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6中储粮惠州港粮食物流中转库滑模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91042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5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526中储粮惠州港粮食物流中转库滑模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1526中储粮惠州港粮食物流中转库滑模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1526中储粮惠州港粮食物流中转库滑模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1526中储粮惠州港粮食物流中转库滑模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1526中储粮惠州港粮食物流中转库滑模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526中储粮惠州港粮食物流中转库滑模施工方案.docx

《1526中储粮惠州港粮食物流中转库滑模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26中储粮惠州港粮食物流中转库滑模施工方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526中储粮惠州港粮食物流中转库滑模施工方案.docx

1526中储粮惠州港粮食物流中转库滑模施工方案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1

1.1编制依据及技术文件1

第二章工程概况2

第三章施工部署2

3.1施工准备2

3.2滑模管理架构3

第四章滑模体系设计与施工方法4

4.1滑模系统设计4

4.2垂直与水平运输设备选配6

4.3对混凝土的要求6

4.4资源准备措施7

4.5液压千斤顶用量计算书7

4.6施工设备配置9

4.7具体施工方法11

第五章滑模施工进度控制20

5.1施工进度计划20

5.2单个浅圆仓施工工期20

第六章滑模质量控制20

6.1质量检查20

6.2质量验收20

6.3质量控制20

第七章安全保证措施22

7.1安全管理保证措施22

7.2安全具体措施23

滑模施工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

1.1编制依据及技术文件

1.1.1业主单位提供的设计施工图纸

1.1.2业主单位提供的本工程施工图集

1.1.3国家标准规范

GBJ50113—2005《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

GBJ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JGJ59—99《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80—9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46—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GB/T5117—95《碳钢焊条》

GB5777—95《钢结构焊缝外形尺寸规范》

JGJ81—200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范》

JGJ82—91《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1.1.4《施工手册第四版》

 

第二章工程概况

①建设单位:

中央储备粮惠州直属库

②设计单位:

郑州粮油食品工程建筑设计院

③监理单位:

惠州市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④建设地点:

惠州市大亚湾惠州港荃湾港区

本项目工程浅圆仓为五栋,直径为:

25.0m, 壁厚为:

0.25m,高度:

22.0m。

单仓仓容:

8000t,单仓占地面积为:

510.7㎡。

结构形式:

钢筋混凝土仓壁,屋盖形式:

钢筋砼锥壳顶盖,地下输送通廊结构类型为:

钢筋混凝土闭口框架。

结构耐火等级二级,屋面防水等级Ⅱ级,地下防水等级Ⅱ级。

从基础环梁组装滑模设备,本工程为一次性滑升到顶标高22m,本标段为5个浅园仓,一次性组装二个仓体,该筒仓有钢平台,库顶钢梁、桁架、支架、廊道、斗提支架、库间钢平台、库侧钢梯等钢结构。

第三章施工部署

3.1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是一项重要的阶段,因本工程工期紧,因此,施工组织、大型设备的调动、材料、机具等准备,都必须有超前意识,即采取同步组织及技术准备,人员组织调动、物资材料的供应、外部设施工作条件的创造必须同时进行,并要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施工交底、技术交底、质量交底、工期交底,即熟悉施工方法、施工工艺,保证最大限度地缩短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和最大限度缩短施工工期。

3.1.1技术准备:

在项目总工程师的带领下,组织相关技术人员熟悉图纸,对滑模施工队与土建施工队进行技术交底,核查各项技术要求能否满足滑模施工需要,在滑模之前将技术问题全部解决。

3.1.2现场准备:

开工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布置,提前对现场进行平整,以确保施工现场的三通一平,并按项目部的要求进行现场布置、及接水接电等临时设施,按施工要求将所需的材料提前进场。

3.1.3设备机具准备:

调节、检修各种施工设备机具,并备有应急的备用设备及机具,施工现场准备一台发电机,防止停电。

3.1.4人员准备:

各工种人员配备齐全,在施工前及时到位。

3.1.5垂直运输:

利用塔吊进行材料的垂直运输。

3.2滑模管理架构

滑模管理架构图

 

3.3劳动力配备

滑模施工劳动力强度高,劳动力应具备一专多能,在施工中要求分工明确,但也需相互协作,尽量控制平台上人员用量,单仓每台班需人员如下:

平台上:

全面指挥1人重点把好质量、安全生产关

滑模8人控制标高支承上划线,看护千斤顶的爬升,

接支承杆等。

钢筋工10人钢筋绑扎及运输

砼工10人浇捣砼,清理平台

瓦工5人内外表面的修饰

电焊工3人支承杆帮条焊,焊接埋件、钢筋

油泵工1人操纵油泵,更换油管、千斤顶。

值班电工1人机械看护等。

平台下:

指挥1人负责供料、吊等。

砼工4人上料、搅拌、运输、制作试块。

机电工2人开塔吊

泵机工2人开泵机

合计46人每台班。

第四章滑模体系设计与施工方法

4.1滑模系统设计

4.1.1液压提升系统:

采用YKT—36型液压控制台,采用GYD—60型滚珠式千斤顶,支承杆采用国标φ48钢管。

门架均采用“Π”型门架,槽钢围圈,标准钢模板,(以2512为主,3012为主,配少量1512及1012模板)。

操作平台采用内外悬挑三角架平台,拉杆与中心盘连接,下设内外吊角手架。

4.1.2模板系统:

提升架采用“П”型门架,立柱采用[14槽钢,横梁为[10槽钢,立柱与横梁采用高强螺栓连接,门架布置间距为1.6m左右。

模板采用标准钢模板,连接用U型卡和铁丝捆绑。

为了减少滑升时模板与混凝土之间的摩阻力,便于脱模,模板在安装时应形成上口小,一般单面倾斜度为0.2-0.5%,模板二分之一高度处的净间距为结构截面的厚度。

4.1.3围圈:

筒仓围圈沿水平方向布置在模板背面上、下各两道,形成闭合框,用于固定模板并带动模板滑升。

围圈主要承受模板传来的侧压力、冲击力、摩阻力及模板与围圈自重。

围圈采用[8槽钢,上下围圈间距为500mm。

4.1.4操作平台系统:

操作平台由内外三角架、楞木和铺板组成。

内平台采用内挑三角架,长1.7米,主要材料为[8槽钢或φ48钢管,由螺栓与提升架连接,下设内吊脚架,三脚架可满足250Kg/m的线荷载;在提升架内侧挂Φ14辐射式拉杆与中心盘相连,以防止平台受力后提升架根部水平移位和库壁变形,用花栏螺栓调节松紧。

外平台采用外挑三角架,长1.7米,主要材料由[8槽钢或φ48钢管,采用焊接,由螺栓与提升架连接,下设外吊脚架。

内外侧防护栏杆采用长1.5m主要材料由φ48钢管,中间穿三道φ12的钢筋,外加防护网。

4.1.5吊脚手架:

吊脚手架用于滑升过程中进行混凝土质量的检查、混凝土表面的修整和养护、模板的调整和拆卸等。

吊脚手架挂在内外操作平台下。

吊脚手架的吊杆可采用Φ14~Φ16的圆钢制成,其铺板宽度一般为50cm~80cm,高度1.6米左右。

吊脚手架外侧必须设置防护栏杆,并挂安全网到底部。

吊脚手架可满足250Kg/m的线荷载。

4.1.6精度控制系统:

用水准仪或水平管测量水平面,在库壁外两个轴线上设四个点,用线坠可做垂直度的测量。

 

 

1、滑模平台组装图

4.2垂直与水平运输设备选配

根据混凝土量和滑升速度每24小时必须滑升4m以上要求情况,单仓应配塔吊一

台配合施工,搭设人行跑道1座,混凝土输送泵1台。

4.3对混凝土的要求

4.3.1本水泥库混凝土设计标号,以图纸设计为准。

4.3.2滑升速度及混凝土出模强度

当支撑杆无失稳可能时,按混凝土的出模强度控制,可按下式确定:

V=(H-h-a)/T

式中V—模板滑升速度(m/h)

H—模板高度(m)

h—每个浇筑层厚度(m)

α—砼浇筑满后,其表面到模板口的距离,取0.1(m);

T—混泥土达到出模强度所需的时间(h)

滑模24小时连续作业,根据天气气候、混凝土的垂直运输、钢筋的绑扎情况等,滑升速度V大于0.2米/小时,每天应大于4米,混凝土出模强度应控制在0.3-0.35Mpa。

4.3.3对混凝土配合比的要求

混凝土塌落应尽量控制在12—18CM,初凝时间控制在2小时左右,终凝时间控制在6小时左右。

砂含泥量小于3%,石料含泥量小于1%;砼拌合时间2—3分钟;水泥进货批量应按砼配合比时所用水泥,严格防潮。

4.4资源准备措施

4.4.1由于滑升时间短,连续性强(24小时连续作业)在开滑前应做好如下准备:

1、钢筋的各项取样试验、混凝土试配,混凝土试件的制作。

2、采用商品混凝土。

3、钢筋必须备齐并全部制作好,且分类堆放整齐。

4、各项工种的人员必须配齐。

4.5液压千斤顶用量计算书

4.5.1内径为25米,投入50套提升系统。

4.5.2千斤顶用量最小数量计算

公式:

n=N/P式中,

n—支承杆或千斤顶最小数量

N—总垂直荷载(KN)

P—单个千斤顶允许承载力(支承杆允许承载力或千斤顶允许承载力,两者取最小)

1、允许承载力按下式计算:

P0=α40EI/K(L0+95)

P0—支承杆承载力(KN)

α—工作条件系数取0.7

E—支承杆弹性模量为2.06×104kN/cm2

I—支承杆的截面惯性矩cm4

K—安全系数,取2.0

L0—支承杆脱空长度,取120cm

经计算Ф48钢管P0=76KN

P0=31.7KN

2、根据千斤顶设计性能,单根支承杆允许承载力为额定承载力的1/2,[P顶]30KN

3、本工程最少千斤顶数量计算:

1)、总垂直荷载

(1)、模板系统:

、提升架(及内外钢平台):

50套×1000N/套=50000N

、围圈及加固:

600m×230N/m=140000N

、栏杆52×250+1000+2498N/m=16498N

、吊脚手架52×2×95N/副=9880N

、平台木板及吊脚手架板280×200N/㎡=56000N

、钢模板180m²×250N/㎡=45000N

(2)、操作平台施工荷载:

、工作人员:

40人×650N/人=26000N

、液压设备、焊机等工具:

370000N

、平台允许堆放砼、钢筋等材料(均匀放置)40000N

、其它可能放置物品:

10000N

(3)、钢模板与砼的摩擦阻力

180m²×3000N/m²=540000N

(4)、总垂直荷载N=a+b+c=1303KN

2)、单根支承杆允许承载力与千斤顶允许承载力,两者取最小

P0=30KN所以:

n=N/P=1303/30=44

所以选用44台GYD-60型千斤顶、能远远满足施工需要

3)、结果演算,因P=N/n=1303/30=44KN故布置50台GYD-60型千斤顶足以满足施工要求。

4.6施工设备配置

4.6.1根据筒仓结构特点和工期要求,以及垂直运输能力的配备最优化,和人员配备最优化的原则。

1、门架布置及规格

1)、门架布置间距

筒仓门架布置间距约为1.6米,50个GYD—60型滚珠式千斤顶。

(1)、门架规格

a、尺寸:

宽1.2米,高1.6米,为双横梁门架

b、牛腿:

内外牛腿均为活动[8槽钢牛腿

2、内外操作平台规格

1)、外平台:

宽1.7米,为三脚架格构式

2)、内平台:

宽1.7米

3)、围护栏杆:

高1.5米

4)、吊架:

φ14钢筋

3、内外操作平台及门架平面加固

1)、内外操作平台均有交叉槽钢连接,平台最远端由槽钢做封闭环。

2)、门架由内外各两道[8槽钢做封闭环与门架焊接在一起。

4、支撑杆、千斤顶规格

1)、.支撑杆:

Ф25m筒仓采用φ48钢管制作。

2)、千斤顶:

Ф25m筒仓采用GYD—60滚珠式千斤顶。

5、加固门架各由2道[8槽钢形成封闭钢环。

6、液压系统布置

采用1台YKT--36型液压控制台,根据每组筒仓情况平衡布置油路。

2、油路布置图

3、滑模平台上钢筋堆放示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