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基坑开挖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913440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1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场基坑开挖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广场基坑开挖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广场基坑开挖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广场基坑开挖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广场基坑开挖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场基坑开挖方案.docx

《广场基坑开挖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场基坑开挖方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场基坑开挖方案.docx

广场基坑开挖方案

2、工程地质描述3

3、地基土层由上而下的构成3

5、工程特点4

6、相应措施4

三、施工准备4

四、土方开挖方案5

五、土方开挖质量保证措施9

六、土方开挖安全技术措施12

七、防坍塌应急措施12

八、土方开挖阶段文明标化和环境要求13

九、防坍塌应急预案14

1、组织机构14

5、注意事项16

附图

1.基坑大面开挖顺序图

2.基坑开挖阶段施工进度计划表

XX地下室基坑挖土

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业主提供的本工程设计图纸;

2、业主提供的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3、业主提供的基坑围护设计图纸和设计方案;

4、施工现场和周围状况;

5、《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J300-2001;

6、《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2001;

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99);

8、喷射混凝土技术规范(CECS161-2004)。

二、工程概况

1、地况

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拟新建XX广场,拟建场地位于常熟XX路以西、XX置业有限公司以南。

本工程拟建建筑包括1#楼、2#楼和人防地下室。

拟建1#楼为地上三至十七层,地下一层,为桩筏基础;拟建2#楼为地上二至八层,局部地下一层,采用桩基础;人防地下室为地下一层,采用桩基础。

拟建基坑长约108m,宽约为80.0m。

地下室面积约为5120㎡。

拟建地下室人防位置地下室底板面标高为-4.55m(±0.00相当于黄海标高3.40m),底板厚为350mm,垫层厚为100mm,因此,地下车库一般开挖至-5.00m;在集水坑部位,集水坑深度为850mm,因此基坑开挖至-5.85m。

拟建1#楼部位地下室底板标高为-4.60m,底板厚度为1550mm,垫层厚度为100mm,因此1#楼一般开挖-6.25m;在电梯井部位电梯井深度为1400mm,在集水坑部位集水坑深度在800~1300mm之间,垫层厚为100mm,因此,在电梯井部位一般开挖深度为-7.65m,在集水坑部位开挖深度在-7.55~-7.05m之间。

拟建2#楼部位桩顶标高一般在-1.50m~-7.35m之间,其中在电梯位置最深,在-7.25~-7.35m左右,考虑垫层,该部位最深在-7.50m左右。

根据本工程勘察报告提供,拟建场地地面在-1.03~0.38m(相当于黄海标高2.37m~3.78m)之间,考虑对拟建场地进行平整,设计时采用的场地整平标高在-0.20m左右。

因此拟建基坑一般开挖深度在4.80~6.05m左右,在电梯井、集水坑部位二次开挖深度在0.80~1.40m之间。

根据设计提供的总平面图,拟建场地西侧为河道,最近处在5.0m左右,拟建基坑东侧为珠海路,最小距离也在6.0m左右;拟建基坑南北两侧相对空旷,无相邻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等。

2、工程地质描述

场地地处长江三角洲东南缘太湖水网平原中部,场地地势较为平坦,抗浮设计水位按室外整平高程(黄海3.00m左右)、本次实测潜水水位、年变化幅度等综合确定,可按室外地坪下0.50m考虑,即相应高程为黄海2.50m采用。

3、地基土层由上而下的构成

根据本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011084)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的地层如下。

第1层素填土:

灰色,以粘性土、粉土堆填为主,夹少量砖石碎块,堆填时间较短,松散不均,层底标高在1.40~2.78米之间,层厚在0.30~1.70米之间。

第2层粉质粘土:

黄褐色,可塑至硬塑,湿,含铁锰结核和淡蓝色高岭土网纹,中等压缩性,干强度高,高韧性,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层底标高在-6.15~-3.76米之间,层厚在6.10~8.50米之间。

第3层粉砂夹粉土:

灰黄至青灰色,稍密至中密,饱和,夹粉土薄层,中等压缩性,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含云母矿物,级配不良,磨圆度好。

4、地下水

据地质勘察报告常熟市气候温和,属北亚热带南部湿润季风区,年均降水量1054毫米,年均气温16.1℃,无霜期231天。

常熟地区最高洪水位为黄海2.36米,枯水位为黄海0.703米。

根据地下水的赋存、埋藏条件和其水理性质,本次勘察揭示的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孔隙潜水、承压水,潜水主要分布于①层、②层中,承压水主要赋存于③层粉砂夹粉土、⑧层粉砂混细砂中。

场地地形起伏变化较小,地下水迳流总体滞缓。

潜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入渗补给,以大气蒸发为主要排泄方式;

承压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地下水的迳流补给,以民井抽取和地下迳流为主要排泄方式。

孔隙潜水赋存于第①~②层土中,勘察期间测得该场地初见水位埋深在1.50~2.50m,稳定水位埋深在1.20~2.30m,相应高程为0.91m~1.24m,受季节和气候变化,水位有升降变化,年变化幅度在1m左右。

场地和附近无污染源,地下水清澈透明、无异味,场地土层经充分的淋滤作用,与地下水有相似的可溶化学成分,本场地为II类环境类型,地下水和土对混凝土结构和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5、工程特点

本工程基坑周围除在场区西侧为河道,东侧为道路距离较近外,其余地段相对空旷,无相邻建筑和地下管线。

本设计方案基本采用放坡方案,采用该方案时,在填土层坡比采用1:

1.0坡比开挖,而在第2层粉质粘土采用坡比为1:

0.7,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第2层粉质粘土土质较好的特点,可以适当减少土方开挖量,并且采用放坡开挖,围护成本也相对较低。

6、相应措施

在施工开始前,所有施工人员均要认真阅读图纸;项目管理人员要精心组织,合理安排,科学调度,做好各地块施工的交叉与搭接工作。

对施工场地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置,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确保工期如期完成。

前期施工完成的桩基在后续施工过程中应避免重型车辆对桩的碾压。

基坑在场区西侧为河道,东侧为道路且距离较近,在靠近此区域施工时,需采取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以保证其安全,同时施工中需针对本项目周围环境情况,应配备专人做好协调工作。

三、施工准备

1、地上、地下障碍物清理

土方开挖前对施工现场、周围工程占用本工程的场地一律清退,安排在其外侧,尤其注意电线管水管等,还要对其地下原有障碍物作调查,发现有碍作业的,应定相应排除措施。

2、基坑定位和井点降水的保护

土方开挖前应确定标高,划好开挖线,经技术复核无误后开挖。

还要对工程的定位桩、控制点和降水井和排水管线等明确标志、保护。

其测量放线方法与要求,详见总包单位施工方案。

3、围护体系必须与主体结构图纸核对无冲突后方可施工;

4、土方开挖前井点降水系统应按设计要求提前二周进行,在开挖前一天由水位观测孔实际检查其地下水位已降至坑底下0.5~1.5米,并能始终控制在其下后,方可以开工挖土。

5.现场道路和出入口

鉴于本工程施工场地情况,周边的空地在搭建一些必要的临建工棚、板房后,几乎再无施工场地,加之工程较大,南北较长,分段施工既可行又有利(减小坑壁水平变位,方便施工流水),故工程宜按房号和后浇带分区段同时施工,挖土顺序按1#→人防地下室→2#进行(具体根据总组织设计安排顺序进行作业),2#楼待人防地下室结构完成后再次施挖;按总体部署在1#楼东南角和2#楼南面设置二个出入口供同时出土。

土方开挖前,车辆停放位置与卸土地点要在现场落实,场外弃土地点和运土路线还应与交管、环卫部门办好相关手续。

6、施工用水和夜间照明:

车辆清洗和道路洒水防尘,局部坑内浇灌用水在坑面四周布设管线,施工前要设置好夜间照明,以满足夜间施工要求。

具体的管线布置和走向工地应结合现场的具体情况补充和落实,并报监理和业主认可。

7、施工机械和车辆安排:

施工前应视基坑的土方量、工期等做好机械、车辆的安排落实,与土方挖运的专业队伍签订协议,约需4~5台大挖机、3~4台小挖机配合,20~25辆运土车(运土车辆根据运距远近和道路交通情况作调整)。

四、土方开挖方案

1、本工程基坑开挖面积约5120平米,平面呈长方形。

根据地下室底板设置的后浇带和单体主房,依次分为三个作业区,1#楼开挖深度约-6.05~-0.75M,2#楼开挖深度约-1.5M(其中电梯井约-7.05M深),地下人防开挖深度约-4.8~-5.65M。

土方开挖合计总量约为36000立米。

挖土工期约为15天(详见施工进度计划表)。

2、挖土工程应遵循的原则

2.1先挖至放坡面1.5~2.0M平台标高再分层开槽,并达到强度后再大面开挖下部土方。

2.2每层开挖应遵循时空效应,严格分层、分段、对称、平衡开挖。

2.3土方开挖分层高度控制:

a、挖至基坑1.5~2.0M;b、挖至基坑大底板底;c、基坑大底板底以下部分。

禁止局部深挖。

2.4要根据挖土分区,分块开挖,努力减小围护结构的变形。

3、方案考虑以1#楼基坑东西向中间划分:

东西各设一个作业队,地下人防基坑南北向中间划分:

南北各设一个作业队,2#楼基坑东部和南部同时各设一个作业队,分别由2#楼南部与东部的大门入口出土。

开挖采取退挖方式,总体由北而向南方向退挖。

开挖由二个作业队平行作业,同时进行,其中“Ⅰ”队开挖顺序按:

1#作业区东块→2#作业区南块→3#作业区南块;“Ⅱ”队开挖顺序按:

1#作业区西块→2#作业区北块→3#作业区东块。

4、挖土流程:

沿坑边开槽→降水、护坡(挂网)达到标准强度→再继续分层开槽、护坡(挂网)、再继续开挖大底板基底以下的集水井、电梯井等细部作业,依此循环到坑底(控制基底标高,预留300mm,严禁超挖)→人力清底→凿桩→基槽验收→垫层浇筑→弹线放样→桩基验收→转入结构施工。

4.1由于先后两块开挖会出现高低落差,落差处应留设二级放坡面,防止土方滑移。

4.2土方挖到基底后应紧跟着破桩、截桩、人力清底找平,挖坑四周排水明沟、集水井,浇垫层、桩动测与验槽,应与挖土紧密跟进,配合进行。

4.3以上累计挖土期从开始到挖土结束合计约15天。

(去除中间间隔时间)

5、开挖方法:

每区段都应分层进行,第一步挖机在地面,先挖到其臂长可操作深度,适当留出工作面后,再采用两台挖机“接力”进行,一台大挖机在坑上,直挖上部土方,挖不到的下部土方,由下部挖机在坑下挖,同时配小挖机掏挖大挖机挖不到的桩间等土方和坑中坑土方,一起驳运到上部大挖机斗下,装车运走。

挖时应防碰撞支护结构、工程桩、降水等。

如遇个别机械够不到的地方,应配合人工挖掘,并将土翻到挖机下挖走。

挖掘中,桩头、井管露出后要和时组织人力用风镐破桩、截桩、拆除,再用塔吊或挖机吊运到坑面运走。

挖机挖到底后,应和时配合人工清底、修边坡、挖坑底排水明沟、集水井、安装明排水设备,验槽后应和时由一端向另一端浇筑基底砼垫层,防止坑底暴露时间过长,扰动地基土。

机械挖土,只能到坑底以上150~200处,余下土方由人力清底,以防机械超挖,扰动地基。

6、人力清壁、清底:

在距槽底设计标高50㎝坑壁处,找出水平线,钉上小木撅,然后用人工将残留土层挖走,并挖出坑边排水明沟与集水井,同时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用小线或铅丝),检查距坑边尺寸,确定坑宽标准,以此清坑壁,最后清除坑底土方。

坑底、坑壁清平后,进行质量检查验收,同时组织有关部门验槽,然后浇筑垫层。

7、余土外运:

采用自卸汽车。

卸土地点和行走路线与环卫部门、交通部门商定并办好有关手续后进行。

8、基坑排水

1)在第一次上层土挖除时即布设轻型井点管,设管出水后预降水,估计二周土层不会再有水侵入,此时只考虑坑底地下残水和雨水,在坑底沿坑壁四周挖土明沟和土集水井,井壁可干砌砖或护竹笆打木撑支护,内装潜水泵随时排除积水。

2)电梯井、集水井每只坑内设一只400*400*500mm深小集水井,用水泵专人24小时值班抽水;三条后浇带两端(靠外墙边)配设集水井共六座1100*1100*6500mm深,由基础底板下1.0米处砌至自然地面(详见下图)

3)地面水不能流入坑内,基坑上面四周应做好排水明沟。

在业主提供的废水排放口适当位置做好废水沉淀池,明沟水经过沉淀池沉淀后排入市政管网。

4)现场应预备井点降水系统3~4套,作降水备用。

9、基坑开挖技术措施

1)挖土时应有专职施工人员跟班指挥,配水准仪随时施测标高,防止超挖和挖坏桩头。

2)人工修底时,必须打水平桩找平,个别挖底处只能用砂石找平,不能用土回填。

3)土方开挖中,对定位桩,水准点等测量标志,要妥然保护,不能碰撞损坏,并应经常复测,发现问题,立即纠正。

4)挖土时应经常用经纬仪、水准仪在基坑各面按20米的间距布设测点,观测地面沉降,围护桩水平与垂直变位。

发现裂缝或变位达到设计警报值时立即停止挖土并向有关人员报警,请有关部门处理后再行施工。

本工程为大型深基坑工程,建设单位必须委托有相应资质的监测单位进行监测,实行信息化施工。

监测方案由检测单位根据现场情况、工程要求编制,报有关部门审定后实施。

5)深基坑开挖时,总包单位应环基坑周围一圈布设1.2米高的防护栏杆,在各施工段方便分别搭设两座斜梯供人员上下和运料。

具体做法如下图。

6)坑边禁止堆放土方。

10、机械配置:

反铲式挖土机W-250/4台,W-80/2台,配6立米运土翻斗车15~20辆运土。

11、作业程序:

1)放线定位;

2)安装轻型井点管降水系统;

3)降水至坑下0.5~1.5米,并保持不上升一天以上;

4)由北向南退行作业,“Ⅰ”队由1#作业区东块→2#作业区南块→3#作业区南块;“Ⅱ”队由1#作业区西块→2#作业区北块→3#作业区东块顺序开挖,挖土时,宜从上到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并随时做成一定坡势,以利泄水。

在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坑壁和边坡的状态,以防坍陷。

5)到底后和时清底、修边坡、挖坑底边沟、集水井、截桩、验槽、验桩、做砂石垫层和砼垫层浇筑。

五、土方开挖质量保证措施

1、必须严格按本方案开挖,不得随意改变,尤其是各层开挖深度必须严格控制坑底标高,绝不能超挖,同时必须待该层锚杆(土钉)敷设到位,达到强度,锚杆的预应力加完后才可挖其下一层土。

2、控制基坑暴露时间,应紧跟土方之后尽快浇筑砼垫层,完成地下室底板。

和时排除地下水,不让水位上升,给底板造成浮压力。

3、保护上部坡面不受损坏。

4、认真做好降排水。

若遇雨天,应增加排水设备加强排水。

5、坡顶3米范围内堆载控制在20KN/㎡内,行走、停放重车只能在规定的区域。

6、搞好信息化施工,加强对围护结构和坡顶变位与沉降和周围建筑物的沉降观测。

一般情况下:

(1)监测内容

1)周围环境的监测;包括道路路面的沉降、倾斜、裂缝的产生和发展情况。

2)边坡后侧土体的沉降和水平位移观测。

3)基坑周围地下水位的观测。

4)对基坑四周的巡视检查。

(2)监测要求

1)基坑监测应委托有丰富经验的专业监测单位实施。

监测单位应根据设计文件和周围环境特点编写监测方案。

监测方案应征的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的认可。

2)基坑开挖期间一般情况下每天观测一次,如遇位移,沉降和其变化速率较大时,则应增加监测频率。

3)监测数据一般应当天填入相应的表格,并和时提供给建设、监理、设计和施工单位。

挖土至坑底期间应增加监测次数。

4)每天安排有经验的专门人员对基坑和周围进行巡视检查。

5)每天的数据应整理成有关表格并绘制成相关的曲线,位移和沉降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等。

6)监测记录必须有相应的施工工况描述。

7)监测人员对监测数值的发展和变化有评述,当接近预警值时应和时通报监理,提请有关部门注意。

8)工程结束时应有完整的监测报告,报告应包括全部的监测项目,监测值全过程的发展和变化情况、相依的工况,监测最终结果和评述。

(3)监测的报警值

1)边坡、围护体的累计最大水平位移为70mm,水平位移速率大于15mm/d;边坡、围护体最大垂直位移为70mm,垂直位移变形速率大于8mm/d。

2)建筑物和道路沉降量为30mm,变形速率大于3mm/d。

3)基坑底部或周围土体出现可能导致剪切破坏或其它影响安全的征兆。

4)建筑物的砌体部分出现宽度大于3mm的变形裂缝或地面出宽度大于15mm的裂缝。

7、对本工程周边的地下管线、路面、建筑物的变形观测应请专业队伍,并制定专项方案报有关部门审定后实施,防患未然。

8、土方开挖时,挖机尽量利用可利用的角度,严禁碰、拉桩身。

9、挖土机在基坑内挖土时,允许偏差为+20㎝,严禁超挖。

坑底清平后的低凹处不能以土找平,只能以砼垫层找平。

若有大面积超挖,则因通过监理或设计部门,建议用砂石垫层补填。

10、开工前做好各项技术准备和技术交底工作,现场施工人员要掌握好开挖要求,认真按施工方案实施。

11、基坑开挖时随时配合掏桩、清槽、修边工作,和时把土方送到基坑边让挖机挖走。

12、施工单位和时与测试单位联系,做好测试桩,确保工程各工序连续顺利进展。

13、认真执行技术管理制度,施工中要积累技术资料,竣工后要出具竣工证明,有甲方签证。

土方工程质量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mm)

项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检验方法

桩基

基坑

基槽

挖方场地平整

管沟

地(路)面基层

人工

机械

主控项目

1

标高

-50

±30

±50

-50

-50

水准仪

2

长度、宽度(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量)

+200

-50

+300

-100

+500

-150

+100

经纬仪,

用钢尺量

3

边坡

设计要求

观察或用

坡度尺检查

一般项目

1

表面平整度

20

20

50

20

20

用2m靠尺楔形塞尺检查

2

基底土质

设计要求

观察或

土样分析

注:

地(路)面基层的偏差只适用于直接在挖、填方上做地(路)面的基层。

六、土方开挖安全技术措施

1、开工前要做好安全交底工作,制定安全措施,组织并落实职工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工作。

2、要向施工人员做好地上、地下的障碍物,周围环境和马路下的管线情况的交底工作。

3、协调好车辆、机械、施工人员与截桩人员的关系,注意间距,遵守安全操作规,确保施工安全。

4、车辆出入口要设安全岗,配备专人指挥,车辆驾驶员要遵守有关交通法则、法规,要按指定路线安全行驶。

5、本工程基坑面积大,深度深,周围环境情况复杂,在施工中要注意围护桩的观察,发现问题和时采取措施,要随挖土进度和时安装基坑临边的防护栏杆,搭设好人员上下基坑的马道。

6、机械停止施工后应停放在可靠、安全、不影响其它工种的场地上,离开坑边6米以外。

七、防坍塌应急措施

基坑边坡出现裂缝、变形以致滑动失稳险情,其本质的问题是土体潜在破坏面上的抗剪强度未能适应剪应力的结果。

因此抢险应急的防护措施也基本上从这两方面考虑:

1、较差土质的局部剥落处理:

迅速加大边坡,施喷快凝混凝土护面。

2、边坡局部涌水的处理:

迅速用特种止水材料缩小涌水范围,埋管引流,注降封堵。

3、位移、沉降过大的处理:

在位移、沉降过大区域根据产生原因或在坑外卸载、注浆加固,或在坑内加支撑。

4、坑底局部管涌、突涌处理:

如因特殊情况降水未达到要求,出现突涌,应立即用粘土或水泥封压,在最短的时间内制止突涌的发展。

5、增强降水: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到时可酌情依次采取上述措施。

6、如果降水局部未能达到设计标高,应临时增加井点降水设备或其它辅助排水。

7、1#楼北侧和东侧坑壁紧临珠海路,为确保地下管线的安全,应特别观测其地基沉降和开裂情况,发现问题和时处理。

8、在挖土中发生的各种险情由施工负责人和时处理,并按管理职责逐级上报。

八、土方开挖阶段文明标化和环境要求

1、车辆出入口要设安全岗,配备专人指挥,车辆驾驶员要遵守有关交通法则、法规,要按指定路线安全行驶。

2、要遵守有关市容、场容的规定,车辆出门前配备专人检查装车情况,关好车槽,以免中途撒落影响市容。

为防止汽车轮胎带土污染市容,现场出口处铺设一段距离的草包,必要时可冲洗轮胎。

附:

基坑开挖阶段机械用量计划表

序号

机械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1

大挖机

W-225

4

2

小挖机

W-80

2

3

运土车

15T

20~25

4

空压机

6M3/H

1

5

风镐

3

6

钢筋弯曲机(总包配备)

2

7

钢筋切断机(总包配备)

2

8

钢筋冷挤压接头机(总包配备)

2

9

钢筋对焊机(总包配备)

1

10

电锯(总包配备)

3

11

平面刨(总包配备)

1

12

电焊机(总包配备)

5

13

氧气焊(总包配备)

1

14

弯管机(总包配备)

1

15

水泵

80WQ20

10

16

塔吊(总包配备)

TQZ-63/25

各1

九、防坍塌应急预案

为确保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能迅速有效地开展抢救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员工和相关方生命安全风险,特定本项目部坍塌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

1、组织机构

1.1、项目部组成应急响应小组,负责应急抢救指挥协调工作。

领导小组组长:

XXX电话:

副组长:

XXX电话:

组员:

1.1.1、现场指挥组:

由XXX、XXX、XXX组成,XXX为组长。

其任务是了解掌握险情,组织现场抢救和对外联络。

1.1.2、调度组:

由XXX、XXX、XXX组成,XXX为组长,其任务是根据指挥组指令,和时调动抢险人员、器材、机械上一线抢救。

1.1.3、后勤保障和联络组:

由XXX负责,其任务是保持与总包项目部和行业管部门(环保部门)等外部的联系,做到上情下走,下情上达,并负责生活保障和善后工作处理。

1.1.4人员配备

现场施工员:

白天1人,夜间1人。

机械人员配备:

每台机械配备操作手2人。

急修班人员:

机械机修3人,配车一辆。

现场人员:

配备3人。

工程协调、车辆调度:

配备2人。

工地安全员:

配备2人。

2、坍塌倒塌事故应急措施

2.1、项目管理人员获得求救信息确认事故发生后,应:

(1)组织项目职工自我救护队伍进行施救;

(2)立即向当地医疗卫生120救护中心取得联系,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并派人到路口接应;(3)立即向所属公司、项目部上报事故的初步原因、范围、估计结果;(5)保护事故现场。

2.2、挖掘被掩埋伤员和时脱离危险区。

2.3、清除伤员口、鼻内泥块、凝血块、呕吐物等,将昏迷伤员舌头拉出,以防窒息。

2.4、进行简易包扎、止血或简易骨折固定。

2.5、对呼吸、心跳停止的伤员予以心脏复苏。

2.6、组织人员尽陕解除重物压迫,减少伤员并发症的发生,井将其移至安全地方。

2.7、若有骨折时应和时用夹板等简易固定后立即送医院。

2.8、基坑:

①加强排水、降水措施;

②加强支护和支持加桩板等,对边坡薄弱环节进行加固处理;

③迅速运走坡边弃土、材料、机械设备等重物;

④削去部分坡体,减缓边坡坡度。

2.9、在没有人员受伤的情况下,现场负责人应根据实际情况研究补救措施,在确保人员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组织恢复正常施工秩序。

2.10、现场安全员应对塔吊等施工设备倒塌事故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认真填写伤亡事故报告表、事故调查等有关处理报告,并上报公司应急抢险领导小组。

2.11、紧急小组接到电话报告后,应立即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了解和掌握事故情况,开展抢救和维护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

2.12、当事人被送入医院接受抢救后,紧急小组应做好:

a、做好与当事人家属的接洽善后处理工作;b、按职能归口做好与当地有关部门的沟通、汇报工作。

3、应急物资

3.1常备药品:

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绷带、无菌敷料)和各种常用小夹板、担架、止血袋、氧气袋等物资。

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