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闻传媒低俗化现象.docx
《浅议新闻传媒低俗化现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新闻传媒低俗化现象.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议新闻传媒低俗化现象
目录
1.引言1
2.低俗化新闻传媒现状2
2.1新闻传媒简介2
2.1.1新闻报道的特征2
2.1.2新闻传媒的职能3
2.2低俗化新闻传媒现状4
2.2.1何为新闻传媒低俗化4
2.2.2新闻传媒“低俗化”表现方式4
2.3新闻低俗化诱因6
2.3.1受众的需求6
2.3.2利益的驱使7
3.应对措施7
3.1提升广大受众的文化趣味8
3.2优化新闻从业人员职业素质8
3.3完善新闻媒体的管理监督机制8
4.总结8
参考文献10
浅议新闻传媒低俗化现象
摘要:
新闻传媒作为新闻事件的代言人,肩负着传达信息、引导舆论的作用,在当今信息时代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娱乐性的普遍化,传媒界“低俗化”现象日益凸显。
新闻传媒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者,还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因此,明确传媒责任和义务,坚守职业道德和行业精神,弘扬高品质的新闻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罗列、归纳新闻传媒“低俗化”的现状(形式相似度高、商业性质凸显、内容低劣等),从受众的需求和商业利益驱使的角度分析了该现象的诱因,最后从提升广大受众的文化趣味、优化新闻从业人员职业素养、健全监管部门管理力度等方面对净化新闻传媒“低俗化”提出了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
新闻传媒;低俗化
1.引言
当今是信息化时代,也是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适者生存”,各行各业均在新时代的渲染中做出了巨大的改变。
但是,瞬息万变的信息化和波诡云谲的市场形势,在带给各行业机遇的同时,也对其带来了巨大的考验和挑战。
新闻传媒作为新闻事件的代言人,肩负着传达信息、引导舆论的作用,在当今信息时代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娱乐性的普遍化,传媒界“低俗化”现象日益凸显。
新闻传媒的“低俗化”现象伴随其“商业化”、“娱乐性”愈演愈烈,致使一部分新闻传媒在传播活动中不仅丧失了自身的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将价值取向逐步转向对博人眼球的高收视率及其带来的经济效益的追求。
这类新闻传媒打着“为满足受众低层次、通俗化文化趣味的需要”的旗帜,大批量地制造、渲染品质低下的新闻,使信息传递平台充斥着诸如炒作明星绯闻、迎合猎奇心理、专重感官刺激、渲染色情暴力等不良倾向的低俗之风。
新闻传媒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者,还肩负着舆论引导及弘扬社会精神的重要社会责任。
如果新闻传媒不正视这种“低俗化”现状,将会给社会带来严重不良影响,导致人性的退化或堕落,阻碍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新闻不仅仅是一个事件,新闻还是一种态度;新闻传媒不仅仅是一种传达方式,还是一种精神能量。
因此,我们必须在清晰认知传媒“低俗化”的同时,找出其诱因,对症下药予以解决,继而还新闻媒体一片清澈的空间。
2.低俗化新闻传媒现状
2.1新闻传媒简介
2.1.1新闻报道的特征
新闻报道不同于文学创作,不能有文学创作里为抒发个人思想情感而出现的虚构、渲染、夸张等表现手法。
新闻报道的目的是给人们提供客观事实,更注重的是事实本身。
因此,新闻必须是完全真实的事实,这是新闻报道最基本的要求和特征。
新闻报道主要有四个基本特征。
第一、真实性。
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表现为三个方面:
(1)新闻的基本要素要真实准确,即新闻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要真实无误;
(2)新闻报道的细节要确切无误,一篇新闻报道,有时为了增进人们对新闻事实的理解,揭示新闻内含的深刻意义,在表述事实的细节时会引用一些与事实有关的数字、史实、典故等资料,这些引用细节一定要确切无误;(3)新闻报道不能做“合理的推测和想象”,有时在新闻报道的时间节点里,对事件的调查还未结束,撰稿者不能通过“合理的”推测和想象予以“报道”。
新闻报道必须真实客观、实事求是。
第二、时效性。
新闻报道具有时效性,即报道的事实需要具有一定的“新鲜度”,要迅速及时。
无论是报纸还是网络传媒平台,其公布的信息一定要是新近发生的。
这样的新闻才有报道的价值,才能给人们传递最新的信息。
如果报道过时的信息,无异于“炒剩饭”,不仅不能给人们带来信息,还可能对其进行误导。
这样对“时效性”要求最高的新闻报道莫过于对时事政策的公布及文件精神的传达。
只有及时传达,才能发挥最优的作用。
时效性的要求,在偏远落后的山区,其重要性更为凸显。
很多时候,由于信息传递渠道有限,导致其政策、文件精神传达不及时,造成很多不必要的纠纷和损失。
例如,2017年引起广泛舆论反响的“河南农民挖3株兰草被判3年缓刑”,这里涉及两个“时效性”问题。
一是,由于相关部门宣传不到位,涉事农民对所挖的兰草认识不足,不懂其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二是,河南省未修订河南省重点保护植物名录,目前只有一批,于2005年公布,而中国已加入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华盛顿公约,CITES),将包括蕙兰在内的所有兰科植物列入附录I和附录II。
以小可见大,从这件事件中,我们可知“时效性”的重要性。
第三、准确性。
准确性是和真实性相对应的。
真实性强调的是新闻事件本身真实存在,不是编造的。
而准确性对其报道的细节予以更多的重视。
新闻报道准确无误,方能防止“以讹传讹”,出现不真实的流传信息。
第四、简洁性。
对于现在的人们而言,“时间就是金钱”显得更加恰当。
阅读新闻,主要是了解时态和信息,无需过多冗杂的东西。
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的“新闻早班车”栏目对每件事的报道都是短篇幅,多集中于100字以内,把事情说清楚就好。
这样的报道方式引得了很多人的好评。
而2018年1月18日,该公众号一篇名为《重磅!
我国GDP重量首登80万亿门槛》的报道,全文摘录“国家统计局18日公布,2017年我国GDP总量为827122亿元,首次登上80万亿元的门槛;GDP同比增长6.9%,增速较2016年提高0.2个百分点。
这是自2010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首次加速。
”72个字讲述清楚所有信息,一时圈粉无数,大家点赞、评论回复“新闻报道越是简洁明了,越有内涵!
”
2.1.2新闻传媒的职能
新闻传媒是新闻事件的发言人,是新闻事件得以扩散的媒介,就不同性质的新闻内容而言,其具有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两项作用。
社会舆论是社会公众的意见的汇集,同时又是公众情绪的反映,正如马克思所说“舆论是社会中一种普遍的、隐蔽的和强制的力量”。
舆论可以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渗透至其各个角落,具有极其显著的“普遍性”特征;舆论通过口头传播,看不见、摸不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具有明显的“隐蔽性”;俗话说“众口铄金”、“三人成虎”,表明舆论具有极其强大的破坏力或影响力,从某种程度而言,具有“强制性”。
当下,改革开放逐步深入,知识经济日渐深入人心,高科技迅猛发展,信息瞬息万变,这些给公众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新的挑战,使现实世界的各种矛盾变得更加复杂化。
公众难免为现实问题所困惑,也难免产生各式各样的疑虑。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对舆论的引导主要靠传统权威和感召权威(指领袖人物的人格感召)。
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两种权威的引导力度都相对减弱,许多引导工作被推向社会,其中最重要的舆论引导就是大众传媒,即新闻媒介的舆论引导。
作为现实道德主体的新闻传播者,其拥有深厚的知识文化、丰富的报道经验、理性的认知能力等,报到事件的同时,也可突破事件本身、站在高一些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给人们一定的解惑引导,例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新闻30分》、《社会与法》节目等。
舆论是群众中自发产生的,带有非理性、个人主观情绪的成分。
它在表达公众意志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集中了各种私见和偏见。
因此,实现社会稳定的良性循环,除了重视对舆论的正确引导,还需对其严格的监督。
新闻舆论监督是人们通过新闻舆论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的一种重要手段,具有其它任何监督形式所不具备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监督主体具有广泛性,包括各阶级、阶层、社会成员和全体公民,监督客体是所有国家机关和一切公职人员,党和国家一切与公共利益有关的事务,社会风尚和法制道德等;第二,舆论监督具有及时性。
在信息传播全球化和科学技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今日新闻”已算不上最快的新闻,“新闻早班车”也不算“早”了。
新型的新闻传播方式,如现场直播、微博、微信等,都是以分、秒的速度抢发、传播新闻。
新闻舆论监督运用新闻的时效性特征,具有其他监督形式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如专案调查从发现问题到调查处理,一般都要经过许多程序,而新闻舆论的及时监督,可以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被监督对象暴光很快引起司法、行政监督部门的注意和介入。
如广东郁南县历洞镇村干部将政府发放给村民1万元的危房改造补贴回收6000元一事,一经报道,立刻引起当地县委巡查组的重视。
而如果没有媒体的传递,这件事情很有可能就不了了之,使官中蠹虫一直腐蚀着党的队伍。
第三,新闻舆论监督具有公开性。
如张文中、顾雏军重大涉产权案件,一经曝光,立刻引起人们的警醒,也给不法分子敲响了警钟。
新闻传媒作为社会文化和人类文明的传承者,通过信息传播工作影响着人类生活方式的变化与进步,因而要以整个人类文明为导向,顾及整个人类的利益,关心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和人类文化的发展进步。
2.2低俗化新闻传媒现状
2.2.1何为新闻传媒低俗化
清代焦循在《刻<诗品>序》中有言“嗟乎,诗道之弊也,用以充逢迎,供谄媚,或子女侏儒之间,导淫教乱,其人虽死,其害尚遗。
”低俗,不同于谄媚,但源于“谄媚”,谄媚于受众,谄媚于利益,因而丧失了其原本的凛然、浩然之气!
通过文献资料的研读,透过透过对现象层面的分析和归纳,我们认为新闻传媒“低俗化”较为全面的、学理上的科学界定为“新闻媒体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竞相追逐高收视率,自身定位从文化和信息的传播手段向典型的商品操作行为倾斜”。
目前,一些刻意满足观众低文化层次趣味的电视节目得以制作、播出,使得电视受众的文化消费往往只能以刺激、喧闹、放纵的娱乐和消遣形式进行使得荧屏充斥着迎合、趋附之风,缺少文化见解和独立品格。
这就是当前触目惊心的电视顽疾之一“低俗化”。
电视“低俗化”是传媒低俗化的表现之一。
传媒低俗化是世纪年代以来我国大众传播市场化、娱乐化蓬勃发展过程中的变异现象,主要是指大众传媒在传播活动中放弃自身社会责任、片面迎合部分受众的低级趣味和需要,如炒作明星排闻、迎合猎奇心理、偏重感官刺激、渲染色情暴力等不良倾向。
2.2.2新闻传媒“低俗化”表现方式
新闻传媒乱象之“低俗化”,表现方式迥异,主要形式可归纳如下:
第一、传媒内容相似度
俗话说“学以致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些古语是教导我们以恰当的方式学习他人优秀的地方,继而提升自身。
但是,这些古语被投机取巧的现代人“活学活用”,直接偷工减料地“借用”了。
新闻报道的目的是传递信息。
而现在很多传媒平台,为了吸引眼球、博取流量,不惜以“换汤不换药”的方式盗用别人的报道或者直接重复报道。
目前,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是“江歌”案,即2016年11月3日凌晨,中国留学生江歌在日本中野家中遇害,犯罪嫌疑人为中国籍男性留学生陈世峰。
但是,明朗的案情后续被“刘鑫”带偏了。
在各大检索平台,搜索“江歌”,以搜狗搜索为例,涌现的新闻依次为《刘鑫称与江歌是同性恋江歌曾经向刘鑫表白》、《江歌案刘鑫否认反锁屋门称自己也很痛苦想过轻生》、《江歌事件始末——人心可以无耻到哪种地步?
》、《媒体:
江歌被害刘鑫无罪人们为何没耐心听其自辩》等。
从这些报道的标题可知,人们的关注“刘鑫”胜于“江歌”。
而对“案件局外人”的“刘鑫”的关注远远超越了对事件本身的关注。
不得不说,这种新闻的导向,存在一些有失偏颇的地方。
除却事件本身,就报道方式而言,可知,上述所陈列的文章,报道的角度、选取的图片和称述方式,都非常得类似。
本来一篇文章就可以说清楚的事情,换个标题就可以刷屏网页。
这样的信息,对读者而言是一种时间的浪费,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第二、商业性质凸显
信息化时代,最突出的特点是信息技术运用的普遍性。
而对新闻媒体而言,对其最大的影响是出现了分支“自媒体”。
根据搜狗百科的资料,“自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具有低门槛、易操作、交互强、传播快等特点,平台包括博客、微博、微信、XX官方贴吧、论坛/BBS等网络社区”,而2003年7月美国新闻学会的媒体中心出版的由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联合提出的研究报告对“WeMedia(自媒体)”进行了定义:
“自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和新闻的途径。
”简言之,即公民用以发布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事件的载体,如博客、微博、微信、论坛/BBS等网络社区。
自媒体的出现,随着出现的是“自媒体营销平台”、“自媒体广告运营”等词汇。
目前,绝大多数自媒体生存的基础都是靠点击量和商业广告。
好的“推送文”,可以让人赏心悦目;而商业广告泛滥的推送,让人反感十足。
如今具有商业性质或者代理广告的自媒体,很大程度上可将之归类于“软文”写作一类,而与“软文写作”相对应的词汇是“软文写手”,这种靠“写手”编出的用户体验、实用效果如何可信?
就这一点而言,已经丧失了“真实性”的原则。
除了自媒体的商业软文广告,更让人不齿的是“买热搜”。
以嘻哈歌手PGOne与紫光阁为例,嘻哈歌手PGOne被中共中央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机关杂志《紫光阁》、共青团中央官微、人民日报、新华网等权威机构批评其歌词低俗、教唆吸毒、侮辱女性。
然而,面对批评,部分粉丝挖空心思谋划着如何怼回去,如何“报复”批评者。
“紫光阁地沟油”上热搜,就是其中的一个最突出表现。
PGOne的疯狂粉丝们发起了绝地反击,但却闹出了大乌龙。
微博上曝出PGOne粉丝误以为紫光阁是一个饭店官微,疑似买了微博的热搜话题,于是子虚乌有的“紫光阁地沟油”标签就这么上了微博热搜榜。
抛开事件本身,我们关注的是“热搜榜”竟然可以花钱购买!
新闻及媒体平台就这样被亵渎了!
第三、传播内容低劣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普遍性,越来越多的个人参与到“新闻媒体”传播的行列。
由于个人自身素质参差不齐、传播目的千变万化、传播手段形式多样,媒体传播平台出现了很多低俗不堪的现象,而“低俗”的重灾区是“直播平台”。
直播平台的低俗,原本是小范围(直播受众)传播,但经媒体的不恰当报道,一时变得“全名皆知”,影响积极恶劣。
2017年3月,“黄鳝门”成了一个热门事件,即网络上热传某直播平台女主播为博取眼球,吸引观众刷礼物,将黄鳝放入下体的视频传播。
但经新闻媒体报道后,这个事件被大肆传播,而极其有争议的是新闻的标题,如2017年4月10号比特网标题为《黄鳝门女主播琪琪火了女人把黄鳝塞身体受不了》得新闻,标题带有明显的色情色彩,而内容和图片均存在很多低俗的地方,让人瞠目!
而紧接“黄鳝门”的是“东北二嫂”的直播,一样的低俗不堪!
但是这样低俗的信息一度铺天盖地地充斥着人们的视线,让人深受荼毒!
这种拿低俗当卖点的新闻传播,不仅仅限于对“已经发生的事情”的表述,还存在时间片段的拼接情况(以娱乐新闻为主),即将新闻当事人在影视剧、综艺节目中的所言所行,嫁接至其现实生活中,借标题来博取眼球,如2018年1月15日搜狐娱乐标题为《李小璐:
我亲手毁掉自己!
没什么好洗白的!
》的文章,借其在综艺节目《吐槽大会》的发言嫁接至现实生活(网传其婚内出轨)。
除此之外,还有扭曲事实感情色彩的标题,如2017年12月10尚之潮《演员的诞生袁立疯言疯语她怎么了奇怪举动让全场人尴尬》一文,在不清楚事实及后续发展的情况下,给新闻当事人定了性,实属让人气愤。
2.3新闻低俗化诱因
新闻传媒的“低俗化”作为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其内部各个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新闻传媒的“低俗化”与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相关,是一个与社会文化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
也就是说,受众有什么样的文化趣味就会创造什么样的社会文化氛围;有什么样的文化氛围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化传播。
反过来,有什么样的文化传播,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受众。
新闻传媒“低俗化”就是这样在受众与媒体的互动中滋生、消长。
下文将从受众需求和分析电视“低俗化”的成因和过利益驱使等角度予以分析。
2.3.1受众的需求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靠浏览新闻、翻阅媒体节目打发时间的情况与日俱增。
而随着手机、电脑等信息传播媒介的普及,网络新闻作为方便快捷的休闲方式日渐成为成为消遣的主体,于是读者和媒介之间形成了一种隐形的联系。
而这种联系,对读者而言,是获取信息、打发时间、娱乐消遣的重要手段;而对媒体平台而言,是点击量、收视率的保证,是节目效果、质量的衡量标尺,是媒体主办方得以生存的保证。
新闻媒体对受众而言,有三个功能。
第一,满足人们认识外界的需要。
新闻是日常的、现实的,极有可能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因此,关注新闻能够最迅速地认识“今日”、“此时此刻”发生了什么。
第二,满足人和外界交流的需要。
人皆有交流的欲望和需求,无论是时事新闻、社会新闻、体育新闻还是娱乐新闻,在传播信息的同时,让受众有了“参与感”,满足其“交流的欲望”。
第三,满足消遣的需求。
研究表明,一个人说的话若90%以上是废话,他就快乐。
若废话不足50%,快乐感则不足。
在交流中,没有太强目的性的语言,更容易让人亲近。
现在,人们的生活变得“简单”、“隐秘”,想要找一个人说“废话”,实在是很难。
而看新闻正好可以满足这一特点,新闻媒体平台多有“评论”功能,通过评论实现交流的需要,何乐不为。
而且,这样的交流比现实生活中的交流更随心所欲,因为不用担心“对方知道你是谁”、不需要“为你说的话负责”!
这样供人宣泄心中的情绪,使之得到放松的媒介,如何不受人欢迎?
受众的这些需求是合理的,我们不能忽视其存在,但是,处于市场竞争的条件下,对点击量、收视率的追逐导致媒体对受众的收视期待满足过度。
当媒体功能出现极度膨胀和异化时,其文化功能和交流功能必定会出现萎缩和扭曲,“低俗化”现象便势不可免。
新闻媒体渗透愈深,对受众的影响愈大;而受众的选择、“点击”、评论等形成的大数据也将是媒体后续内容、形式等发展的引导。
猎奇之心,人皆有之。
随着信息媒介的普遍化,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变得快捷、便利且隐蔽化,已经到了“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搜’不到”的地步。
在这种情况,受众很容易受不良诱惑的驱使,开始对某些低级趣味内容的信息产生偏爱。
受众的喜好,逐步引导着媒体的走向,致使其无论是内容还是标题都是呈现“迎合、谄媚”之态。
从这个角度来说,“低俗化”的新闻媒体就像一个被“听话”的孩子,在不能严以自律的受众“家长”的引导下变得随波遂流、丧失纯良的本性。
2.3.2利益的驱使
市场是一柄双刃剑,带给各行各业利益的同时,也带来“陷阱”和考验。
媒体市场对受众需求的应对,呈现出既有一致与和谐的一面,如那些雅俗共赏的节目、真实简洁堪称标杆的新闻报道等,同时,它也存在矛盾相悖的一面,如在利益的驱使下,违背职业道德、放弃社会职责,一味地追求收视率、点击量等。
总体来说,市场通常以创造最大的利润为目的,愈是迎合普遍口味、消遣性和娱乐性愈强的东西愈有市场,获取利润的可能性就愈大,对资本的诱惑力也愈大。
所以大众对娱乐的、消遣的甚至那些格调低下内容的需求,也因为受经济规律的支撑而成为媒体竞相满足的对象。
然而,如果电视传媒过分地屈从于市场,过分地依靠经济尺度这一指挥棒跳舞,必将导致娱乐性的媚俗化,致使那些低俗甚至恶俗的节目出笼。
当前,传媒低俗化与有偿新闻、虚假报道、不良广告,被列为中国传媒界的“四大公害”。
实际上,这四大公害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不能泾渭分明地予以区分。
传媒的低俗化,一方面是商业性质的迎合受众,还有一种是对商业策划的屈从。
商业策划是站在商业的角度、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对事情予以策划,其与以传播信息为宗旨的新闻传媒肯定有很多相悖的地方。
但是,基于对利益的追逐和向往,部分媒体选择了屈从,继而产生了很多低俗的作品。
3.应对措施
当前,无论是从媒体的运作机制、技术特点、传播观念还是从受众的价值取向而言,新闻媒体的“低俗化”现象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从信息传递的整体发展前景而言,对这种“低俗化”趋势可以而且必须加以控制。
下面,我们从提升广大受众的文化趣味、优化新闻从业人员职业素质、健全新闻媒体管理监督机制等方面提出一些整改意见,使之尽可能地控制“低俗化”程度。
3.1提升广大受众的文化趣味
新闻媒体作为一种文化事业,担负着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成熟的受众的责任,担负着提高全民族道德情操和重铸民族灵魂的责任。
新闻传播具有信息量大、覆盖面广、文化品位高等特点,在让新闻媒体回归正途的基础上,提升广大受众的文化品位,必经对去除“低俗化”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中国这样人口众多的国家,提高整体素质的有效方法是教育的普及,这包括初级教育和高级教育两个层次的内容。
前者是指基本教育的普及,后者即媒体素质教育的普及。
基本教育的普及,可以借助义务教育的作用;而高级教育的提升,需要一些专门的引导机构或者培训场所。
因为,高级教育是指使公民对媒体信息不仅仅具有识读能力,还能在解读的基础上实现批判性思考。
而这样的技能,需要专门的培训,因此,这项建议的落实、普及,需要政府、教育界与学术界共同的努力。
3.2优化新闻从业人员职业素质
俗话说,“术业有专攻”、“在其位谋其政”。
新闻媒体的职业者作为新闻事件的“代笔者”,坚持原则,做好本职工作,是最基本的要求。
但是,现在很多媒体平台的从业者,不能严以律己,靠打“擦边球”、走法律法规的漏洞,为了一己私利而违背职业道德。
因此,提升、优化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也是解决新闻传媒“低俗化”必不可少的环节。
3.3完善新闻媒体的管理监督机制
当前中国正处于转型期,各行各业包括政府机构都在不断改革调整。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稳定和发展、法治社会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完善,国家关于新闻媒体的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也势在必行。
早日做到有法可依,能够为新闻媒体的健康发展提供引导和保障,并且新闻媒体阶段存在“低俗化”问题也将随着社会整体环境的不断改善而得以缓解。
4.总结
大众传媒在西方被称为立法、司法、行政之外的“第四权力”,新闻记者被尊为“无冕之王”,享有很大的新闻自由和权利。
在我国,新闻媒体在建国前后以来一直作为“党的宣传员、鼓动员和组织者”,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记者是人民的“公仆”,被誉为“社会的良心”,新闻媒体享有良好的社会公信力和一系列采访报道权利。
而传媒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些自由和权利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公众对传媒传播功能和社会责任的预设。
新闻传播的最大功能就是监测环境、守望社会,因此新闻传播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安全保障的最新信息,营造良好的人类生存环境,为人类发展提供一个正常的、良性的信息秩序、生活秩序、运转秩序。
而当今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大众传媒循市场逻辑而动,传媒的社会责任意识日渐淡漠,经济利益成为最大的主题。
新闻传媒乱象横生,“低俗化”现象愈演愈烈。
为了遏制这一现象,新闻传播者必须秉承职业道德,履行社会职责,使传媒在审视社会、传播信息时能够坚守原则,对社会现象做出独立、准确、及时的报道,真正有效地实现传媒的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
[1]孙愈中.对电视新闻过度娱乐化的反思[J].视听,2017(3):
12-13.
[2]田超.新时期我国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
[3]李伟立,乔芬.如何遏制传媒界的“低俗之风”[J].新闻战线,2015(18):
55-56.
[4]霍莎莎.大众传媒低俗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及其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4.
[5]单江鹏,徐蕊.从新闻伦理剖析时下传媒的“低俗之风”[J].新闻传播,2014(4):
216.
[6]米卿,丁大海.提升新闻传媒文化引领力探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新路径[J].法制与经济,2013(12):
110-112.
[7]贺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