些。

b)对这类软件是否进行了周期或使用前的验证,并按规定周期加以确认。

c)抽查几个起检验作用对测量结果有影响的软件,看其是否符合控制规定并保存记录。

⑥性能保持a)是否明确了正确的,能保持准确度和适用性的搬运、维护和贮存方法。

b)抽查几台/件经过维护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看其能否保持准确度和适用性

⑦校准或验证记录

a)是否明确保存校准记录的范围及保存期。

b)保存的记录是满足规定要求。

7.1.6组织知识

7.2能力

6.2.2 能力、培训和意识

7.3意识

7.4沟通

5.5.3内部沟通

7.5文件化信息

7.5.1总则

4.2文件要求

4.2.1 总则

a)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是否形成文件。

b)是否编写了质量手册。

c)有无标准要求的6个必须的“形成文件的程序”

d)为确保组织的过程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需要的文件有哪些。

e)标准要求的记录有哪些。

f)体系文件的详略与组织规模、活动类型、过程、过程相互作用和人员的技能的程度,能否相适应。

4.2.2质量手册

a)删减的范围、细节及其合理性。

b)是否包含或引用了形成文件的程序。

c)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输入、输出、接口和界面)是用文字、还是用过程图描述,是否清楚。

d)质量手册本身的管理是否符合文件控制要求。

7.5.2编制和更新

4.2.4记录控制

①程序文件 a)是否有形成文件的程序。

 b)程序内容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②记录要求 a)记录是否完整、清晰,有更改的记录,如何识别被更改的原始记录 b)记录是否检索方便,是否有分类标识和流水标识 c)记录内容是否有明确规定。

③归档、保存要求 a)如何规定归档保存范围,保存范围是否覆盖标准要求的所有记录。

 b)是否明确保存地点,是否查阅便利。

 c)是否明确各种记录的保存期,保存期的合理性如何。

 d)保存环境是否能防潮、防火、防虫蛀,是否安全。

④记录处置 a)失效的记录表式和超保存期记录处置的及时程度。

 b)怎样进行记录处理的控制

7.5.3文件化信息的控制

4.2.3文件控制

a)如何规定各类文件在发放前的批准的权限,抽查有关文件发布前得到批准状况,包括各层次、各种类型的文件。

b)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文件评审。

何时进行修改和重新批准及修改文件的实施情况。

c)是否编制有可识别文件现行修订状态的控制清单或相应的识别方法。

控制清单是否可随时提供,抽查有关文件的有效版本(包括版次及修改码)是否能有效地控制。

更改文件是否有明确更改标识或相应的记录,是否经再次批准。

d)文件的发放范围如何明确规定,是否能提供发放记录,包括复印、复制和修订文件的信息,确保在使用地点可以得到有关文件,抽查现场使用的文件是否均为有效版本,数量是否与发放记录一致。

e)现场使用有效的文件是否保持清晰、能够让使用者可识别清楚。

f)怎样识别和控制外来文件的分发。

g)凡需保存的作废文件怎样作出明确易识别的适当标识。

h)如何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是否明确了文件的范围和分类,是否包括外来文件等内容。

8运行

8.1运行策划和控制

7.1产品实现的策划

①策划的要求

a)规定策划的要求内容明确程度。

b)如何策划产品实施所需的过程(如提供流程图等)。

c)产品实现的策划与质量管理体系其他过程的要求相一致的程度,有哪些文件之间存在相互矛盾的情况。

d)产品实现的主过程(如与顾客有关的过程、设计和开发、采购、产品的生产和服务的提供、检验等),和支持过程(如:

方针、目标管理、文件管理、记录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是否都进行了策划。

②策划的内容a)策划的内容是否包括:

①明确产品质量目标和要求,体现在哪些文件中。

②识别确定产品实现所需的过程。

③确定文件的要求。

④确定所需的资源。

⑤确定在适当阶段产品所要求验证、监视、检验试验活动。

⑥产品特性玫要求的接收标准。

⑦产品实现过程所需的记录。

(工艺参数监控和检验记录)

b)策划的输出如何体现是否便于组织实施。

c)组织是否将此条款的要求应用于对产品实现过程的开发。

d)对新产品、有特殊要求的产品、项目或合同是否编制了相应的质量计划。

(如:

招标策划、投标策划)

8.2产品和服务要求

8.2.1顾客沟通

7.2.3顾客沟通

a)沟通涉及哪些内容(如:

产品广告、目录、宣传册,产品实现过程中对合同的处理,顾客关于产品的询问和反馈),如何确定与顾客沟通的渠道,以及具体沟通的安排。

b)如何获得有关产品信息。

c)如何回答询问,查提供答复的证据。

(客户查询)

d)能否提供合同、订单和处理的证据,包括修改的受理和顾客确认的证据。

e)顾客反馈信息如何实施管理,怎样进行分析汇总,分析汇总用了什么统计方法,分析的结果是什么。

f)抽查顾客投诉能否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

g)抽查对顾客投诉和抱怨进行闭环管理的证据。

h)维修网点、售后服务、客户投诉、用户电话回访、“365”客服、门前上门维修、市场信息。

8.2.2与产品和服务有关的要求的确定.

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7.2.1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

a)产品销售方式(是否有网上销售)b)确定顾客规定的要求是否包括对产品固有特性珠要求(如:

性能、可靠性等)、对产品交付要求(如:

交货期、包装等)及对产品支持方面要求(如售后服务等),以何种文件形式来表达和传递。

有哪些不同的顾客,他们的要求都有什么。

c)通过哪些渠道和方式识别、确定隐含要求,隐含要求是什么查证据。

d)产品涉及的法律要求(包括环境、安全、健康等方面与产品及产品实现过程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强制性标准)有哪些,是否均已收集齐全(3C、UL、CE、GB、RS、许可证等)

e)是否包括组织的附加要求(如规定目标成本)。

8.2.3与产品和服务有关的要求的评审

7.2.2与产品有关要求的评审

①评审要求

a)怎样评审与产品有关的要求。

(产品要求已得到规定)

b)评审是否在承诺之前进行,如在投标、接受合同或订单之前及在合同或订单更改之前。

c)是否明确了评审的方式、评审部门或人员。

d)参加评审的人员是否清楚地表达了意见,评审能否识别出问题。

e)口头订单(没有形成文件)在接受前是如何被顾客认可的,通过什么方式得到顾客同意。

②评审内容

a)产品要求是否得到规定,是否明确无误地表达了各项要求。

b)与以前表述不同的要求(如:

中标后签定合同与投标书之间的差异)是否得到解决。

c)组织有能力满足规定的要求,抽查合同履约率。

③产品要求变更

a)是否有要求变更控制准则。

b)查变更由何方提出,变更如何得到双方认可,是否形成文件,并及时传递到相关部门或人员。

c)涉及到重大的修改是否经过评审,能否提供证据。

④记录

a)是否有保存评审结果记录和评审所引起的措施的记录的规定。

b)抽查若干合同评审结果的记录及其引发的措施的记录。

c)保存的记录是否完整,保存在何部门。

d)是否满足保存期的要求,是否便于检索使用。

e)适当时评审记录是否包括对产品目录、样本产品广告等内容的评审。

⑤隐含的要求信息的获取

a)有无获取顾客隐含信息来源的渠道。

b)获取顾客隐含要求信息的职责是否明确。

c)是否确定了顾客的隐含要求。

7.2.3顾客沟通

8.3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

8.3.1总则

8.3.2设计和开发策划

7.3设计和开发

7.3.1设计和开发策划

a)是否对所有的产品都实施了策划,抽取1-2个典型产品,查设计和开发策划的全过程。

b)编制什么样的设计计划,计划是否清楚地表明在设计适当阶段安排了各种质量活动。

各阶段的划分能否符合产品的特点。

c)计划中是否明确各阶段的职责和权限。

d)计划中适当地安排了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情况。

e)计划中安排相应的进度要求,明确的情况。

f)计划是否随设计和开发的进展需要时而进行修改,修改后是否审批并及时传递。

g)是否规定设计过程不同部门之间的职责。

h)是否能提供参与设计过程的不同部门和专业之间在设计不同阶段接口(如:

外部组织、部门、小组、顾客等组织接口、信息传递、会审、协调、督促、检查等技术接口)的有效证据。

i)与设计有关的信息是否能及时传递给参与设计的部门或岗位。

j)出现设计差错时怎样发现和消除。

8.3.3设计和开发的输入

7.3.2 设计和开发输入

①设计和开发输入要求(与产品要求有关的输入是否有记录,记录是否包括如右边7条)

a)具体项目(产品)的确定。

b)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及其他适用性能要求(如感官特性等)

c)涉及产品的法律法规要求。

d)所必需的其他要求(如:

存贮或搬运方面的特定要求)。

e)适当时以往类似设计的信息(如:

以往设计的优点、经验或不足)。

f)明确输出提交的期限。

g)从总体上看设计目标和约束条件是否清晰。

②设计和开发输入的评审

a)对设计输入的充分性和适宜性是否进行了评审。

b)设计输入中的不完整、不清楚和自相矛盾之处是否得到识别。

c)上述不完整、不清楚和自相矛盾之处是否得到解决。

8.3.4设计和开发控制 

7.3.4设计和开发评审

 

a)评审的对象是什么,评审的时机在何时,评审的方式怎样,是否按设计和开发计划设置的评审点,开展了系统的评审。

b)评审意见是否清楚地评价了设计和开发的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

c)评审是否识别出问题并及时提出采取必要的措施。

d)是否有与评审的设计和开发阶段有关的职能部门的代表参加;必要时评审是否包括顾客或供应商,是否邀请了其他专家,在什么情况下邀请专家。

参与评审的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能力。

e)是否有保存评审及跟踪措施记录的规定,能否提供评审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

f)评审记录能否反映评审过程,是否对所有的评审意见都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有无遗留问题。

7.3.5 设计和开发验证

a)是否按设计和开发计划规定的验证点进行设计和开发的验证。

b)用何种验证方法,验证有效性如何,证据是否充分,验证能否确保设计输出满足设计输入的要求(可对照检查)

c)验证是否识别出问题并及时提出需采取的必要措施。

d)验证记录是否完整,是否反映验证过程、验证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

7.3.6 设计和开发确认

a)是否按设计和开发计划进行了设计和开发的确认。

b)确认是在何阶段进行的,由谁来组织进行确认,如何围绕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或已知的预期用途的要求进行。

c)进行局部确认时能否满足要求。

d)确认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e)确认是否识别出问题,是否及时得到处理。

f)确认记录是否完整,是否反映确认的过程,及确认中明确需采取的任何必要措施。

8.3.5设计和开发的输出 

7.3.3 设计和开发输出

a)以能够针对设计和开发的输入进行验证的方式提出。

b)放行前得到批准。

c)能否满足输入的要求。

d)对采购、生产和服务的动作提供的适当信息。

e)明确了验收准则(即合格产品的接受条件)

f)确定产品正常使用和安全性方面必不可少的特性。

 

8.3.6设计和开发的变更

7.3.7 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

a)是否明确何时应对设计和开发更改的需要进行评审、验证、确认,以及对更改实施人员和评审验证人员的要求。

b)如何识别设计开发的更改,具体的更改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是否按管理体系文件更改的要求实施。

c)设计开发的更改在实施前是否得到批准。

d)设计开发的更改的评审是否包括评价对产品组成部分(如:

材料、零部件)或已交付产品的影响。

e)记录是否包括更改的评审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

8.4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8.4.1总则

8.4.2控制类型和程度

4.1总要求

注2注3

7.4采购

7.4.1 采购过程

a)如何确保采购产品符合规定的采购要求。

以什么方式明确对供方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的准则,是否明确对供方控制要求(如:

根据所采购产品对组织的产品实现过程及组织提供的最终产品的影响大小而确定控制类型和程度),是否体现了采购产品的重要程度和供方业绩。

b)对于选择供方的过程,质量管理部门是否有充分的发言权。

c)所选择的供方是否按准则要求进行重新评价。

并对合格供方名录实施动态管理。

d)合格供方名录是否传递到有关部门。

e)抽查3--6个月报验单是否供货单位都是评价合格的供方。

f)能否提供对供方实施控制的证据,证据能否表明控制符合准则。

g)是否保存了对供方评价以及评价引起的任何措施的记录。

h)例外采购怎样进行控制(如例外采购的审批和加严检验),查控制的证据。

i)对从中间商进行采购怎样进行控制。

8.4.3外部供方的信息

7.4.2采购信息

a)拟采购的产品,在采购文件中是否被清楚地描述,查3--5份采购合同和采购规范,看采购文件分发的控制情况。

b)采购信息是否包括产品、程序、过程和设备的批准要求,特别是供方的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发生变化时,是否要求这些变化得到批准。

c)采购信息是否包括对供方人员资格的要求及认可方法。

d)采购信息是否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及评价方法。

e)采购文件发放前,如何确保采购要求是充分的与适宜的。

7.4.3采购产品的验证

a)是否确定了对采购产品的验采购产品的验证证要求。

b)是否按确定的要求实施检验或验证,以确保满足要求。

c)当组织或顾客在供方现场实施货源处验证时,是在采购合同中对验证的安排和产品放行的方法作出规定并予以实施。

8.5生产和服务的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