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打开几何画板,展开动画过程,注意数形变化过程。
三、小试牛刀
1、已知圆o的半径为5cm,o到直线a的距离为4cm,圆o与直线a的位置关系是。
2、已知圆o的半径为4cm,o到直线a的距离是4cm,则圆o与直线a的位置关系。
3、已知圆o的半径为6cm,o到直线a的距离为7cm,则直线a与圆o的公共点个数量。
4、已知圆o的直径为6cm,o到直线a的距离是4cm,则圆o与直线a的位置关系是 。
四、归纳小结
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方法有两种。
1、根据定义:
由直线与圆的公共点个数来判别。
2、根据性质:
由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与半径r的大小关系判辨别。
注:
在实际中,常采用第二种方法判定。
五、例题解析:
在Rt△ABC中,∠C=90°,AC=3cm,BC=4cm,以C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与直线AB有怎样关系?
为什么?
(1)r=2cm
(2)r=2.4cm(3)r=3cm
分析:
要了解AB与圆C的位置关系,只要知道圆心C到AB的距离d与r的关系。
思考:
图中线段AB的长度为多少,怎样求圆心C到直线AB距离?
六、课堂检测
1、设圆o的半径为r,点o到直线a的距离为d,若圆o与直线a最多只有一个公共点,则d与r的关系是。
A、d≤rB、d﹤rC、d≥rD、d=r
2、设圆o的半径为r,直线上一点到圆心的距离为d,若d=r,则直线a与圆o的位置关系。
A.相交B、相切C、相离D、相切或相交
七、总结反思
1、利用两种方法判别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2、注意数形结合方法去研究位置关系。
八、作业布置
1、必做题:
P1021、2P1101
2、与大家交流本节课学习体会与收获。
教学反思:
本节课作为公开课的教学案例,在上课之前本人作了较为充分的准备,从创设情境的导入到小试牛刀问题的设置,最后到作业的精心挑选布置,还有在多媒体的使用上,幻灯片的制作本着朴实无华的风格,同时兼顾了Flash动画与几何画板的使用,使本节的重要数学思想——数形结合得到更完美的体现,这也体现了多媒体教学的长处,在使用多媒体的同时也兼顾传统教学的优势,如在板演证明过程等。
当然这节课也还存在一定问题,比如在导入环节占用了较多时间,使后来的教学任务略显紧张,在检测环节中快速推进,使部分习题在分析中略显肤浅。
总之,本节课师生互动较好,教学氛围不错,效果也还好,但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标理念体现不够深入。
2006-2007年度(上)开放周活动课教学设计
3.2二元一次方程组
紫蓬镇中心学校孙宏铸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有效的数学模型,体会代数方法的优越性与多样性.
2.了解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
3.通过实际问题的具体分析过程,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友爱,合作,互助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
通过具体事例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模型,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在刻画两个未知数间关系.
教学难点:
从实际事例中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概念,学会从实际问题中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材分析:
本节通过两个实际问题,先让学生应用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知识去解决,然后尝试设两个未知数,根据问题中的条件列出两个方程,从而引入二元一次方程组概念。
本节重点是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在刻画两个未知数间关系,其中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模型是本节难点.
设计理念:
数学新课标要求:
“学生是数学的学习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动手合作,自主探究,合作创新是学习的重要方式。
”学生在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气氛中探究新知。
本节根据实际情况,创设更贴切学生生活实际的背景,以激发兴趣。
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以和谐发展。
教学过程:
(多媒体展示)
(一)复习提问,引入课题: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请问这里的“元”和“次”分别指什么?
2本章节前有个“雉兔同笼”的中国古算题,十分有趣:
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请问你会解吗?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这个问题,你将能轻松解决它.
(学生阅读,寻找未知数个数,引出课题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问题1某班同学在植树节时植樟树和白杨树共45棵.已知樟树苗每棵2元,白杨树苗每棵1元,购买这些树苗用了60元.问樟树苗.白杨树苗各买了多少棵?
请思考:
1.上述问题有几个未知数,列一元一次方称能否求解?
2.如果设两个未知数x,y.你能列出几个独立的方程?
(教师分析启发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中的已知量与未知量,寻找相等关系,试着列一元一次方程,然后引导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说明为什么可以联立方程组)
分析:
设樟树苗为X棵,白杨树苗买了(45—X)棵,可列一元一次方程:
2X+(45—X)=60。
若设樟树苗买了X棵,白杨树苗买了Y棵。
依题意得:
X+Y=452X+Y=60加括号联立并说明原因。
问题2.香蕉的售价为5元/千克,苹果的售价为3元/千克,小华共买了香蕉和苹果9千克,付款33元。
香蕉和苹果各买了多少千克?
问题:
如果设香蕉x千克,苹果y千克,你能根据相等关系,列出哪些方程?
依题意,得
x+y=9
5x+3y=33.
概念:
含有两个未知数,且未知项次数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由两个一次方程组成的,并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三)迁移应用,合作创新:
根据题意,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
1.小华买了60分与80分的邮票共十枚,花了7元2角,那么,60分和80分的邮票各买了多少枚?
2.甲乙两人共植树138棵,甲所植的树比乙所植的树的2/3多8棵,试问甲乙两人各植树多少棵?
(引导分组讨论,合作交流,学生自我推荐两人到黑板演,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
(四)尝试应用
1.赵亮家年初从承包的鱼塘中捕捞鲫鱼和鲢鱼共2000千克,卖出后得13600元,已知鲫鱼每千克8元,鲢鱼每千克6元,问鲫鱼,鲢鱼各多少千克?
2.本章节前有个“雉兔同笼”的中国古算题,十分有趣:
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五)巩固小结:
本节课你学习了那些新知识?
有何收获?
(六)课外作业:
1.课本习题3.2:
1-3小题
2.请你根据生活中的某个事例,编一道问题并列出方程.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模型,让学生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有效的数学模型,体会其优越性和多样性。
数学新课标要求“学生是数学的学习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动手合作,自主探究,合作创新是学习的重要方式。
学生在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气氛中探究新知。
”为此本节根据实际情况,创设更贴切学生生活实际的背景,以激发兴趣。
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以和谐发展。
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进行引导,对学习解答有困难的学生个别辅导,巡视检查、及时纠错。
同时给成绩较好、学有余力的同学留有思维空间,得到分层教学的目的。
本节课总结时间欠少,因学生课堂探究学习时间占用较多,有待进一步合理安排,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学习提高。
教学设计
行道树张晓风
紫蓬镇中心学校谢常增
学习目标
1、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
2、学习抓住议论性的文限,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3、培养独立质疑和探究能力,培养合作研讨习惯。
重点、难点
1、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难点:
抓住议论性的文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导语
师:
同学们在上学的道路两旁都经常能看到哪些自然景物?
生:
花、草、树、庄稼等。
师:
好,那么假设你们现在为一棵树,你们最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呢?
生:
甲,森林、村庄;乙,池塘边道路旁等。
师:
好,那么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有关于立在城市道路两旁烟尘中的树木,行道树(板书)。
2、作者简介:
张晓风,1941年生,1949年抵台北,毕业于东美大学中文系,她是台湾著名散文家之一。
著有戏剧、小说、杂文多种。
她的创作贯穿着基督教信仰的精神,散文充满自我的真情至性,剧作蕴含着中国故土意识。
二、检查预习效果
1、请同学们看黑板,读准下列加点字词音。
lánduòzhuìáojǐyǔcōngxián
贪婪堕落点缀苦熬给予烟囱繁弦急管
2、请同学们观看幻灯片,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行道树的形象和精神。
三、正课
1、朗读课文。
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请同学找出自己认为行道树最动人的一句表白是什么?
你是怎样理解的?
四、探索研究
1、你认为文中最能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是什么?
为什么?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2、行道树忍受了哪些痛苦?
3、为什么行道树的事业是神圣的,深沉的含义是什么?
4、你对文章还有哪些疑问?
大家交流。
五、感情延伸
1、你认为行道树这种奉献牺牲值得吗?
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种人?
(伟人、凡人、亲人、陌生人)请你以一种较为特别的形式对他或她说出你的心理话。
2、山上、森林里的树是否有奉献精神?
请说说你的看法?
3、行道树的命运真的是自己选择的吗?
人能够选择自己的命运吗,如何选择?
六、作业:
现实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像行道树一样具有奉献精神的人,请举几个例子说一说。
例:
驻扎在雪域高原上的解放军官兵,遇到许多更大的困难,他们忍受的痛苦……
结束语:
爱因斯坦说:
“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为整个人类和社会
贡献了什么,而不是看他向社会索取了什么。
”
《第一次真好》教案
紫蓬镇中心学校董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雏形、繁弦急管、红灯绿酒、玲珑剔透、具体而微”等词语。
2.体会“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的含义。
能力目标
1.抓住议论性的文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培养独立质疑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合作研讨的习惯。
情感目标
体会、拓展短文表达的人生哲理,获得教益,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研讨点拨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第一次是令人难忘的,刻骨铭心的,第一个吃西红柿,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被誉为具有改革和创新的人而载入史册。
自从我们有意识以来,经历过数不清的第一次,这些第一次,无一例外的给我们带来了莫大的新奇和刺激,使我们至今回味无穷。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周素姗的《第一次真好》。
二、整体感知
1、朗读
学生朗读,正音。
2、默读,思考:
1)文章选取了几个“第一次”?
哪几个是详写?
为什么要详写?
(6次,第一件写的是植物,是静态,感觉只是喜悦和欢喜;第二件写的是动物,是动态,后者的感觉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先是惊喜,再是恶心,而后喜爱。
前两次详写,后四次略写,这样写使人感到厚重,既表现作者的个性体验,也能与读者产生共鸣,有典型意义。
)
2)这样安排有社么好处?
详写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中心;略写部分是对详写部分的补充,以小见大地表现“第一次真好”的普遍意义。
三、研读与赏析
1、说一说:
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呢?
2、你喜欢文中的哪一句或哪一段话?
谈谈你的看法。
1)为什么说是“一幅秋日的风情画”,而不说是“风景画”、“风光画”?
2)“雏形”与“具体而微”有什么区别?
3)为什么说:
“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彩”?
四、拓展与延伸
1、说一说你都有哪些第一次,选择其中最精彩的一件告诉我们!
2、怎样才能使生命多姿多彩呢?
3、你现在最想尝试的第一次是什么呢?
五、小结
同学们,我们要多多地尝试有意的第一次,让万紫千红的第一次,织成我们五彩缤纷的人生。
六、作业
1、熟读课文
2、随笔:
《第一次,我忘不了》
七、教学反思:
学生第一次真正接触散文这种文学体例。
为了让学生学而有趣、学有所悟、学而得法,在教学方式上,执教者力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上,积极培养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氛围,力争通过作品的例读和学法感悟,起到“授人以渔”、“举一反三”之功效。
但是,“授人以渔”并不意味着学生要带着镣铐亦步亦趋的跳舞,而是要教师通过激发学生“临渊羡鱼”的欲望,水到渠成的点拨,让学生在例子的导引下自觉地悟法,自觉地“退而结网”,自觉地“下水游泳”。
本课的教学,只是为学生以后阅读散文打开一条门径,至于登堂入室,洞幽探微,体味散文的灵动与纤巧,则需要学生在多读多悟中去体味。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还不能很自觉、很自然地认同这种学习方式,只有通过以后潜移默化的散文熏陶,才能激发学生阅读散文的情趣。
板书设计
第一次真好
周素珊
十姊妹孵出小鸟
回味无穷
新鲜刺激
第一次
新奇
喜悦
柚子树结实累累
06~07(上)教学开放周九年级英语教案设计
Unit6IlikemusicthatIcandanceto
TheSecondPeriod
肥西县紫蓬镇中心学校陈万开
Ⅰ.TeachingAimsandDemands
1.KnowledgeObjects
KewVocabularyandRelativeClausewiththat.
2.AbilityObjects
Trainthestudents’listeningskill.
Trainthestudentstouserelativeclausewiththat.
Ⅱ.TeachingKeyPoints
MakecommunicationswiththequestioninActivity2c.
Ⅲ.TeachingDifficultPoints
Enablethestudentstotalkaboutdifficultkindsofmusicand
theirownpreferences.
Ⅳ.TeachingMethods
Pairworkandgroupwork.
Ⅴ.TeachingProceduresandWays
Step1.Revision
Revisesomesentence.
Doyoulikepanda/music?
Whatkindofmusic`doyoulike?
What’syourfavoritemusic?
Ilikepop/jazz/dancemusic/classicalmusic.
Step2.Makesentences
Pleasemakesentencesbyusingrelativeclausewiththat.
Helpstudentstodoit.…thatarered,…thatisbig,that
makesmerelaxed.
Step3.Askandanswer
First,let’slookatthepictures,andthenaskthestudents.Whatkindofmusicdoyoulike?
Helpthestudents
withIlikemusicthat….
Atlast,askthestudents.
Whatkindofshoesdoyoulike?
Whatkindofshoesdoyoulike?
Step4.1a
First,lookatthefoursentencesinthepictures.Readthem
together.Thenaskthestudentstocirclethesentencesthey
agreewith.
Say,thesesentencesdescribethekindsofmusiceachpersoninthepicturelikesto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