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复习一.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90593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复习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复习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文复习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语文复习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语文复习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复习一.docx

《语文复习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复习一.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复习一.docx

语文复习一

中考复习考点

(一)

一、选择题:

(8分)

1、字音:

(声母+韵母+声调+声调位置)

(注意同音字、形似字、多音字:

2、字形:

(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误写)

(音不同,未必形相同)

3、字义(或成语使用):

(1)字义:

带入法;造句法。

(根据词义判断字义。

(2)成语使用:

把成语意思带入句中,根据上下句判断运用是否正确。

[注意:

做以上三道字词题的共同原则]: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4、文学常识:

仔细审题,判断对应或搭配是否正确。

(作品、体裁、作者、朝代、国籍等)

[注意:

古代作家,朝代不要混淆]。

春秋时期:

孔子、老子

战国时期:

孟子、荀子

春秋末期战国初期:

墨子

唐代作家:

李白:

《行路难》

杜甫:

《望岳》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陋室铭》;

二、填空、简答(13分)

5、背诵默写:

(1)按原文填空;

(2)理解性默写;

(3)古诗词的积累:

(如分别写出一个含“酒”和“雪”的诗句。

[注意:

不能多字、少字、写错字、字序词序句序不能颠倒。

]

6、名著介绍:

(1)《水浒传》:

是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情节]: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性格:

疾恶如仇、侠肝义胆、粗中有细、有勇有谋、豁达明理。

林冲:

误闯白虎堂、风雪山神庙

武松:

醉打蒋门神、武松打虎

(2)《西游记》:

是明代吴承恩创作的一部浪漫主义色彩的长篇神话小说。

情节:

(1)孙悟空大闹天宫;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孙悟空三调芭蕉扇。

性格:

敢作敢当、勇敢机智、正直无私、忠心、执着、疾恶如仇、爱憎分明、行侠仗义、有反抗精神。

*语文综合性活动(7-9分)

7、仿写(2分)思路:

1析原型、定格式—形似;

②析原型、定内容—神似

#原句:

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它,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乐章;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

#仿写:

朋友是顺境时的一台风扇,冷静地为你发热的头脑降温;朋友是逆境时的一盆炭火,热情地为你意冷的心胸加热。

8、图表信息概括:

(1-3分)

(一)解题思路:

1)推敲题干

2)分析图表(横比\纵比);

3)归纳概括。

(二)“概括信息后谈观点和看法、感受”。

(可以提建议)

9、排列句子顺序(2分)

句子排列顺序的方法:

⑴、粗读知大意。

将句子粗略地读一遍,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

如:

谁做什么?

谁怎样做?

说了件什么事?

介绍了什么?

------这样能使我们把握住排列时的总方向。

⑵、细读找顺序。

仔细地读几遍,根据其意找出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如①事情的发展顺序、②时间顺序、③方位、地点转换顺序)。

仔细地找句子中相关的词语确定顺序。

3精读巧排列。

我们读句子时,要理解每句话的意思,从而来巧妙排列。

①巧,就是找句子中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找出相关词语。

如:

事情发展顺序就找:

先------再------接着------然后------最后等一些词语。

方位顺序就找上下左右、东西南北等方位词语。

②巧,就是从句子之间寻找它们之间有联系或相同的词语。

⑷、朗读细审定。

我们要将排列好的句子朗读几遍,边读边想:

句子大意是否通畅、顺序是否正确、是否还有其他排列方法。

整理句子的顺序需要注意两个问题:

(1)一定要弄清句子和句子之间的关系,找出正确的排列顺序的根据。

(2)一定要找出正确的开头,有了首句才能依次类推,理顺句序。

10、修改病句

⑴、所谓“病句”,顾名思义,就是有病的句子,即是指因为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不合逻辑事理,修辞不当而造成的“不通顺的语句”。

⑵、修改病句的原则:

一是保留原句基本意思不变;二是尽量少改。

病句的类型

⑴成分残缺:

是指一个句子缺少了应有的成分,影响了意思的表达。

常见的是缺主语或宾语。

⑵搭配不当:

是指一个句子的各个成分之间搭配不符合语言习惯。

⑶语序颠倒:

是指句子语序错乱,造成病句。

⑷重复多余:

是句子成分多余,造成重复累赘。

⑸歧义:

指一个句子在上下文中有多种意思,表意不明,使听者误解。

⑹并列不当:

句子中出现交叉包含的关系。

⑺词语误用:

句子中词语感情色彩与句意不合而造成的病句,或关联词误用,就是词语误用。

⑻句式杂糅:

两个句子糅合在一起,造成了句子不通顺的现象。

⑼前后矛盾:

是指句子表述违背常理,造成前后矛盾的情况或者前后分句不对应的情况。

⑽双重否定表肯定(不能不)

⑾前后不一致(是否、能否)

⑿防止……(不)发生

避免……(不)发生

⒀关联词语搭配不当或关联词误用

中考复习考点

(二)

现代文阅读:

1.概括\补充故事情节:

A根据内容提示,锁定叙事范围;

B注意题目要求,确定答案主语;

C抓住同一词语,反复加以运用;

D.辨析语句类型,规范自己答案.

2、理出作者(或文中某人物)的感情变化

3、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或概括段意:

什么人(主要人物)+做什么事(主要事件)

4.分析重点词语、句子的含义和作用(开头、中间、结尾)

5.语言(词语、句子)赏析题

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1)这句用了()修辞方法,()写出了()特点,表达了()思想感情或蕴涵了()道理。

(2)这句用了()动词、形容词或副词,准确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特点,表达了()思想感情或蕴涵了()道理。

注意:

品味深层含义时要联系句子、上下文、主题、作者的写作意图等。

6.分析人物思想性格:

找出文中的人物描写(肖像、语言、行动、心理),进行分析并用恰当词语概括人物思想性格。

7、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表现地域风光、时间、环境特点。

②推动情节的发展。

③渲染气氛。

④烘托人物形象(性格)或人物的心情、感情。

⑤突出、深化主题。

(答出什么主题)

8.从文中找出与某句话或某段话内容相近(照应)的词语或句子.

9.链接题:

第一步,读清题。

把握题干中关键词或短语,理解题意。

第二步,析材料。

明确材料和文章的关系,把握材料的个性共性。

抓筛选点提炼点。

第三步,看原文。

把握文章内容主旨。

第四步,精表述。

结合原文和材料的内容、中心写出探究结果。

语言表述要准确、简洁、明了。

材料链接类阅读试题:

审题干、明关系、善综合、精表述

10.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①一个观点(标志性词语:

我认为……)

②两点理由:

结合文章,联系实际。

③来一个结束语。

开放性试题。

它主要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对生活的领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随着教育的改革,此类题型的分值比重在逐渐加大。

以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为例:

2003年,2004年,这类题型总分值为5分;2005年这类题型总分增为6分。

而2006年中考说明已经明确:

三类现代文均要增加这类题,估计总分将要陡增至十几分。

从这一变化,我们不难发现,此类题型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也不得不引起我们教师和考生的注意。

解答这类试题要注意以下技巧:

首先,表达时最好要有标志性语言。

综观这一类型的试题,它都会要求考生“谈谈你的看法”,“你认为……”,“你从中……感悟(启示等)”,而所给的答案往往都是“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考生在答题时可以用“我认为……。

比如……”这样的标志性语言。

先用“我认为……。

”言简意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再用“比如”、“例如”之类的词语,运用举例论证或道理论证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这样,不仅给阅卷老师留下观点鲜明之感,而且给人以条理清楚,论证有力的良好印象。

其次,表达内容要紧跟时代步伐,贴近生活实际。

所谓语文中有生活,生活中有语文,这也是语文教学中大语文观的显现。

如果考生脱离生活实际,与时代脱节,则会导致严重失分,甚至因为“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而“辛辛苦苦得0分”。

第三,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中考是一项选拔性考试,它要选拔的是那些思想健康、积极向上、有着健全人格的学生。

因此,学生在回答此类题时,切忌为了标新立异而满纸牢骚,过分彰显生活中的灰暗面。

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坚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砥砺品格,在考试中将生活中占主流地位的、正义的、美好的、积极向上的一面展示出来。

第四,语言要通顺,表达要流畅。

语文,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开放性试题,考查目的之一是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05北京卷19题的标准答案是:

共6分。

写出感触最深的一点,给2分;能结合文章,给1分;有分析,给1分;语言通顺、有条理,给2分。

语言表达项赋分2分,分量很重。

所以,老师在平时教学中就应该在训练学生语言表达,尤其是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上下功夫。

开放性试题的出现,是新的课程标准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体现和落实,它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给了学生极大的发挥空间,但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解答困难。

所以,在考试中,学生面对此类题型,往往茫然而不知从何下笔。

其实,只要我们掌握了一定解答技巧,沉着应战,那么,得高分应该是比较容易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